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召喚群雄帝王系統》第585章:初次上朝
  趙弘慶來到承德殿之前,垂簾聽政的太后諸葛玲瓏、左右丞相、長林王,都已經恭候多時。

  隨著他坐在皇位之上,滿朝文武,都開始高呼‘皇帝陛下萬年’。

  聲勢宛若浪潮,一浪更比一浪強。

  他現在終於算是明白了,為什麽普天之下的人,都希望能夠做皇帝。

  在登基之時,有關前朝的一些遺留問題,比如官員之間的調度、外地封疆大吏的新派人手,恩科等等,大致都已經確定好了。首發 www.(x81zw) m./x81zw/

  所謂的官員調度,大抵就是,太宗時期任命的一些封疆大吏,已經不適合繼續留在原來的位置上了。

  官員之間的調度,是勢在必行的。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句話可不是簡簡單單說說而已。

  是要具體貫徹施行的。

  當然,九州各州郡的封疆大吏人員調度一事上,牽扯太大,必然會使天下官吏人心惶惶。

  自然而然的,很多人就開始為自己謀求生路。

  “朕知道,現在很多的官員,要麽派了人,要麽私自回京,都是想保住自己的位置。但是,根據錦衣衛的調查得知,很多地方官吏,都開始陸續出現了貪汙腐敗的問題。

  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一個地方待久了,過夠了安逸,不會居安思危了,這種事情,在朕這一朝,是要徹底杜絕的,所以,外官調度一事,就這樣確定下來,誰有不同意見,說來聽聽。”

  趙淵正是知道了最近的一些消息,才將這件事情,拿到今天來與文武百官協商解決。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

  但是趙淵不是官,而是皇帝。

  他不能將三把火燒的太旺,不然,很容易就會被民間傳成是暴君。

  自己剛剛初登大寶,實在是不能雷厲風行,有些事情,還是商量著來比較妥當。

  身為右相的蕭玄武還未說話,禮部尚書耿懷江就已經針對此事,開始發表自己的不滿,“陛下,此次官員調度,牽扯數量之多,古來罕見,必然會使人心惶惶,各地州郡,恐有不安情緒滋生。

  目下先皇剛剛葬入皇陵,九州各郡,還未得到安善穩妥,倘若這個時候,就對各州官吏,進行更改,只怕,會適得其反。微臣希望陛下能夠多與諸位大臣,共同商討此事,尋求一個完善方案,即使官員之間的調度問題,晚個幾年,也不是什麽壞事。”

  他的意思很明確。

  你才當上皇帝,如何做好這個皇帝,還需要文武百官去教一教。

  話外之意,趙淵自然是聽出來了。

  他雖然惱怒,但是不動聲色,向群臣問道:“誰還有不同意見?”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都在商議此事。

  爭執半晌,也沒有不同聲音出現。

  這在趙淵的意料之內,他看向蕭玄武,說道:“右相歷經兩朝,可謂根深蒂固,倒不如,說說看對此事的一些觀點。”

  趙淵之所以要下定決心,對這些封疆大吏進行整頓,一是因為貪汙,二是進行整頓的官員名單中,有八成以上,都是蕭玄武提拔上來的。

  是蕭黨的核心成員。

  扳倒蕭玄武,只有從瓦解內部成員開始。

  不然的話,必然會使天下人心調動。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https://www.@x81zw@@

  蕭玄武自然是知道這一點的,“陛下,您還未進行及冠大禮,有些事情,根本就不清楚。古往今來,雖然是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舊製在,但是顯然不適合今朝了。

  目前,我大魏領土,囊括九州山河,位居幾千年來之最。如此大的國土面積,必然要讓能人治理,倘若現在就將這些官員罷免,只怕,各州郡,會出問題。

  新任官員,不清楚當地民風民俗,是很容易就會出現一些岔子的。”

  他的意思也很明確了,想要罷免官員,根本就不行。

  你還沒有行冠禮,不算是真正的帝王,不能做到隻手遮天的程度。

  “蕭丞相所言極是,不管,朕卻有不同觀點。如今盛世天下,倘若一昧瞻前顧後,如何將我人族,將我大魏,推向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程度?

  朕有心勵精圖治,需要各位臣工的鼎力支持,倘若在罷免外官一事上,仍然選擇猶猶豫豫,沒有做大事的魄力,還何談將我大魏推向一個嶄新高度?

  所罷免的官員當中,有不少都是觸犯了國法。正所謂,國以法治而興盛,若罔顧國法,讓這些貪官汙吏,繼續在任上胡作非為,就是對天下百姓的不負責任。

  朕雖然初登大寶,理應寬厚待人,但是,誰跟老百姓過不去,就是跟朕過不去,這些官吏,必須得到嚴懲!”

  趙淵強勢反擊。

  他雖然好說話,但絕對不是一個軟弱的皇帝。

  文武百官聽到他的話後,都是陷入了沉思。

  不愧是太上皇親口誇讚的‘好太孫兒’,果然,不是什麽善茬。

  現在不能叫太上皇了,應該稱之為無上皇。

  大魏有這樣的帝王在,要麽走向極盛,要麽走向衰微。

  “官員雖然貪汙腐敗,但是正值皇位更迭之時,倘若雷厲風行,只怕會將事情適得其反,倒不如徐徐圖之。”蕭玄武咬緊牙關,不肯退讓一步。

  普天之下的官員,哪有不貪的?

  他們所貪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而已。

  畢竟,太宗執政時期,吏治清明,也不是說說而已。

  可是,水至清則無魚。

  吏治不可能清明到一條黑魚都沒有的程度。

  目前,罷免的官員,達到了三十余名。

  這在大魏的數萬官吏之中,佔比之佔了很小一部分。

  算得上是吏治清明了。

  只不過,恰恰就是這很小一部分,卻大都身居要職,掌握實權。

  他們,是蕭玄武下野之時的依靠,不能就在這裡葬送了前途。

  趙淵剛想說些什麽,身後垂簾聽政的太后就開口說話了,“蕭丞相所言有理,皇帝,官員腐敗貪汙,是該受到懲罰,但是,不應該是現在。

  目前,皇帝的當務之急,應該是要立即安撫四海, 使天下穩定才對。至於這些腐敗官吏,非常時期,要非常對待,且容他們一些時刻吧,給予警告,不可再犯。”

  她的意思,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簡簡單單給個口頭懲戒就好了。

  趙淵聞聲一愣。

  母后怎麽會幫著他們說話?

  就在他思索之間,大部分文官們均已經下跪,高呼,“太后英明,皇帝陛下聖明。”

  這純粹是屬於趕鴨子上架了,讓趙淵一時不知該如何應對。

  就在這頗為為難的時刻,一直閉著眼睛的攝政王趙弘吉,開口說話了,“現在天下安穩的很,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們,也都在等著,無上皇口中的‘好太孫’是否真的能夠一個‘好’字。

  所以,越是在這種關鍵時刻,皇帝陛下應該越要去做一些能夠證明自己賢能的事情,而懲治貪汙腐敗的官吏,就是其中之一,這會讓陛下的賢名傳播,是好事,諸位大臣不該反對。”

  有了攝政王緩解這個尷尬點,趙淵開始反守為攻,“皇伯父說的對,朕不想隻做一個口頭皇帝,朕要為天下萬民做一些事情。

  倘若你們是和這些腐敗官吏是一樣的人,要阻止朕為天下百姓少做一些好事,那麽朕倒也無話可說。

  不過,將來事情傳了出去,說是六部文官,與皇帝作對,要保下那些貪官汙吏,將來名聲敗壞,可就怨不得朕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