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召喚群雄帝王系統》第360章:集2國氣運於1體
第371章 集兩國氣運於一體

 黃丞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臨行之際,按照諸葛丞相的囑托來講,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牽製住涼國的動向,扼製住邊疆事態的發展,如今看來,涼國也不願冒然出戰。

 這樣的話,就給了黃丞一個可以和他們周旋到底的機會。

 黃丞離開涼國皇宮,來到了驛站裡,提筆寫信,寫了兩封。

 一封就是寫涼國的態度,也就是自己和李義君的對話,這封信交給使節隊伍中的人去送,信中強烈說明了一點問題,是說,已經按照陛下旨意,和涼國商談要不要打仗的事情,信中內容語氣頗為強勢,大有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心態。

 這封信要是讓涼國看到了,他們必然會以為,今日的魏國,當真就是不怕打仗。

 這是他故意為之。

 一封,是在涼國的所作所為,和自己推測出的涼國朝中大臣的各個情況,這封信比較機密,通過錦衣衛的情報成員,傳遞給京城。

 寫完這兩封信,黃丞長籲一口氣。

 今日一役,算是贏了涼國一籌。

 涼國皇宮裡。

 徐鳳雲正和黃丞在交談。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分析今日的局勢:

 “這個魏國使臣所表達的意思,當真就是要戰便戰?”

 “回陛下,八九不離十了,魏國使臣的態度很明朗,顯然,他是有備而來,態度無比強硬。”

 “我們安插在魏國中的探子不是都說,黃丞這個人比較膽小謹慎嗎?”

 “陛下,微臣懷疑,這是黃丞的故意為之。”

 “...”

 徐鳳雲皺起了眉頭,思慮半晌,問道:“現在唐國那邊的動靜怎麽樣?”

 李義君回答道:“陛下,魏國的大軍正在趕來的路上,一時半刻,微臣估計,唐軍是不會有什麽動靜了。”

 徐鳳雲這下子眉頭皺得便是更緊了,他接著問道:“端國呢?”

 李義君道:“他們采取的措施,依然還是隔岸觀火,不過,微臣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也在看唐國的態度,同時,也在小心提防著唐國的確切動向。”

 也不願端國如此。

 唐國和端國的密謀,說是借道,萬一到時候道借了,不還了怎麽辦?

 人家端國擔著風險呢。

 徐鳳雲認真想了想,叮囑般向李義君說道:“先將魏國的使臣晾在一邊,讓邊疆衝突這件事情在醞釀兩天,等他們先忍不住了,讓我們佔據主動,同時,也看看唐國到底的是什麽意思。畢竟,現在各國當中,唯一能和魏國一較長短的,就只有唐國了。”

 他有些想不通,不明白唐國皇帝還在等什麽。

 如此一個絕佳的機會,要是在錯過的話,下一次,可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李義君抱拳告退。

 目前也好像並沒有什麽好的辦法了。

 世人都說槍打出頭鳥,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

 所以,即使是事情的發展真的到了唯有戰爭可以解決的地步時,哪也不能是涼國率先向魏國爆發戰爭。

 唐國,是最好的冤大頭。

 因為就算是巔峰時期的魏國,面對唐國的整體實力,恐怕也就是五五開而已。

 可是唐國卻一直瞻前顧後,這讓涼國很是著急。

 李義君到目前為止,不僅顧慮這個問題,他所顧慮的,還有其他事情。

 比如,魏國皇帝封禪在即。

 只要一旦在楚國封禪之後,魏國的皇帝,在諸國之中,可真就是無敵的存在了。

 屆時,民心所向,在打可就難了。

 可是,壞消息依舊隔著萬裡河山傳了過來。

 趙長青在楚國進行封禪了。

 而且封禪儀式很圓滿。

 現在的趙長青,已經是集兩國大地氣運於一體了。

 除非真的是有天人境界的高手出動,否則,趙長青便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高手。

 天人之下第一人。

 這是趙長青足足努力了九年的結果。

 李義君知道這個消息後,知道有一些事情也是無力回天了。

 趙長青的崛起是注定的,但魏國的國運,能否改變,還是一個未知數。

 李義君對自己的大腦有很足的自信,他相信,假以時日,會讓魏國的國運衰微,助涼國成為這個天下的霸主。

 對於魏國的臣子們來講,最難的並不是黃丞,而是暫任戶部尚書的沈萬三。

 他是絞盡了腦汁,也想不明白,有關反製他國的有效方法。

 只能聯合魏國境內,包括楚地的商人、世家等等,齊聚一堂,共同商議出一個對策來。

 只要能將國內商賈的力量凝聚在一起,那麽反製宋國一事,肯定能夠穩穩佔了上風。

 如果不是沈萬三出面,大魏國內的商賈,恐怕還真無法聚這麽齊。

 因為他們這些人不是衝著朝廷的面子來的,而是衝著沈萬三的面子而來。

 對於他們來講,沈萬三就是一個傳奇。

 但是他們這些人並不清楚,沈萬三的成功和崛起,背後離不開趙長青的幫助。

 沈萬三和他們商議了足足三天。

 終於制定了一個計策。

 全面性的抵製宋貨,降低與他國貿易的商稅,讓他國商人可以鋌而走險,進而使各國解開對魏國經濟的全面封鎖。

 這一次,大有和宋國兩敗俱傷的態度。

 制定了總體的戰略方針之後,沈萬三大感一陣輕松,其實按照魏國本土的建設來講,即使失去了貿易往來這一部分,無非就是失去了一大筆國庫的收入而已,放在平常沒什麽,但是放到現在,就會對魏國造成一種雪上加霜的感覺。

 楚地太安城中。

 趙長青封禪完成之後,一直在閉關不出。

 想要集結兩地之氣運衝擊天人境界。

 但是無論怎麽做,始終無法觸摸到那個境界的門檻。

 這讓趙長青很是無奈。

 最終,只能作罷。

 他率領大軍返回洛陽。

 再次之前,接見了嚴嵩秦檜等四人。

 他們四人在地方上做的都不錯,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辦了數個大案要案,或者是讓一地民生經濟有了明顯的複蘇。

 說實在的,一開始趙長青知道以後,心裡挺難受的。

 這算是怎麽回事?

 召喚了四位奸臣,卻做出了忠臣良臣才做出來的事情。

 這不是背刺是什麽?

 但是面對四個人,自己還得笑臉相迎,這才是最無奈的地方。

 簡單對自己訓了一番話之後,趙長青便想離開這個糟心的地方。

 他覺得那都是錯覺, 他相信,這四個人只是剛剛入朝做官,還沒有發掘出來自己做奸臣的本性,只要假以時日,這四個人肯定能夠為自己賺取昏庸值。

 嗯,沒錯,是時間的錯。

 時間出了問題。

 需要給他們四個人一個成長的空間。

 這個地方天高皇帝遠的,他們四個人作為千古奸臣來講,肯定是會貪汙的。

 他們肯定是不知道哪裡得來的消息,知道了朕要來楚地,所以才想著先乾出一番政績再說,等朕走了,離開楚地,他們肯定會暴露出來本性。

 就這樣,趙長青在離開楚地的時候,會對他們四人說了一句話,“朕短時間不能再來楚地了,你等四人好自為之。”

 希望,他們四人不會誤解自己的意思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