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超級科技領航者》第372章 令人向往的重力
“0.3G的模擬重力雖然比地球小很多,但是在太空是彌足珍貴的,我們將給大家展示一組不太精確的對比實驗,讓大家了解一下太空重力的重要性~”

 昨天,天宮空間站和新星空客棧對接之後,兩邊的宇航員匯合跟所有觀眾打了一個招呼就結束了直播。

 觀眾們當然不滿意了,不僅他們不滿意,那些之後才知道消息的人也不滿意,別人好歹看了直播,他們連直播都沒看,只能在網上找錄播看。

 看完之後震驚無比。

 科幻電影裡的情節竟然成了現實!

 之前可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昨天看直播的人好歹還有彈幕猜測,有猜出來的,相當於有了一個“前方高能”的提醒,但看錄播的人可是直面“科幻未來”。

 很多人在網上討論的時候順便艾特了領航者和天夏航天局官方,讓官方多來點相關視頻,他們的朋友愛看。

 這不,對接的第二天航天局和領航者就聯合發布了一段視頻。

 視頻中五名宇航員屬於兩個不同的空間站,他們各自去對方空間站一兩個人,然後體驗不同的環境。

 天宮來了兩名宇航員,跟一名剩下的領航者宇航員在模擬重力艙裡進行體驗,他們體驗了0.3G重力下的跑步、鍛煉、飲食、工作、休息、上廁所等項目,模擬重力艙有四個,每個艙都有不同的功能,休息、鍛煉、工作互不影響。

 領航者的見習宇航員上來的時間不長,對此感受不深,但是已經在太空待了幾個月的天宮宇航員,那是真的都要感動哭了。

 說到哭,之前在完全失重環境的天宮空間站裡,他們會想盡辦法阻止自己哭泣,因為你哭泣的時候眼淚是不往下流的,它只會聚集在你眼睛周圍,並且越聚越多,最後變成一個水球。

 如果你不及時用吸水棉把眼淚吸走,你的眼睛可能會受到損傷。

 現在可以哭了,是幸福的哭,因為在太空重新體驗到重力簡直太好了。

 在跑步機上跑步的時候不用栓繩,只要動作規范就能跟地球上一樣跑步,就是稍微飄一點。

 睡覺可以躺著,可以感受床墊的柔軟,可以蓋一個薄薄的輩子,不用找個睡袋把自己捆起來。

 模擬重力艙的洗手間才叫真的棒,雖然還帶有一定的太空屬性,但是相對於失重狀態下的洗漱,模擬重力艙的洗手間就是“天堂”。

 吃飯的時候可以坐的穩穩當當,不用擔心吃著吃著就飄了,也不用擔心食物殘渣四處飛散,甚至飛到你嗓子眼裡? 讓你咳嗽不止。

 端著碗喝湯的感覺真不錯? 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據說領航者在攻關油煙氣體分離再利用的技術? 如果這個技術出來了,那他們就可以在空間站的模擬重力艙裡炒菜做飯吃了。

 當然,現在也可以做? 但是在不具備油煙分離技術的時候? 做飯產生的所有油煙廢氣就要全部置換,那太浪費了。

 0.3G的重力能做到的事太多了,它差不多是月球重力的兩倍,之前他們還羨慕在月球基地裡的同行能安穩的坐著吃飯? 沒想到現在他們也可以了。

 並且更好。

 這些顯性的好處還不是最重要的,隱性好處才是模擬重力艙被研發出來的核心動力。

 眾所周知? 太空旅行可以探索未知,體驗冒險和刺激,還能滿足人類對新奇事物的求知欲。

 但這僅僅限於短時間的太空旅行。

 實踐證明? 長期處於失重和真空環境中的太空飛行對宇航員的身體會造成嚴重傷害,比如導致肌肉萎縮或患上癌症等。

 目前,宇航員在太空裡停留的最長時間是400多天,在未來的太空探索中停留在太空中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所以必須了解失重、高真空、溫度波動大和高能量輻射的太空環境是如何影響人類健康的,並且還要一一克服它們。

 失重會引起心血管功能的改變,之前已經說了,會變得臉大脖子粗。

 這是在太空飛行過程中,宇航員的血液和其他體液不像重力條件下那樣慣常地流向下身。相反,下身的血液會回流到胸腔、頭部,能引起宇航員面部浮腫、頭脹、頸部靜脈曲張、頭痛、鼻咽部堵塞,還有身體質量中心上移等問題。

 在最初幾天,宇航員還會患上運動病,又名空間運動病,它類似於其他任何形式的旅遊疾病,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時,人體內耳前庭平衡感受器會受到過度運動刺激。

 這種時候前庭器官會產生過量的生物電,然後影響神經中樞,最後出現出冷汗、惡心、嘔吐、頭暈等症狀群,還伴隨著胃不適及嘔吐等症狀。

 如果在空間站,甚至直接在頭盔裡吐了,那場面才叫刺激。

 在地球上,發生運動病可服用藥物減緩症狀,但在空間站上,即使造成更嚴重的空間運動病宇航員也不能使用藥物,因為太空環境會引起各種各樣的情況,就算要用,也得是針對太空情況研發的特殊藥物。

 在太空中待了三個月後,一些宇航員會出現肌肉萎縮,甚至會失去多達30%的肌肉塊,這些回到地球後他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此外,太空飛行還會增加細菌或病毒感染的風險,甚至會重新激活宇航員體內的某些潛伏病毒。

 當宇航員返回地球時,免疫系統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及長達數月的太空生活導致他們損失8%-12%的骨密度,這可能要花長達三年的時間才會恢復。

 另外,太空旅行的其他健康因素包括心理壓力、打亂晝夜生物鍾、極端溫度和環境噪聲,這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中斷和易感疲勞。

 這些問題大多數都是失重環境造成的,只要讓宇航員重新感受到重力,這些情況多多少少都會減輕一部分。

 不過事物都有兩面性,在零重力狀態下自然是既有壞處也有好處的。

 比如一些對正常人不利的情況反過來,其實也可以減輕一些病人的背部疼痛,並改善血液循環。

 所以天宮和星空客棧組合體現在的模式就是既有失重環境,也有模擬重力環境。

 對於,除了失重,還有同樣危險的高能輻射。

 宇航員離開了地面,也就離開了最濃厚的大氣層和磁場防護,太空軌道上的大氣分子已經非常稀薄了。

 少了大氣層和一部分磁場的保護,高能輻射就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危險的作用,畢竟薄薄的空間站防護層肯定比不上百公裡厚的大氣層。

 地球軌道上的高能輻射來自於銀河系的宇宙射線和太陽耀斑,長期暴露在高能量輻射下,細胞會被殺死,DNA也會遭到破壞,從而可能導致患上癌症和白內障的風險增加。

 事實上領航者幾乎一天一個新技術,模擬重力軌道艙的艙壁防護層就是領航者的新材料,新材料的防護能力是天宮和國際空間站防護材料的好幾倍。

 再加上領航者生命科學研究部門的各類新型藥物,尤其是針對太空輻射傷害和增強人體體質得藥物,同樣處於世界最先進水平。

 幾項技術一塊發力,足以保證宇航員在太空有比較好的生存能力。

 不過那些都太遠了,就現在模擬重力的表現,已經讓很多人欣喜若狂了。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