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超級科技領航者》第425章 被人惦記上了後院的寶藏
太陽系外,距離太陽一光年。

從這裡看太陽,它已經沒有那麽璀璨了,甚至跟背景宇宙裡的星星沒多大區別。

平時這裡是很平靜空寂的,如果僅用肉眼看,這裡幾乎不存在任何東西,人類世界飛的最遠的航天器“旅行者1號”距離這裡仍然有“十萬八千裡”。

但是今天,這裡竟然出現了一艘飛船。

如果這玩意真的是飛船的話。

它跟領航者目前的白色模塊化拚裝飛船不一樣,它總體呈黑色,至於外形怎麽說呢,有點像人類世界的潛艇,但沒有那個突起的指揮台,而且外殼上邊長滿了尖刺。

所以實際看起來有點像更猙獰的海參,或者拉長的海膽。

好吧,這種形象別說不像領航者的飛船了,而是不像人類文明的飛船。

畢竟按照人類的審美,怎麽也不可能設計出這種陰間飛船。

“海膽”飛船內部倒是沒有那麽多尖刺,但通道和艙室內也充滿了各種花紋,跟人類文明的建造風格完全不一樣,並且光線很暗,人類來了絕對需要光照引導。

飛船的中心部位是這艘飛船的控制中心,這裡是一個球形空間,所有操作人員都站在地板上,圍著最中心的操作台進行操作,而中心操作台中間顯示的赫然就是一幅太陽系模型的全息投影。

模型藍色的光芒也讓控制中心的球形空間染上了少許藍色。

同樣被染上藍色光芒的還是控制中心裡的人。

說他們是人,僅僅是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麽,因為他們的外形像人,所以就稱呼為“人”。

實際上他們只有一個大概的人形,並且還不是標準人形比例,上肢顯得很粗壯,下肢稍顯瘦弱,像是卡通風格的倒三角身材。

也不知道是因為他們穿著宇航服的原因,還是說他們本來就長這樣,反正找遍全身也找不到類似眼睛、鼻子、嘴的東西。

而且他們的外表也是黑色的,並且也長滿了尖刺,看起來很不好惹。

這可一點也不卡通。

“這個星系的恆星很年輕,很穩定,它周圍有八顆行星。”

“我們探測到的蟲洞能量反應在它的第四顆行星與第五顆行星之間,我們再次進行主動空間跳躍最多可以跳躍到第六顆行星的軌道上,如果跳躍出口再靠近一些就會被恆星干擾,發生跳躍意外的幾率會大幅度上升。”

“這個星系內有進化程度比較高的文明嗎?”

“我們還在這個星系的最外圍,對裡邊的探測能力有限,不過根據經驗來說,我們停留在這裡的時間也不短了,如果這裡有進化程度比較高的文明,我們應該會看到他們的飛船,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發現有任何飛船靠近。”

“那可能是只有一些原始生命,或者就是個毫無生命的跡象的星系了,不過沒關系,發現一個天然蟲洞已經很不錯了。”

“只是有些奇怪,我們到了這裡反而檢測不到什麽蟲洞能量了,難道那只是一個存在時間很短的蟲洞,現在已經消失了?”

“現在猜測意義不大,我們需要靠近看看,等空間跳躍的余波影響散盡之後馬上準備下一次跳躍。”

“嗯,這次跳躍距離很短,不足一光年,準備起來很快的,能量消耗也不多。”

“希望這裡不要讓我們白跑一趟吧,主動的空間跳躍太消耗能量了,如果在這裡發現了穩定的自然蟲洞,那麽經過開發之後就不僅僅是我們可以過來了,我們征服銀河的速度也會大大加快……”

………………

地球這邊,人們關注點還在人類的第一艘核聚變飛船上,

沒有人知道自己已經被定義為“原始生命”了。當然,如果按照文明對比的話,地球這邊確實差點,就像那些外星人說的一樣,他們已經在太陽系邊緣待了不少時間了,地球上還沒有任何一個人發現他們,可見地球這邊的科技水平。

沒辦法,物理限制,地球上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快速準確的知道一光年之外的事,連火星和地球之間都是長時間的通訊延遲,就別說更遠的地方了。

孢子號作為人類第一艘核聚變飛船,它的出航對於人類來說具有很大的意義,代表著人類對核聚變技術更高層次的運用。

雖然這是領航者的核聚變技術高層次運用,但至少是所有人看著出來的,並且有前置技術,而不是直接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加上領航者確實跟其他私人公司不一樣,它對於高層技術的向下擴散行動非常積極,像在地面建設核聚變發電廠的技術,只要審核通過,並且簽署了協議之後就可以拿到。

不管是自己用來建核聚變發電廠還是搞更高層次的研究,領航者都不會阻止。

當然,研究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別搞出什麽大動靜來。

這畢竟是核聚變。

不過各國答應了相應條件拿到技術之後就暫時沉寂了,遠沒有核聚變孢子號吸引人。

“核聚變孢子號真的只需要十天就能到達火星,我不是聽錯了吧?”

“沒聽錯,核聚變孢子號出發之後,領航者那邊就根據它的實際加速度算了算, 這次到火星只需要九天零十七個小時,說九天有點過分,所以就乾脆說十天了,反正十天也很快。”

“友情提示,因為這次飛行帶有實驗性質,還有個“首航”標簽,所以引擎依舊沒有開全功率,而且此時火星的位置不太好,去火星不是最短時間,如果碰上合適的距離,並且引擎可以開到全功率,大概一個星期之內就可以到達火星。”

“好家夥,我特麽直接好家夥,核聚變就是牛批!”

“這次返航的時候估計就是全功率運轉了,並且火星位置比出發前好一點,估計可以創造一個‘一星期內從火星返回地球’的記錄。”

“現在領航者那邊發現了一個新的獲取重力的方法,並且有可能獲得跟地球上一模一樣的重力,那就是加速度。”

事實上火箭起飛的時候就會給宇航員增加很大的g力,讓宇航員感受到很強的壓迫感,只不過火箭消耗燃料太快了,所以也就幾分鍾的事,但核聚變和超級離子推進器就不一樣了,它們可以長時間的供能和噴射,從而獲得長時間的加速度。

如果飛船以1g的加速度不斷往前飛,飛船內的宇航員就可以感覺到近似地球的重力環境了。

如果飛船的內部結構像樓房,而主引擎在地下室的話,只要飛船引擎不停,宇航員們或許會感覺自己是在一座大樓裡生活和工作。

甚至如果飛船可以提高對宇宙輻射的防護,那麽宇航員基本就可以保持地球上的身體狀態,不用擔心在太空待一段時間身體就損耗的厲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