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會議結束之後,黃明哲和章思平、劉大為三人並沒有離開虛擬會議室。
“明哲,我們需要你的幫助。”章思平嚴肅地說道。
他沒有先答應,而是緩緩地問道:“你們打算怎麽做”
“我們需要可以摧毀蟲洞的武器。”
念頭千回百轉的黃明哲回答道:“摧毀蟲洞這有點困難,唯一可以做到武器,只有理論上的黑洞炸彈。”
“如果打造一個大型粒子對撞機的飛船,可以製造黑洞”劉大為詢問道。
“要達到產生破壞性黑洞的大型粒子對撞機,你們戰爭委員會應該有過預案吧!”黃明哲顯然知道他們有準備。
劉大為就是負責武器研發方面的,只見他無奈的搖頭回復道:
“有預案,只是飛船直徑必須達到54公裡,才可能裝得下大型粒子對撞機。”
接下來的話劉大為沒有說下去,因為黃明哲一清二楚,直徑54公裡的飛船,造出來速度也是一個硬傷,還要飛行到太陽371億公裡軌道,這要飛到猴年馬月。
而現在情況,是時間不等人,他們必須盡快完成反製手段,因為對面的情況是未知的,誰都無法確定外星文明會不會突然過來。
盡管他們預測是尼伯龍人當年遺留下來的蟲洞,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鬼知道尼伯龍人會不會再次光顧太陽系。
黃明哲獲得臨時權限,調閱了戰爭委員會主導的“黑洞炸彈”項目,項目正處於理論設計階段。
主要是超大型飛船的速度太過於緩慢,直徑超過54公裡,估計速度不會超過15公裡每秒,這個速度想從藍月系達到369.5億公裡之外,需要78年之久。
這個時間太過於漫長,而時間越拖下去,風險就越發大。
盤算了一會,黃明哲提議道:“可以將大型粒子對撞機那些納米機器人無法複刻的部分,打包運送到蟲洞附近,其他部分由納米機器人就地取材。”
劉大為眼前一亮,連忙拉開虛擬顯示屏,將大型粒子對撞機中納米機器人無法複刻的挑選出來,這下子需要運輸2437噸不可複刻物品。
只是黃明哲還覺得戰爭委員會的方案設計太過於粗糙,用半個小時修改了相關設計。
其中將14台4000萬TeV激光器,改成42台1200TeV激光器,最新型激光器不僅僅造價高,而且零部件太過於大,不利於運輸。
看起來激光器數量增加了,實際上零配件需要運輸過去的重量,再一次銳減至1557噸。
“太好了,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快速在蟲洞布置黑洞炸彈。”劉大為興奮的說道。
只是黃明哲卻沒有太過於興奮,反而是潑冷水:
“黑洞炸彈只能用於威懾,我已經設置了一個安全閘值,黑洞直徑最高只能到達0.027微米,就足以和蟲洞同歸於盡,又不會嚴重影響太陽系。”
章思平遲疑地問道:“明哲,如果超過這個閘值那……”
“黑洞會瘋狂吞噬周圍的一切物質,不可逆轉的擴大,然後逐步蠶食太陽系。”黃明哲平淡地回道。
章思平緊張的問道:“有沒有辦法壓製或者摧毀黑洞”
“沒有,如果真到那時候,只能準備逃離太陽系流浪星空了。”黃明哲說完,又補充道:
“倒是做一下預防,將蟲洞附近150億公裡半徑之內的物質盡可能移走,只要黑洞沒有獲得足夠的物質,它就會在5~7年左右,因為霍金輻射蒸發而自我消亡。”
說完他利用虛擬顯示屏,簡單勾勒出蟲洞和黑洞炸彈相互碰撞之後情況,
以及黑洞引力捕獲范圍。根據黃明哲的計算,他將黑洞吞噬蟲洞和蟲洞之中的中子核心,一起計算上去,得出黑洞最大引力捕獲半徑為114億公裡。
為了保證絕對安全,他將黑洞引力最大捕獲半徑提升到150億公裡,確保黑洞不會獲得周圍的物質。
一旦沒有獲得足夠的物質,黑洞就不會升級,又因為霍金輻射效應的存在,黑洞就會入不敷出,最終自我消亡。
當然前提是黑洞炸彈產生的黑洞尺寸,直徑不能超過0.027微米,一旦超過這個界限,黑洞的捕獲引力范圍會覆蓋鬩神星、鳥神星、妊神星,進而捕獲冥王星和古柏帶的類冥天體。
黑洞獲得物質,就會滾雪球一樣壯大,到時候太陽系就真的無藥可救了。
“我們會牢記這個界限。”章思平謹慎地回道。
黃明哲看了看時間:“如果有什麽緊急情況,隨時聯系。”
“好。”
……
對於蟲洞,新人類做出了兩手準備。
第一是派遣探測器靠近蟲洞,甚至準備深入蟲洞;第二就是在蟲洞附近布置黑洞炸彈,一旦有外星人從蟲洞對面過來,直接引爆黑洞炸彈,將蟲洞摧毀先。
這兩個方案是同步進行的,沒有完成黑洞炸彈的布置,探測器就不會進入蟲洞隧道之中。
月球環赤道質量投射器中,位於月球背面的新莫斯科城、廣寒宮城、曦月城三個投射站,開始計算前往蟲洞的方向和窗口期。
而月球正面的危海城,之前負責打造大型粒子對撞機的配套工廠,再一次滿負荷工作起來。
無法用納米機器人複刻的零部件,被快速生產出來,然後通過地下隧道運送到三個投射站。
根據計劃,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黑洞炸彈的零配件將準備3套。
在黑洞炸彈零配件準備階段,30顆探測器已經陸陸續續被投射向蟲洞,預計550天左右抵達蟲洞附近。
現在的探測工作,只能讓“探索0016”衛星繼續前進,為新人類獲得更加多的數據。
另一方面。
戰爭委員會在加急評估黑洞炸彈的危害性,根據黃明哲設定的150億公裡堅壁清野區,他們再一次擴大范圍到180億公裡。
只是要清理如此廣闊的范圍,必須有前進基地。
他們計劃將一座綜合飛船造船廠設置在古柏帶上,即太陽180億公裡軌道上。
用這座飛船造船廠,就地取材打造宇宙運輸船,這些運輸船可以將周圍的小行星和其他天體拉回工廠。
這樣既可以清理蟲洞附近的物質,又可以帶來大量的原材料,形成良性循環。
如果大量材料從太陽系內圈、中圈運輸過去,不僅僅速度緩慢,而且顯得杯水車薪。
納米機器人的就地取材,是未來星際時代的一種發展主流。
科學委員會也將越來越多材料和零件的工藝,調製成可以被納米機器人複刻的類型。
帶工業製成品,還不如帶納米工廠,只要有原材料,就可以源源不斷生產。
這種模式有效減少了飛船需要攜帶的物資,也有利於星際殖民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