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袁公路》第12章 諸侯討董
  時間步入中平六年冬,董卓亂政的影響持續發酵,司隸各地人民備受董禍之苦。東郡太守橋瑁受到出逃的司隸世家豪族相助,假借三公之名,傳書各郡,細數董卓36條大罪,號召各地實權人物召集士卒,起兵討董,以解國家危難。

  傳書一經發出,便迅速從東郡輻射出去,不到一個月時間便傳遍大漢全郡。眼見有人帶頭號召,很多實權太守都召集郡中軍隊,征集鄉勇,遊說當地豪族資助,響應橋瑁號召。

  其實大家都知道,如今三公自身深陷囚籠,一舉一動都在董卓的嚴密監視下,哪裡還有能力傳書各地起兵。不過董卓本身所作所為便以觸動了世家豪族的核心利益,他們害怕董卓把持朝政時日過久,會給各個世家豪族在大漢的政治圈利益造成毀滅性打擊,所以大家都沒有揭破,而是團結起來,準備剿滅董卓。

  初平元年初,也就是190年初,東郡太守橋瑁的傳書到達揚州。因為時間緊迫,而且此事不便私自決定,袁術立刻召集了麾下重要將領到壽春刺史府相商。

  看到麾下所有高級將領與文官都以到達大廳,袁術也沒有過多的囉嗦,與大夥客氣一下後便說道:“如今董卓無道,殘暴不仁,中原百姓飽受其苦,今東郡太守橋瑁傳書,號召義士起兵討董,此事事關重大,我一人不宜決定,所以召集大夥前來相商,爾等有何建議敬請嚴明,不用遮遮掩掩!”說完袁術盯著堂下眾人。

  討董傳書的事袁術麾下之人早已知曉,不過因為整體乾系重大,大家都沒有輕易表態,而是相互之間開始輕聲交流,交換意見。

  等了一刻鍾左右,廳中的人還未決定下來,一直在座位上焦急的袁胤忍不住起身,他一起身,廳內眾人都停止討論,把目光轉向袁胤。只聽袁胤笑嘻嘻的道:“如今各地競相響應,渤海大伯父袁紹也起兵響應了,二叔作為袁家嫡子,當然要起兵討董,不然被他比下去,以後如何面對族老與各地友人,所以我認為我等應當響應號召!”說完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樣。

  這袁胤本來就本事不高,袁術聽他說這種二不拉嘰的話,頓時臉上一紅,旋即開口道:“呃,此等乃是家是,文德所言雖有道理,但不能因私廢公!”

  袁胤聽完袁術的話這才反應過來,悻悻然的坐下,一臉的尷尬。

  “將軍,我認為我等當起兵討董!”袁渙斜瞟一淹袁胤,臉上抽了抽,起身說道。這袁胤一下子丟了袁家子弟臉面,袁渙隻得出來救場。

  “快說!”袁術看到是袁渙,很是期待,催促道。

  “第一,將軍任職河南尹,百姓歸心,我軍很多人都是河南人,如今董卓禍亂京師,河南也遭受波及,將軍討董定能安定軍心。第二,將軍乃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一言一行表明袁家態度,如今大漢遭劫,將軍當挺身而出就社稷傾覆於危難。第三,董卓殘暴無道,世家多受其害,百姓多受其苦,起兵討董乃是眾望所歸!”袁渙說完,立刻坐下也不多說。

  “唔,曜卿所言甚是,暫且記下,其他人還有什麽說的嗎?”袁術見袁渙表明態度,條理清晰,認可道。

  “將軍,末將以為,我等應當討董!”另一邊武將列的文聘也起身說道。

  “將軍任職揚州,經將軍勵精圖治,揚州變化大夥有目共睹。董卓殘暴,天怒人怨,依著董卓的作為,即便他一時勢大,也定然命不長久,如果將軍能在討董之時立下大功,以後朝堂清明之時,將軍便能有更大的話語權,救大漢困民於水深火熱。”文聘說完複又坐下,看看袁渙,也不說話。

  “將軍,我認為我軍應當起兵討董!”這幾年一直幫著袁術巡查州郡民生吏治的韓浩起身說。

  “起兵討董對將軍百利而無一害。因將軍目光長遠,揚州這些年來武備齊全,兵甲豐富,士卒戰鬥欲望極強,加上財政富裕,討董並不會對揚州產生不良影響,反而能鍛煉士卒,震懾周邊亂匪。”

  “哦?如此說來你們都是讚成響應號召嘍?有沒有人有不同意見?”袁術見跟隨自己的老人都發話讚成,向沒有說話的人詢問道。

  廳中的其他人相互看看,見沒有人起身反對,便都望向袁術,異口同聲的答道:“我等讚同起兵討董,請將軍示下!”說完都不作聲,等袁術裁定。

  “好吧!既然大家都讚成討董,那我揚州便遵從號令,起兵討董!”袁術一拍桌子,大聲的說道。

  “既然已經決定起兵,那各項事務便要開始準備。此次我決定帶領10000士卒前去討伐董卓,眾將聽令!”

  “文聘任騎軍校尉,統領2000馬軍,眭固、何義二人為司馬,隨我前去討伐董卓。我自領8000步卒為帥,紀靈為副將,並韓忠,渝步,橋蕤,張英,樊能為軍司馬,韓浩為隨軍主簿討伐董卓。梁綱升任討賊將軍,張勳為副,楊弘為軍師將軍、周昕為副,嚴白虎嚴輿二人從旁協助,率領5000山地戰兵與10000步卒前往會稽剿滅當地作亂的山越眾人,如有機會,可向水軍校尉凌操求助,突入交州境內,將交州的山越之患徹底根除,同時穩固交州局勢,不可隨意處置交州官員,俘獲之人如何處置,一切等我軍令。”

  “袁渙聽令!我不在揚州時,袁渙代理揚州軍政,務必保證揚州發展,給我盯住有異動的人,向朗從旁協助袁渙管理州郡事務。韓胤總管兩方軍備補充與糧草押送事務,袁霸從旁協助,務必保證出征軍隊糧草供給。袁胤,盯住周邊局勢,有何異動立即上報,還有給我隨時提供各方響應勢力的情報。”

  “其余太守,自今日回駐地,立刻召集各部,我要你們做到三點:一是清查郡內響應義士,二是分辨響應討董之人的企圖,對那些準備乘著局勢混亂,想要劫掠鄉裡之人不必上報,就地處決,三是做好郡中的事務,安撫郡中之民,務必將由出兵之事引發的一切問題解決好。要記住,你等所做之事才是我們的根本。 ”

  “大家都聽清楚了嗎?都下去辦吧!”袁術一次發完所有命令,然後大聲道。

  “末將(下官)領命!”廳中站著的眾人眼見袁術說完,而且在座的都分配到事情做後,立刻回答。答完便相繼離開,廳中隻留下袁術一人。

  “還是人才太少啊!希望上天保佑吧!”看到眾人出去,袁術歎息道。

  袁術的麾下這些人除了袁渙、紀靈、文聘、梁綱和各郡太守外能力都不是很強,文官還好,有幾個厲害的郡守幫助,武將這邊就完蛋了。小貓小狗三兩隻,而且這些人裡還有野心勃勃的人隨時準備反咬一口,令袁術很頭疼。

  能力差也罷了,可這嚴白虎,真是一個燙手山芋。嚴白虎橫行吳郡多年,後來見到袁術勢大,這才投靠於他,此人賊心不死,常常與各地遊俠結交,但礙於他頗通越人,袁術也只能暫且一用。當然,這些司馬一級的人物也不會到大廳裡議事,袁術只是當先發令而已。

  “哎!真不知道我什麽時候才能招收到那些猛人。”又歎了口氣,袁術喝完面前的酒,起身離開。

  至此,加上袁術的揚州,全大漢總共有13路諸侯響應討董,他們分別為: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平太守公孫瓚、長沙太守孫堅和沒有官職在身的曹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