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袁公路》第58章 逃離武關(1)
隨後幾日,許褚便派遣在武關生活很久的老面孔,上街打探消息,摸清各處的暗線行動規律,準備帶郭嘉離開武關,回揚州去。

 賈詡這些時日倒也清閑,每日便在武關城內四處遊蕩,對於結盟張濟一事他並不擔心。

 張濟的心理早已被賈詡猜透,知道張濟此人頗好名利,又不願放手榮華富貴,現在李傕郭氾二人願意接受他成為長安一霸,他肯定會動心。

 唯一的問題是張濟擔心自己的安全罷了。若張濟真答應了李傕等人的條件,那他勢必需要前往長安為官,這樣他獨自前往別人的地盤,整個人都在他們的控制之中,身死不由自己掌握。

 於是幾日前,賈詡與張濟談過之後,便差人修書一封,發往長安,要李傕郭氾自己想辦法打消張濟顧慮,至於這打消顧慮的方法,無外乎就是派遣質子了。

 等李傕郭氾兩人商量好,派來人質,整個結盟事宜也就完成了,其余的事情,與他賈詡關系不大,所以賈詡也樂得清閑。

 “哎!走了許久,倍感腹中饑餓,走我們前去買些東西吃!”在西門不遠的十字街口,賈詡問道右邊街頭小販販賣的羊油粟餅香味,對帶路的小將叫了一聲,然後轉頭向小巷邊走去。

 那小巷邊正好靠近大道,有一個小攤販正在營業,小販正不斷翻烤爐上的粟餅。因為剛解除禁令,街道上的行人不多,小販生意似是不太好,爐子上只有三個餅,臉上也是掩不住的濃濃的失望。

 見到賈詡與小將過來,小販大驚,後退了一步,假裝烤餅,用眼角的余光掃著兩人,一臉的戒備。

 這西涼軍有一部分人很蠻橫,不講道理,常常白吃白喝,看到小將身上的鎧甲,小販自然防范。

 看到小販的動作,賈詡笑了笑,對張濟軍的評估又降低了一層。走到攤販前,賈詡開口道:“給我來兩個粟餅,放心錢不會少你的!”

 小販本身見到賈詡兩人來自己攤前,面色慘白,複又聽穿文士服的賈詡說話,知道賈詡是做主之人,立刻喜笑顏開,連忙道:“謝謝先生,先生稍等,我這就包好!”

 說完,小販手腳麻利的拈住荷葉,從火爐中撈起兩個粟餅,分開包遞出,期盼的道:“總共2錢!”

 聽到2錢,賈詡眼角一抽,這就是兩個粟餅而已,怎麽可能要得了二十錢?莫不成這小販誆他?

 小將聽了價格,上前從兜裡摸出一把銅錢率在了和面的木板上,然後瞪了小販一眼。

 賈詡這才知道,不是武關的小販坑他,而是這武關小錢太過泛濫,物價高得不行。這二十個小錢,在其他地方以正品五銖錢兌換的話,也不過值個八錢左右。

 伸手接過粟餅,忽然間賈詡眼神一凝——這小販的手繭為何右手虎口極厚,其余地方卻比較薄?

 發現異常,賈詡並未揭破,拿過粟餅便帶著小將離開。

 “剛解除戒嚴,便出來販賣羊油粟餅,這很不對勁!羊油粟餅並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只有行商有能力吃,而且此人虎口的繭子很讓人懷疑啊!”起了疑心,賈詡開始注意起西門附近的人來。

 經過三天的觀察,賈詡發現西城附近總共有三個人有疑點,一個就是賣餅小販,一個是西門左邊的雜貨老板,最後一個是在街邊乞討的乞丐。

 那小販每日出攤,可每天都沒幾個人買餅,明顯是虧本買賣,雜貨店老板近半天時間都在門口招呼客人,可這西城門附近哪裡來的那麽多人,他做的事情只是吃力不討好,乞丐就不必說了,窩在街角幾日,沒有討得東西,為何沒有餓死?

 “到底是什麽人?這麽關注城門處的動靜!他們到底要做什麽?”百思不得其解的賈詡很是困惑。

 一般的細作哪裡會關注城門這種地方,又不是大戰時期,如今武關可沒有戰事,不存在奪城門這種可能性。

 “難道他們想要出城?也不會啊!以這幾個細作的水平,要出城辦法多得是,為什麽偏要走城門?悄悄翻越城牆離開也可以,攀上懸崖也可以的。”

 “是不是他們不能這麽做?若是這樣的話,一定有原因讓他們不得不走城門,那會是什麽原因?”分析了一會兒,賈詡有了一點頭緒。

 忽然,小將的話在賈詡心中浮現“兩月前,有人行刺將軍,揚州使者郭嘉丟失!”

 “對!就是他,郭嘉!沒有想到這揚州細作好大的膽子,居然能在武關一藏幾個月!也是,這幾個月各地局勢風雲變幻,南來北往的商人數量也減少了,加上武關一直戒嚴,最危險的地方反而最安全,要保證郭嘉安全,莫過於藏於武關,等待時機!這些天他們的行動,也就是探查西門附近的動向,好把握機會,帶郭嘉逃出城去。”想通事情關節,賈詡興奮不已,只要引起武關混亂,他就有辦法讓張濟等人送自己出城,出城後,一切都由他賈詡說了算。

 就在賈詡想通的第二天,張濟也想明白了,同意歸屬到長安麾下,不過他提出條件,要求自己的大軍由侄兒張繡統帥,同樣長安必須派出人質,以此來保證他的安全。

 對於張濟的條件,賈詡早有預料,當即修書一封,派副使快馬加鞭趕回長安呈報天子。

 一天后,副使帶著質子——李傕與郭氾之子,來到了武關,同時帶來了最新的天子詔書。

 賈詡接過詔書後一臉的落寄之色。這次詔書中明言要求賈詡以光祿勳大夫的身份,停留在武關,幫助南中郎將張繡管理武關事宜。

 按照賈詡的身份來講,作為直屬中央的官員,他只有在大漢中央才有話語權,去到地方便是毫無作為的。這次讓他到武關,賈詡不用想就知道了李傕郭氾兩人的盤算,他們二人不過是需要一個人到武關對張濟的部隊進行監視,同時又可削弱賈詡在長安的影響力,端的一個一石二鳥的陽謀。

 本身賈詡並未在意自己在長安的身份什麽的,可是自己多年來為西涼軍出謀劃策也是盡心盡力,雖然其中包含私心,但也是經過了付出不是?況且自己的謀劃對西涼軍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現在李傕郭氾兩人明目張膽的過河拆橋,讓賈詡很不舒服。

 “你們兩人如此待我,看來長安我已經呆不下去了!”想到自己沒了權勢的庇佑, 在軍中又被人處處提防,已然淡出長安朝堂,賈詡決定拋棄長安的富貴榮華,另投他處。

 決定摒棄長安兩人,賈詡便開始謀劃著要怎麽安全出武關,細細謀劃要前去投誰。

 “這天下,若說地位最高的莫過於二帝與三王了!若要在亂世謀得一席之地,必投他們幾人。”

 “我從長安離開,前去投靠劉焉定會得他重用!可是投靠劉焉卻不能長久!這劉焉一樣會過河拆橋,且劉焉高層多是蜀人,必會維護蜀地利益,我這個涼人過去完全做不出什麽成績來。”

 “那北邊的兩人呢?袁紹聲名遠播,且受的是劉焉之詔,我前去也可得重視。不過這冀州多面受敵,盟友心懷二心,不知道能不能長久。這公孫瓚受的是劉和詔書,他會不會保我無恙?”

 “南面的袁術怎麽樣?這袁術野心頗大,奉行步步為營的戰略,為人小心謹慎,我去投他,似乎沒什麽作為啊!”

 細細想過當世出頭的豪傑,賈詡在二袁與公孫瓚間搖擺不定,不敢一下子做出決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