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袁公路》第46章 臧霸投劉(1)
劉備軍開始在益都與安丘聚集大軍的消息傳播得很快,整個青州不過隻用了數天就傳遍了。

 本身是一件需要保密的事情,卻傳播得如此之快,讓出謀奪取青州南的沮授大吃一驚。他還以為是有人想要使他的計策出現差錯,從而讓他丟臉。

 但隨著觀察局勢越來越深入,沮授發現,這消息擴散得如此之快,全都是劉備的手筆。想到劉備自己還有暗招沒使出來,沮授就心有余悸。

 本來以為劉備能夠忍常人所不能忍,毅力極強,可現在看來,劉備的陰詭手段也不弱,萬萬不可小覷。

 對於劉備不把自己的想法說與自己聽,沮授還想得通。他是一個降臣,剛到青州,必然不可能完全取信於劉備。因此一些事情劉備防著他也是對的,只是被人防備,讓沮授很不是滋味。

 猜測到劉備還有其他打算,沮授也想看看劉備能力到底怎麽樣。若是劉備不具備爭霸天下的潛質,他沮授也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會早作打算。發現異常,沮授開始注意起了青州軍的異常動向。

 由於劉備將要出兵征討青州南部黃巾的消息傳播得很廣。在東萊境內,百姓歡呼雀躍,都誇讚劉備的賢能。

 沮授沒有想到,就這樣一件還未正式開始的軍事行動,居然能獲得青州百姓的讚賞,讓劉備名望增高了許多。

 細細想來,沮授也猜到了青州百姓對劉備將要征討南部黃巾如此感興趣的原因。

 這青州黃巾百萬,可整個青州,百姓不過近二百萬人而已。一個大州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都是黃巾賊,可想而知一直處於漢軍治下的百姓是種什麽感覺。

 每日活在恐懼之中暫且不說,黃巾軍幾乎不事生產,以靠劫掠為生,每每攻破縣府,搶劫當地豪強地主。豪強地主人數隻佔少數,可惜誰能確保每一支黃巾都是這樣?所以說,青州百姓被黃巾軍禍害得太慘了。

 因此劉備能夠快速在青州站穩腳跟,跟他一上任便大力打擊黃巾賊,把北方黃巾數量稀少的州郡清理乾淨有莫大的關系。

 現在劉備準備徹底解決困擾青州百姓與世家豪強的黃巾賊,不受百姓支持才是奇怪的事情。

 青州百姓高興的時候,在南部的黃巾各部日子卻不好過了。

 本身劉備將北方與東部沿海的零散黃巾感到南部地區就已經讓勢力混雜的南部地區亂了起來。各地黃巾為了地盤問題,狠狠的打過好幾場,現在才剛剛平息下來。可現在劉備又要來攻擊他們。

 按理說據有人數上百萬的黃巾怎麽著也不會怕劉備的數萬人。只要大家團結在一起,便可以數量壓倒劉備大軍,佔據青州。

 只是前幾個月不斷的大戰使得各個黃巾頭領之間仇恨間隙叢生,若想把他們組織起來齊心對抗劉備,難度很大。當然也不是沒有可能,若有一個名望極高的黃巾頭領站出來,說不定還能行。可惜這青州還真沒有這樣的人,以前威名赫赫的管亥,也數經敗績,威名盡喪。

 那管亥本身作為青州北部的最強黃巾頭領,先是在全盛時期被劉備以3之眾直接衝破軍陣,不敵敗逃。接著數倍於敵的軍隊又被劉備麾下關羽、張飛二人率軍聯手打敗,本人也趕到了南方,成了出了名的喪家之犬。

 管亥敗則敗矣,可惜前幾個月管亥為了恢復實力,好聚起一支可戰之兵,從而北上找劉備報仇,不斷在南方挑起爭端,擊敗了十數股黃巾軍,不斷收編壯大,這才聚攏到現在的十數萬人,戰兵5。

 實力增強了,管亥的威望也降低了。隨時會把人連皮帶骨吞下的盟主,誰會願意支持他?

 除了人為的問題,令青州南部黃巾頭疼的另一個問題便是糧草問題。以前依靠青州肥沃的土地,各路黃巾在各自的地盤進行軍墾,加上每年劫掠地方,這才得以養活自己。

 可今年青州卻遭了蝗災,很嚴重的蝗災。糧食減產數成,甚至絕收的地方很多。糧食不足,士卒無心訓練,可想而知青州南部黃巾的戰鬥狀態是什麽樣。這也是管亥等北方黃巾到南方後,會頻頻與當地黃巾發生摩擦的原因。

 十月下旬,在消息中作為事件主角的劉備軍中於準備完畢,乘著冬季休耕時節,誓師南下。

 劉備軍人數好幾萬,動靜很大。一有動作就被黃巾布置在益都與安丘兩地的細作探得。沒兩天就傳到了南方。

 這次劉備軍依靠水運之助,來勢洶洶,行進速度極快,沿著河道一路剿滅沿河的黃巾。不是黃巾士卒太傻,就想呆在離河不遠的地方。而是他們實在沒辦法。冬季草木枯黃,唯一可以獲取大量糧食的莫過於河道。況且大河附近可是不可多得的上田集中地段。放棄了河道,就是放棄了自己的生命線,只能活活餓死。

 而不想放棄河流流域范圍,勢必要打敗劉備大軍才行以劉備軍的攻勢,一路打過來,亂成一片的黃巾也無力抗拒。各個頭領都想讓別人先做出頭鳥,先去試試劉備軍有幾斤幾兩。

 懷著這種思想,先前得到消息的黃巾都在觀望,因此錯過了撤離時間,被劉備軍抓了個正著。

 隨著北部黃巾覆滅,大股黃巾南逃,南方的黃巾更加慌亂。很多實力不強,又不願成為大頭領炮灰的小頭目帶著自己人,卷了家底沿著河流往泰山逃遁。希望逃入泰山腹地,躲過清剿。

 那些實力更為弱小的黃巾頭目則數股聚合到一起,組成同盟,急忙向徐州逃了去。準備投靠“天子”闕宣,以此保得性命。

 幾天時間內,青州南部在彌河與汶水兩岸的絕大部分黃巾便遁逃得無影無蹤,只剩下了以管亥為首的近十萬黃巾同盟。

 早在劉備欲南下剿滅黃巾的消息傳出之時,管亥便開始與周邊的黃巾賊相商大事,想要拉攏他們一同組成同盟共同抗敵。可惜收效甚微,除卻管亥自己的部隊,在彌河臨駒一代的黃巾便有很大一部分逃往了泰山方向,願意與他組成同盟的不過十數支黃巾。

 這十數支黃巾個個號稱數萬人,可除掉老弱婦孺,青壯加起來才有管亥的多。而且全是些未受訓練, 只顧好勇鬥狠的角色,於戰陣之上就是遊兵散勇。

 依靠這樣的人作為對戰劉備3士卒的資本,管亥覺得有點懸。不過讓管亥下定決心與劉備張飛部一決死戰的並不是這些人,而是他清楚的知道,劉備的數萬大軍也不過剛招募沒多久的鄉勇之流而已。同樣管亥也知曉劉備沒有派出他自己最為精銳的1人,加上據他所得消息,劉備將袁紹的降兵派去了安丘。張飛手下士卒訓練時日短,比他手底下的士卒好不到哪裡去。

 張飛率軍前來攻打黃巾,因先期的勝利可能士氣高昂,但他管亥也不是吃素的。只要把炮灰運用得當,未嘗不能一舉消滅掉張飛的部隊,徹底製霸青州南部及徐州北部地區。

 至於退路,管亥也想好了,大不了失敗之後去投靠闕宣,也是一條康莊大道。如今兵強馬壯跑去投靠一個實力比自己還要弱的人,管亥實在心頭不願。

 十月末,張飛大軍一路逆流而上,逼近泰山山脈。而準備了十數天時間的管亥大軍也做好了準備,雙方在泰山山脈腳下,相遇,大戰一觸即發。至於另一路的張郃,確是已經擊潰了楚宮所部,正在驅趕另一邊的黃巾軍,一時半會兒到不了匯合地點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