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袁公路》第48章 臧霸投劉(3)
劉備馬軍的插入時機剛剛好,正好處於兩個黃巾雜軍方陣力有不逮,而管亥支援的精兵方陣並未接上防禦的時候,直接隔斷了兩邊的聯系。

 沒有了管亥精銳的戰陣支援,很快在交戰的一個陷入苦戰的黃巾雜軍方陣便支撐不住了,在死了上百人後,潰敗開來。

 擊潰了敵人一個方陣,騎軍並未停留,循著戰陣間的縫隙,又找了個地方插進去。沒一會兒,又一個黃巾方陣潰逃到後方。

 如此連續不斷打擊了數次,左翼中部出現了一個不大的缺口。缺口周邊幾乎都是潰敗的黃巾,人員混雜,方陣無法第一時間補上。

 “衝,快,衝擊缺口!”在前方指揮的校尉看到敵軍出現了缺口,連忙指揮士卒從那缺口衝進去。

 隨著劉備軍一個方陣從缺口突進。很快就形成了對黃巾兩個方陣的多方面攻擊。缺口堵不上,黃巾方陣兩面受敵,哪裡會是劉備軍的對手,很快便被殺得節節敗退,開始出現潰散。

 黃巾方陣的再一次潰散形成了更大的缺口,數個劉備軍陣從缺口衝進去,突進到了前線接戰軍陣後面,從後面對黃巾軍陣展開夾擊。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缺口堵不上,變得越來越大。黃巾軍仗著人數優勢,可惜卻發現自己數面受敵,看不到友軍的支援,終於有一個方陣在見到自己快要被包圍的時候,全部潰敗了。

 越來越多的潰卒逃向後面,給還未潰散的黃巾軍帶來了很大壓力。別人都跑了,自己還在戰鬥,還去送死,實為不智。

 要是一直訓練有素的隊伍,定然不會放任潰卒衝擊後方軍陣,只要敢於衝擊軍陣的士卒,全部都會殺死,可惜黃巾軍紀律太差,而將領又個個有自己的打算,有人開始假意不敵,率著士卒逃跑。

 一個方陣的人臨敵逃跑,引起的後果是無法預料的。若沒有完好的方陣潰逃,其余方陣的士卒也不會跟著逃跑,可一旦有人臨陣脫逃,相鄰近的士卒不逃才怪。

 於是左翼就出現了神奇的一幕,以缺口為中心,黃巾軍陣就像山崩一樣,崩潰的速度越來越快。沒多久就形成了整條戰線的大潰敗。

 “傳令,驅趕敗軍衝擊敵人中軍!”田豫見左翼已經取得完全優勢,是時候轉變戰術,讓敵人為己所用,於是發下了軍令。

 田豫的軍令傳到各個軍官手中,劉備軍左翼各路軍官便開始率領大軍組成包圍圈,獨獨放面對敵人中軍的一側,不斷逼迫黃巾潰卒。

 黃巾的人數實在太多,即使轉變戰術很快,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從其他地方遁逃而走。不過那留下的一部分人,人數也在萬人以上,這麽大一股軍隊衝向管亥的軍隊,管亥大軍也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左翼的潰敗被管亥看在眼裡。他早就知道其他黃巾軍不可靠,好勇鬥狠很在行,可惜戰陣之上,拚的不是狠,而是膽氣與配合。早前的謀劃被敵人看破,但只要雜兵能拖延一段時間,管亥就能消滅劉備與他接戰的大部士卒,引起敵人潰敗。可惜雜兵就是雜兵,已經不是以前的黃巾軍了。

 “撤!速速撤軍!”大勢已去,再做抵抗就是自取死路,管亥立刻傳令大軍撤退。

 聽到傳遍戰場的號角聲,張飛吐了口唾沫,又斬殺兩個黃巾賊後,望著不遠處率軍撤退的黃巾大將管亥,氣的須發噴張。

 這次率軍衝陣著實把張飛氣得不行,一接戰,沒一會兒他就被敵人士卒拖住了,左衝右突,就是沒法甩掉敵軍的圍困。要不是他體力好,武藝強,加上親衛又是親自訓練而成的鐵軍,早被黃巾賊給圍殺。

 “毋那管亥!可敢與你家爺爺大戰三百回合?”左手處的疼痛讓張飛很是氣惱,見敵人撤退,他一邊追殺,一邊呼喝道。

 管亥聽到張飛的喊話,看了他一眼,揮手讓士卒慢慢撤退,並不理睬於他。這次為了一舉定乾坤,管亥特意尋了敢死隊,動用了三個軍陣來圍殺張飛,可惜功敗垂成。要是左翼再堅持一段時間,張飛就死定了。

 管亥不答話,張飛也沒辦法,隻得把怒氣撒在跑得慢的敵軍零散士卒身上,對於二十余步開外的敵軍士卒戰陣,卻不敢輕易纏上去。這次潰敗的並不是管亥的大部隊,黃巾三方軍隊不互相統屬,其余黃巾的潰敗並未給管亥的大軍造成致命一擊,因此他們還能保持撤退的姿態。

 張飛不能眼睜睜看著管亥逃跑,於是親率大軍一路不斷接戰追擊,追了兩裡有余,可惜收效甚微,殺傷的多是聯軍中的雜兵,眼見地形越來越崎嶇,張飛隻得令大軍停止了追擊管亥,放任他逃跑。轉而下令大軍去包圍絞殺那些從其他地方脫逃的黃巾軍。

 11月初,劉備大軍出征,數戰皆勝,擊潰青州南部黃巾。隨後劉備開始令大軍化整為零,在青州南部與東部地區清剿州內的流賊。

 黃巾大勢已去,很多黃巾選擇南下投靠闕宣。可是劉備追得急,物資拋棄得多,資源很緊。進入徐州後,青州黃巾開始聚攏,合並,形成一支又一支的大部隊,不斷劫掠徐州北部地區。

 而像管亥這樣的大部隊,則時常攻打縣城,劫掠府庫。一時間,徐州北部猶如人間煉獄。

 為了打擊黃巾賊,作為青州黃巾第一線敵人的臧霸采取了樹壁清野的措施,在琅邪國安東與東莞兩地大建防禦工事,然後收攏周邊的縣城物資歸集到兩城,互為犄角,以此抗擊青州黃巾的劫掠。

 除此之外,臧霸還派出大軍,不斷剿滅進入徐州的黃巾流賊,受降收編,攻小禦強,使得琅邪國南方難得的安定下來。

 可惜在劉備的以驅趕為主,殲滅為輔的措施之下,青州絕大部分黃巾都翻過泰山,奔入了琅邪國境內。這些人數量近百萬,每過一地,猶如蝗蟲過境,琅邪國北方很快糧食便被搜刮一空。本來還能挺幾個月的糧食,頓時又開始緊缺起來。

 而管亥也為了增強實力,不斷兼並其余黃巾,糧食收入越來越少,支出越來越大,陷入了糧食危機。

 為了解決糧食問題,管亥將目光投向了還算安定的琅邪國南方,臧霸的治地。

 不像其他黃巾將領,在臧霸如今近兩萬人的兵危下隻敢繞道而走,管亥可沒把臧霸的這點兵放在眼裡。

 因為黃巾軍被劉備驅趕南下,小股的軍隊無法攻掠縣城, 很多都選擇了投靠大勢力。若說南下的黃巾中誰實力最大,自然是他管亥。

 本來還有個楚宮,可他小子不走運,看到前去圍剿的張合就一萬人,不把張郃放在眼裡,率軍主動出擊,直接被張郃衝破中軍,自己也丟了腦袋。數萬大軍死的死,逃的逃,已經完全分崩離析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兼並與收編,管亥手下黃巾數量又一次突破十數萬,戰兵恢復到被張飛擊敗之前的5人。

 雖然人數是達到以前的規模了,但質量相差太遠,近半是新招的雜軍,不堪大用。而管亥也沒有資源供應大軍訓練,所有物資供應十余萬人,吃糠咽菜也只能勉強活命,局勢不容樂觀。

 不過以現在的軍隊實力,打不贏劉備之流,那怎麽著也不會害怕臧霸這樣的地方軍閥吧!

 估算好了敵我實力,覺得可以奪下臧霸的安東與東莞二地,徹底佔據琅邪國,管亥開始率軍南下,準備剪除臧霸這個大敵,然後據有琅邪國,自立一方,積蓄實力,成為張燕那樣的英雄人物。總好過率著大軍去投靠一個最近才蹦出來的“天子”,寄人籬下的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