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袁公路》第16章 公孫複敗(2)
嚴綱的軍卒本就分為了三個部分,猛攻三門。發現敵情的也只有主攻的東門一面,其余兩門情況不明,哪裡反應得過來。

 等他們不明所以,接到撤軍令的時候,牽招已經率領大軍,徹底截斷了南北兩面公孫軍與大軍匯合的道路。此時,狂奔而來的高覽所部也衝到了城牆邊上,開始追擊嚴綱的大部隊。

 看到南北兩面的士卒被截斷道路,目測是逃不掉了,嚴綱一咬牙,直接下令放棄救援,攜帶著輜重向蠡吾方向逃跑。

 嚴綱的壯士斷腕果然有效。安國城內的牽招本來速度就慢嚴綱軍半拍,而且需要截斷南北兩邊公孫軍的退路,只能眼睜睜看著嚴綱逃走。

 高覽的士卒則因為已經急行軍了三裡的路程,精力最強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逼走嚴綱所部之後,行進速度逐漸放慢,隻得停止追擊,轉頭剿滅被留下來的敵軍殘部。

 那嚴綱總計有大軍12人,東門有6人,其余二門各有6之眾。6的軍隊不是小數目,高覽不敢大意,開始配合牽招,將這兩股部隊分割圍殲。這一次直接能吞掉公孫軍的6大軍,已經是一場了不得的勝利。

 194年4月初,公孫范的大將嚴綱在攻擊安國的時候,遭受袁熙大將高覽偷襲,直接損兵過半,無力敗退到蠡吾。

 嚴綱的敗退使得公孫范實力大損。安國位置過於重要,它正處於蠡吾南面,而且可走陸路直撲博陸。從嚴綱口中,公孫范判定安國一線已經有2大軍。這2的大軍只要兵臨博陸,即可截斷公孫范的退路,把公孫范大軍徹底圍死。

 想到自身處境堪憂,公孫范沒有耽擱,匯合嚴綱所部之後,當即率軍撤退,一路從博陸北逃,完全不給袁熙部包圍圍殲他們的機會。

 公孫范這邊敗了一場,位於北方的公孫瓚還不知情。他正在營內大發雷霆。前些時日收到呂布撤退的消息,公孫瓚就氣了個夠嗆,可今日他又收到了讓他火冒三丈的書信——曹操麾下曹洪率大軍1,攻入了幽州,打下了代郡代縣,如今已經揮兵南下,直撲涿郡而來。

 “曹操小兒,安敢如此欺我,我定要將之撥皮拆骨,以解我心頭大恨!”一想到原先完全不敢捋自己虎須的曹操這種小毛賊都敢來惹他,公孫瓚怒不可竭。

 如今曹洪已經攻入了涿郡,不日即可截斷公孫瓚北方的糧道。以曹洪大軍的所作所為,不過就是為了斷公孫瓚的後路。

 現在公孫瓚無法攻破盈陰,在南方打開局面,要是被抄了後路,受曹操袁熙雙方面夾擊,只有敗亡一途。

 百般不舍的望著掛在屏風上的地圖,公孫瓚思前想後,下令整軍撤退。同時他又休書一封,讓人快馬加鞭,轉送到公孫范手中,令大軍全線撤退。

 公孫瓚得到曹操入幽州的消息比他的對手顏良要晚一點。早在公孫瓚的傳令使在路上的時候,先就在北方部下了暗探的顏良已經從從小道跑回康縣的暗探手中得到了這一消息。

 曹操襲擊了公孫瓚後方腹地,此乃田豐所言的擊敗公孫軍的良機。作為河北有名的將領,顏良當然不會白白錯失這個機會。

 得到消息後,顏良左思右想,覺得貿貿然率軍追擊公孫瓚的大軍根本不現實。畢竟他顏良就算三城軍力合並到一處,也不過才有12人,算上最近防守戰損,能有個1人就頂天了。

 以1人去追擊有序撤退的敵人大軍3人,怎麽看都是羊入虎口,自取死路。

 明晰形勢,顏良準備率軍先走小道,繞路北上,在公孫瓚撤離的路上埋伏下來,打公孫瓚一個措手不及。

 對於這次的伏擊,顏良準備用虛實結合的辦法來達到目的。公孫瓚撤軍,定然會防備顏良的追擊,顏良要做的,就是讓公孫瓚誤以為他的大軍全部都在城內,見到他們撤軍之後,在後面追趕。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顏良計劃在康縣內征用3人的民夫,然後讓副將馬延率1正規軍,夥同民夫裝作是顏良的大軍,前去望都與盈陰與守軍匯合,在公孫軍的後方慢慢吊著追擊。

 而他自己,則帶著4的正規部隊,從康縣走小路,輕裝前進,到達公孫軍前方,先作下埋伏。

 等到公孫瓚率軍到達埋伏地點的時候,前後同時進攻,公孫瓚軍收尾受攻擊,定然軍心大亂,此時即可一鼓作氣,擊破公孫瓚所部。雖然猜測不能徹底殲滅掉公孫瓚大軍,但讓公孫瓚的大軍元氣大傷還是可以辦到的。

 制定好了計劃,顏良當即讓馬延帶著假的軍隊出發前往望都,準備匯合望都、盈陰兩地大軍在公孫軍撤退之時,展開追擊,他自己則率軍出發,前去埋伏。

 4月日,距公孫瓚從望都撤軍已過兩日時間,由於軍隊數量巨大,公孫瓚軍行進速度並不快,不過走出裡之遙。

 天色漸明,公孫瓚又一次下令大軍出發。此次出征,又無功而返,公孫瓚心情很沉重。他不知道回到幽州之後該怎麽辦,才能穩住州內形勢。

 “殿下,那袁熙軍又跟上來了!”默默走了一裡多的路,從後方跑上來一騎,到了公孫瓚身邊,稟告了一句。

 “不用管他們,我軍勢大,敵人不敢進攻,作好防備工作即可!”聽到顏良的軍隊又追了上來,公孫瓚並不懼怕。

 他率軍撤退不到半日時間,那顏良便率大軍追了上來。不過顏良此次說是追擊,不如說是追著公孫瓚軍觀望,兩軍相聚有5裡左右,而且距離一直保持在這個范圍之內,也不見顏良前來攻擊。公孫瓚猜測,顏良這是要逼迫他們撤出冀州中山國,害怕他公孫瓚偽退。

 公孫瓚也不是沒有懷疑過顏良有所圖謀,可據可靠消息,顏良親自率了康縣的5人到望都,集結了三城兵力北上追擊。很確定這中山國沒有袁熙其余大軍的公孫瓚便將疑慮拋去了。

 複行5裡,公孫瓚率軍進入了北平境內。這北平地區偏遠,開發比較晚,雖然地處平原,但境內多是樹林,大片的林地綿延不絕,望著林地,公孫瓚突然想要讓一批士卒藏於林中,埋伏後面的顏良軍。可隨即一想,如今他們已經追至北平境內,再往北就是幽州地界。顏良定然會小心謹慎,頓時打消了這個念頭。

 又行了一段距離,到了一個彎道口,此地地形狹長,兩邊樹林茂密,是個埋伏的好地方,公孫瓚心中又湧起了埋伏的念頭,伏擊失敗暫且不說,要是成功了呢?想到這裡,公孫瓚有了決定。

 “來人……”就在公孫瓚呼喊大將到身邊,準備吩咐下去的時候,忽然間,兩側樹林中喊殺聲大作,林中鳥獸驚起,從兩邊的林子裡湧出一大波的袁熙軍,直撲向毫無準備的公孫瓚大軍。

 “糟糕!中伏矣!”看到樹林中湧出敵軍,公孫瓚大驚。由於確信了中山國沒有其他的冀州軍,曹操軍又在北方,身後還有顏良大軍追擊,公孫瓚並未派斥候沿路搜索,只不過譴了一軍先鋒開路,這才沒發現樹林中居然有伏兵。

 “給我抵住,後方軍隊立刻通過此地,不要停留!”敵人的伏擊位置很不錯,公孫軍被拉成了一條長線,而伏擊的時間又選得剛剛好,直接切斷公孫軍中部,使得公孫軍首尾不得相顧。更為可怕的是此地樹林茂密,大軍騰挪不開,人數的多寡已經沒了多大意義。

 “公孫瓚,與我拿命來!”公孫瓚還在安撫因受伏而軍心大亂的士卒,就見樹林裡突然衝出一相貌堂堂的英偉男子,持著一把厚背寬刀,三兩下就砍翻了數個公孫軍,直撲公孫瓚而來。公孫瓚的護衛見敵人凶猛,盾手集結過去,準備圍殺此將。

 這跳將出來的正是真顏良。顏良帶著他的親衛直接殺到道上,異常凶猛,公孫瓚親衛為了公孫瓚安全,隻得上前麓戰,兩部人馬往道上一擠,頓時把路堵死了。

 此時吊在公孫軍後面的袁熙軍也聽到了震天的喊殺聲,從後面加速衝了過來。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公孫瓚後方大軍頓時軍心潰散,從最後面開始,士卒不斷逃遁入林中,不知所蹤。

 “父親速走,我來纏住他們!”公孫續見到顏良凶猛,自己這邊又因地形原因,發揮不出優勢,各方面的支援都要慢一些,照眼前形勢下去,不用多久,顏良的伏兵即可在萬軍之中將公孫瓚包圍住,然後將之圍殺。

 公孫瓚乃是公孫軍的靈魂,絕對不可以陷入險地。公孫續大吼完,立刻率著他的親衛上前,纏住了又一波從樹林中湧出的袁熙軍。

 見敵人來勢洶洶,自己這方除了一段數百米長的地方在與敵戰鬥,其余的地方士卒混亂不堪,已經如同潰卒一般,公孫瓚也知道不宜久留,沒有多講,立刻率著部分親衛,打馬往前方趕,意圖脫離敵人的伏擊圈。

 公孫瓚的帥旗移動了,看著帥旗遠去,後方的公孫軍頓時驚慌失措。更多的人選擇了往就近的樹林中逃命,而不是就沿著道路一邊抵抗,一邊撤退。

 194年4月中旬,遼王公孫瓚因幽州受襲,從冀州撤軍,半道遭遇顏良伏擊,大軍損失慘重,僅剩16余人逃脫,愛子公孫續戰死沙場。

 經此一敗,公孫瓚一下子從一個實力強大的諸侯,變成了與曹操等人差不多的諸侯,而由於公孫續的死亡,公孫瓚備受打擊,意志消沉,一改以往的進攻之態,開始被動防禦起來。北方二王至此幾乎湮滅於世人眼中,只剩下南方的袁術,成為了天下霸主的噩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