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袁公路》第25章 陶謙的憂慮
夏侯惇與曹洪二人合兵一處,將紀靈的追兵逼退之後,他們二人當下從夏侯惇先前物色好的小道上翻山越嶺逃遁,然後依靠小道繞過徐晃的起兵包圍圈,跑去了小黃。

 得知曹洪被夏侯惇救走,紀靈也知道這次伏擊結果是不太好。回到陳留一看,果然如此。這次圍殺曹洪,殲滅夏侯惇不成,可主要的戰略任務完成了,紀靈也沒多說什麽。

 當日,紀靈就了解了各方情況之後,將陳留的戰況與形勢,寫信飛鴿傳書回壽春稟報給袁術,要袁術定奪軍中人員的功績與賞罰。

 而此時,身在徐州的曹操可以說是春風得意。一場蘭陵大戰,曹操不僅擊敗了陶謙的3萬大軍,獲取了數十萬的物資,還活得了寶貴的上千匹戰馬。自起兵以來,曹操還未有時候過得這麽愉快,手底下兵多糧足。

 徐州陶謙的兵力本就不多,整個徐州因為陶謙的無為而治,兵力被分散得很嚴重。如今曹豹大軍被殲滅之後,郯城的徐州軍就只有萬把人了。

 至於徐州其他地方的軍隊,曹操也料定他們定然不會在這種關頭跑來救陶謙。所以說,蘭陵大戰的勝利就表明郯城已經是他曹操的囊中之物了。

 前兩日,曹操就率兵包圍了徐州城。作為徐州的治所,這徐州城的堅固程度還在蘭陵之上。加上徐州乃是大漢有名的重鎮,城內百姓十數萬,端的是易守難攻。

 圍困徐州,曹操完全沒了辦法。曹豹蘭陵一戰雖然幾乎敗光了徐州陶謙的家底,可徐州還是有1的丹陽精兵。

 加上守城的主帥乃是徐州陳圭,此人才智高絕,對曹操的各種行動不加理會,反而一心守城。有沂水環繞,無有斷水之危。城牆高達三丈有余,以青石所建,堅固異常。

 在城內,陳圭布有壕溝,埋有壇子。在城牆上,廣布士卒,征召百姓駐防。守城的物資堆積如山。

 照陳圭這個做法,莫說是攻城了,就連圍城都很困難,怎麽攻取徐州城成了曹操的心病。徐州城其實叫郯城,只不過徐州之民喜歡以州名命名而已。作為徐州治所,兵強馬壯,防守優勢非常明顯。

 曹操在頭疼如何攻取徐州,而陶謙卻在郯城內大發雷霆。

 那曹豹跑得倒是夠快,一溜煙從蘭陵跑到了襄賁。他自己倒是安全了,可他陶謙的大軍卻被這人敗了個精光。

 如今曹操兵臨城下,好在還有郯城陳氏父子與糜氏相助,提供物資。加上他陶謙數十年來的名望呼籲百姓助防,不然以郯上萬人,軍心不穩的狀態,怎麽可能會守得住郯縣。

 最讓陶謙惱火的還不是那曹豹,曹豹雖然吃了敗仗,不過好歹他曹豹對他陶謙還算得上忠心,而北方臨沂的闕宣和東莞郡的臧霸卻是實打實的反賊,讓陶謙恨不得活剮了他們。

 那闕宣的實力因曹操揮兵東進,膨脹速度太快了。曹操圍城前數日,陶謙剛剛得到新息,那闕宣不斷裹挾逃亡北方的百姓,如今聚眾至少兩萬,大多都是青壯,聚嘯山林,攻略縣府,為禍一方。

 兩萬的亂兵,這要把徐州禍害成什麽摸樣?更別提那闕宣霸住了北方的交通要道,北方的軍隊怎麽回來救援郯縣?

 望著摔碎的白瓷碗,陶謙腦海中飄過臧霸的樣貌,忍不住拿起一個白瓷碗就摔在牆上,嚇得在收拾東西的婢女直哆嗦。

 “臧霸小兒,欺我太盛也!”怒罵一句,陶謙胸中難平,咳嗽不已。

 原來這臧霸本是陶謙手下大將,可自前些年陶謙派他到北方駐守之後,他便生了二心。

 臧霸每年從陶謙手裡所要很多的物資,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聽調不聽宣,做了名副其實的土皇帝。陶謙數次想收回臧霸的兵權,都被州內的陳家父子阻撓。

 那臧霸依靠著手中軍權,收攏徐州北方黃巾,人數眾多。收回他的軍權勢必逼反他,那樣反而對徐州更為不利。因此收權一事就這麽不了了之。

 好在前些年這臧霸雖然叛逆,但確確實實是把徐州北部的黃巾蛾賊叛亂給鎮壓住了,沒讓他們南下。

 前些時日,陶謙明令他率軍南下,攻伐闕宣大軍,可臧霸就是按兵不動,眼睜睜看著闕宣不斷聚攏黃巾與流寇,壯大到這個程度。

 三日前,那臧霸還發信來說,要他攻打闕宣也不是不可以,可現在北方遭受蝗災,稅收縮水,無法維持北方軍隊運轉,要他陶謙調物資前去。

 這臧霸霸佔北方兩郡稅收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兵多將廣,實力強大。怎麽會缺物資?他這不是明擺著敲詐嗎?

 莫說現下還有外敵曹操在外虎視眈眈,就是沒有曹操在,他陶謙也不可能會調撥物資給他。

 “難道要靠下邳的笮融?”想到笮融,陶謙又搖了搖腦袋。

 笮融此人為下邳國相,可沒有一點作為國相的才能,整日流離於佛寺,中飽私囊,把下邳彭城等地禍害的不輕。依靠這種人救命,怎麽會有結果?

 想來想去,陶謙頓感自己果真老了,事事都是有心而無力。看看諾大的徐州,這些年來他陶謙一個人勉勵支撐。

 外有各路諸侯虎視眈眈,內有豺狼虎豹一旁窺視,就等他陶謙出錯,然後一舉將他連皮帶骨的吞下。

 而手下呢?除了陳家父子二人可以為依靠,那糜竺肯定是別有目的。這些年糜竺依靠掌握徐州糧價,賺了個盆滿缽滿。

 曹豹呢?一直把持著郯縣的大軍,努力鑽營,卻不修武藝,整整三萬大軍啊!就讓他在十余天裡給敗了個乾淨。

 “以後該怎麽辦啊?”歎了口氣,陶謙想起了自己的兒子陶商與陶應。一個喜好遛鳥鬥狗,整一個紈絝子弟。一個懦弱無能,就是被人擺布的角色。

 按著心口,感覺胸口隱隱作痛,陶謙,再一次歎了口氣。也不知道他百年後,這徐州到底是個什麽光景?

 “我要不要降了曹操?”想到自己的困境,陶謙胸中一口氣難以平息,想起曹操此人雖然窮兵黷武,可打仗手段著實有一套,讓他收拾掉那些小人還是不錯的選擇。

 “不!不行,曹操太過好殺!徐州交給他,可就苦了徐州百姓了!要不,袁術?”想到正在攻打曹操的袁術,陶謙心情好了一點。

 陶謙早就得知了袁術起兵攻入兗州的事情。對於袁術攻入兗州是什麽目的,陶謙心知肚明。

 “不!也不行。這袁術野心頗大,得了徐州定然不會安於治地,我陶謙一世忠誠,怎麽會投靠這種反賊?”想到袁術此人兵強馬壯,可卻一直小心行事,所圖不小。

 要是真個給了他徐州,那萬一袁術起兵造反,稱帝了呢?那他陶謙不是成了千古罪人?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有何面目見列祖列宗?而且投靠袁術,他手下的人也肯定不會答應,這事基本沒戲。

 想來想去,陶謙實在憋悶不已,喝了碗水,當即讓侍衛護著他前去查看郯城情況。

 這郯城被包圍之後,陶謙每日所做的事又多了一樣,就是巡查郯城,給駐守的士卒與百姓增加信心,從而提高他們的動力,以憑此守住郯城。

 陶謙的名望果然很高,他經過之地,參與守城的將士都信心百倍,士氣暴漲,鼓足勁參與城防建設。

 鬱悶好久的陶謙望著努力工作的百姓與將士,心中的不快漸漸消散。連隱隱作痛的胸口都恢復過來。

 登上城牆,望著城外扎營,正忙碌著建造工程器械的曹操,陶謙心中充滿了信心。

 “我一定不會將徐州交給你們的!”陶謙心中暗暗發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