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袁公路》第34章 於禁之策
196年6月中旬,曹操的大軍南下,到達了伏樂之外,與紀靈的大軍展開了對峙。

 此時,相縣失利的消息也傳到了身在伏樂的紀靈手中。看到徐晃傳來的文書,紀靈非常高興。

 這次徐晃順利撤退,相縣一片地區就空了出來,曹軍可東入徐州,亦可西進陳郡,無論於禁的偏師走哪邊都可以給攻擊楚軍的曹操與劉備帶來好處。

 按照計劃來講,紀靈必須保證讓曹操能夠到達譙郡,以此來使得他據有譙郡北部,為楚軍指點出這些地區有那些人需要清除掉。

 可如今的局勢下,曹操的選擇有兩個,一是在伏樂拖住楚軍,讓於禁的偏師抄紀靈後路,從而正面戰敗紀靈,奠定勝局;二是揮師東進,繞路梁國到譙縣。

 這兩種抉擇中,紀靈最懼怕的便是曹軍揮師東進,繞路通過梁國,然後從梁國南下譙郡。只要曹操這樣選擇,紀靈就不得不在譙縣與曹操軍打過一場。

 那譙縣乃是曹操本家發家的地點,當地豪強與曹操的關系理都理不清,若是在譙郡與曹軍起衝突,紀靈不僅要擔心城外的曹軍,還要擔心城內的人叛變。

 這譙縣可不是相縣那樣的地方,曹氏與夏侯氏的力量太強,以他們的威望,振臂一呼,譙縣大半的豪強地主都會應聲起事。

 想來想去,紀靈也可以肯定,要不了多長時間,曹操就能夠得到於禁佔據譙郡北部相縣的軍報。汝南方向本身就有荀攸的布置,加上紀靈吸引火力,曹操選擇汝南為進攻方向的可能性不高。

 現在紀靈要做的,就是名正言順的讓自己從陳郡的伏樂脫離開。唯一的機會就在於禁的身上了。

 楚軍在譙郡一地布置的軍隊不多,相縣的徐晃算一路,其余的地方也就重要縣城有一些人。徐晃敗了,那麽唯一的撤退之地便是相縣南部的當邑,以此防備於禁率軍南下。

 如此一來譙郡北方就沒有了楚軍的大批士卒,於禁可東進彭城國,又可西進攻取譙郡。

 紀靈要等待的就是讓於禁所部攻下譙郡。只要譙郡陷落,那麽紀靈的部隊就會被切斷南方譙郡的補給線,隨時能夠被曹軍前後夾擊。陷於這樣的危險之下,紀靈不與曹操交戰便撤軍到陳縣與新陽等陳郡南部地區也就說得通了。

 因此接到了徐晃的奏報之後,紀靈立刻動了起來。譙郡這樣特別的地理位置,若紀靈不做安排便將之送到曹操手裡的話,為免太假,定會讓曹操懷疑。為了使得一切看起來自然,紀靈特意派出了2人南下譙縣,前去做為防守。

 說是防守,其實不過是為了把譙縣的物資悄悄運出來,運到紀靈軍中,不讓曹操獲得。同時這些人也是前去譙縣指揮構築防禦工事,給曹操一種紀靈得知相縣失利之後,欲撤軍駐防譙郡的錯覺。

 紀靈已經出招了,曹操也沒閑著。看到紀靈突然派了一隻數量不多的軍隊南下,曹操就猜到於禁那邊肯定取得了成果。

 現在紀靈派遣軍隊南下,肯定是接到了軍報,知道腹地有可能受襲,從而派兵前去防守。

 紀靈沒有派大部隊南下,讓曹操覺得是一種非常大的失誤。以2的人數防守南部譙縣,若在一般時候倒是足夠了。可要知道於禁的大軍可有1人,就算損失一部分,在這怎麽說也有個5人吧。於禁要取得譙縣根本就不難。

 但想讓於禁奪取譙縣,曹操就必須得拖住紀靈大軍,不能讓他們撤回譙縣。思考了形勢,曹操當即作出了安排,他讓手下的大軍分為三部分,一部鎮守在伏樂西面,另外兩部防守於太康的西方與南方。

 伏樂與太康距離並不遠,不過6余裡的距離,曹操如此分兵並不會導致兵力被嚴重分散,相互救援很容易。

 曹操分兵將楚軍南下的道路堵住,紀靈頓時樂了。從曹操的布置上,紀靈就看出他是欲死死困住他的大軍,不讓他們南下。這正合紀靈之意,紀靈只是做了一些守城的調整之後,便沒有做其他的安排。

 曹操與紀靈糾纏不休,誰也不敢輕易下達總攻命令,可東面的於禁所部卻沒有這個顧慮。

 相縣緊靠徐州彭國,西進二百裡左右便是譙縣,地理位置對曹軍來說非常重要。

 現下三家攻袁唯一聽到有所進展的便是於禁這一支軍隊,而佔據了有利地位的於禁的行動,將是接下來打開各方局面的一個突破口。

 如何打開局面,在相縣休整的三日時間裡,於禁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了一個絕好的計劃。

 楚軍在徐州的布置著重防禦的乃是郯城一線地區,而對於彭國,只有少量的軍隊維持彭國的穩定,他們並未在彭國一地設置大軍。

 楚軍的這種布置不過是出於譙郡與徐州俱在他們的控制范圍之內。對彭國置之不理,可以說是楚軍的一種戰略布置而已。也許是楚軍並未想到,徐晃的5之眾,據守相縣這樣的重鎮,還會使得相縣落於敵手。

 相縣陷落,彭國便完全不設防了。於禁若是東進徐州,即可取得彭國,威脅郯城一線楚軍的後背。

 考慮到相縣距離譙郡的距離太遠,若直接從相縣出發,西進攻取譙郡,那譙郡北方的紀靈大軍定然會得到消息,以此早作安排,或是從後方調遣部隊北上增援,或是直接拋棄掉北方地區,南下據守。無論哪一種情況,對曹軍都是不利的。

 為了使得自己的目的不被人看透,於禁決定采用聲東擊西的辦法,混淆楚軍的視聽,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於禁的辦法很簡單,即是用一隻小股部隊,佯裝為大部隊,大搖大擺的並進彭國。這小股部隊人數的缺口用相縣的李氏組織起來的人填充。然後他真正的大部隊則趁夜從相縣出發,沿路走小道,晝伏夜出,趕往譙縣,秘密奪取譙縣。

 於禁所部數量不少,若真個湊齊左右的假冒部隊難度不小。即便李家傾力協助,也不過能夠聚起一股3多青壯。這樣一來,人數上的缺口就會導致他的計劃的失敗。

 為了達成這個計劃,作出了安排。原先攻擊相縣,於禁大軍有數量不小的傷兵。這些傷兵很大程度拖累了於禁部隊的行動。讓他們參與偷襲譙縣的事情是沒什麽可能了。但讓這些人駐守相縣,迷惑敵人,還是可以實現的。

 於是於禁在相縣留下了所有的傷兵, 讓傷兵分批次守城。每次調換守城士卒的時候,都是讓防守城池各門的士卒進入軍營繞一圈,然後又從另外一邊出營門,去另外一邊防守。不斷交換防守地點,生生變出雙倍的人手出來。

 如此一來,相縣中曹軍的人數看起來就有3左右了。以於禁的部隊扣除3人,那剩下的不過5可戰之兵。

 布置好迷惑別人的人選之後,於禁即可讓2曹軍在校尉的帶領下,合並相縣征募的3青壯,打著他的旗號,大搖大擺的往東而去,製造出他的大軍除了少量守在相縣,一大部分人手突入了彭國的假象,降低楚軍對譙縣的防備。

 至於於禁暗中留下來的真正大軍6之眾,即可悄然出了相縣,東進譙縣,神不知鬼不覺的到達譙縣外,奪取譙郡北部。

 想好了計劃,於禁立刻安排了下去。他先秘密拜見了親厚曹軍的相縣豪強,讓他們幫助征集民夫,然後每日夜以巡城為由,趁機將士卒放出城外,隱藏起來。白日聚集民夫出城北上,晚上則讓民夫裝作巡城軍卒回軍營,然後以征集到的民夫填補曹軍士卒的缺口,如此循環往複。不到五日時間,於禁大軍6人便完成了暗渡,成了一支奇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