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袁公路》第7章 險中計
郭嘉的呼喝,讓旗艦上的士卒驚恐不已。要知道郭嘉是何人也,楚國的廷尉,是楚王所言,機智聰慧,計謀百出的善謀之士。如今郭嘉都這樣不鎮定,定然是發生了大事。

 “毋亂!郭嘉速速道來,到底是何事?”紀靈連忙跑到郭嘉身邊詢問,身在船中的周瑜與張昭二人也從船內出來,圍在了郭嘉身邊。

 “將軍且看,這是剛才我命士卒前去截取的樹支。”郭嘉沒說話,將手中的樹枝遞給了紀靈。周瑜與張昭二人也自己從甲板上拿過一根樹枝觀察起來。

 “沒什麽啊!不過是一些水流變化的紋路罷了,你為何如此驚奇?”紀靈看著自己手中的樹枝。

 只見那樹枝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面部分乾淨,下面部分沾染著黃泥,在水下與水上交界的地方,黃泥形成的水紋紋路有好幾道。

 “不對!我等果然中計也!”作為在交州事變中極其出彩的優秀青年,周瑜觀察了一會兒,開口說了一句話。

 “你也看出來了?那就讓你解釋給將軍聽吧!”郭嘉看周瑜才思敏捷,想到這人必是一時俊傑,與其交好對己有利,於是給了周瑜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遵令!大家請看。這道紋路是原先穎水的紋路!”周瑜指著樹枝上最上面一道黏附泥土已經變硬的紋路,然後扣下一點碾了碾,那泥土立刻成了粉塵,用嘴一吹就沒了。

 然後周瑜又指著中間的一道明顯紋路說道:“這是現在的水流情況!上面只是沾有少許泥土,不過水浸的痕跡很明顯。”

 “快說正事,磨磨唧唧做什麽?”紀靈自己也看到了這兩個紋路,見有關生死的事情這周瑜還這麽磨嘰,忍不住催促。

 “是!這道紋路大家看到了嗎?”被紀靈一催,周瑜連忙指著水紋之下一個地方向大家展示。

 “哪裡?沒有啊!”張昭離得遠,望著周瑜所指之地,困惑不已。明明都是被淹過的地方,長得也一樣,哪裡有什麽區別了。

 被張昭這麽一問,周瑜尷尬不已,連忙示意周邊士卒將蹬移過來,然後指著那條紋路說道:“這條紋路很不清晰,可是還是有少許痕跡。上面黏附的泥土很少,只有淡淡的一點痕跡!”

 “這說明這幾日裡,這江水最低降到過這個部位!至於為什麽是最近降到這個部位,下面的那條痕跡就可以說明問題。”

 周瑜說完又指了指最下面一條比較清晰的痕跡。不過那條痕跡是樹皮自己生長而成,並不是因粘土黏附而成。

 “一般來說,這種因粘土黏附而成的痕跡會在雨水的衝刷下消失,所以留下的痕跡幾乎都是最新的。說起來,我們從扶溝出來後者一路就沒下過雨,所以這些痕跡都是最近留下的水痕。”周瑜解釋了一下,見大家似乎都懂了。

 “如此一來,這江水突然間的漲幅不是很奇怪嗎?本身水量很大,突然掉落到一個點,然後又慢慢回漲,卻達不到原先的高度。這種情況要麽就是江水改道所致,要麽就是上游水量被截住了。”

 “若想確定是哪種情況,其實也很簡單,只要等上一久,密切注意水紋變化即可。若江水回流到原先的高度,那即可確認是有人在上遊建壩截水。不過我認為已經沒有確認的必要,江水改道,水中定然會有受災的百姓房屋殘片隨之而來。可現在我等並未發現任何受災的痕跡,這說明是上遊有人在建壩攔水!”周瑜說完,將樹枝遞給身邊的士卒。

 “建壩攔水?他們打算用水淹之勢?可是我等全是乘船而行,加上他們所建水壩不過能蓄水一尺,也沒多大威力,能對我們造成什麽損失?”張昭想了想,按照如今敵軍水壩攔水一尺,所聚成的水流根本不可能衝散船隊,於是問道。

 “這水壩不是為了衝散我們而建,我估計那曹軍是想借水流之勢,將上遊的木頭衝下來衝撞我軍船隊。水流大漲之後,上遊被掛住的、阻住的樹木都會在水勢之下衝擊過來。若是我等沒有準備,被洪水裹挾的樹木衝擊,船隊損失肯定會很大。說不定還會有全軍覆沒之險!”郭嘉說完,看著驚疑不定的紀靈,等到他下達命令。

 也不是紀靈優柔寡斷,只是現在他們二人所說全是推測。根據捕風捉影的論斷來決定大軍行動可不是什麽好習慣。

 來回在船上走了走,紀靈開始細細思考得失。

 拋棄船隻轉陸路北上,無疑是最安全的做法。可從陸路北上,現在沒有車馬民夫,後勤壓力就要大軍一力承擔。一日而走二十裡有余是可以預見的。

 以這種行軍速度北上,要耽誤數天時間,還容易遭到敵人偷襲。最要命的是耽誤這幾天時間,徐州陷落就多了一分可能,敵人的援軍也說不定能到了。

 可不拋棄船隻,郭嘉推斷為真實的。那船隊遭到衝撞,至少半數的船只會被毀,到時候軍心大亂,敵人只要順江而下追擊,一場大敗在所難免。

 徐州陷落了,袁術還能夠改變戰略規劃,他紀靈還能率領大軍攻取陳留截斷曹操退路,到時候袁術再派軍北上徐州,驅趕曹操離開即可,只不過要多耗費些時日與資源。

 可大軍覆滅了,楚軍的全盤計劃就會因此而被打亂。以後就不是壓製曹操利用曹操剪除中原地區頑固世家,而是真個要與曹操來正面的較量了。

 想通厲害關系,紀靈當下停住,開口道:“傳令全軍,停船靠岸,尋找地勢較高的地點安營扎寨,全員拋棄船隻登岸;傳令趙雲所部,立刻匯攏大軍;傳令扶溝,準備車馬運送物資走陸路北上!”

 見紀靈做出安排,周邊的人松了一口氣。他們害怕的是自己的說辭說服不了紀靈,若紀靈一意孤行乘船北上,隨軍出征的所有人都沒有什麽好果子吃。

 紀靈的軍令依靠燈火的明暗變化,很快就傳遍了船隊。得知大帥令大軍停船靠岸,登岸扎寨,很多船隻的軍候、司馬都頗感奇怪。

 不過軍中令為大,即使心中有疑,船上的負責人還是陸續將船隻泊到岸邊,催促船上士卒搬運船上物資下船。

 用了三個時辰時間,紀靈所率的大軍終於搬空了船隊,並依靠船上的物資資源,臨時趕製了一批簡單運輸工具,將所有物資用人力運到了離河岸1米左右的一片山腰開闊的山丘上。

 這山丘腰部又一口龍洞,水量很大。山丘上石塊極少,周邊視野相對開闊,是一個不錯的扎營地點。

 數萬人齊心合力,山腰營寨不到兩個時辰便建成了。這次所建的營寨只是路過休息所用,異常的簡陋。

 外圍打了一排木樁,綁上樹枝做為柵欄,營門也只是隨意的綁在作為門柱的木樁上。內裡每隔5步點起火盆,每4個營帳中間點起火堆。即可防猛獸窺視,又可照明取暖。

 紀靈拋棄了船隻,身在北方的夏侯惇還不知情。他正站在水壩旁,看著在自己手中形成的波濤粼粼的堰塞湖。

 如今水量已經蓄夠,估摸著袁術軍正在處理先前投進水裡的樹木,現在摧毀大壩,等江水順流而下到達敵軍船隊的時候已是清晨,夏侯惇揮手讓聚集在兩岸的士卒開始抽去主木樁。

 隨著百十號勇士集體用力,插在最邊上的木樁開始慢慢從水中拔出。那木樁剛被拔出,立刻就被水流形成的渦流卷了進去。周邊士卒費了很大力氣這才將木樁拖出,從上面取下繩子。

 兩邊第一根木樁被拔出,第二波士卒開始用力拔第二根。

 就在第二根木樁被拔出一半時,隨著“哢嚓”之聲,整個水壩轟然倒塌,蓄積的江水如同脫韁的野馬,奔騰而下。拔樁的士卒連忙丟掉繩子,目瞪口呆的望著奔騰而下的洪流。有好幾個人一時不查,被繩子抽打倒在地上號乎不已。

 看著水流汛湧而下,夏侯惇連忙命早先準備好的探路士卒登山船隻,追隨在浪頭之後向下遊而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