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英雄》第二百四十四章 威震遼兵(2)
d 張海並沒有猶豫多久,也沒有讓隊伍停下來繼續等待填裝彈藥並以火力殲滅敵人,江西境內與湖廣水師的水上決戰之後對於近衛部隊能不能在不依賴火力優勢的情況下近戰殲敵,從張海到各營官兵自身都有了足夠的信心了。

 近衛部隊優良的選兵條件加上至少超過一年嚴格的訓練使得戰士們的意志和體能也遠遠超過這時代的大部分敵人。全軍五六千名戰士在十幾裡的距離上展開了長距離的快速行軍,僅僅不過四五十分鍾的時間就逼近了增援襄陽的遼東明軍在城外的大營。

 潰逃的殘余騎兵畢竟比重裝的步兵在速度上快了許多,擁有大約半個小時左右的準備時間還是讓大部分擁有馬匹的殘敵主力完成了渡河的準備逃過了漢水。剩余的不少殘敵則逃入了襄陽城中。

 張海迅速下令獨立近衛的戰士們上小船沿漢水向殘敵展開追擊,親衛連及近衛第一旅的主力則利用大船上的輜重物資做好進攻襄陽城的準備。

 襄陽如同明軍的不少要地一樣自從天啟四年京城那件震動海內的事發生後就開始加強守備,即便是在倉促之間被臨時任命為襄陽知府的詩人知府唐子安唐顯銳等人也不敢有所懈怠。

 再加上三面環水的襄陽只有城西可以有效的展開攻城,夏日裡護城河的水源也很充沛,因此襄陽的守備即便在明時只要有充足的兵力也顯的頗為堅固。

 張海所率領的主力部隊進攻過兩京那樣的險城,擁有完全不同於傳統軍隊的火力結構後更是不畏懼這些這些傳統意義上的“攻堅難題”了。

 猛烈的槍銃火力和銅鼎炮發射的霰彈能夠有效的壓製住突破方向上超過百步范圍內的絕大部分火力,全身甲和完善的內襯又可以抵禦住城頭大部分敵軍的進攻,這樣的攻堅中無非是死人還是不死人的問題。

 在張海的印象中似乎記得李自成在流動作戰的時代裡就曾經攻破過襄陽城,不過為了防止遇到意外還是讓各營的炮兵展開拋石雷爆破攻擊準備,使的在進攻方向上的全面壓製范圍更為廣闊一些。畢竟這可能是隊伍在湖廣方向上最後一次大戰了。

 畢竟以十丈船用的登船板直接攻城,隊伍的攻城過程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並冒一定程度上的風險。

 正在各營的炮兵戰士們在槍銃的火力掩護下準備拋石雷拋射坑的時候,天空中卻傳拉了滾滾的雷聲。雖然已經不是梅雨季節,但這南北方交界地帶的夏日陰雨天氣卻總是難以避免的。

 早在船隊從南京一帶出發的時候,研討會上就有戰士提出過火炮防雨的問題。身管火炮的防雨很難辦,只能通過特定的炮兵陣地及防雨蓬解決。而大家都認為不太容易解決防雨問題的拋石雷至少在“雨蓬”的面積要求和製作要求上比加農炮的炮足好了很多。

 累計六十余個拋石雷發射坑分成間隔在十五米左右的兩排布置來開,防雨的裝置是傾斜向上的帆布與木架圍起來的如竹槍頭一般的傾斜跑筒,並在筒口處糊上對炮彈阻礙作用並不強卻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滴灌入的紙張,大概就能應付並不算很急的雨了。當然在這類炮在挖設的時候還是需要加農炮一般的雨蓬。

 六十余顆每發重達一百二十公斤左右專門曾用於水戰中攻擊船隻的“拋石雷”在隊伍對襄陽西城頭展開佯攻的時候才突然在雨中展開施放。射程不過二百米左右的拋石雷精度雖然不怎麽理想,卻也能確保在可以精確測量距離的攻堅戰中把絕大部分彈丸發射到誤差范圍不超過方圓二十米的范圍內。威力如同兩公斤TnT的六十多公斤黑火藥在不算長的飛行時間內也大致能夠確保引信在不超過二十米的范圍內發生爆炸。

 爆炸物的爆炸並不是如同微型原子彈的爆炸那樣有一個明確的殺傷范圍,更像是鋸齒壯和放射狀的日本軍旗一樣在很遠的地方都有碰出的彈片帶來的危險性。黑火藥因為爆速有問題,預製的彈片更大才有足夠殺傷力,但累計三四千公斤多達幾萬枚的預製鉛彈和石塊兒讓沿著西城牆六七公頃范圍內甚至更遠方向上的敵群都一時之間處於石雨的籠罩之下。黑火藥造成的破片雖然大多存在速度不足的問題,更不可能把彈殼炸的粉碎,但這也造成飛散出去的預製鉛彈和破片在爆炸中即便飛向天空和遠處也不會因為迅速的能量衰減從而喪失殺傷力。猛烈的火力下在隊伍登城主攻方向上一裡半城頭上乃至城頭內側的近兩千名敵人超過一半被彈丸和碎石組成的鉛石雨所殺傷。就連更遠距離上早已準備就緒的操作配重投石機的敵兵們也在這樣的威懾下不少人逃散了。

 火力殺傷打擊雖然猛烈但是持續時間也段,當架著二三十米長的雲梯板展開攻城作業的戰士們直接把雲梯搭在早已被火炮轟沒了城垛的城頭上,如同登著緩坡一樣攻上城頭的時候,守軍在督戰隊的箭矢之下又被重新逼了回來,不少的人也是抱有“猛烈的火力不可能持久”的僥幸心理,去防禦那早已無人職守的城頭,操作那還沒有被徹底破壞掉的投石機。

 不過雖然是雨天,利用高杆向城內進行觀察的體重很輕的七八歲航空隊的小女孩了望兵也發現了對手大型投石機的大致位置。熟練掌握了測距本領的情況下引導著整個近衛部隊各營三十多門銅鼎霰彈炮進行猛烈的轟擊,幾萬枚重鉛彈構成的第二波彈雨再次覆蓋了城牆內一定縱深處的敵人打算頑抗的企圖。

 城西護城河外負責火力支持的各營戰士以幾萬件填裝好彈藥的超輕臼銃進行了最後一輪火力準備時候再也沒有多少敵人打算阻止親衛連及各營先鋒的登城作戰了。

 部隊登上城頭之後,連綿不斷的燧發排槍火力壓製之下城內外兵力並不算少的守敵終究沒有再展開象樣的反撲。整個先頭部隊攻上城頭並控制接近一裡左右西城頭的過程中,只有幾名戰士被自己的掩護的火力所誤傷,還有一人因為滑落下登城板而負了重傷,沒有人在戰鬥中被敵人的火力打死。

 隊伍攻上城頭之後,應該以什麽為武器做為掃蕩清掃城頭的核心火力?新軍主力部隊所攻克的堅固城池也有不少,經過不少的作戰總結。城頭上的作戰還是整體重量不到千斤的九斤彈加農炮效果最好。除了向城內開火最終解決市區內的戰鬥外,也可以沿城頭展開火力。

 如果用槍彈為主要火力展開射擊,八米寬的城頭上可以橫向部署十二三名射手展開火力。不斷有人源源不斷送來早就填裝好的火力的情況下戰鬥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鍾五百發的火力,在有效射程上最多每分鍾殺傷兩百名進攻中的對手。如果城內的敵人也開了竅,用不少差一點兒的填裝好彈藥的輕火器在五十步左右的距離內依托工事展開頑抗那就會給隊伍帶來不小的麻煩。

 而同樣八米左右的距離上則可以展開至少五門九斤彈青銅炮。滑膛火器時代的加農炮通常也不過兩米左右的身管長度,每分鍾至少可以按三發左右的實戰射速打出十五發左右的炮彈,雖然百步內對進攻之敵的殺傷能力差不多,但在城頭上的開火畢竟延伸了少攻擊距離,並且可以有效對付那些依托工事進行頑抗的敵人。

 唯一可能顧慮的就是青銅炮的使用壽命,不過襄陽城內的守軍最多不過是近衛部隊兩倍的情況下這已經並不成為什麽問題。

 硬質地面的城頭外加上城垛的協助往往使得精度並不高的炮彈在落在地上的時候也能有效的形成跳彈殺傷敵人,打歪的炮彈只要不飛到城頭以外往往也有這種效應。沿城頭展開的火力又不像野戰中那樣稍有偏差就遠失或者近失的射空,這導致被拉上城頭部署到位的炮兵連實戰命中殺傷率就算在比較遠的地方上也提高了很多。

 被推到攻城控制地段兩端有效展開的炮火迅速以猛烈的火力粉碎了整個襄陽城西準備頑抗著的敵人。當在炮火的掩護下近衛部隊完成了新一輪槍銃的填裝的時候,即便還有頑固的敵人企圖依靠城門樓跨塌後形成的廢墟堆進行頑抗也再也沒有了多少實際意義。

 雖然整個攻城作戰對於近衛部隊好似演習一般順利,不過還是讓張海對負責守備的襄陽知府唐子安等人高看了幾眼。如果不是自己的隊伍在火器,防具,戰力上都擁有近忽代差般的優勢並擁有豐富的攻堅經驗,這襄陽城讓那些傳統部隊在城西展開強攻,毫無疑問要在守軍的箭支彈丸乃至部署在遠處的眾多投石機面前遭受不小的傷亡。相比那些不少要地險城裡不做為的官員算上不錯的。

 駐守在襄陽的一萬多守軍包括不少遼東軍在內也只能算的上明軍中的“合格武裝”,距離意志堅韌頑強的“精銳”那還差的遠,在登上城頭的近衛部隊官兵猛烈的炮火壓製下再也沒有多少敵人打算繼續頑抗,不少人脫去號衣扔掉武器躲避在民居內以避免招來危險。

 經過對不少城池的攻堅作戰,新軍主力部隊對清剿城內的殘敵也已經有了足夠的經驗。在負責在城頭以望遠鏡進行觀察指揮的了望兵的引導下,集中起來的兩到三個營的官兵針對城內的各裡坊逐一進行清剿,命令熟悉當地方眼的人進行喊話讓城區內所有的人集中起來進行甄別。

 攻城時落下的雨幕終究停了下來,隊伍花了不少的時間才處理完襄陽之戰中留在野外及城頭上的大部分屍體。

 黃昏之前的時候獨立近衛營在漢水上遊終於有消息穿了過來,以騎兵逃亡的遼東軍殘兵雖然依靠馬匹的優勢獲得了暫時的速度優勢,卻終究沒能快過安裝了人力螺旋槳的小船在水面上持續逆流而上帶來的速度,在雙河口附近又遭到一定打擊,損失上千人。不過獨立近衛營並沒有戀戰,而是按照張海事先的要求展開了順流而下的撤退,並在日落前後天色完全黑下來之前回到了襄陽附近。

 整個針對襄陽城的作戰近衛部隊終究沒有做到不戰死一人,在清理內城的時候還是有一名戰時遭遇眾多敵鳥槍手的伏擊身亡。另有三人在戰鬥中負傷,都是頭部或手部。

 自隊伍襄陽向北一路可以直攻新野,南陽等戰略要地。不過張海終究沒有讓隊伍繼續北進的打算,而是打算在後面的公安軍野戰旅跟上來完成在襄陽一帶的駐防之後隊伍就退回武昌。

 自武昌沿漢水上溯至襄陽也到了一個臨界點, 再向北,就離規模十萬以上的大軍可以輕易集結起來的豫南平原並不遠了。也沒有了山河之險可以利用,並可以沿水流快速的撤退。

 張海率領的五六千近衛部隊當然不懼幾萬遼東“精兵”但以如今整個主力旅重點解決殘明政權並在整個南方“攻勢迎敵”兵力處於相對分散狀態下的時候,以孤立的作戰旅群前出南方孤軍北上顯然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隊伍要回師南京麽?”親衛連的宋子悅問道。

 “我們在武昌等等南下隊伍的消息吧。”張海回道。

 張海所率領的新軍近衛部隊在江西水戰中遭遇到的風險和傷亡並不比南下廣東的石壘第三旅又或者去福建的王新盟第四旅差多少,不過沿長江流域一帶的行動所花費的時間卻並不久。直到負責西征的公安軍步兵旅從荊州府方向傳來捷報的時候,南下部隊不過才剛剛拉開同東南沿海一帶敵人大戰的序幕。

 直到六月初一南下東南一帶的主力旅傳來了捷報乃至詳細的戰鬥詳報,才讓張海的心安了下來。c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