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英雄》第二百四十二章 逆流而上
d 新朝三年舊歷四月初三,張海所率領的船隊在彭澤一帶的江面上取得了迎戰湖廣水師的大勝後,除第二旅南下江西會在之後會同南下部隊進攻湘東以外,主力依然逆流而上,僅僅三天的時間就逼近到了湖廣的首府也是重鎮武昌府。

 洞庭一帶的湖廣四川等地軍隊的殘余力量甚至在來不及順流而下增援的情況下武昌就被張海所率領的近衛部隊以猛烈的火力攻陷了。

 江西境內的水上決戰重創了湖廣方向上殘明主力的力量。整個武昌府留守的堪戰兵力不過一萬左右。對付尋常軍隊的攻城或許沒問題,不過對於張海所率領的近衛部隊主力,城頭上射來的絕大部分箭彈都無法對全身板甲的近衛部隊構成有效的威脅。唯一能夠構成威脅的大小炮兵和投石機又遭到了擁有全旅群四十多門身管炮及二十多門銅鼎炮猛烈的火力壓製。在僅僅付出了兩人因頭部中彈而負傷,一人摔傷,幾乎沒有一個人陣亡的情況下利用船戰時梯板的戰士們殺傷了幾百名進攻突破地段附近的敵人攻上了武昌城頭。

 近衛旅及張海所率領的近衛營不論從火力還是官兵素養都要比南下作戰的第三旅或第四旅強出不少,特別是防護水平也要強出很多。

 打算沿城頭進行攻的敵人在近衛步兵營及親衛連密集的精製燧發排槍連綿不斷的火力射擊下又是幾乎沒有造成登城部隊一名精兵犧牲的情況下就死傷數百人。

 一邊倒的戰鬥還有不斷在城頭上展開的火炮讓城上的敵人完全喪失了依托城門樓進行頑抗的決心。

 整個擁有十六裡城頭的武昌府城就這樣在攻城的部隊沒有一個人戰死,僅僅付出了數人負傷的情況下就被佔領了。

 直到張海親自率領的隊伍佔領武昌城後的第三天,洞庭湖嶽州一帶聚集起來的殘明力量才得到消息。從江西的水戰中死裡逃生的人朱燮元,周遇吉等人也才回到隊伍。

 “將隊伍散開到各地以及湖邊去吧!”並不僅僅是朱燮元,經過這一戰,就連周遇吉等人也喪失了繼續對抗張家新軍主力部隊的決心。

 在江西一帶的水戰中隊伍可以說是籌備了很久,想盡了一切手段,可還是這樣在沒有給對方造成嚴重損失的情況下,十倍於敵又居於上遊的水軍灰飛煙滅。而且對方還不是使用什麽水火巧計,而是在正面的硬碰硬戰鬥中依靠那令人無可奈何的防護裝具,難以想象的猛烈火力,還有堅韌的實戰發揮在追船的交戰中取得了勝利。

 冷靜下來的周遇吉已經十分清醒的意識到了如今的局面:殘明政權如今所謂的“大半個天下”“有利的局面”不過是一種幻覺而已。只不過是張海等人的主力部隊規模並不大,還要對今後的作戰有更大的準備才沒有去席卷全國。而事實上,除了東虜的勢力還讓張海等人有所顧及外,整個天下早已是新朝政權的囊腫之物,自己現在唯一能作的不是招集殘兵敗將去往張海等人率領的主力部隊的槍口上撞。而是要分散為營甚至營以下的隊為單位在各個縣城乃至鄉村裡召集力量同這些人用於控制地方的輔兵做鬥爭。

 可這種形態的作戰需要合格的領導與有凝聚力的隊伍,如今整個西南乃至湖廣之地又有多少隊伍符合這種要求呢?

 “難道襄陽我們不守了?長沙我們不救了?”朱燮元還是有些不甘心。原本信心十足的他想不到規模龐大準備這麽充分的水上力量就如此的失敗了。

 “現在整個湖廣能夠真心實意對抗張賊的貼心營頭總共還有多少人?”周遇吉問道

 回到營中的這幾天來朱燮元還是通過接見不少人稍稍屢順了殘余的力量:“嶽州及洞艇的水面上頂多一千,長沙那裡定多三百。在加上常德府乃至你我身邊的人,恐怕只有兩千人左右是能跟著我們一起在鄉野之間抗敵的。”

 “兩千人如果集中起來,足夠對付那些橫行鄉裡的張賊輔兵乃至所謂的公安營了。何況他們的倒行逆施導致在不少地方都並不得人心。我們在鄉野之地很容易得到各地與張賊有血海深仇的那些義士們的幫忙!”周遇吉安慰著說道。

 就這樣,駐扎在嶽州一帶的大軍並沒有順流而下去迎敵觸碰沿江而上一路攻掠的張海等人,而是籌備和整理著可用於攜帶的金銀乃至還算精良些的鎧甲兵器船隻準備在沿洞庭湖乃至長江一帶同可能進佔湖廣的賊人進行遊擊與襲擾作戰。

 不過洞庭一帶的殘敵沒有想到張海率領的新軍主力旅隊伍對他們根本不屑一顧,攻佔武昌之後隻讓公安軍野戰步兵旅及各獨立營繼續逆江展開進軍。主力自武昌出發沿漢水逆江而上直攻襄陽。

 同對新軍主力部隊多有所顧及的關內絕大部分殘明力量不同,通過京師一帶的交戰關寧軍雖然也開始對張海等人的武裝力量刮目相看,卻也不認為那是什麽在野戰中絕不可敵的力量。畢竟在關寧軍從殘明那裡的情報中得知,即便是在今天,張海等人所擁有的全部堪戰主力也不過是六到八個主力旅三四萬人而已。整個關寧軍加上山西尤世兄弟等人的隊伍都已經有二十萬左右實打實的人馬了。在進攻中,說不定僅僅是各總兵各營家丁的兵力就超過進攻之敵了。

 此時趙率教,滿桂等人所率領六個騎兵營近三萬左右的騎兵先鋒在攻佔了固定始後已經掃蕩了整個河南南部並向西佔領了軍事重鎮南陽,由南陽向南順流而下就可以直接增援襄陽。

 過了河南南部的平原再向南行進似乎更有利於行船而不是騎馬,但遼東軍隊的主力還是更習慣於騎馬。就算在並不利於騎兵的山林地帶,馬也可以節省人的體力,必要時可以下馬作戰。更重要的,馬肉還可以做為軍糧或者在逃跑的時候提供關鍵性的幫助。如果在船上,雖說防禦上顯得堅固,卻沒有這些便利了。

 盡管是夏季,但梅雨季節漸漸過去又瀕臨北方的情況下雨水與河水都逐漸變少,張海親自率領近衛部隊所乘的船隊在抵達宜城的時候一些大船上的船員就報告說河水很淺了。而且越向上遊行軍水流也就越急,雖然人力螺旋槳在比較急的河水中還是能夠提供不俗的航速,不過因為深入敵區,張海還是下令船上的隊伍靠岸展開行軍以減輕負擔。船支僅僅做為後勤和必要時撤退的工具。

 隊伍還沒有抵達襄陽的時候,公安軍中負責遠方戰役偵察的戰士就傳來了來自北面的警訊,北方至少五六個滿編營的騎兵集團開始在北面的新野方向上渡河了,那是遼東集團南下的先鋒。

 孫承宗等人並沒有想到張海等人率領的主力部隊會這麽快就從南京逆流而上,很短的時間內就擊敗湖廣在長江一帶的主力並直下武昌等重鎮並且率軍北上。而張海所率領的近衛部隊中的不少人卻躍躍欲試了。隊伍在完成了燧發排槍火力的還裝後一直在水上打“窩囊仗”似乎還在大規模的野戰中展示過火力。

 “大家說說看,我們要不要全速前進搶在敵人的前面拿下襄陽?”張海向親衛連及近衛部隊各營營長問道

 按照傳統的兵理和軍事原則,部隊當然要搶先拿下守備並不算強的襄陽,因為如果那樣南下的遼東軍就沒有了儲備了不少糧食的堅城做為依托,也為之後的進攻避免了麻煩。

 不過這個理論卻是建立在攻城要比野戰更為困難的傳統認知條件下的,而對於齊裝滿員的張海帶來的近衛部隊來說,以敵我雙方的戰力及火器差距就不存在什麽“堅城”,即便對手兵力防禦充沛而密集也無需花費多少代價,那敵軍如果退守城池反而是為圍殲戰提供了方便。

 “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如果我軍在攻城的時候遇到敵軍的大股騎兵集團---雖然同樣是沒有致命威脅,但總比攻城的時候多殲滅一些敵人麻煩的多。擁有不少炮火和精戰槍械的我軍並不畏懼攻堅。”宋子悅說道。獨立近衛營及近衛旅各營營長大多也是類似的看法。

 近衛部隊主力渡過漢水抵達左岸之後,張海就命令隊伍放慢了北進的速度。

 新朝三年舊歷四月十五左右的時候,沿著水路在岸上行進的的近衛部隊大軍抵達了距離襄陽大概二十裡左右的距離內。

 在這個距離上,隊伍站在高處以望遠鏡觀察的了望員已經能夠看到襄陽城頭,不過負責前鋒警戒的親衛連戰士也已經在隱蔽之中看到了遊動中的敵偵騎。

 張海等人所率領的隊伍似乎根本沒有多少騎兵,那些遼東的騎兵先鋒們就大膽的逼近到距離近衛部隊大部隊一裡左右的地方遊動偵察著。即便面對床弩的集群射擊,通常在這個距離上遊動的騎兵往往也是安全的。

 見到不過一百多名全身披掛的步兵分成十多個班散布到方圓百步左右主陣的四周,那些遼東騎兵不由的感覺這些張賊這些所謂的精銳名不副實。沒有騎兵,就在五百精騎之下把一百多名步兵分成十股散布到距離主陣百步以外的距離上,那些步兵小群似乎還以散陣應敵?這不是送肉上門是什麽?

 想到這裡負責輪流指揮的遼東參將不由的有些興奮,迅速的命令五百精騎集結起來,以百騎密集的展開百步左右的進攻正面,分為五排向其中外圍的一個散兵小群展開了密集的衝擊。

 就在這時,如傳統軍隊隊列一樣密集的近衛部隊主陣的人牆的一面紛紛臥倒,露出了二十余門九斤彈加農炮的炮口。大概不到二十秒左右還不及騎兵衝擊百步左右的時間裡就接連不斷的打出了兩輪累計四十余發炮彈。

 配屬給近衛部隊各營的炮兵都是新軍炮兵中的精華骨乾,不到一裡的距離上超過半數二十幾發炮彈飛入了敵軍的騎兵群,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上百匹戰馬打落馬下,六七十人當場被炮彈擊斃。

 遼東也算是接觸火器比較多,對中西火器比較了解的軍隊了,可還是沒有想到對面的炮火在一裡的距離上能有如此精度和威力,在猛烈的打擊下雖然還沒有被徹底擊潰,可前排的隊伍也慌亂不堪起來。

 就在這時,敵軍騎兵進攻方向上的十二名全身披掛的親衛連重裝步兵開始向敵軍展開了反撲。除了二十千克左右的全身甲外,每個親衛連的戰士在執行戰鬥戰術任務不攜帶後勤給養的情況下足足攜帶了每人八支每支2。5公斤左右的精製五管燧發排槍四十發左右隨時可以展開射擊的子彈。

 親衛連投入巨大成本的充足射擊訓練外加上成員堅韌勇敢的臨戰意識使得整個班戰鬥群在快速射擊的時候也戰線出優良的弓箭手在靶場打固定靶一般的精度。短短不過半分鍾左右時間全班以猛烈火力打出的近三百發子彈就又將上百名敵人及二?e多匹馬打倒在地。低速移動中的馬匹,親衛連的戰士在百步以內的距離也能大致精確的掌握提前量

 很短時間內讓遼東精騎難以思議的猛烈槍炮火力在短時間內將五百名聚集起來的偵騎徹底擊潰了。

 為了防止情況有變,也為了防止雲集在襄陽一帶的幾萬遼東軍主力聞到危險的氣味而北逃,張海迅速下令五營又一個連的五六千近衛部隊全體以最大速度前進,由密集隊形展開寬廣的戰線對敵軍發起進攻。

 遠處觀戰的滿桂等人完全不名所以,在思索了片刻之後也不過以為是敵軍主力部隊密集的炮火擊潰了騎兵,可這也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可既然炮火有這麽大的優勢,那麽敵人步兵主力以這樣稀稀拉拉不成陣列的樣子展開反擊又是怎麽回事?難道張海摩下的精銳就是這個樣子。

 趙率教與滿桂等人都不甘心擁有幾萬精銳大軍的自己要在這松散的不成樣子的數千所謂的“精銳”面前敗退。就是幾千滿州軍中的精銳,也根本無需讓自己如此心驚膽顫,以數倍的兵力與之周旋的能力是有的。通常那種極為強悍的職業士兵並不舍得進行傷亡嚴重的消耗戰,而如果能對這聞名天下的強兵打一場勝仗,至少不會讓那些滿州人把大明的武力完全看扁。

 抱著這樣的心思,滿桂決定臨時駐扎在襄陽城西的大軍以四個營的主力兩萬左右的騎兵起程對這夥傳說中神乎其神的強兵展開試探性的襲擾進攻。

 兩萬騎兵展開的松散隊形足以相當於七至十萬步兵的主力軍團了。連綿十個梯隊的騎集群足有十幾裡的距離。這已經是平常的地形與氣象條件下依靠旗幟能夠有效協同指揮的最大距離了。

 五個主戰步兵營的近衛部隊也在襄陽城西展開連綿十幾裡的單薄而松散的隊形,給這時代的不少人感覺上就是不論以騎兵還是步兵都能集結起來輕易的衝垮。

 看到來敵那奇怪的散兵線,滿桂就覺得這仗怎麽也不可能輸,不過還是在布置騎兵衝擊的時候讓讓隊伍集中在右翼展開突破。進攻右翼的獨立近衛營的部隊多達三十余排的縱深連綿近二三百米,在一百四五十步左右的范圍上一百名左右張海等人的一線戰兵要面對兩千多名騎兵的衝擊,而在一裡左右的范圍內則要靠不到二百名主戰步兵對抗五六千規模騎兵。 這還不算臨戰的增援。不論對方的士兵是如何的優秀,以這種找死隊形,除非個個都是頂級名將轉世,不然是不論如何也抵擋不住進攻。

 不過當來襲的敵騎群剛剛逼近到四百步左右的距離上開始從散布速度提速打算發起衝擊的時候,猛烈的炮火就斜著打了過來。素質優良的新軍炮兵在一裡甚至一裡半左右的距離上面對大縱深的集群也能把接近一半左右的炮彈轟入騎群。

 遼東軍的騎兵大概是因為見多了自家火器的施放,似乎並沒有被著隆隆的炮聲所影響,二三十發飛入騎群的炮彈終究不過僅僅造成了三百余人落馬,一二百人的傷亡而已。不過敵騎越逼近張海等人的隊伍,來襲的炮火就越猛烈。大概一分鍾左右的時間內,配屬到五個步兵營群內的加強炮兵連六十門九斤彈青銅炮累計發射了二百四十余發炮彈,其中將近一百七十余發炮彈落入來襲的騎兵集群中,累計造成了近兩千騎兵的落馬,上千人的傷亡。

 還沒有接近到百步左右的距離上,見過不少火器的遼東騎兵集團的軍馬也開始有些混亂和畏縮起來。各個參將及其率領隊伍的軍官家丁們不得不重整隊伍,以拋射的弓箭或者在遠距離發射的火器意圖在有效射程之外給對手以丁點兒壓製。c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