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英雄》第四十二章 不懼頑疾
佔據南京城之初的十數天時間裡,從新兵整訓到新書出版等許多事情就讓張海忙碌了近十天之久。直到新兵訓練的事情稍有眉目的時候。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擺在了眼前:這東南財賦之地,要按照預想中的打算來完善工商稅收麽?

 在原來的設想中,江南農業的稅負要按以畝為基礎最終增加到整個農業產出的三成,但是在最近的數年甚至十年內,仍然隻保留一成左右的輕賦,而稅收的重點是工商業稅收。但是當實際操作這些事情的時候才發現對工商業單位的稅收遠非那麽簡單。

 沒有帶相片的居民身份證,沒有專業而龐大的審計機構,古代的社會實際控制能力下唯一能夠行之有效的稅收方法也只能有二:一是通過控制關卡場地如果城市管理中對小攤收費一般的收取行稅和住稅,二是鹽鐵酒茶等特殊產物的專營。與這些稅收相完善的政治機構,就又涉及到一個擁有足夠教育水準的人才體系官僚體系的問題。

 而自己現在的人才體系雖然可靠而精乾,但維持起一個逐漸擴充起來的精兵集團再加上自身教化繁衍的任務都已經很沉重了,根本沒有在短時間內改造舊稅收體系的可能。

 唯一值得慶幸的因為自身的兵力足夠先進而精乾,並不需要供養規模龐大的兵力而形成沉重的負擔。即便一時之間自己的財政狀況比大明還差,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張海忽然想起當年提出“三年免糧”口號的李自成,在現在的自己看來,這恐怕並不只是簡單的收買人心的口號,而是因為人才和管理機構缺乏的某些迫不得已而已。

 “沒有想到若大的一個南京城,行稅和住稅按舊有的規矩僅僅只有象征性的幾千兩而已。我看這些人是不見棺材不掉淚。”負責這些事的李峰很早就向張海抱怨道。

 “揚州我們獲得了不少資財,在南京雖然沒有搞移根式的大清理,但是通過查抄與我們為敵的那些人的敵產和非法所得乃至皇族的資產初步清理下來也有百萬兩左右的收入,應付我們未來一年需求內的工匠宣教養兵費用並不是多大的問題。”張海對李峰回到,很顯然,很多事情緊不來。在初步的立住了腳根並完成了治安軍最基本作戰能力的形成後,隊伍顯然不能繼續龜縮在這南京城一地,必然要向周邊展開進攻。哪怕是為了解決城鄉間正常的糧食貿易往來也是如此,但是在這之前還有許多隱患是自己尚沒有處理清的。

 “昨天有沒有北邊青州老家南下隊伍的消息?”張海忽然向負責外圍軍務的劉洪濤問道。

 “今天早上才從江那邊兒傳來的消息,柳香還有隨行的兩名弟子率領的隊伍已經順利抵達揚州了。

 **和楊蓮等人還是顧慮北方經營許久的要地,因此在柳香等人隨近衛營一營、二營、三營留在北方的三個連群若乾炮兵隊伍以及從山東各地選訓出的七千余名完成了初步臨時訓練的少年新兵南下之後,還是選擇與張萬勇帶著不少人物財資而來的第四營群集中起來固守青州。

 柳香等人在張萬勇等人歸來後南返的時候已經是舊歷十月初二瀕臨運河北端枯水的季節了,盡管有一定習武的底子這些日子以來也習慣了忙碌的柳香有些不太習慣,各連群的弟子們還是勸說柳香在運河地段乘坐戰士們輪班負責抬行的四人轎子前進以避免在這個身孕最關鍵的時候除了茬子,直到進入江蘇境內後才有條件還乘更平穩的大船,近八千人的隊伍重新集結在揚州長江岸邊的時候已經是舊歷十月中旬的時候了。

 盡管敵人的水師早已撤出了南京至鎮江段的江面以外很遠的地方,但是為了防止意外,張海還是集結起了近衛一營及二三營的主力攜帶炮連於江岸預定的地點附近迎接隊伍的到來,避免可能發生的意外。

 除了必要的舵手還有少量的隨身護衛,柳香沒有讓過多的戰士上船,她還是選擇與近一百三十名小女孩同在一條平地的巡沙船上一起過江。盡管對這些孩子們的將來有些憂慮,但她卻知道這些女孩至少已經經過張海至少幾個月心血的教化,得來也不易協助丈夫掌控隊伍的重要助力。

 初冬時節的早上江面上有些潮濕而陰冷的寒風刮過,遠處傳來江面對岸在兩側隱隱的炮聲,那是張家新軍的炮營在向敵人前來試探的船支示警。

 那些還很幼小的女孩兒們沒有經歷過專門軍事向的鍛煉和培訓,雖然大多數人不希望在大人和同伴勉強表現出自己軟弱的一面、有的還很興奮,可也有的孩子感到了恐懼。甚至還有個別人在漫長的行船中有暈船的反應。

 “不用害怕,過不了多久你們的師傅就會在岸邊來迎接你們了。”柳香對那些孩子們說道。

 冬季南京段的江面並不寬闊,七千余人的往返航渡並沒有花費比張海等人在上次渡江時更久的時間就渡過了長江來到了南京城邊。而此使的柳香及孩子們已經在水西門附近團聚了。

 “南方的冬天其實並不好過,你和戰士們這次南下衣服還是帶少了,好在這城裡物資還算頗豐---對了,這一路上可還安好,沒有出什麽事情吧?”張海算日子,如今的柳香至少應該有三至四個月的身孕了,可似乎身形依然尋常,不由的有些憂慮起來。

 “孩子早就會動了,這一路上弟子戰士們對我都很關照,不會出什麽事情的。只是時日還早顯不出罷了。”柳香對張海安慰著的說道。

 柳香與那上百個孩子一起趕來的時候,張海就知道這麽多人不可能繼續住在皇城內的臨時營帳那樣格格不入的地方了,可宮內新的臨時宅院又未完全建好。張海夫婦與孩子們就只能在后宮舊有的宮殿暫時安住下。

 “來到這后宮之地感覺可好?后宮乾政據說向來為帝王大忌,可師傅我可沒有這個忌諱。你們今後要肩負起千斤的重任,師傅出征離開青州這兩個多月,你們的功課沒有丟下吧?算術和識字這兩關完善的怎麽樣?四則運算的口訣都背熟了沒有?常用字都沒有什麽問題吧?”張海問道。

 這十個月的大部分時間裡這些女孩們都在努力的學習著識字和算術,雖然時間並不多,卻也基本上如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一樣掌握了識字算數這些基本能力。

 看著孩子們雖然有些疲憊卻頗為自信的眼神,以及還算尚可底氣的應答,張海知道沒有在考教的必要了。午飯和休息之後,讓孩子們在宮內以沙包簡單的自由活動又讀了一些閑書,之後就分派了正式的任務。

 “這是這兩個多月來隊伍上積壓的一萬兩千間密報,你們的任務就是分成三個組每人在睡覺前負責查看。如果報告上打了急字的,直接給師傅通讀。如果左上角打了報字的,也要簡單的告訴師傅大致發生了什麽事情。你們明白這些事情的重要性麽?”張海有些期待而鄭重的向孩子們吩咐道。

 隊伍上的奏報都是用白話寫成,而且盡量要求簡潔讀起來沒有障礙,可即便如此平均每人三百件密報的查看也是見不小的工作量。

 為了形成一種常例從而避免懷疑,這些密報中的大部分不過是對各部隊精神狀態、日常尋常言論等許多瑣事的記敘,只有極少數才涉及到對部隊狀態的反應、對人的評價,乃至對違紀事件的舉報。

 這些孩子們中的許多人經歷都非比尋常,心理和這些日子以來的見識比起同齡人來說也要好出許多。可即便如此,當把那些要報告的事在入夜前向張海稟明之後也有不少的人感到了幾分憂慮。

 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從青州之戰後隊伍攻克濟南、再到臨清、至揚州和南京的時候軍紀惡劣加劇的勢頭就已經十分明顯。猥褻調戲婦女、白吃白佔這一類的事情幾乎近全隊的近三分之一和戰兵營的近七分之一的戰士都有所涉及,甚至在眾弟子中此類事情都幾乎佔到了近十分之一。強暴、輪女乾、數額不小的劫掠中的貪汙私屯等嚴重違紀乃至犯罪僅僅抵達南京的這三個營九個連群六千多人的隊伍中就多達上千。這還是在限制隊伍避免單獨執行任務往往處於相互監督情況下的結果。

 張海回憶起近代革命戰爭時期的很多事,又想起自己這支隊伍在南下編入工匠營的時候就已經不再是一支完全由處男組成的隊伍,又沒有一支存在至近代外國的營妓。因此對於一般的單獨的性犯罪及其違紀張海依舊決定仿在北方的一些例子,除了將這些人清除出隊之外並不施以威懾性的重罰。

 而集體性犯罪及貪汙瞞報等事件對於隊伍的危害性要遠遠的大於那些簡單的違反群眾紀律乃至一般犯罪事件,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對組織的一種瓦解背叛,哪怕涉及到跟隨自己童年至少年時代的核心弟子,也絕不能予以顧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