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英雄》第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
  梁山水泊河口之戰無疑給了時任山東總兵的楊肇基等人當頭一棒,水師與先鋒的殘部敗退回來之後即便是趙彥也沒有了出戰取勝的把握。  “眼下我們在鄒縣附近還有大軍十萬,精兵三萬左右。圍困好徐部殘賊的同時準備應對強賊可能的南下方是正途。”趙彥叮囑道。

  盧象升等人也隻得沉默不語,除非短時間內能夠有上萬精兵來援,否則就是全面放棄鄒縣對付北邊的強敵也沒有把握。

  從山西臨時調到山東出任戰時總兵的楊肇基當然也並非軍務上的外行,迅速從周遍的曹州濟寧等地抽調兵力在損失了一個戰兵營後可以堪戰的戰兵依然多達三萬五千人。除以一萬精兵協同大量的輔兵約五個營的力量繼續在鄒縣等地附近負責圍困徐鴻儒殘部外集中起十個營五萬軍隊約兩萬五千戰兵的力量集結起來構築向外方向的防線隨時準備應變。

  此時已經被圍困幾月之久的徐鴻儒似乎陷入了絕望之中。

  “算日子外出求援的人也應該有消息了,官軍還沒有解圍的跡象麽?”這位中興福烈帝又向右丞相陳燦宇詢問道。

  “這些天來城外的官軍照常襲擾,似乎同之前沒有什麽變化。只是糧食再這樣下去也只能堅持十幾天了。如今跟隨的將士多是靠的住的心腹,並不同尋常。臣想適當節省些口糧也不會生太的變故,或許能拖到下月。”陳燦宇也一愁莫展的說道。

  而此時負責城頭防務的總兵魏七卻忽然發現城外的官軍有些不太尋常。到了現在,城外敵人的兵力圍困我軍於狹隘之地已經完全足夠。怎麽這幾日來卻有在離城一裡之外修建營壘的跡象?

  “魏大人,難道還沒有縷順下面的人麽?”一個負責聯絡的錦衣衛頭目似乎以這些天來變的有些強硬的口吻嘲諷般的問道。

  魏七本以下定決心,可觀察到城外的動向後又有些猶豫不決。但還是恭敬的說道:“這城中的人徐家的耳目眾多。不過現在我已經有至少六成的把握可以控制西門。只要城外的大軍配合,沒有意外的話就可以一股而下。”

  這位錦衣衛的頭目怎麽聽怎麽覺得有些不對:“六成把握?你什麽意思?難道城頭的守備不歸你管?”

  “不瞞來使,最近徐逆派了不少親信安插在各城門。小的要解決這些人雖有把握,但還畢竟不敢保證萬全,不過只要城外的大軍攻的猛烈些我就可以將這些人調到別處,把握當然更大一些。”魏七笑著保證道。

  送走來客之後魏七心神不寧的過了一夜,最終還是下決定心:如果不是糧盡的絕境時候朝廷發起進攻,那麽就不會去配合城外的官軍。

  張海等人自然沒有在河口之戰後就迅速南下。馬車甚至床板改裝的帶盾排銃車雖說製作起來並不困難,但是打造足夠的數量也依然需要時間。直到四天之後的陽歷十月十二日才完成作戰準備帶著從東昌趕來的二百余名輔兵南下。

  “東昌府會不會為敵所趁?”想起當初的鹽山,劉洪濤有些憂慮的問。

  “府城不比縣城,若是敵人能在我軍南下這數天到十天的時間內迅速集結起足以圍困府城的兵力並攻克之。山東之亂就不會能鬧到現在了。”張海其實也有些憂慮,但行軍作戰之中想獲得必要的生活又怎能不冒險呢?當初鹽山是帶有有意放棄而的意味,如果有足夠的青壯負責守城城牆也足夠高大的話也不至於會在短時間內被攻克,何況在攻佔東昌之後也做了數天防守準備。

  往往是憂慮什麽就來什麽,就在張海等人集結了足夠的器械和輔兵帶著七百多人南下行軍兩天多接近鄒縣附近的大規模敵群的時候。東昌失守後十天內從北直隸新增援過來的遼東兵為主的戰兵營卻抵達了力量極為空虛的東昌城下。

  這些年來在關外與後金軍隊的交戰中遼東兵中幾乎沒有人能積累起什麽“實戰經驗”,但與此相對的,守城和守城準備的經驗卻是有不少,雖然沒有足夠的器械卻被認為適於攻城。

  “我聽說這北直隸新起來一夥悍賊,官軍每戰必敗。這讓我們南下的差事會是什麽好事兒麽?來的時候我看北直隸那些地方軍看我們的眼神似乎總有些不壞好意的笑。”一名親兵家丁在行軍時陪主將喝酒的時候頗有些憂慮。

  “你懂什麽?咱不說別的,我就問你:你從當年從軍到現在也十多年的時間了。可還記得剛來軍隊裡的時候隊伍上是什麽狀態?東虜起事這些年我們雖然沒有與東虜大規模交手過,可這些年裡隊伍上又是什麽狀態?”

  “小的剛入營伍的時候,每五日一次的檢閱從未有認真的考核過。即便是當初的親兵和家丁也不過是在校場上玩玩而已。不過是為了避免在營中受人欺負才時常注意練些拳腳力量, 不少人還嘲笑小的是挨箭的命。東虜起事這些日子以來,至少正兵營中的戰兵每日都不敢松懈,檢閱考核的時候賞罰也是分明的。”

  “這就對了,想我們當初的邊軍都是如此。這些內地直隸所謂的兵又會是些什麽貨色?想當初的響馬都能成為這些窩囊廢的所謂強敵也就不足為怪了。”從遼東先鋒營的主將有些感歎的繼續說道:“如今這些混球以為是送我們去死,而實際上這卻是我們一個難逢的立功良機,讓那些朝裡指責我們的人看看究竟是東虜太強還是我們太弱。”

  “要是朝廷上那些人覺得我們能打,又讓我們出關去送死怎麽辦?”

  “到了關外就是我們總兵說了算了,朝廷那些遠在千裡之外的人指手劃腳又如何.”

  雖是這樣鼓勵身邊的人,可從大名府出發後向東昌前進的路上新來的遼東兵卻是步步為營小心謹慎的花了數天的時間才趕到了東昌府城之外。

  “大名府的人留下來的這些玩意兒好用麽?聽說賊寇就是靠這玩意兒才屢勝官軍?”看著那些連鳥槍都不如的火門臼銃,接手這些火器的遼東戰兵營火器隊的人不由的搖頭。可經過測試才發現,因為做工簡單,這些火器的質量要比尋常接手的鳥銃強出不少。裝藥無需過多也不會炸膛,而且因為足夠的彈重在遠處也不發飄。雖然一樣沒有打穿做為靶子的木板卻被打倒了不少,信心才開始強了起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