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英雄》第七十二章 3省會剿
  會剿武安館陶山寨的消息再次傳到北直隸各府的時候,再也沒有人像以前那樣積極求功了。哪怕朝廷上面下發過來的開拔費遠高於當初。  北直隸軍鎮各路大軍分批匯集在大名府的時候以胡思仲為首的各府總兵巡撫們似乎早已是心灰意懶。

  “我說建鬥兄,你也是親自領兵參加過慶雲之戰的人,同那夥人沒少交過手。你跟我們擺自信沒有用,可曾問問你手下的那些千總把總們願意不願意為這幾兩開拔費同那夥人拚命?要是平地突襲伏擊什麽的各省要是能齊心合力的話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讓我們去這夥人駐守的山寨?不是我長它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那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我們能在山下把營寨扎下來完成圍困就已經是稍高香了。”

  “是啊,山西九邊那群人不是很自覺得了不起麽?二十多年前他們不是也去過武安麽?讓他們親自去攻這山寨試試去。”

  各府總兵紛紛議論的時候胡思仲等人卻是沉默不語,按他的看法,大名知府這個年輕的進士即有了參戰的經驗不應該是個不知深淺的人。

  “關於攻館陶山寨,下面士兵議論最多的是什麽不知各位總兵可有耳聞?”盧象升忽然莫名其妙的問道。

  “這還用問?張賊中似有一身材高大的少年勇悍無敵力大過人,實是項王再世之輩。”人們紛紛議論開來。

  “我看要真是項王再世那到好辦了。起碼沒聽說過項羽擅長使箭,對付起來還是有辦法的。這家夥遠戰皆精簡直是薛仁貴被項羽負體,沒治了。還有一群悍不畏死的弟子家眾,實是強悍之極。”廣平府總兵歎道。

  “那夥人有幾個勇悍武藝過人之輩這倒也沒什麽。我們的家丁及軍中自幼習武的人也不少。俗話說好虎也架不住群狼。要論這群人中威脅最大的,我看還是那種可以隨身攜帶手持發射的銃炮。這百丈以外飛來的如秤砣般的鉛彈看起來威力不大,卻是尋常的鎧甲盾牌都擋不住。威力比軍中最厲害的拋石手還大,中者身不流血卻不是五髒俱碎就是骨斷筋折.”大名府總兵的話引來人們在戰場之上的回憶,眾人不由的深以為然紛紛附和起來。

  盧象升此時卻胸有成竹的說道:“那東西我們沒有繳到一件實物,可卻也難不住我們的工匠。不過是很簡單的銃炮就能做到的事情而已,甚至還沒有鳥槍複雜。想來那群聲勢不大的賊寇也不可能製造出什麽能難倒我們的火器,不信大家可隨我去演武場一觀。”

  眾人來的校場的時候只見數百名大名府的正兵營標兵手持粗粗銃管的火門銃利用燒紅的鐵絲在操演發射準備。

  與一般槍炮相比並不算大的開火聲連成一片的時候聯想起當初戰場上的情況不由的使人膽顫心驚。如群起的黃蜂或飛霧一般的鉛彈隻衝雲霄,轉眼之間一裡以外土丘及附近的樹林裡騰一片塵土。

  眾人來到近千前的時候才發現,這大名府知府近兩個月來所趕製的數百余件發射六兩鉛彈的臼銃威力比張家賊眾所用的威力似乎還要大上許多。

  “雖然我們沒有繳獲到實物,但從歷次交戰的情況來看賊人的臼銃一定不會很重,否則無法以那麽少的人在近戰的時候接連發射。官軍擁有足夠的人手,無需在輕便等方面有太多顧慮。威力遠勝賊眾,那館滔山寨有山勢的優勢,我們也不必擔心會單方面的在賊人的銃炮面前死傷慘重。”

  大名知府所展示的東西無疑讓北直隸各府總兵們寬心不少。

但提到山地進攻不少人還是愁眉不展:“這兵器是能讓下面的軍士減少絕望之感,不然的話我擔心向山裡進發的時候逃兵就控制不住。可對手有山寨築壘,我們從下進攻總還是沒有勝算把握的。”  盧象升沉默許久,身為官場上少見的文武雙全的年輕人他在內心還是希望能與這夥強寇一決雌雄在正面將其擊敗的。可理智終究讓他決定在妥協的情況下退一步:“攻山自然是沒有把握,我們要做的就是圍困。不但我們要這樣做,同時也要告戒宣大那邊兒的人不要輕敵,不要輕舉妄動。”

  “怕是宣府大同那邊兒的人們自視甚高,未必肯聽人勸。”保定知府胡思仲有些憂慮的說道。

  正如北直隸的一些人所料,早已於五月前從邊軍中抽調集結在山西潞安府一帶的四個營一萬幾千名邊軍戰兵在得到必要的糧餉補充後迅速的就跨過晉豫在北部的邊界進入彰德府武安境內。

  “不過是一夥頂多不會超過千人的殘寇而已,也至於嚇成這樣?北直隸那些人是怕我們搶功還是怕我們搶了他們挽回聲望的機會?”接到北直隸那邊過來的飛鴿傳書,宣大總兵對於如此勞師動眾的用兵有所不解。按他的理解,這件事河南的彰德府自己就應該全權處理好。今年早春的時候入邊的蒙古人剛剛鬧了沒多久,大規模抽調邊軍去執行這種活實是莫名其妙。

  思索良久,他最終還是打算進快解決掉武安那邊兒的事情,畢竟如果拖到雨季對軍心不利,蒙古人那邊說不定趁邊防空虛之機就算是不合適宜的季節說不定也會撈一把:“全軍加速前進!”宣大總兵下令道。

  自萬歷三大征、遼東建州之亂乃至最近的西南之亂以外,又一次涉及北方重鎮三省之地的大規模用兵正在醞釀與聚集之中。

  北直隸、山西、河南的標兵家丁乃至各鎮營兵足有近十個兩萬五千余戰兵在武安周遍雲集。精銳戰兵用兵規模堪比開封決戰之前明廷對闖軍所部幾次圍剿的規模,只是因為用兵之地距離北方重鎮更近,也不長途追剿所以節省了不少從衛所及當地征集的輔兵而已。

  而遠在館陶山寨的張家眾人卻沒有一方諸侯般長期經營的情報網絡,甚至連聞香教眾人的情報能力也趕不上。也沒有足夠的火藥和人力去玩什麽半路擊之或者什麽“管你幾路來,隻奔一路去。”

  當負責數裡外警戒的少年營戰士發展做為兒童團的哨探發來的警訓的時候,首先趕來的宣大四營精騎約莫幾千人馬的樣子已經將有所戒備的館陶山寨包圍起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