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的事情其實早在萬歷四十四年秋天之前很早的時候就開始籌備了,從房舍到所需的蒙學讀物乃至備用的紙筆。 常說窮文富武,可如果要想達到哪怕稍微高檔一點兒的傳統教學條件而不是像鄉裡尋常的學童那樣靠著戒尺與死記硬背一年半下來認得千兒八百個能認不能寫的字,然後長大後忘的成為半文盲,一個孩子的額外消耗也不亞於一個常練武的農兵。幾萬個大字一本書或者類似的紙張筆墨就要一兩銀子以上。難怪科舉考試都要分南北榜,只有那些余糧余錢充裕的人家才有哪怕鄉試的條件。
張海當年的開蒙不過是父親在練武空閑的時候指物而學識得幾百個字,沒有讀過正經的蒙學讀物。當仔細翻閱父親托人從省城裡買來的幾篇“三”“百”“千”不由的陷入了兩難之中。
最基本的蒙學讀物《三字經》也包括了很多道德乃至歷史方面的內容,這就意味著張海要在這些孩子身上樹立誠實守信言行合一的態度,必須開明宗義的就講三觀了。而不能像對待自己的徒弟那樣久經磨礪考驗後才講出自己的志向和理想。
回憶歷代農民戰爭的經驗教訓乃至社會的現實,張海覺得還是不能放棄“宗教迷信”“自我神化”這個精神武器,特別是在自己擁有資質上的先天條件和先知優勢的時候,如果不用,那就等於巨大的浪費。那就意味著自己無法在戰爭的考驗之前建立一支有足夠凝聚力的團隊。
但內從白蓮教到太平天國,外到天主教會種種經驗教訓也是深刻的。教權在最大的情況下只能成為一種政治輔助機構,而不能靠以教代政、政教合一。如果讓宗教成為等級化政治管理層的替代物,那將產生比儒家的消極作用更大也更難以約束的封建統治集團,也背離了宗教能夠吸引人心的初衷。這可能也是後來的李自成雖然同教門保持著某種聯系卻不利用宗教做為統治工具的原因。
“父親,你看我改的這篇三字經及注釋怎麽樣?”張海終於下定決心首先向最親近的人展示自己過人的天賦。
張海用硬毫小筆在幾張大紙上寫的密密麻麻歪歪斜斜的字跡讓常人看起來都覺得眼暈。張林是武人出身,靠著當年常與人書信往來才識得不少字,對於這字跡水平倒也不很在意。不過,張海居然識得如此多的俗體字卻是張林始料不及的。這其中除了幾百個張林認識的俗體字以外還有很多原本十分複雜的字體也變的簡單俗化了。
“孩子,這些字跡你是同誰學的?難道說最近這一年來你把武藝和對徒弟的教導都放下了,專門用來學字?”張林鄭重的問。
張海沉默了許久,態度認真的對父親說道:“我與徒弟們的演武你都看到了,像是荒廢武藝主要把時間用來乾別的樣子麽?至於去年以前,我從未遠離過家。都是同父親您在一起。這字類多達上千的俗體字乃是去年的時候我在夢中所得的上帝天授。這件事其實我早就應該對您講了,只是一直覺得時機不成熟而已。”
如這時代大多數不可知論者的普通百姓一樣,張林並沒有後世多數國人經過科學普及帶來的一定程度上較為堅定的唯物主義信仰,驚訝的問道:“上帝的形象是怎樣的?還對你說了些什麽?”
這時候的基督教還沒有在北方廣為流傳,上帝一詞卻古已早有。通常就是儒家所言的“老天爺”道教繼承上古信仰而來的“昊天上帝”。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教者為了讓人便於理解才借用儒家和道教中的“上帝”一詞以代其西方中所說的神。
“上帝自稱本無人身。但他化做一位平民裝束的和藹半百老人與我對話。他沒有高高再上的樣子,平實而直截了當的授予我許多在短時間內難以記住的知識,還向我講述了很多天機,並說為了拯救世人天機在必要的時候也是可以外傳的。”
為了進一步證明這件事,張海還拿來父親買來的一本現世版的說文解字說道:“這上面大概三分之一的常用字我都認識,大約三千個,父親可以考教。”
一個有所天資的孩子如果只能利用別人難以察覺的業余時間,一年之內識得千把個字也不算什麽希奇。然而要想在一年之內習得幾千個字,那非要花大量的時間苦讀不可,更不要說會讀之外還會寫,哪怕是俗體字。
很顯然,在最近這一年的時間裡如果張海花了如此巨大的精力用於借書識字,那麽是根本沒有時間取得武藝乃至對那些徒弟管教上如此巨大的進步的。
“上帝都授予你哪些天機?”張林聽說這些天機可以對外講,好奇的問。
“萬歷末年, 關東奴爾哈赤部後金起兵反明。新皇登基號天啟,明軍連敗,喪失遼東。聯香教於山東河北等地起義,年內事敗。但有權宦魏氏橫行於朝,新朝續七年不得久。之後崇禎繼位,外有後金入關內有流民其起事,十七年後流民陷京師,後金得天下國號為清。中華剃發易服陷胡虜二百余年..”之前張海並不確定這個位面上的明朝同史實是一個位面,看到三字經裡那麽多與後世雷同的簡化俗體字的時候還以為是另一位面,直到多翻了一些父親買來的書才確定這一時空同歷史大同小異。
若是今後的事情有所出入,那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與人算卦還有變卦一說呢。張海雖然看過一些穿越小說,裡面的主角大多對自己的來歷諱莫如深不願多講。當張海卻覺得:先知不用,過期作廢,一定程度上的自我神話沒有什麽不好。
“剃發易服這怎麽可能?便是當年的蒙元之時也沒有如此。”張林聽到這些天機雖然不盡全信也是驚訝萬分。
“蒼天上帝的化身就是對我這樣說的。我家的使命就是要替天行道,終結已經漸不得人心的朱明,救萬民於水火。”張海最終決定不再對父親隱瞞,將大逆之言講了出來。
原本以為對自己的孩子十分了解的張林在似乎難以辯駁的事實面前終於相信了張海的所說,並沒有如想象中的惶恐和反對。
“天命既然如此,你放手的去幹吧。為父也不再好多說什麽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