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英雄》第四十八章 戰略選擇
  鹽山失守可以算的上張家起事以來的第一個敗仗。在北城門城頭上進行的一次張家核心人員的臨時碰頭會上,張海在眾人的目光中感受到了壓力。  思考片刻,張海終於決定將心裡話坦誠相談:“鹽山失守責任在我,而不在萬勇。原因之一是我高估了留守鹽山的人在守城時的戰鬥力。二是沒有想到官兵的反應速度如此之快,我原本以為至少要起事之戰後七八天的時間才會有大隊人馬趕過來而忽略了做為先鋒的騎兵隊伍是可以更快趕到的。而直隸養馬的人不少,官兵不並缺少騎兵。我們第一仗的全勝又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敵人。”

  曾經有人說一艘潛艇的指揮官應該在任何情況下避免說“我不知道”或者輕易的當眾承認錯誤,那會給集體帶來惶恐。但在一些曾經先進的組織中也有自我批評的說法。

  張海最終選擇了折中的態度,看到氣氛有所緩解緊接著堅定的說道:“但更主要的原因,這是我主動的選擇,是我放棄了他們。我不願意看到我們隊伍今後拉家帶口帶著這麽多老弱行軍打仗。行軍速度倒再其次,如果轉戰各省長期流動作戰,敵人的步兵大部隊反應也沒多快。可我們也就因此只能整天東躲西逃沒有時間整訓部隊製造我們所需的精良裝具了。難道我們打算就靠著這些人奪取天下麽?我們要變的更為精乾並且擁有更強的隱蔽能力,人數必須控制在一千人以下,我們在慶雲需要再有一次擴軍並在一次嚴厲的考驗後篩選出真正自願跟隨我們的精乾。當然就算是我和弟子們也要經歷一次真正惡戰硬戰的錘煉,我的這些話,最好不要對下面的人進一步去講。”

  張海所講的話充滿了冷酷與無情,但卻又無比堅定。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就算我們只剩下數百人,又要到哪裡去呢?難道像父親一樣隻帶少數親信重新再過隱居的生活?”張萬勇一直以來在外人面前是個老實而忠厚的人,心存芥蒂的他也終究抱怨道。

  嚴重的失敗面前柳香也有些擔憂張海乃至張家可能面臨的安危:“實在不行我們也只能如此了,大不了換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去過隱居生活。”

  張海鄭重而堅定的回道:“我不可能遣散這些跟隨我而沒有幾個選擇推出的弟子們。他們要一直跟著我,我曾說過的話絕不是兒戲。我們武人之家應該鄙視那種追求老死床上畏懼戰死沙場的保守作風。如果在這麽短的時間裡敵人有能力迅速調集上萬騎兵和幾萬大軍將我們陷於絕地,那麽我們即便逃出去也會不止一次面對這樣的風險,未來很長一短時間沒有走向勝利的把握了。但對此我是不信的,大家以為如何?”

  張林本想說一些反對的話,但他知道自己這孩子自九歲以來的脾氣,雖然很少耍小性子,但做出的決定是少有會更改的。張海的弟子們更是會認同他而不是自己這個父親:“好吧!為父也是刀光劍影裡走出來的人,不在乎再賭這一回!”

  簡單的碰頭會剛剛結束,張海一方面派部分人在慶雲城內冒著零星矢石的危險承擔搜羅匠人及人才資源、征集所需物資及錢糧馬匹。另一方面集中起六十多名持弓弟子及張家家眾協同上百名少年營先鋒對做為核心骨乾展開了對城內幾座孤立堡壘的猛烈攻擊。

  繳獲來的那些在野戰中沒有多少人願意用的火器如鳥槍三眼銃之類在這種小規模的攻堅作戰中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那些並不算大也沒有多少人防守的碉樓,

二三十支鳥槍、若乾看起來合膛度尚可的形成的支射火力就壓製了大部分企圖探出頭來向外觀望的人員。從四面八方相交射來的的使用重箭的五鬥弓就壓製了碉樓上的不少死角處的敵人。  盡管屋簷般的樓頂當住了拳銃拋射的射界,其余那些敵人也只能躲在有限部位緊貼著城垛,可幾輪對這種碉樓的進攻還是失敗了。能夠同時登上城頭的最多四五個人還是要面臨眾多敵人長矛的斜刺,而尋常少年營的士兵又不可能一邊爬梯一邊用單手兵器以一敵多。

  看來,對於這種有準備的城樓如果沒有想自己這樣質量及戰鬥力遠遠壓倒對手的真正精銳,是根本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決定性突破的。

  “從我們登城攻擊開始,弓箭手準備四鬥弓,鏟型重箭!在我和劉洪濤等人登上城樓前不要停止掩護。”張海暗自部署道。

  四鬥弓射出的鏟型重箭無力威脅防護全面的披甲攻城的精銳之士,至少可以把誤傷的危險降低到最低。

  張海身披板條重甲和頭盔、手持鐵盾和槍劍, 劉洪濤、李峰等四個精乾的持弓習武弟子也用繳獲來的鐵盔和鎧甲全副武裝起來。

  十幾名弟子全力抓住六米余僅比城樓稍高些的雲梯,而張海等人扶著雲梯的另一端,類似在撐杆一樣登城的情況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躍上了城頭。

  敵人的注意力全在城頭上有沒有架起雲梯,沒有想到張海等全副武裝的人竟然內在眾人的協助下將雲梯變成杆子直撐而上,而且是在箭矢的準備還沒有停歇的時候。

  夜晚攻城雖然對進攻方的火力掩護有好處,盡量避免矢石被守城的一方躲避,可對於張海這種精銳來說顯然白天的登城陷陣帶來的優勢更大。再也沒有人能像昨天晚上那樣在黑暗處展開暗算了。

  等上並不算大的城頭的數名張海精乾揮舞槍劍與盾牌格擋開向下身掃過來的長矛,左右開弓向敵群猛掃。

  防守這些碉樓的敵人似乎沒有昨天晚上張海所需要的那些人那樣陷入與強手的陣戰還能支撐一陣,而是很快就潰逃入進樓內了。

  趁此機會,越來越多張家弟子通過雲梯的情況下終於最終迫降了這個頑固的堡壘。

  這樣的碉樓居然在進攻之下沒有撐多長時間,另一處碉樓內的敵人也很快在壓力下投降了。

  不過可能這些最終投降的敵人並不清楚就在北城牆之外不遠的地方,除了從北直隸各府趕來的先鋒騎兵,山東巡撫趙彥帶領武定府境內的萬余青壯鄉勇也隨同來到了慶雲城下。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