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英雄》第七十七章 東進戰略
  張家眾人並沒有發展多年的山東及北直隸教門那樣龐大的勢力,更沒有專職而龐大情報網絡。對於幾十裡以外的事情基本上是靠張海一些朦朧而又零散的“先知”外加俘虜與道聽途說。  當山東西部的聞香教起義通過偵察行動中的偶爾風聞傳到館陶山寨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月以後了。

  “消息可靠麽?”張海向輪值負責此事的一名少年營戰士問道。張海的核心弟子甚至學塾弟子因為多年的教化已經在外貌及言行上與這時代的普通孩子有了太大的出入,執行這樣偵察任務的人往往並不是山寨中最為精乾的人。

  “我這次冒險向東過了大名府,還沒有到范縣陽谷一帶,就看到那一帶有很多鄉勇都已經動員起來。不像是朝廷放出來的煙幕。鄆城乃至水泊梁山一帶的起義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了,那裡都傳說中興大帝就是當年梁山後人,如今又剛剛擊敗朝廷五萬大軍的圍剿,活捉了山東都司楊國盛。”

  跟隨張海多年的眾弟子大多聽師傅講過北宋時梁山起義的一些情況,也清楚演義與史實的不同不由的憂疑起來。

  “說書人的那些事兒真的可以在如今上演麽?他們真的可以起到牽製北方邊省精銳力量而減輕我們的壓力麽?”

  “元代以前北宋時民間習武之風遠勝當代,那梁山三十六英雄好漢卻確實不是徒有虛名之輩。但是他們當年在北直隸乃至山東等地攻城掠地轉戰超過一年,人數卻連我們的規模也沒有。北宋後期雖然上層乃至政治上昏窺,但被文人們罵了幾百年的王安石在路線上卻是靠譜的。當時的‘國進民退’只不過造成了一些局部上的矛盾而已。而今天北方鄉野間卻是個什麽情況?如果你們來我家讀書的年級尚早,可以不恥下問的問問那些新來不久少年營的戰士。”張海對弟子們講了講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後,繼續談了談看法:“我看不抽九邊的精銳,不大規模調動臨省的力量,山東當地的官軍是搞不定的。”

  “那麽對於山東起事的聞香教那些人我們是幫還是不幫?直接幫還是間接幫?”大弟子劉洪濤有些直接的問道。

  按張海以前的想法,大概在今年雨季過去之後山東義軍陷入朝廷各省圍攻的困境之初,全軍放棄館陶山寨在河南境內大鬧一翻,攻城掠地中征選足夠比例的人手物資後西可退入商洛中,南可退入大別山中消化力量。當擁有幾千精銳核心之後就可以越過內戰的門檻面對官軍的主力大部隊無需遠走他鄉了。

  可這些日子以來,特別是館陶山寨一仗掃去了包括張海在內許多人的生存危機之後。張海又想到了更遠也更為重要的一些問題:大別山與兩淮之地的民眾也好,商洛山當地的民眾也好,這些人中征選出來的骨乾在內戰之後怎麽辦?從鞏固天下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合理的選擇麽?他不由的想起了當年紅四方面軍出身的很多人在建國後的情況。又想起不論是商洛山的李自成也好,還是後來定都南京的朱元璋也好,都不可能在地理上過於疏遠起家的核心之地。

  而且自己眾弟子大多是北直隸乃至臨近的山東等地出身,渡過起事初期的創業階段之後不可避免的會面臨骨乾弟子與眾多後輩中的精選之才之間的矛盾。如果再加上地域問題,就會使得整個未來的統治集團變的更為不鞏固。

  從建國後的長遠角度來看,能夠站穩腳跟的第二根據地不能單純從眼前的軍事利益乃至地理上考慮。自己之所以從當年收徒開始就精挑細選,

不惜花費巨大精力以身作則的嚴格要求不就是為了盡可能的通過權力依托的核心更為精乾而避免成事後不必要的麻煩麽?  除此之外,這些日子以來在館陶山寨上的工匠作業與勞動也使張海對這時代的兵工勞動有了更深刻的意識。雖然依靠張家人在管理思想與分工經驗上的優勢製作弓箭與臼銃這些十分簡單的東西尚還可以做的合格而精良。可是當想鑄造能比當代繳獲明軍的那些裝備更上一層樓、滿足基本性能要求的火炮、或者鍛造哪怕不包括手指關節與肘關節部分的板甲就遇到了鹽山慶雲等地征集來的工匠們也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技術難題。更不用說那些很多人聽都沒聽說過的燧發打火裝置乃至膛線了。

  “朝廷現在於遼東戰場及南方之外,北方幾省究竟有多少斤兩大概在今年雨季過去之後就會顯現出來。如果那個時候聞香教那些人陷於困境,我們還是要用力幫一把的。不然,很多蟄伏在北直隸乃至山東的勢力覺得形勢不妙就會蟄伏起來。”張海對核心弟子們講道。

  “那如果我們幫的力量太大,一下的打破了平衡給他人做了嫁衣怎麽辦?”劉洪濤忽然問道。

  張海了解這些利用宗教組織起來的勢力很多根本上的局限性,並不相信山東的那些人能夠利用自己的幫助徹底逆轉敗局,便說道:“如果是那樣,倒也減輕了我們與北方明軍主力決戰的壓力。那樣我們的主要敵手就是墮變的山東那些人了,朝廷說不定還會是我們的友軍。可是那些人能夠走到這一步嗎?我看最終依然會被朝廷各個擊破。我們要的就是朝廷把自己全部的力量暴露出來,並為我們掃清這山東地面上不平勢力,為我們的事業而前趨。”

  明確了今年雨季之後山上的隊伍很可能要進行一次外出作戰,甚至不再轉戰他鄉尋求新的落腳地的情況下包括張海自己在內的眾人的壓力進一步大了起來。盡管夏季來臨的天氣給訓練也帶來不少麻煩,特別是每天還要抽出不少時間來擦拭保養那些從弓箭到盾甲的很多鐵器,但是整個山寨中上下絕大多數人在經歷了多次惡戰之後更加明白平時的訓練對於實戰的意義。從做各種器械彈藥的趕工到少年營的戰士們相關的箭銃訓練更加緊張的持續進行著。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