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盛唐崛起》第397章 明家有英雌(2)
狄光遠覺得,再問下去似乎意義不大。

 這種關乎國體的事情,還是交給朝堂上的老大人們處置為好,他最好不要過問太多。

 思忖片刻,狄光遠話鋒一轉,沉聲道:“那無畏禪師是怎麽回事?”

 蘇我三郎道:“無畏原本叫做一條真浪,是聖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的臣下。山背大兄王死於家祖之手,家祖死後,天智天皇為表彰一條真浪的祖先,於是就封賞了一條家族的後人。至於他為何會來到大唐國,我也不清楚,是他主動與我聯系。”

 山背大兄王,是蘇我馬子的外孫,法起寺的開基者。

 公元628年,推古天皇死後,指定山背大兄王繼位。

 但當時的權臣蘇我蝦夷違背了推古天皇遺言,擁立敏達天皇的孫子田村皇子為天皇,也就是歷史上的舒明天皇。後來,蘇我入鹿又改立寶皇女為皇極天皇,並且在公元643年,率部攻入山背大兄皇子一族,皇子一行在斑鳩寺自盡而亡。

 山背大兄的死,也代表著聖德太子一支徹底消失。

 再到後來,天智天皇乾掉了蘇我入鹿,為了拉攏人心,就尋找山背大兄一族的人。

 只是當年蘇我入鹿殺得非常乾淨,隻得把當年山背大兄身邊的臣子加以封賞……

 嗯,大體上就是如此!

 也就是說,蘇我三郎和無畏禪師並非一起潛伏大唐國。

 呂程志輕輕揉著太陽穴,也感到頭疼。

 他倒是不太清楚倭國的天皇更迭,對於倭國內部的歷史,說實話也不是非常清楚。

 “蘇我三郎,那些安南人又是怎麽回事?”

 “安南人?”

 蘇我三郎搖搖頭,沉聲道:“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

 “大膽,到了這個時候,你還想隱瞞?”

 狄光遠啪的一巴掌拍在桌上,厲聲喝道。

 不過,他旋即把手放在身後輕輕搓揉。這榻桌太硬了。硬的這一巴掌拍下去,手掌生疼。

 蘇我三郎連忙道:“縣尊,到這時候我怎敢再隱瞞?

 下邦小民久居上國,早已把自己視作上國臣民。小人甚至沒有見過倭國的山水。哪裡會心向故國呢?只是,那無畏知道我的身份。找到我之後更加以威脅。

 小民還想在這裡生活,隻得相從,絕無半點隱瞞。

 那些安南人。是一條真浪介紹來,說是要一起合作。至於他們究竟是什麽來頭。小民確實不知。後來小人跟了王縣尊,被他們逼迫,不得已做了他們的耳目。

 只是。小人陷入的太深,以至於當王縣尊發現了線索時。不得已才將他毒殺……”

 蘇我三郎大聲呼喊,露出慌張的表情。

 狄光遠和呂程志相視一眼,而後招手示意費富貴上前。

 “把他關起來。嚴加守衛,不得任何人與之接觸,更不得害他性命。”

 費富貴立刻走上前,壓著蘇我三郎出去。

 狄光遠扭頭道:“呂先生,你相信此人的話嗎?”

 呂程志嘴角微微一翹,冷笑道:“或許有些話不假,但他肯定還隱瞞了一些事情。”

 “哦?”

 “就比如他的同黨,比如那些安南人的來歷……

 我不相信他只有無畏禪師一個同黨,更不會相信,他對那些安南人一點沒有了解。”

 狄光遠沉吟片刻道:“要不,咱們大刑伺候?”

 呂程志聞聽,頓時笑了。

 “這種人,嘴硬的很,也非常狡猾。

 就算大刑伺候,他隨便編造一些口供,我們也無法判斷真假。這個人雖是倭人,卻自幼在我朝生活。而且他又在衙門裡做過事情,想要撬開他的嘴,恐怕很難。

 與其和他在這裡耗著,倒不如我們自己行動。

 阿郎現在怕是已經快到了三山島,咱們這邊也必須要加緊行動才是,莫要耽擱了大事。

 至於這個蘇我三郎,還是交給府君處置吧。

 此人在你我手中,萬一有個意外,到時候縣尊都難辭其咎,倒不如盡快的脫身。”

 這家夥很老道啊!

 狄光遠偷偷看了呂程志一眼,忍不住在內心裡嘀咕起來。

 從呂程志處理事情的手法上來看,他對衙門裡的條條框框很熟悉,甚至比他還要老道。楊青之從哪裡找來的這麽一個幫手?還真是好運氣,令人羨慕的緊呢。

 “如此,本縣立刻動身,前往吳縣拜會府君。”

 狄光遠說著話,便站起身來。

 他走到門口,又突然停下了腳步。

 “呂先生,青之一個人前往三山島,不會出事吧。”

 對於楊守文這種根本不與他商議,便擅自行動的做法,狄光遠內心裡還是有些不滿。

 當然了,他也知道,事發突然,容不得楊守文與他商議。

 可他畢竟是長洲縣令,楊守文行事有些過於隨意,也讓他體會到了高戩等人的心情。

 如果楊守文出了意外,到時候狄光遠也脫不得關系。

 呂程志猶豫一下,苦笑道:“阿郎行事,素來決斷。

 昨日事情有些突然,更何況楊寺人和裴旻都還陷在那邊,他更不敢耽擱。三山島那邊凶險,但阿郎更不是那種莽撞之人。只要咱們能盡快行動起來,相信在短期之內,不會遇到麻煩。只是,縣尊這邊要多多費心,若耽擱久了,恐有危險。”

 狄光遠點頭,表示知道這裡面的輕重。

 兩人又商議了一下,狄光遠便連夜動身,再次趕赴吳縣。

 說起來,這狄光遠也真夠辛苦。昨天晚上趕去了吳縣,今天又趕回來。甚至還沒有來得及休息,又匆匆前往吳縣。也虧得長洲和吳縣距離不遠,否則這來回的折騰,足以讓狄光遠累得吐血。沒辦法,誰讓他現如今,攤上了這檔子事情!

 +++++++++++++++++++++++++++

 天,漸漸亮了。

 天邊泛起了魚肚白的亮光,只是依舊是陰沉沉的,不見太陽。

 太湖湖面上的風浪不小,在天亮之前,更達到了頂峰。楊守文坐在船上,隨著波浪顛簸,整個人都顯得有些萎靡。他倒是沒有暈船的毛病,可是風浪太大,船又小,在風浪裡穿行,著實令人難受。幸好,船夫的技術很好,這一路上雖然顛簸,可終究還是挺了過來。到天快亮的時候,湖面上的風浪,終於減小了。

 “公子,前面就是三山島了!”

 船夫是個中年男子,由於常年在水上討生活,皮膚黝黑,呈現出一種古銅色的光澤。

 他一身漁夫的打扮,敞著懷。

 楊守文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就見湖水的盡頭,隱隱約約出現了一座島嶼。

 “還有多久才能上岸?”

 “半個時辰足矣。”

 說著話,就見漁夫用力劃槳。

 那裸?露在外的古銅色臂膀,肌肉虯結,透出一種強烈的陽剛之美。

 “明信,這次多謝你了。”

 “呵呵, 公子客氣!”船夫名叫明信,和明十九一樣,也是明家的家生子。

 他常年在太湖上生活,說實話對明家的依靠並不算太多。不過,當明家一聲召喚,他還是毫不猶豫的趕來。這個年月,人們對家族的歸屬感之強,非後人能夠理解。

 “公子是我家阿郎的朋友,明信為公子效力,也在情理之中。”

 明信一邊說著話,一邊劃槳。

 小船在波濤起伏的湖面上,好像一支離弦的箭,在湖面上破開一道水線,飛快行進。

 楊守文坐在船上,卻有些緊張。

 他伸手抓住了放在身邊的槍囊,目光凝重。

 誰也不知道,那三山島上究竟是什麽狀況。明秀便箋上的謎語,楊守文已經解開。準確的說,這謎語是一副地圖。可那島上有多少人,‘蘇威’究竟躲在何處,還需要仔細查找。當然了,他現在的第一個任務,是上島之後,和明十三匯合。啟用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