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盛唐崛起》第212章 3皇觀(2)!!!
寒食在即,天氣變幻。

 早上出門的時候還是豔陽高照,沒想到才走出幾裡路,就看到從天際飄來了烏雲。

 楊守文連忙從車上取下了雨披,遞給鄭鏡思父子。

 “廿九叔,咱們馬上加鞭,趕一趕路,爭取在下雨前能趕到三皇觀。”

 鄭鏡思本來和楊承烈在說笑,聽聞楊守文這麽一說,也不敢耽擱,連忙把雨披拿在手中。

 他把鄭虔送到了車上,又把白驢系在車後。

 “三舅,咱們快些走。”

 楊守文說完,嘬口一聲呼哨,只見大玉從空中飛來,穩穩落在了他的肩頭。

 宋三郎和宋平趕了兩輛車,四隻狗一隻猴子分別跳到了車上。

 伴隨著一連串的呼喝聲,馬車立刻加快了速度。

 楊守文楊承烈和鄭鏡思三人則在馬車左右,催馬急行。

 轟隆隆!

 春雷炸響。

 馬車剛到山腳下,一場豪雨便傾盆而下。

 三皇觀位於廣武山的半山腰上,此時雨勢很大,一行人不得已,隻得在山腳下的涼亭中避雨。

 這場雨來的很突然,去的也很快。

 差不多隻持續了幾十分鍾,雨就停了,但烏雲卻並未散去。

 楊守文等人把馬車寄存在山下的村莊裡,一行人徒步,沿著泥濘的山路往山上走。

 雨後,廣武山籠罩在薄薄的,濕涔涔的水汽之中,遠遠看去。猶如雲霧繚繞。

 楊守文把一月抱在懷中。楊茉莉則跟在他的身後。還背著一個老大的包裹。

 他走在前面,悟空四個在山路上奔跑,發出歡快的吠叫,眨眼間身上就沾滿了泥水,看上去髒兮兮的。

 “文宣,等清明過後,可否讓十三郎到你那邊?”

 鄭鏡思和楊承烈走在最後面,一邊走一邊問道。

 “幹什麽?”

 “實不相瞞。我昨日才發現十三郎的天資不俗。

 本來我打算為他尋個先生教授,可後來又一想,有大郎在,何必再費心思?大郎才華已經得到了證明,且品性高潔。十三郎跟著他,我也能比較放心。”

 “這倒不是難事,若廿九郎不嫌兕子年幼,就把十三郎送來吧。”

 鄭鏡思聞聽,頓時露出開懷的笑容。

 他心情現在極好,一來楊守文改姓似乎有望。二來便是鄭虔。他昨晚回家後,拉著鄭虔考校了一番。發現這孩子的確是聰慧,有舉一反三之能,而且還能過目不忘。

 這可是神童的表現!

 有楊守文在前面撐著,趁自家在朝堂上還能有些影響力,用十年時間把他推到前台。

 二十年後,鄭虔也算是長大成人。

 那時,前有楊守文,後有鄭虔,六房強盛指日可待。

 不過,鄭鏡思也看得出,楊承烈興致不高。

 他能夠理解楊承烈此刻的心情,眼睜睜看著愛子改姓,那滋味恐怕是不會太舒服了。

 三皇觀,坐落在廣武山半山腰,是一座有數百年歷史的寺觀。

 其由來便是那廣武山上的三皇雕像,據說上古時有三皇先後登臨廣武山,故而後人便在這裡留下了三皇雕刻。不過,三皇觀的面積不算太大,一共只有十二間房間。寺觀裡,算上廟祝一共有六個人,香火也算不得興旺,不過勝在清靜。

 鄭鏡思出面,三皇觀的廟祝自然不會拒絕。

 房間不多,乾脆就把整個三皇觀包下來,這對於三皇觀而言,無疑也是一大筆香火錢。

 “今天,咱們就不上山了。”

 楊承烈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沉聲道:“就在這裡齋戒一日,待明日一早便登山祭拜。”

 鄭鏡思也表示讚成,“如此安排甚好。”

 楊守文更沒有表示反對意見,他到了三皇觀之後,便饒有興致的看著楊承烈和鄭鏡思,總覺得這兩人似乎有什麽事情瞞著他。他的目光,很是銳利,也讓楊承烈和鄭鏡思感覺到有些不太舒服。也幸虧這時候一月突然啼哭起來,楊守文抱著她去找楊氏,才算是讓楊承烈兩人松了口氣。

 “廿九郎,那件事情,咱們回去再說。”

 “嗯?”

 “兕子機靈的很,昨晚就跑去找我詢問。

 若是讓他知道你的來意,依著他的性子,弄不好又會鬧出亂子。等清明過去之後,我帶他去家裡,到時候想辦法先把事情辦妥當了,否則他恐怕不會輕易答應。”

 楊承烈的聲音有些苦澀。

 他總覺得,自己這樣做是在賣兒子。

 鄭鏡思倒是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低聲道:“既然如此,那就依文宣大哥所說。”

 這時候,門外傳來了宋氏的聲音,可以開飯了!

 ++++++++++++++++++++++++++++++++++

 寒食,從字面上就能看出端倪。

 在寒食到來的幾天裡,是不能夠生火做飯,只能吃一些早就做好的冷餐。楊氏帶來了用胡麻飯做成的飯團,宋氏也準備薄薄的小春餅,就著水簡單吃完之後,眾人就各自回房休息。

 天色,漸漸晚了。

 當夜幕降臨之後,廣武山上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山腳下,幾個黑影從村落裡走出來。

 為首的人,用帶著濃鬱口音的聲音道:“七郎。”

 “在。”

 “我們在這裡繼續盯著,你立刻回去,告訴阿郎,就說那些人借宿三皇觀,該如何行動?”

 “是。”

 一個黑影轉身消失在村莊裡,不一會兒的功夫,一匹快馬疾馳而去。

 其他的黑影則聚在山腳下的涼亭中。向山上眺望。

 只是站在山腳下。只能看到黑漆漆一片。什麽都看不清楚。

 “天亮之後,二郎與我上山,查探一下情況。”

 那濃鬱的口音再次出聲道:“今晚大家在這裡輪番盯著,這麽黑他們應該不會下山。把他們盯死了,絕不能有疏忽。明日我上山打探得消息之後,等阿郎決斷。

 大家辛苦些,這次阿郎可是出了重金,絕不能走了那個楊大郎。”

 “兄長放心。我等明白。”

 眾人齊聲相迎,兩個黑影從亭中出來,轉眼間便沒入了山村……

 ++++++++++++++++++++++++++++++

 這一夜無事,楊守文在天剛朦朦亮時,便起床洗漱。

 烏雲越來越重,聚集在空中,令人感覺到心裡沉甸甸的,有些壓抑。

 他簡單洗漱了一番,然後便把大玉放飛,帶著悟空四個山門內走了出來。

 才剛卯時。加上天色陰沉,視線並不是太好。

 楊守文在山門前舒展了一下身體。圍著三皇觀跑了一圈後,便回到了寺觀之中。

 這時候,楊承烈等人也都起床。

 他身上帶了一個包裹,宋氏和楊氏則一人拎著一個籃子,裡面擺放著香燭以及祭品。

 “兕子,咱們上山吧。”

 楊守文答應了一聲,從楊茉莉手中接過了槍囊。

 從塞北回來,他就養成了這種習慣。或許不似阿布思吉達那樣的槍不離身,但出門的時候,楊守文總會習慣性的帶著槍囊。說不來什麽原因,亦或者說,這只是個習慣。他把槍囊背在身上,從楊承烈的手裡,結果包裹,感覺著沉甸甸的。

 “父親,這裡面是什麽?”

 楊承烈笑道:“你阿娘生前好讀書,如今兕子寫了《西遊》,怎地也要讓你阿娘品讀。放心,這是我自己抄錄的稿子。你老爹我文采雖不成,但也可以識文斷字。”

 “兕子竟然著書了?”

 鄭鏡思在一旁聞聽,頓時嚇了一跳,認不出開口問道。

 這年月,著書可不是一件小事……楊守文雖然才十七歲,可他能寫出愛蓮說,相信寫的書應該不差。

 楊承烈道:“廿九郎,兕子寫的不是你以為的那種,不過是鬼怪異說罷了。”

 “是嗎?那我回去之後,要好生拜讀。”

 鄭鏡思並不以為然,要知道這鬼怪志錄流傳已久,在東晉是就有乾寶的搜神記橫空出世。做讀書人,閑來無事的時候也會喜歡翻閱,從中品讀出別樣的滋味。

 “兕子這書,其實是以玄奘法師留下來的《大唐西域記》為原型,杜撰出來的神怪志錄。他從在昌平就已經開始寫了,我很喜歡,青奴和二郎,也非常的著迷。”

 鄭虔一旁突然插話道:“既然是大唐西域記為原型,莫不是玄奘法師求法的故事?”

 “十三郎也知道玄奘求法的故事嗎?”

 哪知道,鄭虔卻一撇嘴,露出不屑之色道:“大唐西域記我看過,佶屈聱牙,不甚歡喜。這書若是以大唐西域記為原型,我倒是不覺得能有多好看,不看也罷。”

 這小屁孩很傲嬌嘛!

 楊守文忍不住看了鄭虔一眼,卻見鄭虔哼了一聲,挺起胸膛。

 小家夥天資極高,加上世家大族的熏陶,也讓他有著異於常人的驕傲。最近一段時間,他經常會從族人口中聽到楊守文的名字,也讓他對楊守文,產生了排斥感。

 楊守文倒是不在意,只看了他一眼,便走出寺觀。

 不過, 楊守文不介意,卻不代表楊青奴和楊瑞會聽由鄭虔這麽說。

 “你懂什麽,兕子哥哥寫的書最好了,連我阿娘也說,他寫的書很吸引人。”

 “哼,那是因為你們眼界淺薄。”

 “喂喂喂,你夠膽再說一遍?我告訴你,我可是在平棘看穿了突厥人的詭計,立下大功的人。我說大兄的書寫的好,你要再敢嘰嘰歪歪,可別怪我對你不客氣了。”

 楊瑞憤怒無比,揮舞著拳頭。

 他比鄭虔大了六歲,看上去也強壯許多。

 見他張牙舞爪的模樣,鄭虔忍不住也哆嗦了一下,而後哼了一聲,一副‘不屑於和你說話’的模樣。

 回去之後,定要看看那本書。

 若寫得好也就罷了,若是不好看……哼哼!閱讀本書最新章節 請關注風 雨 小 說 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