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盛唐崛起》第234章 血統論(1)一/七!!!
夜色,漸濃。

 石陳村楊府的愛蓮堂中,楊守文坐在小樓的客廳裡呆呆發愣。

 這客廳裡,依舊是圍榻和席榻為主。倒不是楊守文不願意使用八仙桌太師椅之內的家具,而是在這個時代,跪坐是一種普世價值的體現,任何人都不能夠輕易改變。

 八仙桌太師椅在書房裡用還行,但擺放在客廳,就屬於失禮的行為。

 事實上,真正的桌椅是在唐以後才逐漸流行開來。原因嘛,有很多!胡漢的進一步融合,中古禮樂的滅亡,門閥貴胄的消失,使得以往那放不得台面上的東西漸漸被拿出來使用。但是在現在,依舊是一個階級等級森嚴的時代,門閥貴胄佔居主導地位。如果把後世的桌椅擺放在人前,輕點的是失儀之罪,重點的……

 客廳裡,點著幾支大蠟,照映的通通透透。

 楊守文顯得有些魂不守舍,良久之後才從那神遊的狀態中清醒過來。

 他看了一眼擺放在榻桌上的晚飯,已經涼了!不過,他也沒什麽胃口,便站起來,架著拐走出了小樓客廳。一輪明月當空,把皎潔月光灑在人間。遠處,那環翠峪在在月光照耀下,仿佛披上了一層朦朧輕紗,更增添了幾分神秘的情趣。

 忽而,傳來幾聲鳥鳴,在夜空中回響。

 月圓,山青,小溪,鳥鳴……

 那景色仿佛變成了一副水墨畫,栩栩生動在眼前,令人心中。頓感莫名的寧靜。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楊守文不禁喃喃自語,背誦者唐代詩人王維的《鳥鳴澗》。可就在他聲音落下,卻聽到石屏風後傳來了洪亮的聲音,“兕子又得佳作,好詩,不愧得三姐的衣缽。”

 從石屏風後,走出來幾個人。

 為首的,正是楊承烈和鄭鏡思。而在他們的身後,則跟著兩大一小三個少年。

 楊瑞和一個年紀相仿的少年站在楊承烈身後,而鄭虔則跟著鄭鏡思,臉上流露出欽佩之色。

 “兕子哥哥這首詩,怕是他所作詩篇中,最應景的一篇。

 不過,那桂花落卻有些不太合適。歸化盛開在八月,而現在才三月中,何來桂花之說。”

 鄭虔瞪大了眼睛,看著楊守文說道。

 而楊守文不禁啞然。心道一聲:還真是裝不得逼!

 為什麽用桂花?我哪裡知道!人家王維就這麽作的好嗎?但是,他又沒辦法這麽說。因為王維現在是否出生都還是一個問題,他就算說出來,人家也不會相信。

 楊守文腦子裡在急速運轉,想著該如何解釋。

 但沒等他開口,鄭虔就道:“但兕子哥哥詩中的桂花若是春桂,那就能解釋的通了。”

 春桂,一種樹的名字,也就是山礬。

 楊守文忍不住松了口氣,但臉上仍表現出平靜之色,笑著道:“十三郎果然是學識淵博,竟然也知道山礬嗎?”

 聞聽楊守文這麽一說,鄭虔頓時笑了。

 畢竟是個小孩子,喜歡顯於人前。得了誇獎,就會高興,殊不知已為楊守文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鄭鏡思的目光,更顯慈愛和驕傲。

 他伸手揉了揉鄭虔的腦袋,而後對楊守文道:“兕子休這般誇讚他,十三郎不過是多讀了幾本書而已。”

 他停頓了一下,便說道:“兕子,我們可以進去談嗎?”

 楊守文這才反應過來,連忙道:“廿九叔說的甚話,還請屋中說話。”

 這時候,楊氏也跑過來,進屋把那晚餐拿走。

 楊承烈看到,不由得眉頭一蹙,沉聲道:“兕子,你又沒有吃晚飯嗎?”

 “呃……”

 “楊嫂,給兕子再做一些。”

 楊守文連忙道:“父親,不用這麽麻煩……煩勞嬸娘在火上熱一熱就是,別這麽浪費了。”

 “兕子倒是個節儉之人。”

 “呵呵,廿九叔說的甚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不過是不想這麽浪費罷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鄭鏡思一愣,旋即露出期盼之色道:“卻不知上句如何?”

 楊守文恨不得給自己一個耳光,又說漏了嘴。

 這首《憫農》,應該是出自中唐以後,李紳的手筆。他不過是不想浪費,卻一不小心……

 幸好是這首,若是換做另一首《憫農》,說不定就會落得個詆毀朝政的罪民。

 鄭鏡思既然詢問了,楊守文也就不好再遮掩。

 他笑著道:“這是我從幽州南下,途中見農人辛苦勞作,所以做出的一首古風,名為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還請廿九叔品鑒。”

 鄭鏡思笑了,“兕子有大情懷,廿九郎卻不敢評價。”

 不過,他卻把這首詩牢記在心中,更有了一個小小的打算。

 ++++++++++++++++++++++++++++++++++

 “兕子可知,我今日來的意圖嗎?”

 待眾人落座後,楊守文和楊承烈坐在圍榻上,而鄭鏡思則跪坐席榻。

 “你們三個不用坐在這裡,想去玩耍便去玩耍吧。”

 楊承烈看楊瑞三人坐在下首,忍不住開口說道。

 那隨同楊瑞一起的少年,就是鄭長裕之子鄭諒,因在這一輩的族人中行九,故而也叫做鄭九郎。他和楊瑞坐在這裡,本就覺得不自在,聽了楊承烈的話,便立刻起身告退。

 倒是鄭虔沒有跟去,而是笑眯眯道:“兕子哥哥,我可以去你書房裡,臨摹你的字嗎?”

 楊守文點點頭, 表示沒有意見。

 鄭虔便站起身,歡蹦亂跳跑上了二樓。

 屋中,只剩下楊守文父子和鄭鏡思三人。

 “昨晚,朝廷有密使前來,命滎陽刺史昨夜包圍了潘道清的宅子。

 不過就在剛才,潘道清及其長子潘子山已經被釋放,潘氏三房因教導子弟不利,罰金百鋌,作為賠償。潘道源找到了族長,並由族長托我轉達:廣武山一事,並非潘家本意,實在是那潘道子自作主張。為了表達潘家的歉意,願意賠償楊家黃金三百鋌,另有石城山下良田二百畝……族長讓我前來,詢問你父子主意。”

 楊守文聽罷,感到有些驚訝。

 日間,他聽說潘道清一家被抓進了大牢,這晚上就傳來潘道清被放出來的消息……

 楊守文忍不住看了楊承烈一眼,卻見楊承烈眼睛一眯,凝視鄭鏡思道:“廿九郎以為如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