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盛唐崛起》第272章 豪士(1)
“王縣尊?嬸娘說的是那王賀嗎?”

 楊守文乍聽之下也是一愣,但旋即就反應過來,那‘王賀’並非王賀。自昌平一別之後,已經有大半年沒有聽到過他的消息。朝廷方面是不想提及,這對於朝廷而言,絕對是一個恥辱。同樣的,對於太原王氏來說,假王賀同樣是他們的恥辱。

 楊氏道:“我說不準。

 兕子當知道,我和吉達對那個人都不熟悉。剛才在集市上的時候,我也是遠遠看了一眼,眉目輪廓上有點像。後來等我追上去的時候,卻發現他已經走了,只看到了一個背影。不過我覺得,應該是他!雖然看上去有些年輕,到舉手投足,神似。”

 王賀,或者說假王賀,就在洛陽?

 楊守文忍不住笑了,這還真是有緣千裡來相會啊!

 他沒有懷疑楊氏是否認錯了人。因為楊氏說了,吉達也認為是,那就妥了!吉達有一個本事,雖算不上過目不忘,但基本上見過的人,他一般都不會認錯。連吉達都說是一個人,那就絕對是。楊守文想到這裡,突然有一種想要會會對方的衝動。

 也不知道,那假王賀看到自己,會是什麽表情?

 “嬸娘你是在哪裡見到的王賀?”

 “北市裡有一座橋,那個人就在橋頭擺攤替人寫信,很容易找到。”

 “沒想到堂堂縣尊,居然淪落到了替人寫信的地步?”

 楊守文眯起眼睛,露出了幾分好奇之色。

 對於王賀,他也不是很了解。但是父親說過,這個人在昌平三年,雖算不得是貪婪,可要說廉潔,恐怕也輪不到他。假王賀在昌平的三年裡,一應的奉利,他從不拒絕。也就是說,該拿的他會拿。不該拿的他不去碰,總之是個懂事的家夥。

 他在昌平沒有家眷,衣食住行幾乎都是有公家付帳。

 除了幾個小廝,幾乎沒什麽花銷。也就是說。他在昌平每年至少能有一百貫左右的結余。三年下來,三百貫錢。若換成黃金的話,也就是四五鋌金餅,很容易攜帶。

 假王賀逃離之後,那盧永成和王直曾搜查過他的住處。結果連一文錢都沒有發現。

 不僅如此,縣衙裡那些值錢的家具,包括字畫都沒了。

 據服侍他的小廝交代,在他逃離之前,已經讓人把那些東西變賣。也就是說,這家夥離開昌平的時候,身上至少有十鋌黃金。十鋌黃金,在洛陽兌換就是八百貫。

 哪怕洛陽物價高昂,有八百貫何至於去街頭寫信?

 楊守文眯起眼睛,在心裡猜測那假王賀在洛陽的情況。

 他很可能就住在洛陽。亦或者在洛陽有親戚,借居在親戚家中。為了不被人懷疑,他就出門靠給人寫信為生。嗯,亦或者,他在等待機會,能東山再起的機會。

 “兕子,你不會是想要找他吧,那個人可不是好人。”

 “哦?”

 “你想啊,他冒名頂替,當了三年的縣尊。真縣令很可能死於他的手中……”

 “嬸娘。也許他沒有殺死真縣令呢?”

 “若沒有,他怎會有縣令的印綬呢?”

 楊氏是個很倔強的人,她對王賀的印象,也很難改變。

 楊守文笑道:“這有很多種可能……比如那王賀途中病故。他好心幫助王賀收拾遺物,發現了印綬;也可能是在偶然中撿到了印綬,於是生了冒名頂替的心思。

 嬸娘,他在昌平三年,沒做什麽壞事。

 反倒是幫著咱們打退了契丹叛軍,還把縣城治理的井井有條。我倒是覺得。這個人有大本事。”

 “是嗎?”

 楊氏露出了疑惑之色。

 她搖搖頭,輕聲道:“反正,你要是找他,要多留點心思。”

 楊守文笑著點點頭,沒有再去和楊氏爭辯。

 就在這時,烏尤跑進來,氣喘籲籲道:“阿郎,門口有十幾個老軍,說是應約而來。”

 抬頭看看天色,差不多正是酉時。

 楊守文道:“這李從義倒是個守時之人……嬸娘,你陪我去看看,咱家新來的仆從。”

 “又招人嗎?”

 楊氏露出了心疼之色,輕聲道:“已經找了這麽多人,怎麽還要招人?”

 一邊嘀咕著,楊氏一邊跟在楊守文的身後,便來到了前堂。

 十一個衣衫襤褸的老軍,站在前堂。

 在他們身後,還有幾個婦人和孩童,一旁還有一堆行李。

 “李從義拜見阿郎。”

 為首的李從義,看到楊守文出來,微微欠身,大聲說道。

 他們站在那裡,好像十一根筆直的標槍。雖然衣衫襤褸,但卻流露出一股子彪悍氣息。

 吉達站在門廊上,眼睛已經眯成了一條線。

 看得出,他有些激動,似乎對這十一個人非常滿意。

 “青之,這幾個人絕對是沙場老將,身手不弱。”

 吉達計劃著手勢,似乎在建議楊守文,把這十一個人留下來。

 楊守文點點頭,看了看李從義,又看了看他身後的那幾個婦孺,“從義,吃過晚飯沒有?”

 “呃,尚未用過。”

 “那正好,待會兒一起用飯……嬸娘,吩咐廚上,多做些飯食。”

 楊氏雖然不滿楊守文亂招人,但是當楊守文吩咐下來之後,她會毫不猶豫的執行。

 “烏尤!”

 “喏。”

 “讓人整理出一些房子,給從他們住下。

 從義,你隨我來。”

 楊守文指了指李從義,便轉身走進了正堂中。

 他看得出,這李從義是這些老軍的頭領。楊守文其實很好奇,他為何不去投奔薛楚玉,卻跑來投奔自己。這些人,都是有故事的人,相信這裡面會有很多秘密。

 “楊茉莉,挪挪位子。”

 楊守文走進客廳的時候,就見楊茉莉正端著一個大海碗,滿滿一碗的羊羹。他一隻手端著碗,一隻手抓著一張胡餅,大快朵頤,吃的滿嘴流油。看到楊守文進來,他咧著嘴笑了,把那海碗遞過來,含含糊糊道:“阿郎吃,羊羹最好吃了……”

 那海碗,比楊守文的腦袋都大,屬於楊茉莉的專屬餐具。

 楊守文拍了拍楊茉莉的腦袋,讓他讓開位子。

 “從義,坐吧。”

 “遵阿郎吩咐。”

 李從義倒是很快就進入到了自己的角色裡,更口口聲聲呼喚楊守文做‘阿郎’。

 “事情都處理完了?”

 “已經處理好了,多謝阿郎的賞賜。

 這是那金創藥的配方,請阿郎收好……這配方挺好的,就是所需藥材有些貴重。當年薛公在瓜州曾受過一次重傷,就是靠著這金創藥,不過兩月就率部出征突厥。”

 說著話,他從隨身的布包裡取出一個羊皮卷,起身遞給楊守文。

 楊守文把那羊皮卷收好,點點頭,而後看著李從義道:“從義體格健壯,用得什麽武器?”

 “回稟阿郎,我隨薛公之前,曾隨瓜州異人習武,學的是陌刀。”

 “哦?”

 楊守文眼睛一亮,心中更是好奇。

 蓋嘉運的老爹蓋老軍,據說有一口陌刀。不過楊守文沒見過,更不知道怎麽使用。

 沒想到……

 不過,他很快就把這話題轉移,沉聲道:“從義,你既然選擇跟隨我,我自不會虧待你。那些錢,我不問你如何使用,相信你一定有不得已的原因。我隻問,你當初為何要離開軍中?薛公雖故去,可憑你的戰功,做個果毅校尉綽綽有余。”

 李從義沒想到楊守文會問這個問題,愣了一下之後,旋即苦笑。

 “便是阿郎不問,我也要告之阿郎。

 當初,薛公故去之後,我和一乾老兄弟得薛公關照,本留在了軍中。天授元年,有突厥人寇邊。當時鎮守雲州的守將,便是如今的神兵道大總管武懿宗。他命令我家主將冒險出擊,結果我家主將卻遭了突厥人的埋伏,幾乎全軍覆沒……

 武懿宗為了洗脫罪名,便嫁禍我家主將,說他勾結突厥人,並把他拿下,嚴刑逼供,坐實了他的罪名。我家主將待我不薄,薛公故去之後,更是我等為左膀右臂。聽聞他被抓,我和一旅兄弟便冒險突擊大營,殺了武懿宗的侄子,救走了我家主將……只是,他受刑過重,被我們救走後不久,便故去了,我等變成了反賊。”

 這大廳裡,鴉雀無聲,只有楊茉莉呼嚕呼嚕吃羊羹的聲音。

 楊守文目瞪口呆,看著李從義,竟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原以為是什麽原因, 竟然是因為這樣?我勒個去,武懿宗那可是武則天的侄子,其祖父武士逸是武則天的伯父。楊守文倒是聽說過武懿宗,說他性情殘暴,善於誣陷他人。加之其身材短小,相貌醜陋,故而被人在私底下戲稱做‘武矬子’。

 如今,他靠著武則天,已經不是神兵道大總管了,而是正經的河內郡王,左金吾大將軍。

 楊守文吞了口唾沫,覺得喉嚨有些發澀。

 薛楚玉這個大坑貨,怎麽可以把這麽一個燙手的山芋丟過來呢?

 他已經被武則天不喜,被武三思嫉恨,現在又跑出來一個武懿宗,這是要和武家對上的節奏嗎?

 李從義倒是不管不顧,接著道:“我家主將死後,我等便流落邊塞。

 直到三年前,我們才輾轉來到了洛陽。只是當年一起做事的弟兄,只剩下我們二十幾個人。他們留下了一堆孤兒寡婦,按照當初我們的約定,活著的人必須去照顧她們。就這樣,我們在洛陽住下,靠著一幫子力氣,總算是讓她們勉強吃飽肚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