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盛唐崛起》第703章 心狠手辣
敬暉看上去,比之兩年前似乎蒼老了許多。

 兩鬢已經透出斑白,額頭上的皺紋,看上去也比以前多了不少。不過,他的腰杆仍舊挺直,給人一種剛強的氣勢。看到楊守文,那張冷峻的臉上,頓時浮現出笑容。

 不過,楊守文卻清楚的看到,那目光閃爍,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松。

 “敬公,別來無恙。”

 面對著眼前這位未來的‘神龍五老’,楊守文頗為敬重。

 他上前一步,躬身一揖。

 敬暉是堅定的,自李顯入主東宮後,他就一直支持李顯,為此也承受了不少的壓力。

 別看楊守文這兩年不太關心時局,但是卻聽說了不少關於敬暉的事情。

 李旦在偷偷拉攏敬暉,武三思也在暗中拉攏敬暉……不過,敬暉最後都嚴詞拒絕。

 據說,為此他還得罪了武三思和李旦。

 敬暉道:“青之,你可真是一刻也不得安生啊。”

 他話裡有話,自有楊守文心裡明白,兩人相視一笑。旋即,楊守文的目光越過敬暉,便落在了他身後的一個中年男子身上。那中年人大約在四十左右,相貌俊朗。

 他個頭不高,卻頗有一種雅致之氣。

 站在敬暉身後,面帶微笑,卻一言不發。

 覺察到了楊守文的目光,他立刻拱手道:“久聞楊謫仙之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下官鮮於士簡,援兵來遲,還請楊君海涵。”

 遂州刺史鮮於士簡!

 楊守文已經從高力士口中知道,鮮於士簡隨同敬暉一起過來,所以並不感覺吃驚。

 而今的楊守文,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剛走出昌平的毛頭小子。

 特別是在明秀的提醒下,他開始用心去思考事情。鮮於士簡前來,不會是為什麽慕名而來,而不可能真是如他所說,因為遂州沒有及時救援,所以前來向他請罪。

 鮮於士簡作為鮮於燕之子,他會隨同敬暉來,怕是別有用心。

 楊守文有一種預感,他隱姓埋名的日子就快要結束了。這劍南道,說不得要變天了!

 說起來,楊守文也不怨恨鮮於士簡。

 他是遂州刺史,不是梓州刺史也不是普州刺史。

 是否出兵馳援,要因情況而定。現在,鮮於士簡親率兵馬前來,也足以表明誠意。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楊守文也沒有拿捏架子,而是躬身還禮。

 雙方在寒暄了一下之後,便進入了普慈縣城。

 漢州司馬張脩因為得了楊守文的叮囑,所以並未開拔離去,而是留在縣城,迎接敬暉等人到來。

 一行人進入了縣城之後,敬暉就蹙起眉頭。

 雖然城門校場已經清理過,可是那地上的血跡,以及殘留的打鬥痕跡卻依舊清晰。

 敬暉曾主政一方,更經歷過當年默啜入侵趙州的戰事,哪能看不出端倪。

 一行人進入了縣衙後,敬暉便宣讀了聖旨。

 武則天斥責梓州刺史倦怠政務,以至於梓州境內發生了諸多變故。但年資梓州刺史白大威年邁,所以命他告老還鄉,返回京兆故裡頤養天年。也就是說,此前梓州發生的種種變故,朝廷不再追究……這對於白大威而言,也算是一個體面的結局。

 任敬暉暫領梓州時,設西南典客署,處置劍南道歸化蠻人的事務。

 同時,黜益州刺史鮮於燕益州刺史之職,命其領劍南道經略使,抗擊悉勃野人……這道旨意,其實也表明了,鮮於燕仕途終結。一般而言,經略使大都是各道首府刺史擔任。如今除了鮮於燕益州刺史的職務,也表明了朝廷要插手劍南道的決心。

 所為經略使,不過是暫領。

 一俟吐蕃人退走,鮮於燕也將卸下經略使的職務。

 楊守文忍不住朝鮮於士簡看了一眼,卻見鮮於士簡非常平靜,對這道旨意也沒有任何異常的表現。楊守文就知道,鮮於士簡肯定是事先得到了消息。而他這次前來的目的,也就隨之呼之欲出:結交楊守文,向太子李顯靠攏,以保存自身利益。

 想明白了這其中的奧妙,楊守文也就松了口氣。

 他實在是擔心,鮮於士簡來普州攪局……不過現在看來,這個擔憂似乎有些多余。

 “……命楊守文暫領八州軍事,領安夷軍軍使,劍南東道行軍總管,配合敬暉平息叛亂。”

 楊守文聽了這道命令後,頓時傻了眼。

 安夷軍軍使?

 那又是什麽來路!還有那劍南東道行軍總管,又是什麽意思?

 楊守文呆愣愣看著敬暉,有些反應不過。

 這也就是說,他暫時回不得洛陽,要留在劍南道?

 “青之,還不接旨?”

 “臣,遵旨。”

 楊守文接過了聖旨,而後苦笑道:“敬公,聖人這是什麽意思?

 我小小年紀,焉能擔當如此重任?而且,這飛烏蠻之亂已經平定,難不成讓我去瀘州督戰?”

 “我離京時,和蠻尚未造反。

 想必陛下也沒有想到,你會這麽快平定了飛烏蠻之亂。不過,既然陛下委任你為劍南東道行軍總管,都督八州軍事,瀘州也是八州之一,而今有戰事,你當然責無旁貸。”

 敬暉說完,朝楊守文使了一個眼色。

 楊守文雖然不太明白,可終究是沒有反對。

 “對了,我在飛烏時,就聽人說你已經平定了飛烏蠻之亂,為何今日來到普慈,卻看到一副才結束戰事的模樣?”

 “敬公,你來的正好。”

 楊守文立刻抖擻精神,沉聲道:“飛烏蠻之亂的確已經平定,賊酋孟凱業已授首。

 至於這城中的戰亂痕跡,確是昨夜才有。

 普慈縣令馮紹安在此前飛烏蠻來襲時,曾棄城而逃。後戰事結束,我率部前往龍台鎮追擊孟凱,卻不想馮紹安帶人突然返回,不但關押了之前協助我作戰的普慈縣尉蘇老萊,還試圖將之謀害,幸虧馮紹安的夫人康娘子知曉大義,將蘇老萊放走……馮紹安隨後,殺害了康娘子,還指使手下人偷襲城門校場,企圖焚燒糧草。”

 敬暉和鮮於士簡聞聽,不禁大吃一驚。

 特別是鮮於士簡,更露出了緊張之色。

 所有人都知道,馮紹安走的是鮮於氏的門路。他如此行為,會不會連累到鮮於氏?

 若是以前,鮮於士簡倒不會太擔心。

 可現在,朝廷強力插手劍南道,更罷黜了鮮於燕。

 如果馮紹安……那麽對於鮮於氏而言,絕對是一次致命打擊。

 “楊君……”

 鮮於士簡忍不住開口,想要繼續詢問。

 不過敬暉卻將之攔阻,看著楊守文道:“你繼續說。”

 “敬公,可還記得‘穆先生’?”

 “嗯?”

 “就是那個之前曾在蘭州刺殺我的穆先生。”

 “他?”敬暉眉毛一挑,沉聲道:“當然記得……怎麽,這穆先生又出現了不成?”

 “正是。”

 楊守文道:“據馮紹安交代,他棄城前往安嶽求救,卻被普州刺史張尋求拒之門外。之後,那穆先生便出現了,蠱惑馮紹安挑起第二次飛烏蠻之亂,而後由張尋求率兵平定……而且,瀘州刺史趙師立派人向張尋求求援。按照馮紹安的說法,張尋求是不願意出兵,所以才要挑起飛烏蠻之亂,並以此為借口,拒絕趙師立……”

 “混帳東西!”

 敬暉聽罷,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鮮於士簡則眉頭緊蹙,猶豫了一下之後,輕聲道:“楊君,這會不會是馮紹安為了脫罪,故意嫁禍張公呢?”

 事到如今,馮紹安怕是已經無法開脫了,所以鮮於士簡也不準備救他。

 但張尋求……終究是劍南道的豪族。鮮於士簡內心裡,不免生出了幾分幫忙的心思。

 楊守文道:“馮紹安是否嫁禍張尋求,我不知道。

 不過據張司馬的斥候回報,在距離普慈大約六十裡外的柏山溝內,藏匿至少有三千以上的兵馬。我想在這普州境內,能夠調動如此兵馬而不為人知者,非‘張公’莫屬。”

 鮮於士簡聞聽,頓時閉上嘴巴,不再言語。

 而敬暉更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青之,你所言當真?”

 “不信,敬公可問張司馬便是。”

 張脩忙起身道:“敬公,楊君所言絕無半點虛假。

 本來,末將準備開拔前往龍台鎮,不過被楊君勸說留下。隨後,他又讓末將派人前往柏山溝打探……如楊君所言,柏山溝中藏匿數千兵馬,而且都是官軍的打扮。”

 “青之,你又如何知道……”

 楊守文微微一笑,輕聲道:“敬公莫非忘了我的大玉嗎?”

 敬暉聞聽,頓時露出恍然之色。

 他當然知道大玉……當初楊守文路過趙州的時候,敬暉愛其神駿,還動了購買的心思。

 也因為此,破獲了一樁命案!

 對於大玉的能耐,敬暉自然不會有半點懷疑。

 他點點頭,沉吟片刻後,沉聲問道:“青之,既然你已經清楚了狀況,準備如何行動?”

 “敬公來之前,我是有些猶豫。

 雖然離京時,太子曾與我專擅之權,可張尋求畢竟是一州刺史,我要動他並不容易。

 而今陛下委我都督八州軍事,可行專擅之權,卻不知道那普州,可在八州之內嗎?”

 敬暉眼睛一眯,微笑道:“在。”

 “而今瀘州烽煙正熾,可是非常之時?”

 “是!”

 楊守文聽罷這句話,露出了凝重表情。

 “張脩何在?”

 當楊守文問完了那句話之後,張脩其實已經明白了楊守文的意思。

 他不敢怠慢,忙起身躬身道:“末將在。”

 “我以劍南東道行軍總管之名,命你率本部兵馬,火速奔赴柏山溝。

 若叛軍投降,便集結整頓之後,趕往龍台鎮集結;若叛軍執迷不悟,便將之一舉擊潰。凡有反抗者,格殺勿論……爾平定叛軍之後,便率領本部,前往龍台鎮。”

 “末將,遵命!”

 張脩忙躬身領命,大踏步離去。

 這位行軍總管端地夠狠,一句話便把這件事定性。

 叛軍!

 可以想象,當柏山溝的兵馬配上了叛軍之名以後,還有多少人願意作戰呢?

 敬暉看著楊守文,露出了欣慰笑容。

 這才是他希望看到的楊守文,於是果決,且心狠手辣。

 作為堅定的,敬暉很清楚,楊守文在李顯心目中的地位。同時,此次楊承烈回歸弘農,對武則天而言,也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要知道,武則天的母親,同樣也是弘農子弟。這也是武則天為什麽願意培養楊承烈的另一個原因……單靠武家,底蘊不足。而楊家又缺乏人才,所以武則天才會那麽重視楊承烈父子的存在。

 可以預見,勿論是武則天還是李顯,未來都會倚重楊守文。

 若楊守文優柔寡斷,又豈能擔當起兩朝的重視?

 “那,張尋求該如何處置?還有那位穆先生。”

 楊守文沉吟一下,目光落在了鮮於士簡的身上。

 他沉聲道:“鮮於府尊,此事怕是要勞煩你親自動手。”

 鮮於士簡心裡一咯噔,不禁露出苦笑。

 他知道,這一遭是怎麽都少不了的……張尋求不會輕易束手就擒,如果楊守文過去,他說不定會有所準備。可是,如果同為劍南道的鮮於士簡出面,則張尋求會放松警惕。同時,鮮於士簡出手的話,從某種程度上,能夠穩定住劍南道的局勢。

 誰都知道,朝廷要強力插手劍南道。

 如果楊守文和敬暉出手,說不定會引發動蕩。

 可鮮於士簡出手的話……

 鮮於士簡心裡明白,他沒有別的選擇,於是起身躬身一揖,“鮮於士簡遵楊君差遣。”

 “我會讓明秀隨你一同前去。 ”

 楊守文想了想,接著道:“至於那位神秘的穆先生,不能不加以提防。

 我以為,府君最好是帶上兵馬前去……如果能抓到那穆先生自然是大功一件,若抓不到,便不必理睬,只需拿下張尋求。若張尋求膽敢反抗,夫君可以就地將之擊殺。”

 “明白!”

 鮮於士簡深吸一口氣,領命而去。

 大堂上,只剩下楊守文和敬暉兩人。

 敬暉猶豫了一下,輕聲問道:“青之既然已經安排妥當,卻不知接下來,要如何行動?”

 “安撫飛烏蠻的事情,便勞煩敬公。

 我準備立刻前往龍台鎮,並傳信於趙師立趙府君,請他再堅持些時日,自會有援兵抵達。”啟用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