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這樣定了!俺率騎兵衝上城牆殺散清兵,哈哈,誰也想不到騎兵也能衝上城牆去殺清兵,哈哈!”謝浩堂說罷便對後面的騎兵們說:“弟兄們,咱們上城牆殺清兵去!”
此時常州的城牆對於騎兵來說甚是狹窄,但也能夠讓五六匹馬並排馳騁。
謝浩堂躍馬衝上城牆後,便率部朝前猛衝。
剛才猛烈的大爆炸將近處的清兵都震暈過去了,遠處的清兵又還沒弄清發生了什麽回事,被嚇得一時不敢衝來。
謝浩堂帶著騎兵猛然從煙塵中衝出來,在城牆向前上馳騁起來,更是令清兵瞠目結舌不知所措。
以步兵抵擋騎兵,最好的辦法是使用障礙物阻攔,但清軍根本沒有想到對方會以騎兵衝上城牆的,清軍毫無準備之下,去哪裡找障礙物來阻攔騎兵?
其實謝浩堂帶著騎兵在城牆上不用大砍大殺,就是策馬衝擊,以鐵蹄踐踏便可逼得清兵潮水般往後撤退。
按清兵經驗,他們都覺得馬匹衝來時,唯有趕快逃走才是正道,也許自己走快一步,別人就狹窄的城牆馳道上替自己擋住了追殺的馬匹。在這種想法的支撐下,清兵爭先恐後地往前搶跑,不少人被擠掉下城牆去活活摔死。
不管軍官怎麽喝罵都無法挽回清兵在城牆上崩潰的局面,剛才還牛皮哄哄地說要殺得城外血流成河的言語,此刻早已拋之九霄雲外去了。一時間,城牆上已是一片血流成河,清兵的哀嚎慘叫衝天而起。
謝浩堂在城牆上威風凜凜大砍大殺地追殺清兵時,桓智帶著的步兵也取得了成果。
聚集在缺口前的步兵越來越多,手持狼牙棒、大錘、重刀等重量級兵器的,都跟著桓智一樣掄起手中武器,猛然狠砸那片薄薄的磚牆皮。
嘩啦一聲,桓智的狼牙棒終於砸穿了一個小洞口。
受桓智砸穿小洞的鼓舞,周邊的士兵紛紛砸出許多小洞來,很快就連成一大片,在桓智指揮下,眾人一起發一聲喊,猛然將那磚牆皮推倒,形成了一個大缺口。從缺口透過煙塵,可看到常州城內的情況了。
“跟我衝啊!”桓智大喝一聲,揮舞著狼牙棒,推開擋道的磚頭土塊,第一個從缺口跳了下去,往常州空蕩蕩的街道殺去,鐵血軍士兵們也都高呼著跟上殺過去。
“常州城被攻破了!”趕來助戰的民眾原以為要經過一番艱苦的血戰才能攻破常州,但想不到在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鐵血軍便已衝進常州城內與清兵血戰了,動作快到令人反應不過來,不由得興奮起來,紛紛鼓噪著向城牆缺口衝去。
桓智率步兵閃電般衝進城內,清兵還反應不過來,便奪下一座城門,推開堵塞城門的雜物,打開城門,讓城外的鐵血軍和助戰民眾潮水般湧進來,見到清兵便撲上去搏鬥。
至此,清軍控制之下的常州城已無法堅守。
清兵多是明軍投降過去的,遇到戰敗不利時,逃跑保命都很有一手,現在見形勢不妙,紛紛倒拖著兵器朝城外跑去。
逃跑也不能盲目,需要技術和技巧的,這些清兵的大多往江陰逃跑而去,因為那才是他們劉總兵的主力所在方向,按一般的常識估算,人多勢眾靠攏在一起當然是安全的。
不知怎麽回事,鐵血軍攻城之前死死封堵常州與外界溝通的道路,而常州清兵朝江陰方向逃跑時,奇怪的是,鐵血軍卻沒有阻攔,任由其朝江陰方向狂奔而去。
謝浩堂從城牆下來後,率騎兵不緊不慢地跟著清兵在背後追殺而來。這種騎兵隊步兵追殺的方式是戰爭中最佔便宜的,追擊戰中,敵人只顧著逃跑,根本無心阻擊,落在最後的敵人都是弱敵,將背後留給自己,只要衝殺過去,不論是用馬踏還是用馬刀砍,都必定能取得戰果,當將落在後面的敵人殺得差不多時,前面跑得快的敵人也已跑得筋疲力盡,再策馬衝殺上去,又是面對一群弱敵。投入成本小,收獲卻非常高。
本來清兵還可以向四面八方一哄而散的,總會有很多人逃過鐵血軍騎兵的追殺。
但現在的江南與往日的江南完全不同了,自從鐵血軍在江南發放那卑鄙無恥的《抗清大全》以後,都怪江南的暴民亂民中讀書人太多,都學著書中教的憑借山川、懸崖、樹林、河流、湖泊、沙灘、沼澤、草叢、街道、房屋等地形地物,利用磚頭、瓦片、石頭、沙子、木棍、竹子、木片、家具、菜刀、籮筐等有用的武器, 與滿清軍隊周旋,學著用上了什麽對落單的清兵打悶棍、挖坑設陷阱、飯菜井水中下毒、竹簽木刺浸泡牛尿後用來插刺敵人、女子色誘用剪刀捅刺敵人、船夫到半渡弄翻船淹死不會游泳的清兵、等手段,搞得清兵沒有百人以上的隊伍,根本不敢在鄉村僻壤行走,否則隨時都有腦袋被砍的可能。
現在清兵都惱恨自己腦後的豬尾巴辮子起來,因為這辮子,如果分散而逃,不管逃到哪裡,在江南大地幾乎全民皆兵的情況下,立刻就會被當地鄉民認出,只要被認出是清兵,肯定是死路一條。
因此,清兵逃跑都是與時俱進,不敢分散而逃,只能抱團逃跑,向大軍靠攏才是最安全的。謝浩堂就此在追擊戰中大佔便宜,奇跡般沒戰死一人,便在追擊戰中殲滅了三四千清兵。
常州的清兵盼望著逃奔往劉良佐,他們卻不知道劉良佐這時候被楊光率鐵血軍主力像趕鴨子般往常州方向趕著走,劉良佐此時像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望著帶全軍趕快回到常州去休整。
常州退出來的潰軍很快和劉良佐的主力會合了。
“什麽?常州已丟了?”劉良佐聽說常州丟失輜重全部喪失、常州駐軍跑出來的不到一半的消息,頓時在馬背上搖搖欲墜,幾乎要當場暈厥摔下馬去。
而鐵血軍不緊不慢地圍上來,從四面八方趕來助戰的各地民眾和義軍人數起碼有十幾萬人,令劉良佐部清軍面臨著沉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