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星際強兵》第464章 做出選擇
在四艘主力艦的率領下,一百多艘小型戰艦排成了方陣,統一將攻擊力最強,也是防禦最強的正面朝向前方。m.. 樂文移動網

 方陣是最簡單,最常用的戰鬥隊列。

 簡單的說,這些在一個垂直平面上展開的戰艦能夠將火力全部集中在一個方向上,既能攻擊一個目標,也能攻擊多個目標。因為戰艦的正面投影面積最小,防護最強,所以還能提高艦隊的整體防禦能力。

 只是,方陣也不是萬能的,有一個十分突出的缺點。

 這就是,方陣的側翼極為脆弱,如果遭到來自側面的攻擊,很容易被擊潰。因此在艦隊決戰中,往往在跟勢均力敵的對手交戰的時候才組成方陣,以求最大限度的發揮艦隊的攻擊力。如果面對更強大的對手,組成方陣應戰就是找死。此外,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方陣也能發揮作用。

 比如現在,需要阻擊敵人,掩護其他艦船撤離。

 說白了,只要那些雷凌族的戰艦擋在前面,織星族的戰艦就無法攻擊遠處那些正在撤離的運輸飛船。

 擊潰由四艘主力艦統帥的一百多艘雷凌族戰艦,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算林鳳駕駛的是女皇戰機,可是隨同她到來的只有幾十艘小型戰艦,並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哪怕把十艘流影艦算上,在戰力上也最多跟擁有四艘主力艦的雷凌族艦隊持平,沒有絕對的優勢。

 林鳳哪敢遲疑,立即駕駛戰機飛了回去,同時給所有戰艦下達了命令。

 貿然衝擊雷凌族艦隊等於送死。

 要知道,組成方陣的一百多艘雷凌族戰艦可以集中火力攻擊一個目標。如果織星族戰艦在沒有組織的情況下分頭髮起攻擊,也就等於讓對手各個擊破。別說只是小型戰艦,就算是主力艦,也無法在上百艘戰艦的集火攻擊中幸存下來。必須組織起來發動進攻,也只有這樣才能擊敗敵人。

 還好,織星族戰艦的艦長都很機靈。而且非常熟悉艦隊交戰的戰術。

 在林鳳下達命令之後,幾十艘戰艦就排成了整齊的隊列,不過不是方陣,而是更利於進攻的錐形陣。

 如果說方陣能攻能守。那麽錐形陣就是純粹的進攻陣列。

 錐形陣以一艘戰艦為核心,其他戰艦在其側後方梯次排開,從而將艦隊的攻擊力集中到一個點上,用來突破敵人的防線。一般情況下,由艦隊裡戰力最強的戰艦為核心。其他戰艦按照戰力高低依次跟進。

 其實,這也是織星族艦隊最常用的陣列。

 如果是織星族主力艦隊,那麽充當核心的肯定是神母號。

 問題是,林鳳統帥的不是織星族主力艦隊,不但沒有神母號這樣的超級戰艦,連主力艦都沒有。

 陣列頂端的位置留了出來,那是為林鳳準備的。

 小型戰艦的攻擊力算不上強悍,特別是在主力艦面前,相比之下,林鳳駕駛的女皇戰機反而更加突出。

 顯然。要想突破雷凌族艦隊組成的方陣,特別是那四艘主力艦的封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女皇戰機上。

 林鳳沒有推托,她是這支艦隊的統帥,理應一馬當先。

 只是,十艘流影艦沒有加入隊列。

 此時,之前駕駛太空戰機出來跟敵人交戰的十名女武士已經回到自己的戰艦上,接管了戰艦的指揮權。

 在林鳳下令組成陣列的時候,十艘流影艦以最快的速度離開了戰場。

 不是逃跑,也不是撤離。而是另有所圖。

 從正面攻擊艦隊方陣是最愚蠢,也是最老套的辦法。如果有絕對的戰力優勢,問題還不是很大。如果沒有絕對的戰力優勢,特別是足夠強大的攻擊力。那麽從正面發動進攻肯定會遇到麻煩。

 顯然,林鳳統帥的艦隊沒有絕對的戰力優勢,攻擊力也算不上強大。

 就算女皇戰機的攻擊力跟主力艦相當,可是艦隊裡的其他小型戰艦都缺乏攻擊力,別說跟主力艦相提並論,甚至不比雷凌族的小型戰艦好多少。依靠這些小型戰艦。顯然無法突破敵人的方陣。

 從側面發動攻擊,才是突破艦隊方陣的理想辦法。

 毫無疑問,流影艦擁有速度上的優勢,而且攻擊力不算弱。如果能夠在林鳳他們拖住敵人的時候,機動到敵方側面,再發動攻擊,就能打亂敵艦隊的陣列,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只是,林鳳依然沒有太大的信心。

 關鍵就是,在雷凌族的艦隊裡面有四艘主力艦,而且都是sss級主力艦。

 雖然那是四艘在一千多年前,也就是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期間建造的主力艦,算得上是老掉牙了,但是主力艦就是主力艦,不管是攻擊力、還是防護能力都遠在小型戰艦之上,唯一不如的只是機動性能。

 其實,這四艘主力艦不算落後。

 很簡單,持續了一千年的和平盛世,讓包括雷凌族在內的所有頂級文明都不太重視軍事力量的建設與發展。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在過去的一千年裡,銀河系聯盟的軍事技術並沒有太大的進步。

 雖然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結束後,銀河系聯盟並不相信一紙停戰條約就能帶來永久的和平,矽魅聯盟也不會忘記慘敗所帶來的恥辱,因此停戰條約只是停戰,只是讓雙方有時間恢復元氣,等到再次具備發動戰爭的實力之後,戰爭就會再次爆發,所以在隨後的大約四百年裡,包括頂級文明在內,銀河系聯盟的大多數文明都以軍事建設為重,不但維持了戰爭期間的軍隊規模,還耗費大量資源開發軍事科技。但是在此之後,戰爭沒有像大部分人預料的那樣再次爆發,而且各方面的情報都表明,矽魅聯盟沒有在短期內發動入侵的能力,也沒有為戰爭做準備。結果就是,包括七個頂級文明在內,銀河系聯盟的各個文明陸續降低了對軍事建設的重視程度,甚至連人類聯邦都受到了影響。在此後的大約五百年裡面,銀河系聯盟的軍事科技始終沒有獲得實質性的發展,即便是一些已經開發出來的先進技術,也因為成本等因素沒得到推廣應用。

 可以說,銀河系聯盟浪費了這五百年。

 雖然處於維護軍事力量,包括雷凌族在內,銀河系聯盟的七個頂級文明陸續建造了一些新式戰艦,比如在過去五百年裡,雷凌族就建造了三百多艘新式主力艦,還大量采用了新興技術,但是跟保有的數量眾多的主力艦相比,新建的主力艦根本不算多。即便在雷凌族艦隊裡面,依然是以那些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期間建造的主力艦為主,新建主力艦所佔的比例不到三成。此外,通過改進等方式,很多已經服役了一千多年的主力艦依然擁有足夠強悍的戰鬥力。

 在第六次格林尼治戰爭爆發之前,恐怕連萬羅戰皇都認為,那些經過了現代化改進的主力艦足以應付矽魅聯盟的威脅。

 顯然,事實並非如此。

 發生在北四區的戰鬥已經證明,在過去的一千年裡,矽魅聯盟不是沒有做準備,而是一直在做準備,只是沒被銀河系聯盟發現。更重要的是,矽魅聯盟把戰爭準備的重點放在了軍事技術上。別的不說,矽魅大軍能夠繞過格林尼治防線,直接出現在北四區,肯定掌握了更先進的空間跳躍技術。

 當然,這些都說遠了。

 雖然十艘流影艦正在向雷凌族艦隊的側面機動,但是林鳳依然沒有多大的信心。就算集中全部戰艦的力量攻擊一艘敵艦,也就只能摧毀一艘主力艦。等到雷凌族艦隊發起反擊,林鳳統帥的這些小型戰艦將遭受滅頂之災。要知道,就算是流影艦也未必能夠擋住主力艦的強大火力,更別說是普通小型戰艦。

 有必要跟敵人死磕嗎?

 這個時候,林鳳猶豫了,或者說是變得理智。

 遠處,雷凌族的運輸船隊正在戰艦的保護下撤退,也就是進行空間跳躍,而留下來的這些戰艦只是負責斷後。很明顯,在運輸船隊撤走之後,這些戰艦也會撤退,不會跟女皇戰機率領的織星族艦隊決戰。真要決戰的話,至少不會隻留下一百多艘戰艦,也不會主動衝過來跟織星族艦隊交戰。

 敵人已經打算撤退,還有必要死戰到底嗎?

 別忘了,林鳳來此的目的是接應楊屹他們,而不是殲滅雷凌族艦隊,也沒人指望她能用幾十艘小型戰艦殲滅雷凌族艦隊。

 更重要的是,林鳳此時已經知道,楊屹沒有在這裡, 而是在礦渣星上。

 此外,楊屹帶來的二十個人類軍團也在礦渣星上,而且面對的是已經進駐礦渣星的十多個雷凌族軍團。

 顯然,雷凌族艦隊撤走,表明已經放棄了進駐礦渣星的軍團。

 也就是說,就算殲滅了留下來斷後的雷凌族戰艦,對正在礦渣星上跟雷凌族軍團交戰的人類軍團也沒有任何幫助。

 相反,如果在這裡耽擱太多的時間,反而對人類軍團很不利。

 別忘了,雷凌族軍團的戰鬥力絕對在人類軍團之上。

 林鳳早已想到,如果不是情況緊迫,楊屹絕對不會讓十艘流影艦攻擊雷凌族艦隊,因此礦渣星上的局面肯定十分糟糕。

 在殲滅敵人的斷後艦隊與救助楊屹之間做出選擇,根本不是什麽難事。()《星際強兵》僅代表作者閃爍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作刪除處理,的立場僅致力於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台。【】,謝謝大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