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星際強兵》第440章 盡職盡責
哭泣盆地中心,一座巨大的建築物拔地而起。

 雖然沒有帶來專門的建築設備,讓施工變得有點麻煩,但是在艦隊裡面有專門用來運送設備的艦船,而且以雷凌族的強大實力,在這顆滿目瘡痍的行星上建造一座要塞級別的軍營顯然算不上困難。

 如果有專門的建造設備,工程進度還能加快不少,而且建造的營地更加牢固。

 只是,為什麽要在這裡建造營地?

 卡爾森並不清楚,他只是按照艦隊司令下達的命令行動,而且做為工程負責人,他也不需要知道為什麽。

 在雷凌族的任何一支艦隊裡都有一個像卡爾森這樣的工程負責人。

 這不但是雷凌族的傳統,也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在來到南阿爾法星系,並且發動針對土著文明的戰爭時,雷凌族的每支部隊裡就有專門負責工程營造的人員。正是如此,雷凌族的軍團才戰無不勝。雖然工程人員的戰鬥力不怎麽樣,但是在激烈的戰鬥中,工程人員營造的軍營與防線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過去的數千年裡,雷凌族的軍事工程人員創造了很多奇跡。比如在第一次格林尼治戰爭期間,雷凌族的軍事工程人員在短短一個月內將一顆小行星改造成了太空要塞,並且在此擋住了矽魅大軍的步伐,為銀河系聯盟的其他文明爭取到了完成戰爭動員的時間,讓其他文明組建了更多軍團,也才有了隨後的戰略大反擊,以及最後的勝利。

 顯然,在這裡建造一座要塞級軍營根本算不了什麽。

 雖然礦渣星上的資源早就被開采光了,被廢棄了數千年,但是在這顆行星上,依然有很多能夠利用的材料。當然,建造營地需要的最多的材料隨處都是,也就是任何一顆固體行星上都有的岩石。準確說是二氧化矽。對岩石進行簡單加工後。使其具備可塑性就能用來建造各種基礎設施。

 比如,那座巨大的指揮塔。

 “指揮塔”只是通俗稱呼,其實那是軍營的核心。隨後,工程人員將在裡面安裝一台用來維持整個營地的大型原能轉換器。以及將原能轉換成其他能源,以及把獲得的能源輸送到營地各出的設備與管道。最後還會在裡面安裝一套能夠維持整座軍營的生態系統,徹底的改變軍營裡面的環境。

 在工程人員完成這些工作之後,軍團就能進駐了。

 按照雷凌族軍團的標準。即便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工程人員也能利用軍團攜帶的工程設備。在一天之內建造出一座足夠容納整個軍團的軍營。如果有足夠多的設備,特別是重型設備,一支工程部隊能夠在十天之內建造出能夠容納一百支軍團。而且具有完善的防護設施的要塞級軍營。

 只要軍營建成,雷凌族軍團就戰無不勝。

 雖然雷凌族擁有銀河系聯盟最強的軍事實力。但是雷凌族軍團擅長的不是進攻,而是防禦。相對而言,反到是織星族軍團更加擅長進攻。在過去數千年裡。雷凌族軍團所取得的重大勝利,幾乎全是通過防禦獲得。簡單的說,只要讓雷凌族軍團在戰場上站穩腳跟,也就是建造起了牢固的要塞與防線,即便是由戰皇親自統帥的矽魅大軍也未必能攻破,而且雷凌族軍團很少在防禦戰鬥中被敵人打敗過。雷凌族軍團在防禦作戰中最重要的依托,就是牢不可破的軍營。

 依托以軍營為核心的防禦工事,雷凌族軍團能夠擋住十倍、甚至百倍於己的強敵。

 在第一次格林尼治戰爭中的“所羅門戰役”中,雷凌族軍團依靠臨時建造的要塞,用十個軍團的兵力在所羅門小行星抵抗近千個矽魅軍團的輪番攻擊,堅守了足足十年,直到援軍趕到。這場被所有文明記入軍事教科書的經典戰役成就了雷凌族的威名,同時讓雷凌族軍團聲名遠揚。

 也正是擅長防禦,所以在歷次格林尼治戰爭中,雷凌族軍團都是戰場上的中流砥柱。在幾次格林尼治戰爭中,雷凌族軍團的主要任務就是建造、守衛與控制前沿基地,其他文明的軍團則負責進攻。最有代表性的是第三次格林尼治戰爭,在雷凌族軍團的支持與援助下,織星族軍團的進攻實力得以全面發揮,結果等到其他文明的軍團開到戰場的時候,矽魅軍團已經被擊潰。簡單的說,雷凌族與織星族一守一攻,在密切的配合之下就戰勝了由戰皇親自統帥的矽魅大軍。

 這是雷凌族軍團的輝煌歷史,卡爾森當然知道。

 只是,現在的情況卻不是很理想。

 雖然只有十支軍團跟隨艦隊行動,但是艦隊司令官卻讓卡爾森在這裡建造一座能夠容納一百支軍團的要塞級軍營,而且必須在十天內完工。如果有足夠的重型設備,卡爾森不覺得有多大的挑戰性。問題是,沒有足夠多的重型設備,連人手都不夠。卡爾森想不明白,只有十支軍團,為什麽要建造一座能容納一百支軍團的要塞級軍營?只不過,卡爾森知道,艦隊司令官的命令很有可能來自萬羅戰皇。這就意味著,肯定有更多的軍團正在趕來,而且很快就會到達。

 萬羅戰皇調動了一百支軍團?

 要知道,即便在一千年前的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中,雷凌族也只在三場決定性的關鍵戰役中出動過這麽多兵力。如果不是決定性戰役,比如只是守住或者鞏固防線,十個軍團就足夠了。

 別忘了,依托牢固的防線,十個雷凌族軍團足夠抵擋十倍於己的矽魅大軍。

 再說了,礦渣星在中心大區,就算鄰近北部大區,離北四區也有上千光年,矽魅大軍很難在此發動大規模進攻,因此遭到圍攻的可能性很小。現在有十個軍團跟隨艦隊行動,有什麽理由增派兵力,而且是一百個軍團?

 這種戰略上的問題,卡爾森想不明白,也沒多想。

 做為一名基層軍官,卡爾森要做的只是服從命令,按照命令行動。至於為什麽,根本不是他需要搞明白的事情。

 當然,做為一名參加過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的老兵,卡爾森懂得軍隊的紀律。

 在軍營的指揮塔落成後,他沒有偷懶,現在也不是偷懶的時候。指揮塔只是核心,而一座完整的軍營,還需要很多其他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卡爾森在此建造的是一座要塞級軍營,也就是能夠駐扎大量軍團的要塞,而要塞的關鍵是完整的防禦設施,也就得構築一道堅固的外圍防線。

 按照軍團的建造程序,在建造要塞級軍營的時候,首先完成指揮塔,然後就是至關重要的外圍防線。要在完成外圍防線之後,才開始建造內部的基礎設施。只有這樣,才能在遭到攻擊的時候守住軍營。

 問題是,在這個鬼地方,哪來的敵人?

 雖然卡爾森是第一次來到礦渣星,但是他看過相關資料,知道這顆星球早在幾千年前就被廢棄了。

 這是一顆荒蕪的星球,不但沒人在此定居,連路過的飛船都很少見。

 矽魅聯盟的敵人?

 顯然不可能,如果礦渣星上有矽獸,早就被艦隊發現了。

 卡爾森依然想不明白,不過依然沒有多想。

 做為一名盡職盡責的工程負責人,在指揮塔落成之後,他就開始著手建造外圍防線。

 顯然,這是一件苦差。

 在此之前,外圍防線由三個軍團負責。因為只是臨時駐守,所以軍團在盆地外圍建造的只是一些臨時工事。接下來,卡爾森率領的工程部隊得在這條防線上建造永備工事,並且逐一替換軍團修建的臨時工事。如果只是一座普通營地,問題還不是很大。可是,卡爾森他們要建造的是一座能夠容納一百支軍團的大型營地。更要命的是,礦渣星上沒有居民,所有補給都得通過飛船運送,也就得在營地裡設置讓飛船起降的場地,以及用來儲備武器、彈藥等物資的倉庫,因此營地規模比通常情況大了一倍,而營地的外圍防線也就更加漫長,需要修建的工事就更多。

 顯然,要在十天內完成這座要塞級軍營絕對不可能。

 還好,艦隊司令官通情達理,在卡爾森說明了情況之後,也做出了讓步,只要求在十天內完成外圍防線。

 即便如此,時間依然十分緊張。

 要知道,哭泣平原是一個巨大的隕石坑,半徑達到一千公裡,外圍防線的長度就是六千多公裡。就算按照最低標準,每隔十公裡建造一座永備工事,也是六百多座,而且還要建造大約一百個機動部隊營地。

 別說卡爾森只有三個軍團的工程部隊,就算十個軍團的工程部隊全都來了,也未必能在十天之內完成。

 當然,艦隊司令官認為卡爾森能辦到,卡爾森也就只能相信自己能辦到。

 不管怎麽說,命令就是命令,就算沒有多少信心也要盡力而為,總不能因為覺得無法完成就怠工吧。

 必須承認,卡爾森是一個很負責的工程軍官。

 在完成了指揮塔的建造工作之後,他與手下的工程官兵一樣,去了盆地外圍,親自參與外圍防線的建設工作。

 主要是人手不夠,不然卡爾森也不會如此辛勞。啟用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