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星際強兵》第1130章 克隆禁忌
在戰爭爆發後不久,為了解決兵員不足的問題,昆陽族就秘密啟動了克隆計劃,只是當時以前期研究為主。因為戰鬥打得較為順利,沒有受到多大壓力,加上狂獸族與兵域族都很積極,分擔了很多任務,所以昆陽族在戰爭初期還能夠堅持精兵政策,而且昆陽族的常備軍團足以應付承擔的任務。

 到玉擎宇的時代,情況就沒有那麽理想了。

 當然,也不止是玉擎宇一個人的影響。

 在度過了戰爭初期的艱難時光後,人類聯邦開始發力,而玉擎宇也在這個時候登上歷史舞台。在完成全面戰爭動員之後,人類聯邦首先拓展戰線,即通過延伸戰線的方式來削弱對手的兵力密度,讓還沒有完成全面戰爭動員的昆陽族、狂獸族與兵域族無法依靠有限的兵力取得重大突破。接下來,由玉擎宇提出與率先采用的防禦戰略,在很大的程度上削弱了進攻方的優勢,彌補了人類聯邦在總體實力上的欠缺。結果是,昆陽族、狂獸族與兵域族都出現了兵力不足的問題。

 如果說,在此之前,昆陽族還能依靠狂獸族與兵域族,那麽隨著戰線延長,以及人類聯邦采用大縱深防禦戰略,在狂獸族與兵域族的兵力也出現了問題的情況下,昆陽族再也無法回避自身的問題。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進攻方無法迅速擴充兵力繼續發動進攻,人類聯邦就有機會建起一條極為牢固的防線,然後依托這條防線給予進攻方重創,讓進攻方遭受巨大損失,最終迫使進攻方妥協。其實,這也正是玉擎宇主導的縱深防禦戰略的最終目的,即通過牢固的防禦打開談判之門。

 在此期間,昆陽族、狂獸族與兵域族都在向極境族施壓,要求極境族出兵參戰。

 只是,極境族並沒妥協,而是以康盛女王剛剛登基,族群內部的矛盾沒有得到徹底化解為由,拒絕出兵,只是答應提供更多的支持,比如派遣軍團與艦隊承擔起守衛後勤補給線的任務。

 顯然,昆陽族、狂獸族與兵域族最終還是得依靠自身的力量來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兵域族軍團開始參加一線戰鬥。只可惜,幾場戰鬥打下來,兵域族軍團的糟糕表現讓所有人都感到失望。讓兵域族軍團控制佔領的恆星系沒什麽問題,可是要讓兵域族軍團去跟人類軍團對壘,那就是個天大的問題。當時由兵域族軍團主導發動的幾次進攻全以慘敗收場,不但沒有減輕昆陽族與狂獸族軍團的負擔,到最後還要昆陽族軍團出面收拾殘局。可以說,如果不是昆陽族早就有所準備,不相信兵域族軍團能改變局面,後果將十分嚴重。

 至於狂獸族,擴軍沒有問題,不過也幫不了昆陽族。

 很簡單,狂獸族的優勢就是兵力規模。在四個二流頂級文明當中,只有狂獸族在和平時期保持了一支足夠龐大的常備軍,而且能夠在戰爭時期迅速擴充兵力。在戰場上,狂獸族軍團的戰鬥力也很強悍,只要有合適的條件,幾乎能橫掃一切。問題是,狂獸族軍團並不具備單獨作戰的能力,特別是與人類軍團交戰。關鍵是,人類軍團最擅長的就是防禦,只要建立起了牢固的堡壘,往往能夠以一擋百。在面對狂獸族軍團的時候,人類軍團的防禦實力能夠發揮到極至。很簡單,狂獸族軍團擁有的只是數量優勢,而人類軍團的防禦戰術特別適合用來抗擊掌握了數量優勢的敵人。正是如此,在大部分戰場上,狂獸族軍團得在昆陽族軍團的協助下才能取得勝利,或者說由狂獸族軍團協助昆陽族軍團。通常情況下,首先由狂獸族軍團發動衝鋒,消耗人類軍團的火力與兵力。等到狂獸族軍團在人類軍團的防線上打開突破口後,昆陽族軍團的精兵投入戰鬥,從突破口撕開人類軍團的防線,迫使人類軍團撤退,或者將人類軍團分割殲滅。

 顯然,昆陽族軍團是絕對的主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也就是說,就算狂獸族能夠及時擴充兵力,如果沒有昆陽族軍團的配合與支持,也無法改變戰局。

 所有的問題都集中到了昆陽族身上,而且關鍵就是昆陽族能否迅速擴充兵力。

 當時,最大的問題還不是小型原能轉換器的產量,而是兵員。

 別忘了,在過去幾千年裡,四個二流頂級文明始終受到三個一流頂級文明威脅,隨時有可能遭到襲擊。為了生存,也為了發展,四個二流頂級文明從來沒有放松警惕,一直在為戰爭做準備。因為戰爭始終沒有爆發,所以四個二流頂級文明囤積下了大量戰爭資源,比如用來製造小型原能轉換器的原晶,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昆陽族手裡。別忘了,只有昆陽族擁有聖器。雖然受到各種因素限制,特別是有限的人口規模,昆陽族不具備大規模生產小型原能轉換器的能力,但是處於維護自身利益,也為了跟三個一流頂級文明對抗,昆陽族一直掌握著原晶的生產與供應鏈條。簡單說,其他三個二流頂級文明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能獲得由昆陽族提供的原晶,而且大部分時候都是以購買的方式獲取。如果沒有特別的需要,即便是極境族也無法獲得額外的原晶。

 數千年來,昆陽族積累了足夠多的原晶。

 到與人類聯邦的戰爭爆發的時候,昆陽族囤積的原晶不但能滿足自身需求,還能支援其他文明。即便以戰時的消耗速度計算,昆陽族囤積的原晶也能使用上百年,短期內不存在原晶短缺的問題。

 事實上,為了盡快戰勝人類聯邦,昆陽族在戰爭爆發之後就委托極境族加快小型原能轉換器的生產速度。因為沒有直接出兵參戰,所以極境族沒有理由推托,並且陸續開啟了多條小型原能轉換器的生產線。在玉擎宇統帥人類軍團的時代,極境族生產的小型原能轉換器還超過了戰鬥損耗。

 顯然,問題就是,有沒有足夠多的兵員來使用這些小型原能轉換器。

 極境族沒有參戰,自然輪不到由極境族的戰兵來使用這些小型原能轉換器。兵域族軍團的戰鬥力是個大問題,就算有足夠多的戰兵也未必能夠變得更強大。狂獸族受到自身條件的限制,擁有原體的個體並不是很多,大概只有百萬分之一,因此對小型原能轉換器的需求也不是很大。

 可以說,昆陽族的條件最優越,幾乎所有個體都擁有原體。

 問題是,昆陽族的人口基數實在是太少了,而且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無法在短期內培養出足夠多的成年個體。

 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特別是隨著戰爭規模擴大,速勝的希望越來越小,昆陽族必須找到解決辦法。

 當時,昆陽族采取了三條措施。一是在族群內部擴大征兵范圍,開始面向王室之外招募優秀人員,彌補因為王室成員不足產生的問題。二是尋找替代辦法,即能夠讓平民軍人在沒有小型原能轉換器的情況下獲得強大戰鬥力的辦法,而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原能儲存器。三是擴充人口規模,為長遠打算。

 顯然,關鍵是第三條措施。

 雖然昆陽族出台了鼓勵生育的政策,同時降低了成年門檻,但是在短期內,這些政策沒什麽效果。通常情況下,昆陽族的未成年個體需要三十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成年,即便降低了成年門檻也不會低於二十年。如果考慮到政策的推廣速度,特別是民眾的接受程度,這些鼓勵生育的政策至少需要五十年才能產生效果。

 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昆陽族啟動了克隆工程。

 可以說,在當時,克隆是唯一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兵員欠缺的辦法。

 只是,克隆人顯然不是真正的昆陽人,也無法成為真正的戰兵。受此影響,昆陽族不得不放棄精兵政策,即不再由戰兵組建軍團, 只是由戰兵擔任軍團的軍官,而克隆戰士充當普通士兵。

 因為嚴重的戰鬥消耗,所以昆陽族的精兵政策也無法維持下去。

 當然,昆陽族沒有大張旗鼓的宣揚此事。

 很簡單,克隆智慧生命是天大的禁忌,哪怕在戰爭時期也不例外。關鍵就是,克隆智慧生命也是智慧生命,有著自身的需求,也必然有獨立意識,卻無法像自然誕生的智慧生命那樣獲得承認,並且認同自身。如果克隆智慧生命大行其道,那麽第一個受到威脅的就是其本體。也正是如此,在過去的數千年裡,銀河系聯盟的眾多文明情願發展智能程序,來取代與提高個體的價值,也絕不會采用克隆技術。可以說,如果有別的辦法,昆陽族不會用克隆人來擴充軍團。

 因為是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昆陽族的克隆基地全都在王室控制的恆星系內,而且由王室直接管理。至於從這些基地裡出來的克隆戰士,在接受了簡單的訓練之後,都將以普通士兵身份編入昆陽族軍團。

 當然,這已經不再是秘密,或者說是公開的秘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