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學士》第400章 嘉靖的狂喜(4)
第四百章嘉靖的狂喜(四)

 黃錦並不知道自己現在莫名其妙地就被文官們給恨上了,在三大閣老看來,張璁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七品官,又沒有職權,在京城這七品六品官多如狗的地方,張璁根本就不算什麽。

 小小一個在吏部觀政的新科進士居然敢伏闋上書,實在冒險。換成其他人,肯定會考慮,若這事的後果究竟會怎樣。一旦應對不妥,罷官免職還是輕的,被直接打死在駕前也有可能。

 若不是有強力人物撐腰,張璁他敢這麽做嗎?

 黃錦,也隻可能是黃錦,才有能力保護張璁,讓張璁膽敢行此逆天之事。

 明朝的文官系統能力極大,有掌握著社會輿論,黃錦這會算是捅了馬蜂窩。可惜他並清楚自己正處於危險之中,也不清楚這禍水怎麽就引到自己頭上來了。

 此刻的他非常之得意,進了玉熙宮精舍,黃錦就笑眯眯地站在皇帝身邊,用欣賞的目光看一會兒張璁,有用挑釁的目光看一會兒孫淡。

 孫淡好象也被黃錦給壓製住了,默默地站在一旁,什麽話也沒說。

 “臣張璁磕見陛下,驚擾聖駕,萬死!”一進屋,張璁就跪在地上,將他重重地磕了下去。他額頭上滿是鮮血,一磕頭,就在地上留下一道紅得觸目驚心的印記。

 黃錦忙對嘉靖道:“陛下,我看這張璁身上的傷不輕啊,再這麽跪下去,只怕等下就起不來了,也沒辦法回萬歲爺的話。”

 嘉靖心機深沉,他心中雖然激蕩,卻也不多說,隻點點頭。

 黃錦道:“張璁你起來回話吧。”

 “謝陛下。”張璁站了起來,竭力地挺直腰杆。

 他雖然渾身是血,看起來非常狼狽,可這一站,卻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

 嘉靖看得心中一陣歡喜,心道,此人的風度氣質倒是不錯,已與孫淡楊慎比肩了。只可惜孫淡和楊慎實在傲氣,有的時候未免不為朕喜歡。倒是這個張璁行事甚為從容,也知道畏懼天威,是個可用之人。

 嘉靖朝黃錦看了一眼,平靜下心緒,說:“黃錦,把張璁那份折子念一念。張璁乾冒大險來上書,肯定要什麽要緊事情。”

 “是,臣這就念。”說完話,黃錦清了清嗓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陛下嗣登大寶,即議追尊聖考以正其號,奉迎聖母以致其養,誠大孝也……”

 他本就沒什麽文化,張璁這篇文章寫得本就極好,其中也用了不少典故。黃錦是一概不知,他雖然生在深宮,可卻長在安陸,有極重的湖北口音。這一念起來,雖然也通順,可鄉音實在太濃,聽得人心中不暢。張璁這好好一篇聲情並茂的文章在他口中讀出來,卻變得有些不是味道。

 皇帝雖然能聽懂黃錦說什麽,可他如今好不容易聽到自己想聽的聲音,自然是希望越多人知道越好。如今,屋中有十來個太監侍侯者,這些人可聽不懂黃錦究竟在念什麽。

 所謂快樂要與人分享,才是雙倍的快樂。

 皇帝見黃錦的話別人也聽不懂,心中就不樂意了。面色一沉沒,“行了!”

 黃錦愕然地閉上嘴巴。

 嘉靖指了指孫淡:“你來念,朕喜歡你的聲音。”

 孫淡在讀書的時候好歹也當過兩天播音員,雖然是校廣播站的主持,可怎麽說也練了一口不帶口音的標準普通話。堪稱字正腔圓,穿透力極強。能夠在一個大禮堂裡,不使用擴音器材,讓所有人都能清晰地聽到他的聲音。

 想當年,為了練習播音,孫淡可沒少下功夫。窮人家的孩子,沒有家庭可以依靠,一切都得靠自己的真本事。為了有一技傍身,孫淡曾經拿一張紙豎在自己嘴前練習發音。一篇千字文讀完,紙上也不帶一星半點唾沫。

 見皇帝這麽說,在屋中侍侯的十幾個太監都知道皇帝對黃錦的鄉音非常不滿意,雖然不敢笑出聲來,心中卻都是直樂。

 黃錦一張臉變得通紅,隻得不情願地將折子遞過孫淡。

 孫淡有意讓黃錦出醜,接過折子只看了一眼,就有遞還給黃錦。

 眾人見孫淡如此舉動,都是一愣,連皇帝也不解地看了過來。

 其實,張璁這份折子就是孫淡捉刀寫成的,自己腦子中的資料庫中就現存了一篇幅。他才不耐煩拿著稿子念呢,又有心買弄,提高聲音念道:“廷議執漢定陶、宋濮王故事,謂為人後者為之子,不得顧私親。夫天下豈有無父母之國哉?

 《記》曰:‘禮非天降,非地出,人情而已。’漢哀帝、宋英宗固定陶、濮王子,然成帝、仁宗皆預立為嗣,養之宮中,其為人後之義甚明。故師丹、司馬光之論行於彼一時則可。今武宗無嗣,大臣遵祖訓,以陛下倫序當立而迎立之。遺詔直曰‘興獻王長子’,未嘗著為人後之義。則陛下之興,實所以承祖宗之統,與預立為嗣養之宮中者較然不同。議者謂孝廟德澤在人,不可無後。

 假令聖考尚存,嗣位今日,恐弟亦無後兄之義。且迎養聖母,以母之親也。稱皇叔母,則當以君臣禮見,恐子無臣母之義。

 《禮》‘長子不得為人後’,聖考止生陛下一人,利天下而為人後,恐子無自絕其父母之義。故在陛下謂入繼祖後,而得不廢其尊親則可;謂為人後,以自絕其親則不可。夫統與嗣不同,非必父死子立也。漢文承惠帝後,則以弟繼;宣帝承昭帝後,則以兄孫繼。若必奪此父子之親,建彼父子之號,然後謂之繼統,則古有稱高伯祖、皇伯考者,皆不得謂之統乎?臣竊謂今日之禮,宜別立聖考廟於京師,使得隆尊親之孝,且使母以子貴,尊與父同,則聖考不失其為父,聖母不失其為母矣。”

 嘉靖沒有關門閉戶的喜歡,門窗都大開著。孫淡的聲音洪亮地從屋中傳了出去,在玉熙宮中擴散開去,幾乎在同時,上百內侍都清晰地聽到了這分奏折,也明白這個折子中所代表的意思。

 在為張璁竟然敢於寫這份折子的同時,也驚訝於孫淡充沛的中氣和標準的官話。這口音,已經不屬於任何一地的方言,標準得讓人毛骨悚然。

 屋中的皇帝和太監們也是非常吃驚,這個孫淡只看了一眼張璁的折子就能一字不漏地背下來,果然是今科的狀元公,這分本事還真不多見。

 張璁這份奏折認為嘉靖即位是繼承皇統,而非繼承皇嗣,即所謂“繼統不繼嗣”,皇統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繼不可,而且漢定陶王、宋濮王都是預先立為太子,養在宮中,實際上已經是過繼給漢成帝和宋仁宗,“其為人後之義甚明”。張璁建議嘉靖仍以生父為考,可在北京別立興獻王廟。

 這一篇奏折有理有據有節,又有典故可依,直接說到嘉靖的心坎中去了。

 他悚然動容,猛地站起來,眼中有眼淚落下。他一步走到張璁面前,扶住他的手,道:“有張卿的奏折,吾父子獲全也!”

 張璁心中一松,知道這風高浪急的一關總算闖過去了,想起剛才所吃的苦頭,想起身上的斑斑傷痕,他心中一疼,眼淚也落了下來。

 透過迷朦的淚眼,他仿佛看到錦衣玉食的未來,看到了光明通暢的前程。

 而就在遠方,孫淡朝他眨眨眼睛。

 這一切,都拜孫靜遠所賜,是他早已經計劃好了的。

 說起智謀與才華,張璁不如孫淡多也!

 看到張璁落淚,嘉靖這才意識到自己的人君禮儀,就松開他的手。道:“來人,賜予張卿座。”

 早有兩個太監抬著椅子走上前來,扶張璁坐下。

 張璁什麽時候受過這種恩寵,坐在椅子上,激動得渾身亂顫。畢竟是古人,君臣父子那一套已經深入骨髓。此刻受到皇帝禮遇,張璁連效死的心都有。

 他身體一陣發顫,隻覺得屁股上的椅子軟軟得毫不著力,身子不住往下滑。頭上鮮血也不停往下滴,和著淚水,滿面縱橫。

 嘉靖心中的狂喜難以遏製,隻想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大笑一場。只是,作為一個皇帝,他也不可能有私人空間。見張璁渾身是血,他忙大叫:“來人啦,傳太醫過來,給張卿療傷。對了,給他一身新官服。”

 “陛下啊!”張璁激動得放聲大哭,又跪在地上,不住磕頭。

 嘉靖也是溫言撫慰了半天,這才讓張璁平靜下來。

 很快,太醫就過來替張璁包扎完畢。

 張璁換上了一身新官服,這才精神起來。

 嘉靖又問了張璁幾句話,張璁適時說自己以前在京城寓居的時候同黃錦本就相熟,受黃公公照顧頗多。如今,陛下為皇考一事煩心,他張璁見黃錦成日唉聲歎氣,心中不忍,這才冒險上書,死罪,死罪。

 嘉靖著才明白過來,高興地看著黃錦,用親熱的語氣道:“黃伴,你很不錯。”

 黃錦見張璁將功勞分了一半給自己,心中歡喜:“多謝陛下誇獎,這是臣應該做的。”

 黃錦又忍不住得意地看了孫淡一眼,孫淡還是那副恬淡的神情,就那麽站在那裡,什麽話也沒說。

 今天,黃錦可算是徹底壓了孫淡一頭,心中本應該得意的。可不知道怎麽的,一看到孫淡這副表情,黃錦心中疑惑,卻怎麽也開心不起來。

 “這可不像是他孫猴子呀!”黃錦心中嘀咕。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