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啟之人生征途》第20章 自行車
  解放路之行很順利,張小寒不但買了五套多自行車零部件,就連攢自行車的工具也湊齊全了。其實吧,買東西的時候隻要你的錢充足,其過程大多都是順利的。  一次買這麽多零配件,當然瞞不過精明的店老板們,隻不過有的心裡知道不說,有的給張小寒豎起大拇指,給予張小寒善意的一些幫助,譬如用三輪車幫張小寒把這些零配件送到長途汽車站。

  張小寒選擇的車是濱海到墾豐的末班車六點發車,大概晚上七點到七點半到李莊子。選擇濱海到墾豐的末班車是因為這輛車人少,帶這些零配件上車能放得穩妥,而且幾乎碰不到辛莊子、李莊子的人,原因是五點半就有一趟濱海到李莊子的長途票車。讓姥爺稍早點七點去車站接自己,也是不想被過多的人看見,省的多出閑話。

  雖然不知道這滿滿的一小推車東西是什麽,但李德全並沒有問。剛從風聲鶴唳的年代過來,草木皆兵的警惕性讓李德全明白,有什麽事兒得回家說。

  李德全一進家先把院門關上再用木棒頂住,等東西都搬進裡屋,又插好堂屋門。周帶娣也被這整整一地東西弄得發呆,不由得問:“這都啥啊,小寒。”

  “自行車零件”張小寒說,“我打算拿這些零件攢自行車。”

  “攢自行車,你會?”姥爺素來對手藝感興趣,不論是什麽手藝。

  “會!原來修鞋的辛莊子孫瘸子專門上濱海自行車廠學的修自行車,學完了就在我們學校門口擺攤,我中午放學不回家就上他哪兒,看熱鬧,有時候也著手幫忙。一般的我都弄得了。”張小寒說。

  為了增加說服力,張小寒開始拆包裝打算用事實說話。“姥爺你要不信,我攢個你看看啊。”

  “先吃飯,天大地大大不過吃飯。吃完了,你再顯擺。”姥姥有她特有的關注點。如果你跟姥姥講廢寢忘食的故事,那姥姥聽完了會對你說,“現在糧食多得是,孩子該吃飯吃飯啊,可不能餓得整宿都睡不著覺啊。”

  什麽是親人?當張小寒看到一小碗油梭子拌白糖,知道坐在他身邊的就是他的親人,這個世界上最親最親的親人!什麽是關心?關心就是問都不問你,你卻能無時無刻感受到的愛。

  吃完飯張小寒開始組裝起了自行車;姥爺叼著煙袋看的是饒有興趣;姥姥用破衣服剪成的碎布條,用面糊糊袼褙,打算給外甥做兩雙棉鞋。

  張小寒買的車架是28車架,主要因為考慮到28自行車在農村更受歡迎。

  自行車車架的安裝難點在於前叉碗組的安裝,因為這關系到以後車把轉動的順暢與否。第一步就是把前叉碗組的下擋敲進前叉管,這個過程最好是自製一根內徑比前叉管徑粗,外徑比前叉碗下擋窄的鐵管,管頭必須先磨平,不平的管會在打擊過程中導致碗組的下鐺歪斜,在敲擊的時候需要管子緊貼下擋,然後手舉管子和前叉同時向地面敲擊,如果管和下鐺有間隙會導致鐵管二次衝擊下擋,使得下擋受傷,敲擊的每一下後,必須要轉動管子,這樣打入的下擋才會平衡。然後,穿入前叉,放入軸承,加上內墊圈,再蓋上防塵蓋、防水蓋,再套入前叉墊圈,其中黃油是必不可少的。

  調好車把高度,拉好閘線,裝好中軸,車座、車後座,車架部分就算安裝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有些難度的編輻條,就是把車輻條按照一定的次序交叉編在車圈上,最常見的是一搭三編,即每一根輻條與另外三根輻條各交叉一次。

然後上好內胎、外胎,再組裝在車架上。  最難的最後一步到來了,調圈拿龍。張小寒先把一個大扳手緊緊地綁在凳子上,把板子口開到稍比自行車車圈略微寬一點點,把車圈擺進板子口。他則坐在凳子上,增加重量防止板子移動。慢慢轉動車圈,車圈碰到板子口,就或松或緊對應的輻條,如此反覆,直到把車圈轉的飛快,能在板子口毫無障礙的轉動,才算大功告成。

  所謂拿龍,是指自行車的車圈偏歪了,不圓了,不走直線了,其軌跡曲裡拐彎,在路上畫龍,需要把松了的輻條緊一緊,太緊的輻條松一松,這是手藝行道的技術處理。但是拿龍還有一個引申義,則是指因為某人的行為不端,打算教訓、修理他一下,這就變成了一種有威脅含義的代名詞。譬如少馬爺馬志明的相聲《糾紛》中王德成對丁文元所說的“待會出去我給你拿拿龍。”就是用的此引申義。

  躺在被窩裡的張小寒跟當家的姥姥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姥姥,我打算以後讓我姥爺弄這個自行車,就別編扎那些東西了,我姥爺那手上都是繭子了。再這麽下去,不說手受不了,我姥爺歲數也一年比一年大,人也受不了啊。”隻要姥姥同意了,事情基本就行了。

  周帶娣聽了外甥的話,眼眶發濕,早晚兒在一塊兒,自己又哪兒會不知道老頭子的辛苦, 也知道老頭子這是因為兒孫們,已經把自己豁出去了,十二個勁兒的奔波。這錢越來越毛不奔波放不下心呐,洋火啊,鹽地可這勁兒漲價,前幾個月把大夥兒嚇得,誰家不是能買多少買多少啊。“中。我外甥知道心疼姥爺,那就讓你姥爺攢車子。”

  李德全心中也是一暖,自己為啥這麽做,這孩子知道自己的心呐,自己就是死了也能閉得上眼了。外甥有這個心,望著自己好,那自己就試試。

  “姥爺姥姥,這個一輛車的啥都算下了,咱們的本兒還不到七十塊錢,我打算賣一百二,一輛咱們能掙五十呢!”張小寒想用錢來誘惑老兩口。

  “啥,掙這麽多,這不會惹啥事兒吧!”姥爺的第一反應還是安全問題。可算是膽戰心驚的從那些個年頭全頭全尾的出來了,看著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可千萬不能出事兒啊。唉,誰讓自己有個跑台島去的國民黨哥哥呢。

  “能惹啥事兒,你不是天天聽電匣子(收音機的土語)麽,除了評書你啥也不聽啊!現在改革開放了,以前的事兒都翻篇了。往後你多聽聽那個新聞和抱著炸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和報紙摘要》的聽錯版)。”姥姥當然知道姥爺這麽多年戰戰兢兢的根源。“都咱們這個歲數了,啥也不用怕了,就這麽定了。明兒你就琢磨琢磨,試試你幹了乾不了。你也別瞎心思什麽了,小寒也跑達了一天,都睡覺吧。”

  UU看書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UU看書!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