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啟之人生征途》第69章 1鼻子灰
  1988年11月23日卯時,時宜酬神、求財。  特意早起的孫大發帶著嚴建廣、張小寒,上供、點燭、獻茶、焚香祈求、雙手捧金紙拜供財神。禮成之後,孫大發又帶著嚴建廣、張小寒開始在木材場地貼辟邪符、辟火符,每貼一張孫大發都神神叨叨的念誦幾句符咒。嚴建廣抱著但信無過的念頭,和孫大發學的倒是有模有樣;張小寒對此卻是並不感冒,甚至對大早起搞這一套多有怨意,耽誤睡覺啊!

  “四哥!”,剛開口的張小寒剩余的話,就被一向笑臉示人的孫大發嚴厲的目光給瞪進了肚子。等貼完最後一張符,往回走的時候,孫大發雙目炯炯的盯著張小寒,語氣少有的不容置疑的說:“兄弟,今天你除了求神求財的話,別的啥話都別說,聽見了麽!”。

  “知道了,四哥!”,張小寒答得怯怯。

  孫大發的準備工作做得確實細致,從簡單到只有一種的早飯就可以看出。發糕,財源廣發,事業高升!

  今天陰歷逢五,恰逢是辛莊子的集日。陸陸續續來趕集的行人們,發現辛莊子集邊上多了一家賣木頭的。家裡有蓋房打算的人看到家門口有賣木頭的了,都進場看看,問問價格,一時倒也是人語喧雜、氣氛熱鬧。

  巳時,時宜求財、見貴。

  圍著木材場六十八掛大地紅鞭炮響起,代表著大發木作正式開業了,竟管今天它還是一個小小的木材的銷售點。

  地利的確關鍵,僅僅幾天的時間,辛莊子的木材銷售點帶著燒烤痕跡的興安嶺過火木,便受到了鄉民們的追捧。一是木材好,含水率低;二是價格便宜,在濱海三間房房梁檁椽子的錢,在這不多花一分,還能把窗戶門的木料都備齊嘍!又過了兩個辛莊子集之後,經趕集的人再一口耳相傳,那銷售更是火爆,木材眼看著減少。銷售火爆張小寒仨人一商量,先讓嚴建廣給興安嶺圖奇卬打電話,看看讓那邊先發貨行不行,嚴建廣帶錢隨後就到。

  十二月中旬,嚴建廣再次啟程去興安嶺,已經拉起了七人的小分隊。除了孟家坨學養貂的孟祥森、孟祥東、張昌明;紅峪口學養鹿的孫宗佐、孫宗佑;還有作為保鏢隨行的孟祥才、孟令正。

  嚴建廣一走,孫大發是木材點和廠子兩頭跑,忙的不亦樂乎。

  張小寒騎著被稱作黑老鴰的輕騎15,把安前縣、南山縣、墾豐三個地方,按孫大有留下的名單跑了個遍。竟管張小寒做了不少努力,但被孫大有戲稱為“三十六天罡”的骨乾會腳,也只有十七個入了股,還不到一半。對此,張小寒並不氣餒,從終極上講分別才是人生的常態,不是嗎。更何況以現在局勢的情況來看,剔除不堅定分子,反而是有利的。

  到目前為止大發木作已經籌集到了42.5萬:嚴建廣3.5萬、孫大發的22萬、十七個會腳的17萬。如果以一百萬來設定股份:嚴建廣算上人脈關系以及將來的工廠管理把股份擴大到15%;孫大發的22萬其中10萬歸在孫大發名下再加上工廠管理佔15%股份,剩余的12萬歸到在外的孫大有七人加孫振廣八人名下佔12%;張小寒自己以海量設計圖、技術入股佔15%,十七個會腳共佔17%;孟家坨村以土地入股佔5%;共計79%的股份,余下21%留作再分配。

  股份有了大致的劃分,接下來就是找木匠。說到木匠張小寒想到了孫家沙坨的孫明文。孫明文是濱海市祖師爺級的木匠。

說句不誇張的話,在濱海市現在從事木匠這一行業的人,只要你肯掰著手指數,手藝根最終肯定能落孫明文身上。孫明文十歲拜師學藝,二十出頭就名揚濱海,後被挖到津門義盛和硬木家具作坊做生產主管掌作師傅。解放後重回濱海,成為歷史短暫的濱海市木工技校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校長。60年代初因被人反應有歷史問題被下放回鄉,自此再未踏進濱海市一步。孫明文在家裡也曾收過幾年徒弟,但一到運動時期就停止了;運動結束後這位老爺子年紀也大了,倒沒再傳出收徒的消息。前世張小寒的木匠師傅就是這老爺子的徒孫,今世想乾木器廠這位老爺子怎麽都要請一請。為了打動老爺子,張小寒打算做些小玩意兒做敲門磚。  張小寒做的是用榫卯結構組成的一種傳統玩具魯班鎖。為了能顯示出自己的木工水平,張小寒選做的是十二方鎖,還特意做了兩個異型的,一個酒桶型的、一個心型的。

  張小寒是滿懷希望到孫家沙坨找到了孫明文的家,被一個應該是他家裡人的婦女領進屋。把準備的禮品放在堂屋,進了東屋張小寒看見,須發皆白的老爺子正戴著個老花鏡拿著刻刀好像在雕東西。

  發覺屋裡來了人,老爺子停下手,側頭望過來。張小寒連忙緊步走到老爺子跟前十分謙恭的問好。

  “哪兒的?啥事兒?”,老爺子言簡意賅,語氣平緩卻透著威嚴。

  話到嘴邊,張小寒卻忽的感到語塞,事先準備好的說辭,被老爺子這簡短的一問,此刻竟再說不出口。無奈之下,張小寒從提包裡掏出兩個十二方鎖,恭恭敬敬地擺在老爺子面前的炕桌上。

  老爺子眼皮都沒抬,只不過吝嗇的一瞥後,語氣中夾有一絲不悅的再問:“那兒的?啥事兒?”

  張小寒臉皮發燒、頗覺尷尬,局促然道:“我叫張小寒,孟家坨的。辦個木器廠想請你老出山,你老看?”

  孫明文聽完張小寒說的,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頗為不屑地說:“你?木器廠?你找幾個會抹膠水、釘釘子的新木匠就中咧。我呢,一是我是個賣手藝的,乾不出賣木頭的事;二一個今年都六十七了,精神勁兒也沒了,乾不了了。另一個嗎。唉,你還是走吧,以後也別來咧!”

  張小寒還想再說點什麽,剛醞釀醞釀要開口。老爺子似乎有所察覺,不耐煩的就像轟蒼蠅似得揮揮手道:“走吧,以後別上這門口來咧!”。站在那婦女也帶有幾分粗魯的抻著張小寒的袖子,示意他趕緊走。

  灰溜溜的出了老爺子家門口,張小寒恍然有失,鬱鬱然悻悻而歸。

  吃晚飯的時候,張樹清看出今天張小寒有點蔫兒,吃完飯就把張小寒拽到了西屋。

  “有啥事兒啊,跟我說說”,張樹清掏出盒煙卷,抻出遞給張小寒一根說。

  “爺,我不抽。”,張小寒語氣有些僵硬。張樹清這一舉動,讓張小寒的臉騰一下就紅了。雖然他也抽煙,可從沒有同張樹清的面抽過。因為從心裡他拿張樹清當真正的長輩,小孩子沾染了壞習氣總是潛意識避著長輩的。

  “比你乾的那些個讓我睡不著覺的事來,抽顆煙還算事兒!”,張樹清伸出的手並沒有收回去,反而接著打趣說。

  一看如此,張小寒訕訕的接過煙,不好意思的一笑,從口袋摸出火柴、點著,擦著門旮旯坐了下來。

  “啥事兒啊,說說吧!”,張樹清的話音隨著煙霧再次飄過來。

  張小寒先是有點扭捏,說著說著語氣中就帶出了憤憤然。

  等張小寒把去孫家沙坨找孫明文的經過,一五一十詳細道來之後,張樹清不禁哈哈一笑說:“你呀忒把自個當個人物了!怎兒著覺著受委屈咧,你也不琢磨琢磨你是誰,人家孫明文是誰!孫明文在這片土地上成名那是多少年咧,算下來徒子徒孫加一塊不見得比咱們孟家坨人口少。你,你算是誰啊?站辛莊子集口,有幾個認得你的。你乳臭未乾、嘴上無毛的個小毛崽子,就敢跑人家跟前呲牙,不給轟出來才怪呢!另外,孫明文那是有問題下放回來的,運動的時候經常挨批鬥。孫家沙坨和李家沙坨倆莊自古有仇,有一回批鬥孫明文的時候李家沙坨就有人下嘍黑手,打算要了他的命。孫家沙坨孫光武見勢不好一把推開孫明文,結果一棒子打孫光武腦袋上,孫光武當時就死在當場。孫光武仨兒子,二兒子叫孫明禮,昌海睡得就是孫明禮的大閨女。你說你孟家坨姓張的跑人家去,要我說沒把你打出來,那是看你年紀小,對你客氣!”

  張小寒聽了張樹清的話深感慚愧,自己確實自大了,總想著有作弊器就比別人厲害,頗有些俯視的架勢。回想一下,除卻孫大有的背書、鄉親的支持,除了抄襲這條路,自己基本還是什麽經都沒有念成。

  此刻自我反省的張小寒還不知道,他的抄襲已經讓一個日本人到達了濱海市。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