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啟之人生征途》第44章 挫敗
  把浸泡了五個多小時的種蒜,去處鱗莖外皮、蒜蒂,然後把種蒜帶進蒜黃窖。張小寒輕手輕腳的站在塑料布上,從筐裡拿出修整好的種蒜整齊的碼放在事先鋪好的塑料布上。一邊碼一邊和旁邊看著的趙連喜、孟祥寶、張昌明等說:“這個種蒜碼的不能太緊,太緊種蒜生長過程中吸水膨脹,就會擠得一團亂;也不能太松,太松散嘍就會影響單位產量。盡可能碼的密點一米見方三十斤左右就中,中間的縫拿散蒜瓣堵上。”  到現場來看的都是有心事打算種蒜黃的,這明顯是一條新的掙錢的道,都打算看看學學。王麻子別說汪麻子,大家夥都是羅鍋上山前(錢)緊。沒事兒幹才有農閑,種蒜黃這條道要是走得通,那誰還貓冬啊!

  “姑爺,你們家是有個鐵皮大桶改的馬食槽子吧?”碼放好種蒜後的張小寒說。

  “有,用著嘍?這牲口賣了,哎呀擱哪兒去咧,我給你找找去!”趙連喜說著就往外走。

  一會趙連喜就拎著鐵皮大桶從中一開兩半改的馬食槽子進來了,交給張小寒。張小寒接過來,放在蒜黃床的頂端試了試又拿開。用鐵鍬挖了一個淺坑把馬食槽子放在淺坑裡,樣了樣,用指甲在它的底部劃了兩條間隔一個手指寬度的平行線,又跟趙連喜說:“姑爺,拿釘子在這兩條線上接一跳一鑿上眼,從外往裡鑿啊,要不,怕吧塑料布扎漏了!”

  趙連喜一出去,張小寒又對孟令正說:“三哥,你提溜兩桶水去吧,中唄!”

  “中!”孟令正應聲也向外走去。

  張小寒把事先留出量的塑料布展開鋪在淺坑裡,等趙連喜回來把鑿了眼的馬食槽子放在上面。又用磚塊在馬食槽子前後頂住固定牢,讓孟令正把兩桶水倒進馬食槽子,水從鑿的眼裡流出來流進蒜黃床。張小寒看著蒜黃床上的水流,又跟孟令正說:“三哥,在提溜一桶預備著!”過了一會,張小寒又讓倒了半桶水。大家夥也跟著張小寒走到了蒜黃床尾,看到水也到了床尾,少量的水流入事先挖好的那個洞裡。

  張小寒說:“姑爺你一定的看著澆水啊,就先澆兩桶半一天澆一回,澆多了水怕蒜爛嘍!等看著蒜須子都長出來長全嘍,再澆三桶水一天澆兩回。對咧,你找塊溫度表掛上!要是比17度低嘍,你都拿鐵皮爐子升升溫;比25度高嘍,你就拿咱們買的那塊黑塑料布把蒜黃擋上,掀開簾子透透氣降降溫。還有這個簾子平常可別總掀著,蒜黃見光亮可變綠嘍啊!經營好嘍,二十上下天咱們就吃上蒜黃咧!”

  “小寒,這一斤蒜產多少蒜黃啊?”孟祥寶問。

  “要是收兩茬的話,是斤半、二斤上下。”張小寒回答說,“經營好嘍,還能有第三茬,就是產量比前兩茬低不少。”

  “今兒這是六十斤蒜是十八塊錢,六十斤按斤半算是九十斤。今兒集上問的是七毛一斤,七九六十三,六十三去十八剩四十五啊。我看著我這個菜窖能種能種六個這麽多還多呢!四十五再乘六,艸!二百七十塊啊!一個月能殺三百啊!”趙連喜一算帳,把自己都嚇一跳。

  大家夥一聽,這條道中能掙錢,都拉著張小寒要挖菜窖。

  張小寒使了個聲音,等大家夥靜下來,說:“大夥要都種蒜黃咱們得上外地買蒜去,種出來量大,光在辛莊子也賣不了,也得上市裡啊啥的賣去。這麽一算這本就大咧,掙不了姑爺說的那麽多!”

  大夥一琢磨,就是掙不了那麽多,可掙個過肥年的錢,

那還是有富裕的。這個事乾的過,也能乾也得乾,所以熱情是絲毫不減。  跟著來看情況的劉華茂饒有興趣的看著張小寒的操作,心想這個技術倒是簡便易學好操作,不知道到了山前地區能不能操作。同時對於這個年紀小小在一群成年人中侃侃而談的妻侄張小寒產生了興趣。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張昌雯發出一連串的驚呼!

  趙如蘭掄起笤帚疙瘩輕輕地打了張昌雯幾下,嗔怪的說:“你個瘋丫頭,哭嚎的再嚇住孩子!”

  張昌雯一轉身抱住媽媽說:“媽,那是《一代人》啊!也是,你老除了我爸也不管別的,哪知道這個啊。”

  “這個《一代人》在我們學校和天大都傳瘋了!可真想不到寫詩的是我的小侄子。”張昌瑜也是喃喃失神。

  劉華茂一進屋就被站在炕邊的老婆拽了過去,張昌雯興奮的說:“華茂,華茂!你知道嗎,你最喜歡的《一代人》是我侄子寫的!”說完扔下丈夫,又拽過剛進門的張小寒,“啵”在張小寒腦門親了一口說:“我親愛的詩人侄子給二姑也寫首詩吧!”滿眼的期盼。

  劉華茂不由得仔細打量起身後的少年,能想到勤勞致富的新方法可以說是頭腦靈活;可能寫出《一代人》,那這個面帶稚氣的少年必定是有他的思考思想的;頓時生出了要和他談一談的想法。

  張昌瑜把二姐擠到一邊說:“老姑不要詩,一會兒給老姑寫幾個簽名。”說著又似乎想到什麽,轉頭對劉華茂說:“二姐夫,這次你帶照相機了嗎?”

  劉華茂、張昌雯這次探完親就要遠赴天藏,這次不但帶來了相機,膠卷也比以前帶的多得多。

  屋裡照完了院子裡照,當張昌雯硬拽著張昌芸、張昌瑜要到田野采風去的時候,缺乏興趣的其他人都回了屋。

  進了屋,劉華茂主動拉過張小寒說:“小寒,這次探完親,我和你二姑就到天藏工作了。通過你爺爺、你大姑父的敘述,再加上我的觀察,覺得你是個有思想的孩子。”說到這兒,劉華茂發覺自己無法往下說了。自己這是傻了吧,向一個小孩子討教嗎?自己這是做什麽啊!臉上一熱,深感荒唐。

  “二姑夫,到天藏你是什麽職務呢?”張小寒聽出了劉華茂的意思,可自己就這麽光彩奪目嗎?可做主角的的感覺怎麽又讓自己如此爽呢?

  “我的任命是山前地區地委副書記、行署常務副專員;你二姑調到山前地區廣播電影電視局。”略一沉吟,劉華茂還是接著說了下來。

  “憤怒青年”張小寒沒想到自己能在如此的年紀,能得到影響一位行署副專員的機會。張小寒莊重地輕輕地說出十二個字,“守紀律、講規矩、樹新風、促經濟”

  心懷忐忑的劉華茂一聽這十二個字,就覺得眼前一亮。

  張樹清自然覺得孫子說的好,他是極其樂意看到孫子在大女婿、二女婿,尤其是在二女婿面前露臉的,“小寒,你快仔細說說!”

  “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只有嚴明黨的組織紀律,恪守黨的政治規矩,才能有一個良好的政治氛圍,這樣也能讓你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守紀律講規矩,縱觀國史、黨史這也是立黨之本、昌遠之源。這是務虛,是一種政治藝術,是一種政治戰略。”張小寒現在有一種深深的遺憾,前世態度偏激的自己除了發泄不滿,並沒有太多的仔細的理性的思考過,隻做了一些自認為力所能及的事,聊以**。

  這次轉業到地方,從家族裡的期許和憧憬,到任職地區的選擇的慎重,都讓劉華茂深感責任之重。可多年的部隊經歷讓劉華茂對如此局促的著手新工作,縱使多年從軍練就良好心理素質的他也是心懷忐忑。部隊的經驗讓劉華茂深知紀律規章制度的重要性,相比於地方工作的同志來講,這或許就是自己的優勢啊,組織上會不會也有這種考慮呢?張小寒的幾句話,為劉華茂打開了一扇窗, 讓他紛繁的思緒見到了光,期待起張小寒後面的話來。

  “樹新風就是展示執政黨的執政風采和恢弘氣度。執政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執政黨的執政風采就通過這‘三個代表’來展示。政務財務以各種宣傳形式傳達到群眾中去,要確保公開、公平、公正,不能流於形式。這是務虛與務實相結合。”前世秉持遠離政治心態的張小寒,如今只能根據自己記憶略深的內容翻檢來說。“促經濟因為我沒去過天藏山南,只能根據從書上看到的說。一是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的保護與保持,開發旅遊業;二是保護水土資源,利用山南豐富的野生資源。保護蟲草、雪蓮等珍貴藥材原產地,發展人工培植;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除了必要的工業,不要盲目發展工業,保持原始風貌,這樣旅遊業、農業能可持續發展,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業!”

  張小寒凌亂的話語對劉華茂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尤其是“三個代表”和“政務財務公開”尤甚。看著自己都記錄在筆記本上的話,劉華茂深被其震撼,覺得應該和家族的人再仔細規劃一下。

  小市民嚴建廣、老黨員張樹清雖然聽得有些霧水滿頭,可也是不明覺厲。

  張小寒有一種深深地挫敗感,他覺得他深深地對不起那些廣大的穿越、重生眾。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