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啟之人生征途》第53章 木骨泥牆
  “不,不能使磚蓋!”張小寒連忙說。  “怎麽著,這裡頭還有什麽說法是怎麽地!”張作良不解的問。

  “這蓋暖棚就是為了保溫,讓棚裡的溫度跟六月裡的得差不多。暖棚可跟蒜黃窖不一樣啊,蒜黃窖在莊裡有人氣還暖和點,那暖棚可得蓋野地裡。咱們這冬天多冷啊,尤其是要刮白毛風嘍,那外頭都站不住人。使磚蓋那24牆、37牆都不用提了,忒薄。起手都得是50牆,一座暖棚怎兒著也得有四、五間房的面積,大面就得一扇外背牆、兩扇山牆,二叔你算算得使多少磚?”張小寒盤算著說。

  “嘶!我也不懂得瓦匠,可聽你這麽一說,這磚數也少不了啊!再說咱們這麽些個人,也不能蓋一個棚吧?”張作良有些撓頭。

  “咱們莊,坯模子都是五百、二百五的,長寬都合適。另外,我琢磨著咱們這剛開始辦事兒,不能墊忒多本,能不花錢的咱們就不花錢,省點是點!就是咱們得抓緊時候脫坯,要不著過秋涼的快,怕趕不上趟!”張小寒接著說。

  “不就是立上牆麽?那還脫坯幹啥,木骨泥牆就中,比脫坯快多了。”一旁始終沒說話的孟慶禎說了句。

  “木骨泥牆?”這下換張小寒驚訝了。

  “你們歲數都小啊,咱們這解放前都是木骨泥牆平地起房。木骨泥牆的房要住人還得往地下挖半米深挖個坑,因為木骨泥牆立牆也就立一米半啥的,再高嘍怕倒嘍。那屋裡是又陰又潮也見不著啥光,因為這個,解放後咱們這才又流行起來土坯尖房。磚房那是60年代以後,咱們莊才稀稀落落有了的。”,孟慶禎唏噓的說。

  木骨泥牆本來是北方貧民的一種因陋就簡的築牆起屋的無奈之舉,也不知怎麽得某一時段,突然講起的政治給這種無奈之舉穿上理論的外衣,然後說者自傲觀者仰慕,其樂融融。

  張小寒聽了雙眼發亮,這木骨泥牆土屋簡直就是給暖棚量身定做的啊。“太爺,這木骨泥牆現在咱們莊誰還乾嘍啊!”

  “那能乾的多咧,咱們莊我這歲數的都乾過。不過要說拔尖的,那還得數人家祥森!”,孟慶禎給出了答案。

  “這都中了,今兒我家堵我大哥去!這兩天讓他先別打兔子去咧,先跟咱們把這事兒忙活嘍!”,孟祥寶一拍大腿說。

  “坯咱們也接著脫坯,家老娘們兒孩崽子的都打發上去。使著嘍,咱們就使上;使不上嘍,馬勒戈壁的咱們家家都盤新炕!”,趙連喜說的是意氣風發。

  “那地方選那塊啊?”,張昌明又提出一個問題。

  “那還有哪兒啊,南坑邊菜地唄!有坑有水,還有種菜的老底子!”,張作良滿不在乎的說。

  “你盡瞎咧咧,那菜地裡還都長著大白菜哩!再說,一家就三分地方,那怎兒蓋暖棚啊?”,張昌明說的也是道理。

  “昌明說的真是這麽回事,地方還真得思量思量。”,趙連喜表示同意昌明說的。

  “那莊東裡機井哪兒中唄,怎麽著也得找個有水的地方啊!”,張作良又提出一個地點。

  “不中,那離莊忒遠,人來人往多窎遠啊,再說種出菜來就得人看著,那大五介黑介還跑野地裡過年去!”這次趙連喜先給駁了。

  “這不中那兒也不中,那咱們還弄唄!”張作良發牢騷說。

  “你們這都不是種地的人呐!莊北邊脫坯坑東裡那塊棉花地,沙壤土、肥力還高,還有比那兒好的地方!”老爺子孟慶禎聽不下去,

插話說。  這脫坯坑乃孟家坨人世代從此處取黃土,脫坯而成坑,故有此名。而這棉花地正是張作良家的承包地,張作良一點頭,那就啥問題都沒有了。

  “這還得老將出馬啊,四爺說的忒對呀!”孟祥寶捧孟慶禎著說,“就得脫坯坑跟前,取土還方便;還近,出莊就到還不缺水;棉花地那還是施大肥的地方,底子差不了;要不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四爺,往後你可得多指導我們啊!”

  聊得差不多了,孟令正拿起炕邊的雞毛撣子捅了捅,喝高了的正磕頭犯困的高會勇說:“起來,二猛,別睡著嘍!走,我送你車站去,你到家再睡去!看你這沒出息的樣兒!”

  借著送高會勇,大夥也散了,各自帶著或激動或興奮或期待的心情各回各家。

  一夜無話,第二天上午一幫人都到了棉花地聚齊。不一會兒,孟祥寶帶著孟祥森也過來了。

  “這地方好哇!面南偏東這叫大朝陽啊,立木骨泥牆最好的地方。你們中啊,有門道啊!”孟祥森到了地頭先發了一番感慨。

  “我老丈人,你四爺給選的!你快別倚老賣老咧,趕緊吩咐我們都幹啥,咱們趕緊操持!”這裡就趙連喜比孟祥森輩分大,這話只能他說。

  孟祥森接過張小寒畫的草圖說:“嘿!這圖畫的門清啊,我這文盲都看明白嘍,這時候校生都這麽厲害哩!就是這山牆怎兒北高南低,這就是那個暖棚?這蓋成嘍也見不著光啊!”一邊說,還一邊向趙連喜擠擠眼。

  趙連喜被他逗樂了,笑罵道:“快點的吧!你這還上仙兒哩,不見供奉不動會兒。誰裝著好煙呢,跟他根抽!”

  孟祥森接過張小寒遞過的煙、點著,“嘿嘿”笑了幾聲,眯著眼樣了樣地方,問了句,“紙上這樣式蓋幾個呀?”

  “四個!”張小寒應和著。

  孟祥森走到地頭,又大踏步縱向往地裡走了幾步;走進去又三五米,用腳在地上踢了一個坑;接著又橫向走,一邊走一邊用腳把棉花壟背踢平, 劃出一條直線;走出有十米,再折向縱行依然用腳趟出一條直線;不大會就用腳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大的長方形。

  “把錘子、木橛子拿過來!”孟祥森衝著眾人喊道。

  孟祥森走幾步拿腳踢個坑,手一指、喝一聲:“釘!”。眾人就拿錘子釘上木橛子,對孟祥森的舉止、腔調沒有絲毫的不樂意。人家有這個手藝,就得讓人家有這個派頭兒,這是千百年來農民所秉持的樸素的對手藝人、對手藝的尊重。

  木橛子釘完了,孟祥森邁著方步圍著那個長方形又轉了一圈,然後說:“這樁頭還得從各家院裡踅摸去,你們誰家有先都倒騰院裡明處,完嘍我看看挑挑!”

  “不踅摸那個去咧,咱們直接上樹林子鋸去。”孟祥寶大包大攬的說。

  “你這就是扯淡!剛鋸下來的樹樁子含水多柔韌,填泥一踩,牆不是鼓了就是歪嘍,那就中?就得使老木頭,不懂得你就別說咧!這板子,我琢磨著還得上辛莊子鎮上建築隊借盒子板去,咱們莊裡的牆板子早爛沒影咧!再嘍,莊裡這兩年誰家要蓋房,要有破好嘍備下的木板子,也先跟人家打個招呼,預備著萬一。”孟祥森接著吩咐道,“昌明,咱們上家開拖拉機去,我就勢拿框鋸、大鋸、斧子啥的去。那個作良、令正、令東,你們也都跟著上各家挑木頭打下手去。祥寶你就和那個輩大的上辛莊子借盒子板去吧,哈哈!”說完,就大笑著走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