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英國當文豪》第28章 《論矯情》
  沃爾深深的知道凱文的文學前途絕對是光明的,一旦能搭上這層關系,或許對自己是好事情。所以,才會把自己的私人郵箱告訴凱文,讓自己親自來審核凱文以後的投稿。

  “是嗎?那太好了。真是很感謝你,尊敬的沃爾先生,你是最有良心的編輯之一。”凱文禮貌地說到。

  “不客氣,以後有什麽問題可以隨時給我打電話,能接到你的電話對我來說是一件高興的事情。”

  “好的,拜拜。”

  結束了和沃爾的通電後,凱文開始想著寫一篇簡短的文字投稿。地球上的英國的長篇作品就很多,短篇作品更是多如牛毛了。所以,凱文可以隨意了許多。

  他想起了切斯特菲爾德的散文經典代表作品---《論矯情》。

  切斯特菲爾德在前世的地球上不僅是一個政治家,還是一個出了名的文學家。他因寫給私生子菲利普·斯坦霍普的書信而聞名。這些書信風格簡潔優美、充滿了處事智慧、睿智的建議和犀利的評論。直到現在,“切斯特菲爾德式”仍然表示溫文儒雅的意思。

  這一篇《論矯情》就是切斯特菲爾德早年的作品之一,裡面對矯情,人生,心理都做了精彩的分解。可謂是英國散文的經典之一。

  特別是開頭的前幾段,讓人看了就有著新穎的感覺:

  “很多人抱怨命運,卻很少有人抱怨自然;人們越是認為自然對他們仁愛有加,便越是嘀咕命運對他們的所謂不公。”

  “人們常常對命運發出詰難:我為何沒有財富、地位、權力以及諸如此類的東西;但人們卻很少或從不這樣責怪過自然:我為何沒有長處、天賦、機智或美麗以及諸如此類的東西。”

  “事實是,自然總是將天賦公平地分配給人們,比人們通常認為的還要不偏不倚,很少過分地慷慨,也很少吝嗇。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異是由於教育和環境使然。文化修養改良了天賦,機遇環境誘發了天賦。我們並不懷疑在農田耕作,在櫃台後營業,甚至在豪門貴族中間有很多潛在的培根們、洛克們、牛頓們、凱撒們、克倫威爾們和馬爾伯勒們,如果允許我用“潛在的”這個學究味濃重的詞的話;但是要使果實具有它全部的品質和風味,還必須有耕耘過的泥土,必須有適宜的季節。”

  “倘若有時候大自然有那麽一點偏心,沒有將天平擺正;倘若有一頭過多地往下沉,我們就會在輕的一頭投上一枚大小適當的虛榮的砝碼,它每次都會將天平重新調平,從不出差錯。因此就出現了這種情況:幾乎沒有人會毫無保留地和另一個人裡裡外外全部對換一下。”

  《論矯情》的字數並不是很多,凱文花了半個多小時就把它全部敲打完了。為了不出現錯別字,他還仔細檢查了一遍,然後才小心翼翼地給沃爾的郵箱發了過去。

  沃爾這個時候正好在電腦面前,一看到有郵箱來信,立馬就點了開來。當看到是凱文發來的稿子後,他興奮極了,立馬就點開審閱起來。

  “太精彩了,描寫的太精彩了。”沃爾看完後,忍不住大叫了起來,以至於讓同事們都以為他精神出現了些什麽問題。

  “嗨,親愛的沃爾,你怎麽了?需要我打電話到醫院嗎?”

  “不,不,完全不需要,我正常的很。”

  “那你幹嘛突然大呼小叫的,像一個精神病患者。”同事不解的問道。

  “告訴你們一件好事情,我們《時代周刊》這一期的銷量又會大漲了。”沃爾一臉驕傲的表情。

  “what?”

  “還記得我們的《時代周刊》前兩期為什麽銷量都這麽好嗎?”沃爾賣關子的問到。

  “當然記得,那是因為第七屆倫敦文學大賽的冠軍作品《關於一把掃帚的沉思》在我們報刊發表了。”沃爾的同事說到。

  “嗯,確實如此。可是剛剛該作者又向我投來一篇精彩的稿子,有了他的稿子,我們宣傳一下,估計《時代周刊》這期的銷量又會大漲。感謝上帝,這事情想想都讓人興奮。”沃爾的表情依然還是那麽激動。

  “是嗎?快給我看看。喲,《論矯情》,這麽一個年輕的作者,竟然也會寫這樣深度的文章。不錯,我要看看。”

  於是,沃爾的同事開始圍在他的電腦面前看起了凱文發過來的這一篇《論矯情》。

  “控制在適當范圍內的自愛,是一種自然的也是有益的感情。而且事實上,它也是一種對於社會的愛,正如蒲柏先生非常正確地論述過的那樣:它是許多良好行為的源泉, 而不是荒唐行為的誘因。但是自吹自擂卻只是對於自愛的一種誇張的、漫畫式的模仿。要說與自愛有何相似之處,只是它更加突出其荒唐可笑而已。和其他奉承一樣,它贈予時最慷慨,接受時最貪婪,同時卻最名不符實。下面我將用足智多謀的德?拉莫特先生的寓言來結束這個話題,之寓言看來對這話題倒頗相宜。”

  “說是朱庇特在天上搞了個搖獎抽彩的活動,不論神祇還是凡人都可以買彩票,獎品是智慧。於是智慧女神密涅瓦得了頭獎。凡人仒嘀咕了起來,責怪天上的神祇營私舞弊。為了平息誹謗,朱庇特宣布搞一種神祇不能參加、專為凡人舉辦的搖獎抽彩。獎品是愚笨。凡人們中獎之後便在他們中間分享起來。結果人人心滿意足。再也沒有人對失去智慧感到後悔,甚至根本沒有人還記得此事。愚笨取代了智慧的位置,那些分得最多的愚笨的人便自以為是最聰明的人了”

  這是《論矯情》文章的最後兩段,沃爾的同事看到這裡的時候,簡直讚不絕口。這結尾太老道了,太有智慧了。果然不愧是天才作家。

  於是,沃爾的同事們也和沃爾一樣,深深的相信,有了這一篇文章,加上刊發之前的宣傳,這一期的《時代周刊》銷量一定也會大漲。

  而事實也確實是如此。(這章采用文章的內容比較多,如果讀者們不喜歡的話,可以提出來,我會在後面的章節注意一下。謝謝了。祝福你們,木瓜會加油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