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掠美梟雄》第449章 美伊關系
曾經作為一名軍人,而且還是經常執行特種作戰任務低階軍官,楊問天對當今的國際政治還是有著一定的了解的,他知道美國作為當今世界的頭號大國,以其馬首為瞻乃至附庸的國家為數眾多,如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等等,但同樣關系不好甚至敵對的國家也眾多,近的有古巴,委內瑞拉等,遠的更不少,伊朗就是其中一個可以說是互相敵對的國家。

 早在一九七九年,自巴列維王朝覆滅之後美國與伊朗的關系就急轉直下,一下由親密盟國變成了敵對國家,而在這其中,核技術又是影響兩國關系最關鍵的因素。

 由於在巴列維王朝時期,美國與伊朗的關系極為親密,於是美國首先援助伊朗建立了原子能研究中心,並且在美國的倡導下,隨後歐美等西方國家紛紛與伊朗簽訂核合作合同,爭奪伊朗核市場,伊朗核計劃發展進入全盛階段。

 然而世事就是這麽富有戲劇性,當年,也就是在一九七八年的元旦,正在德黑蘭訪問的美國總統卡特稱讚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在動蕩的中東地區創建了一個“穩定之島”,可卡特前腳剛離開伊朗,這個“穩定之島”立即陷入伊斯蘭革命的狂潮之中。

 第二年的二三月間,不但默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的王冠落地,而且巴列維王朝也壽終正寢,在伊朗延續了兩千五百多年的君主製的歷史隨之終結。

 隨著伊斯蘭革命的勝利,巴列維王朝的垮台,歐美終止了與伊朗簽訂的所有合同。而接下來又是持續了八年之久的兩伊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巴列維王朝時期的大部分核設施都被摧毀了。

 伊朗政府當然不甘心就這麽放棄核武力,於是戰爭結束後,伊朗向俄羅斯尋求幫助,在IAEA,也就是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控下,實施了核設施重建工作。

 可是這個消息終究沒能逃過美國強大情報網的偵測,大概在兩千零三年左右,美偵察到伊朗的秘密核設施。該消息曝光後,歐盟三國與伊朗就“伊核問題”展開了談判。

 任誰也知道,歐盟的方針政策是不可能不受到美國的影響,尤其是英法這兩個大國,基本上是唯美國馬首是瞻,所以歐盟基本上就是代表美國來和伊朗談判,歐盟要求伊朗銷毀核設施,這對伊朗來說根本是不可能接受的。

 面對不可能接受的條件,伊朗政府態度自然是十分強硬,因此使得談判陷入僵局,繼而最終使得伊朗再次恢復鈾濃縮加工活動。圍繞伊朗進行鈾濃縮活動的目的,美歐與伊朗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對峙。

 美國是世界頭號能源消耗大國,

而中東又是世界頭號能源生產地區,因此中東就意味著美國的能源後勤保障基地,所以美國為了他的國家安全和利益他是注定要不惜一切代價維持其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地位,絕不能容忍有別的國家挑戰他的這個地位。

 當然,中東以外的國家不容許挑戰,而中東以內的國家也同樣是不允許有打破平衡的勢力出現,就跟當初伊拉克戰爭一樣,在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前的兩伊戰爭時,美國還是站在伊拉克這邊的,給當時的薩達姆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與金錢支持,兩國是親密盟友關系。

 然而當薩達姆野心膨脹,出兵佔領科威特全境,並吞並科威特為其第十九個省時美國坐不住了,他是不允許中東的勢力平衡被打破,更不允許伊拉克勢力增大,成中東霸主,哪怕是親密盟友關系。

 於是在一九九一年一月十七日至二月二十八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組成多國部隊,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下,先後對伊拉克實施了“沙漠盾牌“、“沙漠風暴“和“沙漠軍刀“三個階段的軍事行動,收復科威特,並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

 作為曾經的親密盟友尚且如此,就更不提自巴列維王朝垮台之後就一直是死對頭的伊朗了,所以美國是絕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從而打破中東地區的平衡。

 不過作為伊朗來說,他如果實在製造不了核武器那也就罷了,可他有製造核武的機會,那麽他自然是無論如何也是不會放棄的,這對他本身的國家安全來說非常有必要的,畢竟他身處中東這個是非之地,為自身安全及能源問題考慮,迫切需要發展核技術。這一矛盾的存在顯然並非偶然。如何解決這一矛盾,避免因矛盾激化而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成為了全世界尤其是美伊必須考慮的問題。

 當然, 明面上,伊朗方面一再強調自己是“和平發展核能”,但歐美等國卻對這一說法表示懷疑,因為他們都知道,一旦放任伊朗,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九個“擁有核武”的國家,由此產生的連鎖反應將對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產生影響,其他國家倘若紛紛效仿,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國的軍事威懾力,進而動搖美國極力營造的“一超獨霸”的世界格局,最終損害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盡管後果嚴重,但面對“不吃硬”的伊朗政府,美國確實感到有些棘手。畢竟,伊朗不是阿富汗、伊拉克。首先,伊朗的國土面積是伊拉克的四倍,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是伊朗人民推選出來的政治和精神領袖,具有號召和團結民眾的感召力。

 其次,伊朗的石油儲量居世界前列,中國與俄羅斯等大國都與伊朗有著密切的能源關系。美國對伊措施不得不兼顧這些國家的利益。

 再次,伊朗所處的地理位置也給其帶來了天然優勢:把守著中東的石油通道——霍爾木茲海峽,美國經濟也在一定程度上懸於這條通道,不得不有所顧忌;最後,內賈德廣泛聯合其他反美陣營,頻頻出訪鄰國。與委內瑞拉、古巴等國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力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