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人真的讓人感到失望!”芬恩?布隆納,德軍第一步兵師的師長坐在一輛桶車上,輕蔑地望著塵煙滾滾的戰場。( bi qi wu 的拚音)
今年只有三十三歲的布隆納是德軍少壯派軍官的代表,他們往往是出身貧寒,之後接觸了國際主義,在德意志革命中嶄露頭角的一批人。當然布隆納還特別受總統先生馬恩斯的信賴,所以才能成為第一師的師長。
“師長同志,第七師已經提前12小時抵達了目的地,突破了普軍在維滕貝格的防禦,正在向波茨坦方向挺近進。”通訊兵向布隆納敬禮道。
第一師的政委格拉赫帶著笑容議論道:“沒有想到,這群剛剛加入共和國的阿爾薩斯人打得還算不錯。”
布隆納也說道:“在他們還是法國萊茵軍團的時候,就是相當有戰鬥力的一支部隊了。這次從阿爾薩斯直接調到了東線,從大唐來的第一批裝備行頭都給他們換上了,除了炮兵還不行以外,戰鬥力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如果連比自己規模還要小的普軍防守力量也擊敗不了,那麽可真的是沒有臉留在我們德軍的序列裡了。”
格拉赫繼續笑道:“咱們第一師也不能弱了德軍的名頭啊。”
布隆納自信地說道:“這是自然,我們要搶在第七師和第五師之前開進柏林!”
德國趁著反法同盟的成立,幾乎是出人意料地選擇跟法國握手言和,轉而將大批軍隊調往東線,跟普魯士打了起來。這個時機幾乎選得是挑不出毛病,因為從去年下半年,普魯士已經一股腦地開始投入跟俄羅斯一起瓜分波蘭的行動中了,加上看到德國和法國在西線較勁,所以也相對放松了防守。本身腓特烈?威廉二世就不是什麽有軍事才能的君主,而且他治下的普軍此時正處在比較虛弱的時期。如狼似虎的德軍越過了易北河,給了普魯士沉重一擊。
多達五萬人的德軍兵力,輕而易舉地瓦解了普軍的抵抗,兵鋒直指普魯士王國的首都,柏林。
這一下可以說把普魯士給打懵了,腓特烈?威廉二世急急忙忙的從波蘭調遣普軍,準備回來保衛柏林,他的元帥卡爾大公也臨危受命,統帥多達八萬的普魯士軍隊,準備與德軍輸死一戰。只不過普軍前腳撤離波蘭,波蘭那邊又亂了起來。
波蘭國革配合著德軍的行動,在波蘭境內發起了此起彼伏的反抗行動,無數僅拿著簡陋武器的波蘭人,參與了國革指揮的遊擊隊和挺進隊,襲擊著普魯士佔領區的軍營、政府機構。雖然這種行動起不到關鍵性作用,但是卻使得普魯士人不勝其煩,而且持續性流血。
此時仍在德國的大唐軍事顧問郭新,與大唐駐德大使韓世通見面。
“不得不說,馬恩斯還是很具備一定戰略頭腦的。”郭新如此評價道。
韓世通問道:“怎麽說呢?”
“德軍的主力在猛攻柏林,相信用不了太久,腓特烈?威廉二世就要落荒而逃。而同時德軍還有一路部隊從德累斯頓出發,進攻西裡西亞,而最終準備進入波蘭。這條線路打通之後,德國人就可以向波蘭國革提供武器和其他物資,將波蘭人武裝起來,聯手來對抗普魯士,普魯士就要危險了。”
韓世通點點頭,算是讚同郭新的說法,不過他也提出異議道:“波蘭國革雖然也是發展了近十年的組織了,但是在波蘭的影響力並不算特別大,波蘭的主要武裝力量還是掌握在其政府手中的,即便是交給他們武器,能打成什麽樣也尤未可知。瓜分波蘭的還有俄羅斯人,波蘭人鬧起來了,俄羅斯也是可能會動手的。畢竟在波蘭東部,沙俄可是有十萬軍隊。再者,奧地利等國難道能坐視平普魯士就這樣被德國消滅嗎?按照正常邏輯,德國是準備統一德意志的,普魯士倒下了,下一個說不定就是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是玩弄歐洲政治的老家族了,不會看不清這個,所以一定會出兵進行乾預的。”
郭新道:“你說的這些問題確實都存在,所以德軍要想打贏,必須迅速擊敗普魯士,他們現在是具備這個能力的。俄國來說,我們大唐可以對他們進行一定的外交施壓,俄羅斯剛在我國簽署了大額訂單,我們可以用很多方式來掐住俄羅斯人的脖子。俄羅斯的敵人不止是波蘭,他們可是跟土耳其打了上百年,鼓動土耳其動手也是個好方法。至於奧地利,德國正在跟法國方面密切的協調,希望他們能在北意大利方向牽製住奧地利的軍隊。我們大唐也在支持拿破侖領軍發起意大利戰役。到時候奧地利人就是首尾難顧,整個局勢將會得到改觀。 ”
大使歎道:“這場歐洲大戰也真是相當複雜啊。”
郭新笑道:“好在我們大唐沒有直接出手,而是利用外交政治和軍援的手段,就挑動了歐洲更大規模的動亂,這是完全符合我們的利益的。歐洲人打得越歡,他們就越沒辦法安心地去工業革命,去發展自己的國力和經濟,就越沒有能力去開拓新的殖民地。而這正是我們大唐在全世界跑馬圈地的最好時機。”
韓世通道:“國內也有聲音,希望暫緩我們對全球殖民地的開拓,用心的開發好我們現有的土地。畢竟我們的領土已經十分廣大了,過些年把清國兼並之後,更可能變成人類歷史上疆域最為龐大的國家,而我們大部分的土地開發程度開不足,一味的搶佔土地,並不是格外明智的。”
郭新擺擺手道:“話雖然這麽說,但是先佔坑再屙屎,總是不會錯的。倒是,像是中東、印度這類地方,利益牽扯複雜,這時候貿然進入麻煩也不少,我國現在也沒有意願去打花費巨大的殖民戰爭,不過還是有不少地方比較適合我們從零開始去開發的。”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