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北美大唐》下1章在明天
有效的掩體,連長立即命令士兵們在道路一側的坡面上,對敵人進行阻擊。

這一波廓爾喀人,本身就是得了消息,說有敵軍入境,星夜兼程趕來的,看到這一股敵人雖然不知道是什麽來歷,但是人數不多,立即爆發戰意,衝殺過來。廓爾喀人本來就是強悍的勇士,即便是敵人力量更強,都會迎頭衝上去,別說敵人遠少於自身了。

這群廓爾喀人幾乎沒有什麽火槍,主要武器就是他們手中的以及一些弓箭,雙方距離大約在二千米,廓爾喀人衝過來之後,已經匍匐到位的武毅軍士兵開火。即便沒有太多自動武器,不過一個平面上打出的火力仍舊對廓爾喀人造成了不小的損傷。廓爾喀人也明顯楞了一下,因為他們雖然見過火槍,但是卻沒有見過這麽猛的火槍。

不過廓爾喀人也是悍勇,即便在火槍之下死傷慘重,卻仍舊凶猛地衝鋒。這種壓迫力還是讓一些初次上戰場的武毅軍士兵有些緊張,不過在帶隊的軍官的嘶吼之下,他們還是盡量保持自己的戰鬥姿勢,朝著對方傾瀉子彈。

廓爾喀人雖然被打死不少,但是畢竟他們的人數更多,冒著死傷的風險,他們還是衝殺到了跟前,此時軍官們喊著上刺刀,一些士兵手忙腳亂地將刺刀卡在了槍口上,當第一個廓爾喀人高舉著殺過來的時候,一個還算沉穩的士兵半俯身,使出了一個演練不知道多少次的刺殺動作,精準地刺中了這名廓爾喀士兵的肚腸。

武毅軍士兵們沒有什麽太高超的格鬥技術,他們有的都是最簡單的殺人技。當近身肉搏展開的時候,反而很多士兵放開了手腳,揮舞著長槍,利用著長度和配合戰術的優勢,不斷地將以悍勇著稱的廓爾喀人刺倒。裝備著手槍的士官和軍官,也不斷射擊著近前的敵人。這場肉搏戰反而沒有持續太久,廓爾喀人被訓練有素的武毅軍驚駭,在不到十分鍾之後,就崩潰退卻了。

下一章在明天

過分疲憊了,沒有精力完成,明天更,多謝。

440聶拉木

這一場突然而又短暫的遭遇戰,53團某連隊以傷亡14人的代價,消滅了過半數近四百人的廓爾喀勇士,而後來鄧元順和廖玉海才知道,這700多名廓爾喀士兵,是廓爾喀人派出來對付侵入東部地區敵人的全部兵力。

廓爾喀畢竟是小國寡民,一個建立在山麓地區的國家,跟另一位面中人口超過兩千萬的那個南亞國家還不是一回事(實際尼泊爾也被印度坑了,1950年兩國簽訂條約後,大量印度人遷入尼泊爾,已經佔到人口的三成左右。甚至在最近的尼泊爾憲法風波中,印度還支持印度人在尼泊爾單獨成邦,用不了多久,恐怕這些單獨成邦以印度人為主的地區,還會搞個公投什麽的,直接就從尼泊爾變成了印度的地盤了)。

廓爾喀北侵西藏的兵力,也不過數千之數,雖然廓爾喀尚武,但是廓爾喀基本上不具備能力武裝起一支數萬人大軍,本身財力不足,而且人口也少,不足以支持大軍團作戰,甚至入侵清國本身還帶著一些以戰養戰的屬性。廓爾喀軍隊搶劫當地的僧侶寺院中的財物,就近獲得補給,不然他們也沒有辦法維持在世界屋脊上大軍的後勤保障。

挫敗了來到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廓爾喀軍隊,也順帶夷平了幾家不怎麽安分的部族,殺雞給猴看,武毅軍第三旅在一周之內,便徹底控制住了這一地區。該地區在另一位面中,實際上已經不屬於尼泊爾,即孟加拉國的朗布爾和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北部地區。這一部分地區已經是大唐既定要奪取和控制的范圍了,

而掌握了這一地區後,英屬孟加拉和大唐東輝海外領之間,就形成了一個突出部的圖形。而且大唐控制著雅魯藏布江的上遊,英國人在下遊,整個態勢就變得更加差了。尼泊爾南部的平原,同樣也是含金量比較高的土地,不過白南在權衡之後,還是要求常斌不要向南發展了。即便大唐最後能夠從廓爾喀人手中拿到這片土地。而狹長的一段國土顯然會使得防守態勢變得更差,而且這一段土地交到大唐手中也沒有太多意思。所以,武毅軍第三旅在佔據西裡古裡之後,開始準備繼續向西挺近,進入尼泊爾的丘陵地區,威脅陽布(加德滿都)。

與此同時,福康安帶領的清軍也順利地抵達了前線,展開了與廓爾喀人的戰鬥。

在福康安抵達之前,廓爾喀已經攻佔了聶拉木、定結、宗喀等多地。甚至一度威脅到大師所駐的劄什倫布寺(日喀則)。駐藏清軍的少將成德在初期抵抗不利的情況下,再起而戰隨即率領清軍1000人,由拉孜、脅噶爾前往聶拉木。八月二十七日,清軍抵拍甲嶺。成德命清軍兵分兩路:張佔魁等帶兵一個營270人,由西北往進;張志林帶兵另一個營260人,由西南往進。另命協領九鼎駐守附近要地。

二十八日,清軍抵達拍甲嶺前河岸,河上橋板已被廓爾喀兵抽去。成德命總兵穆克登阿指揮西南路清軍。自己親率西北路清軍,急速架橋渡河。黎明時分。兩路清軍會合於拍甲嶺敵寨前,隨即發起進攻,斃傷敵200人,俘7人。清軍乘勝撲向聶拉木。聶拉木官寨牆高堡大,廓爾喀兵恃寨固守。清軍屢攻不下,損失較大。九月一日。成德令西北路清軍於正面佯攻,西南路清軍則暗將柴草堆積於寨門外焚燒,並拋擲火彈,將官寨外牆燒毀。廓軍退入內牆。二日,兩路清軍同時向聶拉木官寨發起進攻。將寨內火藥倉庫燒毀。八日,成德密遣士卒挖掘地道,燒毀官寨西南角之糧倉。九日,福康安派來的先頭部隊由鄂輝率領先行趕到。清軍挖掘地道,企圖炸毀城牆,但被牆根大石所阻。成德等遂改變戰法,決定先燒開官寨東門。鄂輝則建議等福康安大軍到來後,以山炮和迫擊炮進行轟擊。十一日,福康安麾下炮兵抵達,利用唐製火炮發射爆燃彈,最終攻破東門。這時,廓爾喀兵退由官寨內層石碉,用自來火槍射擊。成德所領清軍被小勝衝昏頭腦,貿然衝擊傷亡較大,暫時退出戰鬥。

福康安對成德進行斥責後,另謀他法攻打要塞。二十日,都司什格蒲益章率所部於寨西挖掘地道;張佔魁率所部則於東、南兩面佯攻。二十四日,清軍由地道送藥,炸毀石碉西牆,乘勢撲上碉寨,消滅寨內100名廓兵。至此,清軍經一個月圍攻,收復聶拉木城。戰後,成德、鄂於木薩橋、拍甲嶺等處分兵防守,而福康安則積極謀劃,開始對其他地區進行收復。

此次作戰嘉慶下了重大決心,要求福康安務必打出軍心士氣和大清天威。單單是作戰力量上,福康安所率的清軍,就遠勝翻山越嶺入侵的廓爾喀軍隊。清軍在西藏前線包含原本的藏兵以及駐藏漢兵,還有福康安從四川帶來的西南新軍一鎮,嘉慶還為了保險,特別調了一營的禁衛軍給福康安,福康安手中兵力多達兩萬三千人。而廓爾喀人一路在宗喀附近,兵力約在貳二千之數,另一路在定結,有三千余人,聶拉木的廓兵三千余人也已經被擊敗,開始撤回本土。戰術上,地形已經幫助福康安將敵人一左一右切成了兩個部分,而且在任意部分,福康安都具備優勢的兵力和火力。如何施為都是輕松寫意,幾乎沒有什麽難度。

而廓爾喀人在聶拉木敗給了清軍,雖然損失並不大,但是同時廓爾喀又遭到了武毅軍在東部的入侵,不僅派出的一支試探性部隊被打得打敗,而且緊急集合起來的二千多的兵力也在西裡古裡以東被武毅軍聯合絞殺,廓爾喀人前後兩面受敵,舉國震動。

在知曉了南面的軍隊同樣屬於清國,並且得到了唐人的支持,廓爾喀人才知道自己捅了一個天大的馬蜂窩。國王拉納?巴哈都爾?沙阿連忙遣使向福康安求和,可是福康安直接拒絕了。

441入境

在這場對廓爾喀戰爭中,武毅軍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了大唐的利益的。對大唐共和國來說,這場戰爭有利於穩定大唐在南亞的地位,同時獲得更佳地與英國殖民地對峙的地位。而現在大唐已經確保了自己的利益,西裡古裡走廊等地區,已經被武毅軍控制了,隨後大和兵團又屯駐了進來,進行控制。

那麽在這場戰爭裡,清國又有如何的利益呢?首先就是確保西藏不失,自元朝以來,西藏便是服從於中央政權的地區,與宗藩還完全不同,特別是在清朝,對於蒙藏回等地區,控制力也十分強,所以是不容有失的。另一方面,九年前京師事變之後,這大清國一直都處於一種軍事不自信的狀態中,以廓爾喀試刀有助於恢復自信,同時還能打出大清聲威。

但相對實質性的好處,嘉慶以及他的朝廷實際上都沒有太明確的認識。其實嘉慶本人就想通過這一仗來實現自己的武功,對於國家有什麽真正好處,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而這個問題福康安卻考慮過了。如果說讓廓爾喀納貢稱臣的話,現在廓爾喀求和就應該答應了。這樣面子有了,而且不會耗費太多。至少相對不會耗費太多。

但嘉慶已有滅掉廓爾喀的心思,如果繼續出兵,進入廓爾喀境內,消滅廓爾喀沙阿王朝,清軍顯然會有更大的消耗以及損失。更加麻煩的就是,一場滅國戰爭可能激起當地人強烈的反抗。另外要佔據廓爾喀,必然要在當地建立有效的統治。是采用之前新疆的模式。還是效仿內地。都是問題,畢竟清人在廓爾喀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只要部隊一撤走,這裡說不定立馬就要生變,那麽部隊不撤走,在此保留軍隊顯然就需要投入大量的錢糧。

所有這些問題,福康安一想就是非常頭疼,於是他向嘉慶上書,並且暫緩了攻勢。希望嘉慶帝能夠接受一場議和,結束這場戰爭。可是嘉慶的心氣十分的高,他反而斥責了福康安,說武毅軍已經在另一側整裝待發,數萬大清將士枕戈待旦,福康安臨陣狐疑犯了兵家大忌。嘉慶說福康安的考慮他已經知道了,這一仗的目標是將廓爾喀真正打怕,他還堅持認為廓爾喀經小挫就求和,是緩兵之計,沒有被打服。只有真正打到陽布(加德滿都),給他們造成重創。廓爾喀才會在心底裡服氣,以後效忠大清。

這個觀點也有一定道理,當然嘉慶是皇上,大清朝的體制歸根到底還是君主製,福康安的傳統思想也使得他不能脫離嘉慶而單獨行事。不過嘉慶的調門已經放低了一些,目的是給廓爾喀重創,這樣一來就好辦了一些。至少大清不必在戰後收拾這樣的一個爛攤子,而且現在福康安也確實擁有比較好的條件,手中兵強馬壯,而且喜馬拉雅山的南麓還有武毅軍在策應配合。

接下來,福康安派嚴廷良先後收復了定結和定日,廓爾喀軍兵力不多,只有數百,面對清軍多面圍攻,只是進行了象征性地抵抗就撤退了,並沒有像傳說中那樣血戰到底。十月六日,福康安領兵行至宗喀以南的轄布基,進攻擦木山隘(今吉隆縣宗喀鎮南)。是日夜,清軍乘雨分兵五路,福康安居中,哲森保等由東西兩山夾擊廓軍營寨,莫爾根保繞到營後偷襲。初七日黎明之時,清兵攻克擦木山梁上的兩座廓軍石碉樓,斬殺二百余人。八日,清軍進至瑪噶爾轄爾甲,擊潰由濟嚨前來迎戰的廓軍。斬殺六百四十余人,俘虜二百余人。十二日,成德、岱森保等部收復聶拉木以南要隘木薩橋。至此,清軍掃清擦木至濟嚨段邊境。

十三日,福康安率軍由濟嚨啟程,沿吉隆河東岸南下。十四日,清軍過藏廓邊界之擺嗎奈撒,進入廓爾喀境內之熱索瓦,與廓軍隔熱索河對峙。熱索河為吉隆河支流,其上有木板浮橋,即熱索橋,也是從西藏進入尼泊爾的必經之路。廓兵在熱索河北岸索喇拉山上築碉樓一座,南岸臨河有碉樓兩座,並將熱索橋木板撤去,憑河據守。十五日,清兵佯攻河北岸的廓軍碉樓;另遣金川藏兵翻越兩座高山, 繞道至熱索河上遊六七裡處,伐木做筏,渡河後沿南岸疾行,突襲臨河碉房。南岸廓兵出卡抵禦之際,北岸的清兵主力搭橋渡河,一舉奪取三座石碉,大獲全勝。

福康安攻入尼泊爾之後,又相繼在協布嚕、東覺山取得了勝利,一時威風無兩,甚至在接到戰報之後,上海的大唐報紙也替福康安唱起了凱歌,認為福康安用兵果決,能人所不能,方才取得勝利。只不過在總督府內的白南看到這樣的東西也就是笑一笑罷了,清軍在各方面都存在著絕對的優勢,福康安和清軍將領們在戰爭中又是挖地道、又是火攻、又是翻山奇襲的,基本上都是古代戰爭的套路。福康安雖然這些年來了解了不少新式軍事的理論,但看起來吸收還是有些不良的。

不過白南也不能否認,福康安打得還是沒有問題的,換唐軍作戰,在那樣的環境裡,恐怕也會做一些相同的決斷。福康安的勝利之機在於他的果決和對戰場觸覺的靈敏,使他能夠在反應比較緩慢的廓軍面前佔得先機,處處領先。當然福康安優勢太多的兵力和火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福康安以火槍兵居中,與廓軍開戰,先是一團攢射,廓軍往往堅持不下來,然後就被福康安的左右兩翼包夾,被迫撤出戰場。擁有如此大的優勢,如果打得不順利才是問題呢。

本文每頁顯示5000

字共509

頁當前第272


目錄上一頁

←272/509→下一頁加入書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