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親王》第308章 風向
司徒威這個錦衣衛的左監察官,終究是沒離京。

 雖說尋找皇帝的事情是頭等大事。

 可是,既然內閣的意思是皇帝身邊有東廠提督劉瑾跟著,不會出現什麽安全問題,要確保秘密。

 那,錦衣衛自然是要按照內閣的意思去做了。

 且,只要不暴漏出皇帝出宮的消息,基本上,是不會出什麽事的。

 也正因為此,屠庸,才會找借口留下司徒威的。

 雖然有武體系的爭鬥,可是,屠庸,還是能夠分辨出輕重緩急的。

 皇宮。

 曾毅端坐在木墩上,低眉順眼。

 隔著一道簾子,則是當今的太后,正德的母后,旁邊,兩個貼身心腹宮女伺候著。

 “陛下出宮,倒也沒什麽,只是,陛下的安全,不能有失。”

 太后給曾毅說這話,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不過,曾毅身為當事人,卻是有些明白太后意思的。

 太后的話,其實是再告訴曾毅,別是皇帝出宮了,你不在意,你雖有先帝賜下的金牌,可是,一旦當今聖上有失。

 當今聖上可是沒留下龍種的,這皇位,落在哪位王爺的手中,可就不一定了。

 到時候,並非是子承父位。

 對於先帝的遺詔,怕是要有些不那麽遵從了。

 而且,當今聖上,對曾毅,可是信的很,一旦有失,曾毅這個臣,就算是有金牌,也不一定有現在這麽無畏了。

 “太后放心,陛下的安全,絕對沒有問題。”

 曾毅起身,衝著簾子後面的太后低頭,拱手,並不敢抬頭,這是規矩,就算是曾毅現如今,可以不尊這個規矩,可,卻是依舊低調,規規矩矩的行事,總是好的。

 “陛下登基尚未有多長時間,民間,識得陛下的,並不多。”

 “且,陛下如今年紀,龍體尚且未曾定型,民間,不可能識得陛下的。”

 “且,陛下身邊,更是有東廠提督劉瑾跟著。”

 “東廠的情形,太后您在宮中,或許不清楚,可是,微臣卻清楚,東廠,已經是遍布整個大明朝各個周縣了。”

 “是以,有東廠提督劉瑾跟著,且,只要咱們對陛下離京的消息予以保密,不外傳,自當無恙。”

 “錦衣衛,已經派人離京前去江南尋陛下的蹤跡了。”

 “微臣的意思,就算是尋著陛下了,也暫時不要驚動陛下,只是暗中保護即可,讓陛下在江南玩的痛快了,在回京,即可。”

 “不知太后以為如何?”

 事關皇帝,當著太后的面,曾毅自然要把他的想法全都說出來。

 曾毅毫不懷疑,這天下間,太后,絕對會是最為疼愛正德,最為關心正德的,因為,這是血緣之親,抹不掉的母子之情。

 是以,關於正德的事情,在太后跟前,曾毅並不會隱瞞什麽。

 “皇帝不讓人省心啊。”

 太后微微歎息了一聲:“也虧得你了,如此替皇帝著想,先帝沒看錯人呐。”

 “哀家也清楚,照兒的脾氣,不是明君該做的。”

 “可你瞧瞧,滿朝武,也不該逼著照兒啊。”

 “照兒,畢竟是皇帝,畢竟年紀小。”

 “也只有你,會替照兒考慮,會替照兒與百官周旋。”

 “這些,哀家這個老太婆,雖然深居深宮,可也都明白。”

 “皇家,是不會虧了你的。”

 太后這話,說的長情,曾毅卻是明白這裡面的意思的,說白了,這還是太后在籠絡他。

 雖然曾毅年輕,可是,真若是論起來,身份,卻不同,而且,曾毅和皇帝的關系,卻是最好的。

 “太后,微臣鬥膽,說句放肆的話,不知太后可否恩準?”

 曾毅仍舊低著頭,不過,聲音,卻是大了不少。『推薦百度/棋-子*小/說/網閱讀』

 “說。”

 太后微微笑著:“什麽放肆不放肆的,你有先帝賜予的金牌,說起來,就算是當今聖上,你也可以管上一管的。(百度搜索更新最快最穩定)”

 “臣,原本,不過京城街邊賣字謀生的一窮苦秀才,一日三餐,都未曾有過穩定著落,幸蒙當今聖上知遇之恩,先帝對微臣栽培有加。”

 “先帝爺更是賜予臣金牌,當今聖上,對臣,亦是信任有加。”

 “臣非聖賢,可也知大理,先帝與陛下的恩情,臣,永不敢忘。”

 曾毅的話,沒旁的,也沒什麽保證,只是這三句話,卻是聽的太后連連點頭。

 曾毅這個時候說這些,這是在給太后表忠心的,更是讓太后無需擔心那麽多,凡事,只要是他曾毅能想到的,就絕對會盡心去做。

 “愛卿無愧於賢臣之名。”

 太后在珠簾後面微微點頭:“若滿朝武,盡皆愛卿如此,哀家,也就放心了。”

 “內閣的諸位大學士,也都是忠心之臣。”

 曾毅拱手,卻是不敢順著太后的話往下說的,若不然,傳了出去,他曾毅,也太過狂傲了?

 “內閣的大學士們,自然是忠心,可卻有些迂腐了。”

 太后微微搖頭:“哀家是看的出來的,他們眼裡,有的只是江山社稷,而不會去考慮照兒的。”

 太后也是精明的很,知道內閣大學士們的心思,若心論,太后自然也想自己的孩子成為千古名君。

 可是,正德明顯不可能,既然如此,還不如讓正德能安安分分的當好皇帝,快快樂樂的就好。

 至於朝廷的事情,讓下面的大臣處理就是。

 可是,太后如此想,內閣的大臣們,卻不如此想,若不然,又豈會和陛下鬧矛盾?

 “陛下此次離京,雖說是留下密旨,將朝政全都交給了內閣處置,可,你卻是有先帝賜予的金牌的,代管滿朝武,鳳子龍孫。”

 “就算是照兒有錯,你也可以管上一管的,內閣的幾位大學士,想來,也是都知道的。”

 “是以,有些事情,你也別全都看著內閣去處置,你也管一管,想來,你做事,定然會更和皇帝的心思。”

 太后的話,是好話。

 可是,聽在曾毅的耳朵裡,卻全然不是那個意思了。

 曾毅可是精明著呢,太后這話,換成一般人,肯定是要感激涕零。

 可是,換個方式想想,他曾毅雖有先帝賜予的金牌,可是,那又如何,內閣,並沒有做錯什麽事情。

 且,又有當今聖上留下的密旨,他曾毅強行奪權,算什麽事?

 這是拉仇恨的節奏啊。

 歎了口氣,曾毅有些無奈,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口道:“既然是陛下留下了密旨,那,朝廷的事情,還是由內閣管的好。”

 “先帝雖賜予微臣金牌,可依臣看來,卻非是要臣真的如何。”

 “若是朝局穩定,無奸佞,無禍害,那,臣,寧願這塊金牌永遠起不到作用。”

 “臣雖有金牌,可,卻不敢隨意干涉朝事。”

 “還望太后容寬。”

 曾毅這話,雖然說的含蓄,可是,卻意思很明顯,他雖然有金牌,可是,卻不能亂用,君臣之道,必須謹遵,除非朝廷出現奸佞,或者其他特殊時候,才會動用金牌。

 微微點了點頭,太后沒在這事情上繼續說什麽。

 該說的,都說了,而且,曾毅也把太后擔心的事情,都給全換了個方法說出來了。

 “就由著你。”

 太后笑著搖了搖頭:“反正,你是盯著點,可別朝廷上出了什麽亂子。”

 說實在的,對於曾毅,太后還是很滿意的,懂得認清自己的身份,這就很難得了。

 而且,曾毅的年紀,只要忠心,正好和皇帝年紀相當,足以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了。

 “臣會留意的。”

 曾毅拱手,道:“只是,有一件事,還是要請太后恩準的。”

 “講。”

 “陛下離京,內閣暫掌超綱,可這聖旨,卻是必須要隔段時間,有那麽一道的。”

 “哪怕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也是成的。”

 曾毅這麽做,可純粹是為了保密皇帝行蹤著想的。

 而且,這事情,涉及到了聖旨,曾毅就必須要請示太后了,若不然,指不定會在太后這裡,留下什麽印象的。

 “這個倒是應該的。”

 太后點頭,曾毅的這個提議,在她看來,非常好,只要皇宮內偶爾有皇帝的聖旨傳出,哪怕不是什麽重要的。

 可是,卻也能傳遞出一個意思,那就是皇帝,在宮中呆著呢。

 “只是,這玉璽……。”

 太后有些為難,方法是不錯,可是,玉璽,就算是他這個太后,也是不知道皇帝放在哪裡了。

 曾毅皺了下眉頭,玉璽,他倒是知道放在哪裡的,可是,這個時候,卻不能說出來的。

 又不是什麽重要的事情,這個,知道,還是當做不知道。

 “玉璽用與不用,倒是沒什麽。”

 “只要只會內閣一聲,裝裝樣子,也就是了。”

 曾毅既然不想說出玉璽在哪放著的,不想讓太后知道他曾毅知道玉璽的的地方。

 那,只能是想別的辦法了,而且,曾毅的這個辦法,也沒什麽的。

 “就如此。”

 太后點了點頭,算是同意的曾毅的提議。

 ……………………

 內閣當中,這些日子,也是不好過的。

 皇帝以前在宮中呆著,雖然不處理朝政,可是,畢竟是在宮中呆著,對於這些個從小讀著聖賢書到如今的大學士們,這就是一種心理作用。

 現如今皇帝偷偷出宮了,雖說是皇帝不可能有什麽危險。

 可是,內心,卻是不可能不擔心的,甚至,總是覺得,心裡有那麽一塊巨石在那壓著的。

 “陛下真是太過玩略了。”

 劉健終究是靠在了椅子上,面色略微有些煩躁,這種情況,出現在他這個內閣首輔的身上,還真是很少見的。

 下面的幾個大學士只是搖頭苦笑,不知道該說什麽的好。

 雖然歷來,也有皇帝微服出巡的,可是,哪個皇帝微服出巡的時候,下面的朝廷重臣不擔心的?

 更甚至,哪個皇帝,如當今聖上這般,剛登基沒多久,就跑出去微服私訪的?

 “當今聖上的確玩略,可咱們這些做臣子的,又能如何?”

 李東陽無奈苦笑,搖了搖頭,道:“陛下的脾氣,咱們其實早該知道了。”

 “而且,陛下微服出宮,日後,怕不會少了的。”

 “曾毅的想法倒是不錯,讓陛下在外面玩高興了,然後自己回宮,可是,卻也忘了,咱們這位皇帝,可不是安分的主。”

 “就怕是他在江南玩累了,回宮了,可是,卻玩上癮了,以後經常如此。”

 李東陽的話一出口,原本,氣氛就有些壓抑的內閣,立時,靜的連幾位大學士的呼吸聲都能聽的清楚了。

 李東陽說的沒錯,以當今陛下的脾氣,或許,還真的會如此的。

 “唉。”

 終究,還是內閣首輔劉健,無奈的苦笑了一聲,算是打破了這僵局。

 “這事,咱們幾個老家夥怕是沒辦法了,等抽空,告訴曾毅那小子,讓他頭疼去。”

 劉健這話,聽似玩笑,可其實,卻帶著深深的疲倦。

 劉健,也是一代名臣了,輔助弘治皇帝,可以說,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哪個不是名臣?

 可是,碰到正德這樣的皇帝,卻是真的是沒有什麽辦法了。

 畢竟,君臣的身份,在那隔著呢,又不是自家孩子,不聽話了,可以管教。

 正德是皇帝,劉瑾等大學士的臣子。

 雖說,內閣大學士的權威極重,可是,那也是在君權之下的。

 “錦衣衛那邊,有什麽動靜沒?”

 劉健突然改口,看向了內閣次輔謝遷。

 錦衣衛改革,就算是內閣,也是盯著的,只不過,只是盯著,卻並不加干涉的。

 “曾毅去了錦衣衛一趟。”

 內閣次輔謝遷想了想,道:“是從內閣離開之後,應該是為了陛下出宮的事情。”

 “在內閣的時候,他不就說過,要讓錦衣衛尋陛下行蹤的,定然是為了此事。”

 “除此外,錦衣衛倒是沒發現有什麽動靜。”

 “畢竟是隱秘的探子,咱們的人,肯定是發現不了的。”

 謝遷搖頭笑著,他們盯著錦衣衛,也不過是讓仆人什麽的盯著,和錦衣衛的專業探子們來說,那就算不得什麽了。

 錦衣衛如果行動,尤其是隱秘的重大事情,怕是都不走正門了,翻牆也是正常,甚至,錦衣衛內部,到底有沒有密道,這些,也是沒人知曉的。

 但是,據說,錦衣衛內部,是有密道的,而且,還不止一條,通著城內的不少地方。

 為的,就是錦衣衛的探子們進出錦衣衛,不被發現。

 錦衣衛的大門,其實是為了錦衣衛內的那些明面上的官員和侍衛們準備的。

 “曾毅整改錦衣衛,真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壞。”

 劉健搖了搖頭,對武體系糅合在一起,在同一個衙門,雖然能起到監督作用,可是,萬一其聯合了起來,那後患無窮。

 之所以武分開,那是必須如此,若不然,一個官員的權利太大了,掌管朝政,又掌管軍權,一旦其有異心,很容易生出變故的。

 不過,好在,曾毅也和內閣進行過溝通,錦衣衛的改革,是特殊的,源自於其監察的特殊性,只能以此來防備其監察的公正。

 最起碼,要最大可能的保證錦衣衛情報的公正。

 旁的衙門,是不會如此的。

 “好壞,都這樣了,不過,應該結果不錯的。”

 楊廷和是一直非常看好曾毅的,就算是現在,仍舊如此:“曾毅這小子,機靈著呢,且,朝廷,也的確需要如此的衙門啊。”

 “只是,咱們官員的權利,可是要被壓製了不少啊!”

 楊廷和他們幾個內閣大學士,都是官場上的老狐狸了,甚至,內閣存在的原因,他們也都清楚。

 說的直白些,內閣,不過是士大夫的權利的代表,內閣的權利大了,皇權,自然也就要退縮了。

 內閣,是士大夫們頂出來和皇權進行爭權的。

 這,才是內閣的最主要存在目的,只不過,能真正看透這點的,朝堂之上,並沒有幾個。

 不站到一定的高度,是根本看不透這點的。

 而錦衣衛的存在,既然牽扯到了武之爭。

 那,這個爭鬥,將會徹底的糅合進去,到時候,下面的那些個官員,甚至是朝廷重臣,想要如何如何?

 怕是行不通了。

 而且, 錦衣衛內一旦徹底的運轉起來,外面還有一個都察院在盯著呢。

 若是錦衣衛內查出了不少的官員貪贓汙法,而都察院,卻沒有絲毫的動靜,這,對都察院,可就是打臉的行為了。

 是以,只要錦衣衛徹底運轉了起來,那,都察院,定然也會隨之運轉起來。

 錦衣衛內部武爭鬥,及外部的都察院,這三者連起來,就是飛奔的三匹韁繩連在一起飛奔的駿馬。

 若是沒有什麽鞭策,全都慢悠悠的散著步,吃著青草,偶而有那匹方向與另外兩匹不同了,也沒什麽,至多,就是拉車下,不會受到什麽傷害,只不過,有一方,要妥協罷了。

 可是,一旦這三匹駿馬飛奔起來,這個時候,在出現方向性的錯誤,或者是有其中一匹想要停下來。那個時候,等待的,將會是被另外兩匹馬給拉扯的體無完膚,甚至,直接摔死。除此外,在沒別的可能。

 --over-->(大明親王../9/9906/)--( 大明親王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