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們的1649》第317章 縱帆黨和橫帆黨
縱帆黨說:“15世紀中葉,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歐洲人前往東方的通道被封閉。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造船家為了製造更大和更好的船隻漂洋過海去尋找新的財富,把酒船和快帆船合並,建成三桅縱帆船。

 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稱讚這是“人類的一種偉大傑作”。

 它的船體結構更加合理,有三根桅,能利用65度角以內的風行駛,能裝載大量生活必需品,可以在海上連續待上數月,甚至可以環繞地球航行。”

 橫帆黨說:“大明著名航海家鄭和,先後統率海船百余艘和二三萬水軍官兵組成的龐大船隊七下西洋,涉滄溟十萬余裡,遍及亞非3o余國。

 其航海規模之大,船隻及人數之多,足跡之廣,堪稱世界帆船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

 鄭和下西洋突破了以往的西洋航線,鄭和船隊多次到達東非海岸的麻林地,而且開辟了直達阿拉伯半島紅海沿岸和東非海岸各港口的多條遠距離橫渡印度洋的航線。最遠達比剌,那裡就是現在的莫桑比克港,也到了孫剌,就是現在的索法拉港。

 鄭和下西洋以空前絕後的規模在世界上首先從事遠洋航海和探險活動,溝通了東西洋的海上航路,就此聯接了亞非的大片海域。

 鄭和率先為人類的遠洋航海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把大的航海事業推向鼎盛,並為開辟世界新航路鋪平了東方的海道。”

 縱帆黨說:“然後呢?宣傳完天威有個什麽收獲?”

 橫帆黨說:“那也比給亞洲人民帶來苦難的殖民主義強吧?”

 在安江造船廠建好了測試水池後,吳傑廠長和技術員樊修又開始製造船模。為了讓測試效果更好一點,他們把比例設在了一比十。

 樊修技術員說:“哈,我從沒有做過這麽大的船模——我們幸好有圖紙。”

 吳傑廠長笑著說:“我也沒有做過,在那面的世界,我們哪裡有那樣的財力和精力?現在多好……”

 “是啊,吳廠長,如果不是為了工作任務,我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不過反而睡不了懶覺了。”

 “誰知道為什麽呢?幸好我們保存的橡木質量還算很好。”

 製造模型時,他們都沒有舍得用原來這個修船場的庫存料,直接用的是攻城時,那些被轟成碎片的殘骸……當時按吳廠長的要求,把那些可能用得上的大塊木料留了下來,以期以後能使用上……果然用上了。

 兩人按照圖紙用心地加工著船模,同時又借助cad建模,憑借著現代設備,他們很快就加工出橫帆和縱帆的兩種型號的船模……不過所用的材料可都是這個時空的。

 索具是自己用黃麻撚成的,船帆都是從破損的船帆上剪下來的,小滑輪是求紅星機加工廠特製的,桐油、石灰也是有現成的……

 縱帆黨說:“歐洲工匠使三桅縱帆船出現了,改變西方在造船技術上落後於東方的歷史,也使改變西方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隨後進行的‘地理大發現’都和這種縱帆船及航海新技術密不可分。

 在所有航海家和造船家的心目中,三桅縱帆船的構造幾近完美。

 你們明白嗎?我們必須把它的最高階段的能力發揮出來——讓這個時空的其它縱帆船全成為渣渣。”

 橫帆黨說:“大明工匠將從祖輩那裡繼承下來的,已延續了太多年代的造船技術,比如,水密艙、平衡舵、減遙龍骨和車輪舟,比如,鐵釘和鐵鋦連接技術,比如,艌料密封和維修技術,又比如,桐油及油漆封護技術等等,應用到造船中來。

 這些集中代表著大明帆船製造工藝的精華!

 你們知道嗎?這些都是曾經在世界上領先幾個世紀的技術,雖然他們不懂得技術封鎖,被西洋人偷去了許多技術,雖然在我們眼裡這些根本不算什麽,但依然在木製帆船的製造上臻於極致。

 我們來發揮這些技術特長,一樣使這個時空的其它縱帆船全成為渣渣。”

 吳傑廠長站在水池裡,迎著電風扇吹來的風,不時調整著索具和船帆……樊修技術員架好了dv後,又聽著吳傑廠長的要求,不時調整著電風扇的擺放角度……再把吳傑廠長報上來的數據記到本子上。

 樊修技術員蹲在池邊上,勸吳傑廠長說:“吳廠長,我下池子吧……”

 “不急,不急……你去把三號口的閘門開一下,看看側洋流對帆船有什麽影響。”

 兩個人不聲不響地忙活了一個星期,把橫帆船橫和縱帆船橫的基本數據搞出來了……

 又開始建飛剪船模……由於原本設定的船型本身就小,船模就比較容易建好。

 縱帆黨說:“在《大航海時代》中,那個縱橫帆的公式還記得吧?縱帆船在大部分場合具有橫帆船所沒有的高速度。

 橫帆船的操作難度比縱帆大,頂風就更不用說了,如果你沒學操帆,又是航海新手,那使用橫帆純粹就是一種自虐。

 縱帆擁有橫帆所沒有的高靈活和低操作。

 像是海戰,你不可能永遠不頂風前進,也不可能在頂風時就可以順暢的選擇之字路線。

 此外縱帆在頂風前進時,優勢是無可比擬的。這不是說它頂風時航行系數大,而是因為它頂風時更易於操作。我們還要爭嗎?”

 橫帆黨說:“在《大航海時代》中,我的級別是老船長……我們現在這個時空,我們能找到的操帆手是什麽樣子?全是擺弄橫帆的嘛。

 你說的那個公式我當然記得,如果兩種船帆水手級別水平同樣的話,順風時,縱帆x65%橫帆x85%;逆風時,縱帆x45%橫帆x25%;橫風時,縱帆x62.5%橫帆x62.5%……沒錯吧?但是你想一想我們能找到什麽樣的水手?哪種最多?”

 “縱帆水手,我們可以慢慢培養……”

 “有現成的橫帆水手,我們不去用?”

 吳傑廠長和樊修技術員又花費了一些時間,終於把三種船型的數據基本準備好了,他們接著又開始考慮造船的事實。

 建船模是一回事實,造真正的帆船又是一回事情。說實話,兩人都沒有實際經驗……其實全漢唐集團的人都沒有實際經驗。

 在那面的世界,平常的生活能夠保證就不錯了,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金錢去建真正的帆船來娛樂?

 兩人不得不把他們求助的目光投向了這個時空的明人船匠。

 自打宋元以來,福建的造船業就一直在全國領先,主要原因就在於福建盛產造船的木材。

 閩北的深山之中有著大量的杉木,松木等。霜降至春分是最佳的伐木時節,此時的木材質地堅實、色澤紅亮。

 每到這個時候,建甌、邵武等地的木商,便帶著從各地招來“匠”及“漂師”,紛紛上山。“匠”伐倒的巨木被“漂師”們搬運到水邊,結成木排,沿著山間的水路流入閩江,向海口方向漂去,最終抵達福州,或是轉乘海舶再運往省內外各地。

 如果說在福州設船廠是因為木材豐富的話,那麽泉州的優勢,則在於其悠久的航海歷史,民間集聚了大量的船匠技術人員,“匠作千百,一時可集”。據史料記載,福州船廠因船匠不多,竟多次向泉州府調用。

 前文說過,大明政府對造船業控制極嚴,一個匠戶製,就能把造船的明人技術員吃得死死的,就是說大明政府把明人技術員的糧食關系、戶口關系什麽的,都掌握在手裡……就是他們出門都要開個介紹信什麽的……大概如此吧。

 在真實的歷史中,到了清康熙年間,廢除了匠籍,實行了把匠班銀攤入地畝的制度,使得清代的工匠們不再隸屬於官府,漸漸擺脫了在官方廠坊中受驅使的命運,船匠們有限的自由流動成為可能。

 這個時候,廈門便吸引了大批外來的工匠,據史料記載,“廈門土木金銀銅鐵諸工率自外來,船工大盛,安其居者多移居焉。”

 閩南地區的造船業同時也到了一個新高潮。在一些官方船廠的周圍,往往又四散分布著大量的民間船廠。

 這些船廠的大量存在,反映的正是慢慢恢復生氣的民間造船業。只是,那時每一艘出海船舶的製造過程還要被層層管制,甚至比大明更加嚴格,動不動就抄家問斬。

 當然,這一些是後來的歷史,吳傑廠長和樊修技術員根本不操心那些……此時空中,那些明人造船技術員才是看中的,那些真實的造船過程才是看中的。

 這個時空,明人工匠們開始造船後,一般製造十噸小船的船廠需要雇傭十幾個船匠,簡單分工便可。

 而製造數千石,即至少百噸的大船時,雇傭的人員要多得多。

 而且造大海船是一項技術性極強的工程,油、艌、帆、篷皆需要專門技能,規模較大的船廠內都有專門的艌匠、箬篷匠、船木匠、油灰匠、鐵匠、索匠、竹匠等。

 吳傑廠長和樊修技術員盯住那個曾經提過建議的明人船匠,好一番細細盤問,才發現那人建過最大的帆船也不過五十噸左右,還有幾個荷蘭船匠,只不過他們是以修船為主……

 幸好後來從廈門又招了一些工匠來, 經過多方面的計算,兩人把一艘二百噸左右的帆船所需要的各種資料總結出來了……

 縱帆黨和橫帆黨爭論不動了,這時他們才發現應該到船廠去實地看看再說,嘴上已經誰也說不過誰了……

 如果為這樣的小事情傷了感情就沒意思了,畢竟在漢唐集團裡能一起玩《大航海時代》的人不多。

 他們到了安江船廠後,吳傑廠長和樊修技術員把所有實際資料拿出來了。

 他們看了半天后,生氣地說:“吳廠長,樊技術員,你們不上論壇嗎?”

 樊修技術員笑著說:“我就看看不說話……”

 吳傑廠長奇怪地問道:“你們在論壇上說什麽了?”

 縱帆黨和橫帆黨氣得一起沒有理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