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1627崛起南海》第二千八百零二章
第2802章

在參觀完冶煉廠之後,兩人繼續乘坐馬車前往臨近的采礦場。

與白克思上次來到這裡視察時相比,礦區的生產環境顯然提升了不少。道路上已經看不到川流不息的貨運馬車,礦石和礦砂如今都是由載重能力更強的軌道機車運出采礦區,運輸效率遠勝初創時期。

道路旁有不少由官方集中修建的礦工宿舍,多為三層條狀樓房,用青磚和木樓板修建而成,外形方正,製式和結構整齊劃一。

這種建築源自於勝利港早期建設者居住的集體宿舍,有與之配套的食堂、診所、浴場等公共設施,其建設成本和居住成本都要遠低於普通民居,而且便於實施集體管理,特別適合礦工這種以大量青壯勞力構成的群體。

陳一鑫向白克思介紹,目前福山銅礦劃分為八個開采區,共有大小礦場二十余個,每處礦場旁邊都會就近修建這樣的礦工宿舍,以盡可能縮短礦工的通勤時間。

而原本坐落於各個礦區之間的鄉間村落,由於外來人口的湧入和貿易需求的增長,大多也逐步進化為了小規模的市鎮。

本地民眾過去幾乎都是以務農為生,不過福山礦場運轉起來之後,也給他們提供了更多的發家致富方式。

除了去礦上當礦工出賣勞動力這種最基本的路數之外,腦子靈活的人會把自家的農產品賣給那些外來的礦工,或是乾脆從登州城等地倒騰一些生活物資回來出售。如今在礦區這些市鎮上開店做買賣的,十之七八都是本地出身。

也有人看準了福山縣逐步城市化的時機,將自己在礦區內所擁有的地皮以長租或買斷的方式處理給海漢官方,撈一筆現銀,然後跑到馬家莊和芝罘港去購地置產當寓公,不但實現了資產升級,而且身份也從鄉下地主變成了新晉士紳,完成了階級的突破。

“礦場的用工需求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讓我們得以安置在災荒時期湧入登州的大量人口。根據去年的人口統計,目前登州地區的常住人口中,有大約三分之一都是外來戶。而這些外來戶當中,又有大約一半的人是在福山銅礦、招遠金礦、龍口煤礦這些地方從事與采礦相關的工作。”

陳一鑫不無驕傲地說道:“不誇張地說,礦業就是北方大區的支柱產業之一,而且發展潛力巨大。我認為執委會應該考慮在未來一段時期,把一部分重工業逐步遷移到北方來,讓這些礦產資源能就近對接配套的下遊產業。”

白克思點點頭道:“工業部會制定相關的發展計劃,你不要太著急,很多工作還是得一步一步來。”

不管陳一鑫所提的建議是出於大局考慮還是懷有私心,客觀來說的確值得執委會認真考慮。

北方大區的礦藏資源豐富程度遠勝海南島,特別是擁有了發展工業所必須的能源和重金屬礦藏,條件可謂是得天獨厚。就目前海漢控制的地區當中,似乎還找不到第二處地方能有如此完備的自然資源。

如果不是距離海南島過於遙遠,北方大區可能早就被執委會選作了發展工業的重點區域。但如今隨著海漢在北方的控制力增強,外部壓力逐漸化解,並且各類礦藏也陸續進入到開采狀態,陳一鑫認為條件已經成熟,自然要抓住機會再對白克思展開遊說。

白克思主管工業,只要能讓他點了頭,這事就基本成了一半。

說話間兩人已經來到了其中一處礦場,下車之後,礦場的主管官員早已躬身等候,見陳一鑫作個手勢,連忙上前開始介紹這處礦場的生產情況。

這裡隸屬於福山銅礦第五礦區的一處礦場,

三年前北方大區礦務局在這裡探明了地下礦脈,然後在去年完成各項基建工程之後,才開始實施正式的開采。目前這個礦場有在編礦工不到一千人,分為兩班輪作,采取露天開采的采掘方式。滿負荷工作狀態下,每天開采出的礦石大約能有兩三千噸。雖然這個數字看似不大,但人均產量其實已經大大超過了純人力開采的礦場。

同等產能水平礦場,在福山銅礦起碼還有五六個,陳一鑫帶白樂童來看這裡,當然不是因為這個原因。

事實上這裡是福山銅礦所設定的“新技術示范礦區”之一。由於起步的時間較晚,這裡反而是從一開始就享受到了更高的礦場基建標準, 類似各種蒸汽動力設備和軌道運輸系統,以及礦工的定居點,都是直接作為了標準配置進行建設。

礦場在開采過程中大量采用了蒸汽動力設備,鬥輪式挖掘機、碎石機、研磨機、皮帶輸送機,以及軌道運輸系統等等。目前運用到礦山開采生產中的機械設備,幾乎在這裡都能見到。

而部署這麽多機械設備的必要條件之一,便是得有足夠多的工程技術人員。生產主管介紹說這裡的在編礦工中,有大約四分之一的人都是屬於技術工種,而且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在本地完成了整個培訓過程。

這些技術人員不但懂得如何使用這些機械設備,而且還能對其進行基本的維護維修操作,其中甚至有幾人已經考取了工業部認證的機械工程師職稱。

當然,與技術水平相對應的,是這個礦場高昂的人工費用。這些掌握專業技能的人員所享受的薪資待遇,往往是普通礦工的數倍,數十倍,乃至上百倍之多,而且所需的生活條件也要更高。

礦場旁邊的礦工宿舍肯定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這些技術人員大多是住在礦區的市鎮上,甚至有些人的住所是在更為繁華的馬家莊附近。

這處礦場的生產水平雖然相當不錯,但其實是集中了整個福山銅礦近半的技術資源,所部署的機械設備數量甚至超過了幾個生產規模更大的礦場。而這種安排的目的也非常明確,那就是要向工業部證明,福山銅礦已具備了足夠的技術能力,工業部應當向這裡投放更多的礦山機械設備。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