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川在《論從心電信號的變化預測人體生理狀況發展的原理》論文中闡述的這一原理,《科學》雜志在刊登了他們的統計結果之後,對準確率是如此之高的事實,驚詫不已,以至於又給它加了一個偉大的命名,並且進行了簡單總結。
《卓氏———上帝定律》,定律如下:給定一個精確測量的心電波形圖,運用一定方法,就能推測出該心電波形圖主人在未來十天內是否會發生單純的生理危機。
他們對在後面額外多加了“上帝”二字,做了簡單的解釋,“人的生死是上帝所賦予的,科學誕生以來,人類靠著各種發現來打破一個個上帝布置的障礙,但卻無論如何不能打破死亡這一最終宿命”
“但這個定律,卻讓人類第一次能準確地預測到什麽時候去見上帝,它第一次讓人真正進入了隻屬於上帝的領域,變得有可能真正征服死亡,和以前定律不同,它第一次讓我們可以精確地預知生命中將要發生的生理危機,並且進行規避,從這個地方來講,18世紀以來沒有一個發現,能比它更偉大,這讓我們忍不住在後面加上上帝兩字,來凸顯它和其他所有定律的不同”
世界上兩大作為競爭對手的科學雜志,《自然》和《科學》同時對卓川的論文鼎力支持,《科學》雜志在慢了一步後,又做出了獨到的驗證,並且破天荒地用如此驚世駭俗的名字,給卓川發現的定律命名,這個命名,讓卓川闡述的預測原理,以更快的速度在世界范圍內傳播。
在卓川論文發表僅僅半個月後,美國在醫學與公共衛生領域排名第一的大學霍普金斯,哈佛,英國劍橋,牛津等等這些頂級世界名校,爭相向卓川發來了邀請函,邀請他去本校講學,宣講他的論文《論從心電信號的變化預測人體生理狀況發展的原理》。
學術界早就沸沸揚揚,爭相討論這一世界級發現,對它的發現人,更是充滿了熱情和好奇,尤其是來自一個年僅27歲的年輕人手中的事實,讓很多人驚訝不已。科學發展到今天,分工已經十分精細,各種基本理論成型,想要做出重大突破,都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基本上40到50之間還被稱作青年科學家,就能說明這個問題。
這不是19世紀,20世紀的時候,那時候許多重大發現,都是年輕人,也就20到30多的年齡段發現的。
但好奇和驚訝是一回事,沒有一個人會懷疑對方是剽竊自其他人的成果,因為這一發現,事先沒有任何重量級科學家涉足,也沒有一人發表過類似論文或者資料。
老外們對這一事情盡管驚訝好奇,卻礙於距離,無法親自詢問。但本國的各大網絡門戶網站,電視台,報紙卻有先天優勢。
他們聞風而動,他們從世界范圍內搜集到的資料已經驗證再三,確定這不是一次學術造假事件,不會發生什麽醜聞,對這一有重大新聞價值的題材,先是轉載國外報道,然後又紛紛派出最精乾的記者實地采訪,爭取拿到第一手和論文作者直接相關的資料,來分享這一世紀盛宴。
本市發行量最大的一份報紙《齊北日報》近水樓台先得月,發現了論文作者居住在本市,還在新城區開了一家公司,興奮不已,認為自己這次能借助這個機會,將報紙的發行量大大翻上一番,立刻派人去卓川公司堵人,請求采訪。
然而等他們趕到時,才發現等候卓川接受己方采訪的記者們已經排起了長隊。
齊北衛視,江淮衛視,黃南衛視等本省和臨省的大牌電視台記者,還排在後面等候,鴉雀無聲,《齊北日報》的記者找了相熟的同行一打聽,才知道對方從三天前就在這裡排隊了,此時正在卓川辦公室裡進行采訪的是央視記者。
一時間,眼看著形勢將變得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一樣火熱,正在接受央視一位美麗記者采訪的卓川,無論是表情,還是內心卻是冷靜得很,這些在常人看來足以興奮到難以自已的諸多榮譽,在他看來,也只是自己在現代世界計劃中走出的第一步,它們只是後續目標實現的手段。
“卓川先生,據我們所知,您今年只有27歲,但您不久前發表的一篇論文,《論從心電信號的變化預測人體生理狀況發展的原理》一文,卻先後得到兩大世界權威科學刊物《自然》和雜志的高度認可,後者更是在前不久將其命名為《卓氏——上帝定律》,在國際社會中已經引起了巨大轟動,得到了諸多行業內科學家的一致高度評價,您是如何在這個年紀,就做出了這樣偉大發現的?”這位美麗的記者,吐字異常清晰,提的問題,也正是當下許多人所關心的。
定律本身已經被諸多行業內專家證明無誤,再沒有什麽好疑問的, 高達百分之九十七點八的統計準確率,讓最挑剔的專家,也不得不承認這一定律,和許多行業內的定律一樣,比如預測計算機行業硬件更新換代速度的摩爾定律,很快就要成為醫療行業中更加權威和有效的一個指導定律。
作為記者,他們非常明白大眾心理,對發明這一定律的人更加感興趣,大眾不可能看懂行業專家還要花十幾個小時才能驗證的論文,但他們對這論文的作者,會更感興趣,對方年輕,卻又做出了如此重大的發現,這裡面有什麽故事?
對方是如何產生的靈感,又是如何在極其低調的情況下完成的研究,有沒有研究夥伴?中間碰上了哪些困難,這些都是大有新聞價值的疑問。
“實際上,我從小就有著極好的記憶力,還有極強的計算力,但我一直沒有找到它們真正發揮用途的地方,只是普通的學習,完全讓我沒有發揮的地方,直到高中時,我在爺爺幾次送醫院搶救的事件上,萌生了預測病人生理危機發生時刻的想法,才真正將其發揮出來,其後的十幾年內,我一直默默地在做這一研究,記憶了大量相關資料,並且進行巨量的推算,終於在前段時間內,將所有成果統合起來,推算出這一定律,並且利用計算機的能力製作成了一套軟件,將這一定律運用起來,可以服務於廣大的普通群眾”
對央視記者這一疑問,之前卓川在和自己校友翻譯梵雨程的對話中,就做了解釋,現在不過是重新翻出來,在開場合下將它弄成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