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之嬌養》第377章 和田美玉
細心的交代清楚後,蘇璃留下了一個聯絡方式,讓老阿迪拉有什麽事打這個電話谘詢,天色不早,她們還想做其他的安排,便由嚴諾提議。今日新鮮采摘的瓜果葡萄,要趕緊想辦法運送到家裡人手裡,都不可久放。老阿迪拉心有感激,再三熱情挽留,也只能遺憾推拒。蘇璃不取診費,老阿迪拉安排貨車將他們今日采摘的新鮮葡萄哈密瓜裝運上車,卻是悄悄添了一筐又一筐,直至被蘇璃看了出來,失笑得再三勸慰,老阿迪拉才罷休。

 這一次要發送的是瓜果不是其他乾活可以走郵局,老掮客倒是這裡的地頭蛇,對這個城市摸得門清兒,引領著一眾人找到了此地的運輸公司,將她們的貨品送上了發往燕京和錦城的運輸車上捎帶過去。到了後,由他們負責通知家裡面的人出面去取就好。就是張孟清和孫紅梅家在縣城,由其他三個小姑娘的家長中轉一下,特別是本就是搞運輸起家的徐家,也不過是晚上半日的時間,真不是什麽難事,最遲明日晚上也能吃到自家女兒親手采摘的葡萄和哈密瓜。

 嘗足了鮮兒,一行人帶著滿足在此又留了一天,足踏火焰山,追尋了一番兒時記憶中西遊記八百裡火焰山,三借芭蕉扇這聞名天下耳熟能詳的經典,騎著駱駝,賞那火焰山的奇異壯麗,嬉笑打鬧,歡聲笑語無數後,一行人帶著滿足繼續前行。

 新疆最出名的,除了哈密瓜和葡萄,自然少不了和田玉。和田本屬於昆侖山麓腳下,一行人也就直奔著和田玉的產地,昆侖山腳下而去。隨著越發地靠近昆侖山,地勢就逐漸變高了起來。

 昆侖山自古多玄奇,自小到大,不少從各種神話故事裡都聽說過,西起帕米爾高原,山脈全長2500公裡,平均海拔55006000米。最高峰就在新疆和青海的交界處。海拔高達6860米。相傳昆侖山的仙主是西王母,而在眾多古書中記載的“瑤池”,便是昆侖河源頭的黑海。這裡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鳥禽成群,野生動物出沒。氣象萬千,在昆侖河中穿過的野牛溝。有珍貴的野牛溝岩畫。

 距黑海不遠處是傳說中的薑太公修煉五行大道四十載之地:玉虛峰和玉珠峰,經年銀裝素裹,山間雲霧繚繞,位於昆侖河北岸的昆侖泉。是昆侖山中最大的不凍泉,不凍泉形成昆侖六月雪奇觀,水量大而穩定。傳說是西王母用來釀製瓊漿玉液的泉水,為優質礦泉水。發源於昆侖山的格爾木河中遊。長期侵蝕千板岩,形成了峽谷絕壁相對,深幾十米的一步天險奇觀。

 華夏人素來愛玉,玉文化源遠流長,貫穿著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乃至更久遠之前。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們,在選石製器過程中,有意識地把揀到的美石製成裝飾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開了華夏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遼河流域,黃河上下,長江南北,華夏玉文化的曙光到處閃耀,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遼河流域紅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為引人注目。春秋戰國,玉乃祭天所用的社稷重器,是權勢和地位的物質表微。

 玉是華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玉為中心載體的玉文化,不僅深深影響了古代泱泱華夏人的思想觀念,也成為華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文化包含著有“寧為玉碎”的愛國民族氣節;“化為玉帛”的團結友愛風尚;“潤澤以溫”的無私奉獻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潔氣魄。

 總之千言萬語,一句話,玉是幾乎華夏人人都喜歡的。翡翠之類的硬玉那是近些年來才逐漸興起來,真正貫穿整個華夏歷史的,卻是軟玉。和田玉,羊脂玉,正是美玉中的代表,從古至今,都具有及其高端的地位。自古有言,世之美玉,皆出昆侖!和田玉是華夏民族的瑰寶,更被稱為華夏的“國石!”

 當然,在現今,經過幾千年的開墾,和田玉礦大大小小早已有主,她們這小胳膊小腿,也就別打算插足玉石生意。不過,若是進山玩,體驗采玉人的活計,自己去發覺那些還是石頭的玉料,探探運氣,卻還是可以的。

 近年來,隨著市場上和田玉的需求增加,交易價格屢創新高,有人因為撿到好玉因此一夜暴富,於是這裡樸實的鄉民慢慢願意追隨這樣的夢想傳奇, 投入到玉石行業裡,尋找自己的致富之夢。

 珠寶玉石利潤驚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增大,堪稱暴利!嚴家的生意有涉足這個行業,有名的東方金鈺正是他們家的產業,珠寶玉石也是嚴氏財團的一大支柱產業。作為國內外知名的珠寶品牌,與紅火業績成正比的也就是它的原料需求。商人追求更高的利潤,也是為了原料更加穩定,投資玉礦,插足玉石生意,在昆侖山有自己的玉石礦脈,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作為嚴氏財團未來的掌控者,嚴諾的身份在這裡,倒是有著天然便利。

 悄然的一番聯系安排,嚴氏財團當地負責人給她們準備好行囊,安排了一個憨厚老實,老練可靠,名叫阿爾罕的當地人給她們做導引,驅車來到和田的蘇璃一行人送進了新一輪上山采玉的隊伍中。

 次日清晨,一行人天剛蒙蒙亮,就來到采玉人出發集合地點和阿爾罕集合,經過一番精心的祭祀儀式,祈求收獲滿滿,此行安全後,聚集在這裡多達數百人就各自分散開來,尋找自己的隊伍。進山采玉可不是鬧著玩的,固定的隊伍,好的幫手,各司其職,各司其責,也是進山冒著生命危險獲取更大收獲必不可少的要訣。若不是為了那豐厚的回報,誰會冒著生命危險去進山采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