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群英三國》第五十四章 娘家有親至
說來自從討董之後,方雲就有那麽點不真實感。

 按說盟軍正式解散應該是191年,奈何如今不過是190年4月,這就意味著歷史因為自己的出現,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甚至於很多事情是否還會按照歷史進程去運轉,方雲也不能保證。

 倒是有兩點,他必須要確保,一個就是已經賦閑在家的田豐,已經明確了解到他出現在了鄴城,暗部的人已經做好了下手的準備。雖然這樣把他‘請’過來有點粗暴,但畢竟自己如今的身份,要親自去邀請他什麽的,的確也不太現實。

 另外一個,就是韓馥是否會被袁紹趁虛而入。

 歷史上袁紹煽動公孫瓚攻打冀州,同時買通了韓馥麾下的辛氏兄弟,進而以援軍的身份入主鄴城進而取而代之。韓馥狼狽逃到了陳留張邈那邊,結果袁紹只是派人來與張邈議事,這廝卻以為袁紹要殺他,於是直接自殺了。

 那麽問題就來了,如今不過是190年,而且袁紹成為渤海太守還沒有那麽一兩個月的時間,甚至於適應政務都還沒有來得及,少了一年的準備,他是否能夠在今年行事。

 事實就是這樣,一年的時間,而且兗州、青州、豫州和冀州因為黃巾軍的關系,人口銳減,民生有了很大的問題,只怕沒有兩年的時間,都沒辦法恢復過來。哪怕袁紹有袁閥的資源可以調配,只怕也沒辦法迅速緩過氣來才對。

 如此可見,今年內袁紹不會對韓馥下手,而若是在這個時候把他的意圖告訴給韓馥。並且提供足夠的‘證據’會如何?沮授剛好和韓馥麾下大將閔純有舊,傳個消息並不困難。

 給韓馥一年的時間清除異己,征兵備戰,甚至對袁紹有了提防,甚至和公孫瓚打好關系。袁紹還能夠入主冀州嗎?說真的,方雲非常的期待!

 再說,公孫瓚只怕也不敢離開幽州,只因為他若膽敢離開,身在代郡的黃忠等人,會立刻對幽州其他州郡發動進攻。到時候他若是能夠和袁紹瓜分冀州那還好說,若是不行那可就真的賠了夫人又折兵,公孫瓚未必看不到這點。

 還有一點方雲非常好奇,歷史上黑山軍在東郡肆虐,所以袁紹才派了曹操前去平叛。而曹操也趁機據有了東郡。把這裡建設成為他的根據地。如今黑山軍已經被方雲招降,自然不會再攻打東郡,那麽袁紹是否還會把曹操派出去?若是曹操不能自立的話,那麽他又以什麽資格去爭霸天下?!

 “各位,本州牧打算在並州之地普及教育,至少先普及廉價的書籍。即日起組建十座大小紙張作坊,同時開設五家大型印刷作坊,大批的印製書籍和各類刊物進行出售。各位以為如何?”在久違的議事大廳之中,方雲終於是把自己很想做的事情再次說了出來。

 以前在新黃縣,自己的身份都必須要隱蔽起來。生怕那些世家在得知新紙和印刷術後,對方雲進行總攻。如今他已經不是需要躲躲藏藏的黃巾軍首腦,而是大漢驃騎將軍和並州牧,而且皇帝和赤霄寶劍都在他的手裡,這就使得他的顧慮少了不少。

 “此舉大善!”武將並不關心這件事情,反倒是文官們紛紛出來讚許。

 無論是新紙還是印刷術都是還東西。他們自然清楚這玩意對天下百姓的意義。以前顧慮世家會因此群起而攻之,如今周圍的勢力才剛剛討伐了董卓。正是疲憊不堪的時候,這個時候正式普及新紙和印刷術。阻力卻是最小的。

 至少,真要打起來,也不會害怕他們。如今方雲麾下兵強馬壯,所有的士卒已經等待不急進一步擴張勢力。若非地盤太大人口太多需要消化消化,否則的話方雲已經把並州原原本本的都給打下來了,如何還會給白波軍在西河郡和上郡那裡逍遙自在?!

 “主公,今年我等剛打下並州,而且憑空得到七百萬人口。誠然,並州那些冥頑不靈的世家支援了我們不少的錢財,卻今年我們的投入也是非常的巨大。同時新安置的百姓,至少兩年的時間,無法給我們提供任何稅收。

 更別說,主公之前還提交了兩份技術,我方人員也需要研究和試驗,這又是一筆不菲的開銷。同時,由於並州的主要商隊,也就是那些在並州本地世家控制下的商隊已經幾乎沒有,所以商品的流通也將成為非常重大的問題。

 故而,屬下認為今年我等的重點,應該是安定百姓,同時安撫好商人確保並州的商業流通和貿易順暢。現階段,說難聽點,我們的主要來源,便是甄氏商會出售的貴價紙張,還有那些藥酒。這些都是奢侈品,所以我們的收入才高,尤其是紙張,若從奢侈品變成普通商品,購買者依然是那些人,但利潤卻會大幅度下降,這樣對我們來說完全便是得不償失的結果。

 總的來說,主公您的建議屬下非常認同,但如今卻不是時候,至少也要在兩年後,才能普及,而不是現在。”戲志才卻是站了出來,直接否定了方雲之前的建議。

 然而,正因為條理性非常的清晰,而且給出的例子也不容忽視,其他的文臣自然也無話可說。實際上戲志才擔任總理也不算太長時間,但禦下之道他卻掌控得相當不錯的樣子。

 “我方的資金真的那麽緊張?”方雲不可置信的看了看戲志才。

 畢竟這些年可賺了不少的錢,同時在並州抄家那麽久,而且甚至還把大漢列代皇陵給挖了,那麽龐大的一筆資金,那麽容易就花完了。

 “主公,陵墓之中有不少東西雖然價值不菲,但要處理卻並非那麽容易。畢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陪葬品,進而很容易就能夠知道是皇陵的陪葬品。若是不知道是誰出售的還好。但一旦知道是主公出售的,只怕對主公的聲望有很大的打擊。畢竟此刻主公您,並不僅僅是黃巾軍第三代天公將軍,同時還是大漢的並州牧,以及驃騎將軍!”戲志才笑了笑。在方雲耳邊低聲說道。

 方雲恍然,自然也不好再說些什麽,無奈之下只能宣布作坊先列入計劃,有關部門做好預算統計還有初步選址,後年也就是公元192年初正式啟動工程。

 同時還有一件事情,是臣子們需要處理的。那就是選擇年號的問題。

 討董已經結束,劉辯的正統性也毋庸置疑,那麽繼續沿用‘中平’年號似乎有點不妥,而且新軍新氣象,好歹也該換個年號才對。

 在大學學習的劉辯得知此事。表示由方雲這個當老師的決定就好,他沒有意見。

 只是這新年好的問題還真是叫人無語,第一個由左明建議的年號叫做‘貞觀’;方雲尚未反應過來,卻不想審配卻給了新的年號‘元符’,這宋徽宗的年號卻是讓方雲直接就斯巴達了。

 還沒有來得及說些什麽,陳濤卻說:“還不如叫做嘉靖呢!”

 這下倒好,一下子就從北宋跳躍到了明朝中期,好在沒有出現什麽康熙乾隆的年號。否則的話……好吧,典韋表示這是劉辯宣布其正統性的一年,不若叫做‘宣統’。

 “我說你們給出的建議能不能靠譜一些?”方雲哭笑不得的說到。

 “主公。我等可是經過深思熟慮才給出的建議啊!”沮授等人帶著幾分不明不白的語氣回到,他們也沒想到方雲對這些年號反應會那麽大。

 “志才,你一直沒有說話,你覺得應該叫做好些?”方雲看向了戲志才。

 “建安?”戲志才歪了歪腦袋,似乎就想到了這兩個字。或者說這兩個字,給人一種‘恩。就是它了’的感覺吧?

 好吧,那是劉辯他弟弟劉協到了曹操手裡時的年號好不……

 “廣安。廣安這個年號如何?”方雲想了想,也就是在建安的基礎上改了改。本來他打算叫‘平安’但想到到過那邊也有平安時代。想想就覺得不爽。

 廣安也不錯,‘廣大百姓皆安樂’之意,也算是吉祥如意。好歹七百多人遷徙到並州和幽州之地,背井離鄉的,難免會有點難以管教。所以這段時間,也不求什麽繁榮昌盛,但求‘廣安’啊!

 “此號甚好!”戲志才自然沒什麽好說的,雖然意境比不上那什麽‘貞觀’之類的年號,但勝在吉祥,而且這是年號是方雲他喜歡的。

 “主公大才!”其他的文武,自然也少不得一陣奉承。

 方雲苦笑,若非身為穿越者,在‘貞觀’什麽的年號裡面選一個也不會覺得那麽別扭。

 剩下來的時間,自然是如何行更改年號大典的事情,這玩意按照規矩是需要祭拜上蒼之後才能夠更改的,否則老天爺就不會認可這個年號。對此方雲笑了,自己都是天命之人了,還怕老天爺不認可?再說了,就算不認可又如何, 自己不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

 只是習俗就是習俗,這是華夏文明的一種體現,卻是不得不尊重!

 又處理了一番各種瑣事,同時宣布把今年的工作重點,放在安置百姓和盤活商業方面,眾人從上午六點忙活到了下午三點多,這才完成了今天的議題。

 好不容易回到家,卻不想得知有親戚前來拜見。

 方雲就笑了,自己孤家寡人一個哪來的親戚?就算是他這個身體的母親,不也是早早過世了,至於那更早就沒有的父親,自是更不值得一提。

 “是否將他趕走?”任紅昌上前詢問道。

 “見!”方雲也想看看,這個所謂的親戚到底是誰,順便叫人把他遞上的名刺拿來。

 一看頓時樂了,來者居然是廣陵人陳琳,這可是袁紹的禦用文人,而且之後在曹操麾下也算當了個大官,沒想到這廝居然沒投靠袁紹,反而過來拜訪自己?還是親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