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群英三國》第三十五章 黃巾軍齊聚
土地國有,別說方雲,就算是董卓此刻也是眼前一亮。

 這無疑可以解決土地問題,但同樣的,這個政策也會把全天下的世家給得罪透。再說他董卓也不過是漢臣,而不是漢帝,所以劉協若可以宣布這個命令,但是他不可以。甚至於,出自本心而言,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土地被收歸國有。

 只是對於方雲能夠使出這種政策,董卓也是抱著看戲的態度,看他到底會發展到什麽情況。誰都知道這個制度會得罪世家,方雲麾下應該也有人意識到這點才對。

 政策既然已經實施,那麽引起天下世家的反對那是必然的結局。

 果然不出所料,不出幾天,就有朝臣表示,要罷免那方雲所謂的並州牧。甚至要求朝廷將其定為逆賊,招天下豪傑前去征討。

 奈何劉辯親自出馬,承認了土地國有的合法性,以他大漢皇帝的身份。不得不說,這小子非常上道,顯然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本分。實際上他更加清楚,自己改變不了什麽,而且這個對於一個政權來說,利大於弊,再說黑鍋都是方雲背,他也樂見其成。

 只是他站了出來,而且詔書上有赤霄寶劍的印鑒,故而這詔書自然就是合法的。傳遍天下之後,一直在雒陽忙活的臣子和世家才意識到,原來這南邊一個朝廷,北邊一個朝廷,其實都具備大漢的合法性和正統性。

 但真要追究的話,劉辯是劉宏立下的新君,而劉協卻是董卓扶持起來的,所以法理上顯然劉辯那邊更佔理。但就他們個人的利益來說。任何劉協為主的朝廷更為有利。

 畢竟,誰也不希望追究的土地給國家給拿了去。

 再說董卓也給出了一個很合理的理由,那就是方雲那邊的劉辯根本不是劉辯,真正的劉辯已經‘病逝’。故而在方雲拿出確切的證據,證明劉辯就是劉辯。否則法理上劉協具有更多的正統性。

 聽到這個狡辯,方雲甚至想要吐槽:那你董卓怎麽這劉協就是那個劉協?算了,都是扯皮,較真了就輸了!

 其實董卓最近的日子也不好過,好不容易解決了糧食問題,卻不想在正月的時候。關東諸侯開始調集人馬,發起了對他的討伐。這前後還沒有三個月的時間,甚至於他都還沒有安定下來,卻不想就遇到了這種事。

 去年年底的時候,袁紹密謀誅殺董卓。事情敗露離開,那是光明正大的離開。時候也是不了了之,甚至為了安撫袁閥,還給了袁紹一個渤海太守的身份。卻不想,年底宴會不久,曹操又行刺未遂,但還是給他逃了回去。

 因為這事,董卓對於方雲的改革。也只能夠是看戲,想動都動不了,別提多憋屈了。

 另外一方面。戲志才在地方出現謠言開始,就第一時間征調了三十多支政委組建宣傳大隊,在樂平配合下開始下鄉到村,到處宣傳新政策的一些含義以及具體的方案。在得知土地依然可以承包耕種,而且不必擔心世家門閥通過手段強行奪走後,不少百姓其實還是願意接受這種方案的。畢竟他們不過是低賤的百姓。在強權面前其實一點力量都沒有。

 能夠安安穩穩的耕種,而且繳納的稅金都少了不少。他們自然也樂得辦理承包手續。不少人一下子就承包了上百傾的田地,考慮到他們是第一批承包的人。所以就批準了。

 只是他們承包下來卻是傻了,田地那麽多,他們如何耕種得完?要知道田地可是按面積計算稅金的,他們種不完浪費不說,還要承擔大筆的稅金……

 無奈之下只能求助政府,詢問如何解決。

 官府已經得到了上級下發的精神和解決的辦法,表示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取消承包一部分的田地;一個則是招募流民或者其他沒有田地的勞動者來工作,每月按時發放工錢。同時,可以向官府申請助農貸款,購買耕牛和耕具,款子可以分期付款,一點點的償還。

 只是借錢耕地什麽的,很多百姓還不適應,所以更多的百姓是取消了一部分的承包土地,只有少數壯著膽子吃螃蟹的,開始計算收獲還有償還的金額,最後貸款招募了一批無產者,並且購買了兩三頭耕牛,還有一批新農具。

 顯然,後者將會成為新的富農階級,甚至成為一個合格的農場主。

 隨著宣傳的開始,百姓對新政府的認可自然是越來越強烈。但如今才開展不過數天,真正要落實還有宣傳到位,沒有一年的時間只怕根本不會見成效。

 所以戲志才建議,今年內,不能對外用兵!

 對此,方雲也知道自己的確是任性了一些,所以批準不會對外大規模用兵。戲志才也聽出了話裡的一些余地,但並沒有反對什麽,畢竟他知道方雲必有用意。

 方雲自然也不能說,再有那麽十幾天,群雄就要起來討伐董卓了,到時會好歹也要去一趟雒陽,把傳國玉璽給帶回來什麽什麽的。也不需要太多人,帶著三千騎兵也夠用了。

 要知道所謂的群雄,多的也就那麽一萬人,少的也就三千人左右,合起來的確是十萬余,實則不足為慮!再說,又不是去和他們作對的,只要不正面對上則不會有什麽風險!

 就在方雲等著曹操或者袁紹假借三公書信共舉大事的時候,卻不想另外一個消息卻是讓他頗為驚訝。青州、兗州和汝南的黃巾居然再次起事,而且把當地洗劫了一番,這還不算,他們不斷北上甚至已經進入了冀州境內。

 有意思的是,進入冀州之後,他們是秋毫無犯,仿佛就成為了一等一的義軍。不僅是公平買賣,而且還是寧願被雨淋北風吹也不願意進入百姓的房子裡面居住。

 就在大家奇怪他們到底要做什麽的時候,大軍已經來到了壺關,表示要進入並州。如今壺關守將楊鳳,就是發來文書,表示要不要放行。

 方雲看了看情報,立刻就想通了其中關竅,表示允許他們進入並州,並且安排了調回來的周倉和卜鳶前去迎接他們。

 果然,黃巾軍大軍七百多萬人浩浩蕩蕩的進入了壺關,來到了並州。

 為首的是兩大渠帥,分別在卜己還有管亥,汝南部黃巾其實也是卜己留下的部屬。這兩個,在三大州攪風攪雨的黃巾軍渠帥,繞了大漢一大圈,如今要求回歸編制。

 是的, 他們回來了,帶著七百萬龐大的人口和龐大的物資回來了!

 ps:七百萬百姓的回歸,這是黃巾軍才有的福利!裹挾也好,或者自願也罷,本書中的黃巾至少還沒有徹底被搞臭之前,主角已經在最大限度的保持著黃巾軍的仁義之名。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依然是那麽多,說不得願意跟隨的,也不會少。就算不願意又如何,只要來到了並州落了戶,想走可不容易了!另外,今晚是四更,本想五更但堅持不了……沒別的,就是單純的感謝各位!

 最後還是慣例環節: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sky1991’和‘強520’的打賞!多謝你們的厚愛!

 感謝書友‘紫雲酷’、‘’和‘肥阿光’的月票!多謝你們的支持!

 感謝書友‘’的10000起點幣打賞!也祝賀你成為本書舵主!

 最後感謝各位訂閱和投推薦票的各位親們,你們都是本人的衣食父母,多謝你們了!繼續加油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