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群英三國》第六十一章 攪渾天下勢
時間在改變,有些事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改變而改變。

 按說董卓應該是在191年才退入了關中,並且在192年4月中了王允的離間計,死在呂布的手中。在這之前,他從一個立志挽救大漢的忠臣,變成了一個隻懂享受的中年人,可見在這段時間內,他是徹底認清楚了大漢的現狀,知道自己已經無力回天。

 奮鬥了大半輩子的理想和信念被一朝否定,對於董卓來說顯然打擊太大了些。

 在這個時空,他在190年就退入了關中,雖然依然打著劉協的名義組建他的小朝廷,但卻是發現劉協似乎也沒辦法天下群雄,甚至關中那些老牌世家都沒辦法號令。

 天下世家似乎都在和他作對,哪怕沒有明面的來,也是陽奉陰違。

 自四月份來到長安安定下來,到了六月份,便是對一切都看淡了。為大漢忙碌了大半輩子,是時候享受享受了,這年頭六十多歲就死去的也不少,天知道還有幾年好活的。至少也要把,自己逝去的青春都給補回來才對得起自己啊!

 於是,他廣納兩州錢財美女,在長安城外建立了一座塢堡,名曰‘郿塢’。

 大部分時間,他都在這裡居住,幾乎不再上朝。朝政也幾乎丟給了自己的女婿李儒和弟弟董旻來處理。不過如此也可以間接看得出來,他是多麽沒有安全感,畢竟他至今已經遭受到了來自漢臣數次的刺殺……

 到了191年的如今,長安城內蟄伏已久的漢官勢力又開始悄悄活躍了起來。

 只是臣子們分成了兩個派系,一個是主張前去並州投靠劉辯;一個則是說要殺死董卓輔佐劉協。前者以楊彪、王子服、伏完為主;而後者則是以董承、王允為主。

 或許董承的立場也不是非常堅定。只是他是董老太后的侄兒,而老太后是挺劉協的,且劉協對他的好感度也不低。相反若是去了晉陽,劉辯對他會怎麽卻根本得不到保證。所以只要不是傻瓜,都知道自己應該怎麽選擇。除非真的是事不可為。

 由於相比其他世家而言,他們的表現更加的‘恭順’,故而這段時間,董卓的人和探子都放寬了對他們的監控。

 楊彪等人就在合計,如何逃出長安北上晉陽。而王允則在試圖勸說他們留下,但要他們真正留下。必須就要有更大的利益才行。如今劉協把持在董卓手中,他王允甚至是董承都沒辦法保證什麽。

 所幸隨著呂布的兩次戰敗,他在董卓的心中地位是下降了不少。再加上董卓自暴自棄,前段時間因為生氣,投出一枚短戟。差點就要了呂布的小命。然而董卓本身已經是自暴自棄中,自然不會道歉,這也使得本來就有點小心眼的呂布,懷恨在心。

 這一幕對於王允來說,自然是最好的計謀素材。

 他甚至已經想到了離間計,當然並不真的需要貂蟬,美色糾紛只是一種潤滑劑,真正引起呂布和董卓破裂的。還是他的野心和對董卓的不滿。

 顯然,王允已經開始進行計劃,隻待萬事俱備。則大事可成!

 同一時間,由於東郡沒有黑山軍作亂,袁紹自然也不會派曹操前去支援。如今曹操就如同袁紹麾下的打工仔,平時按時打卡上下班,過著混吃等死的日子。

 他很想有一塊根據地,但奈何青州、兗州和豫州的黃巾軍都被拉走了。甚至黑山軍都被方雲收編了,他曹操還能有何作為?沒有一個出兵的借口。又豈能隨便離開?!

 反倒是袁紹,經過一年的積累。他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如今缺的不過是地盤而已。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有郭圖和逢紀二人給出建議,奪了韓馥的冀州。

 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給公孫瓚去一封信,言及共同攻打冀州,誰先佔了土地就歸誰。同時買通韓馥身邊近側,讓他試圖請自己前去支援。然後,堂而皇之的據有冀州!

 為了以防萬一,收買是第一時間進行,卻不想事情剛開始,並且收買到了辛氏兄弟,卻不想方雲也已經打通了閔純和耿武的關系,通過他們告訴韓馥兩人被袁紹買通的事實。同時在暗部的配合下,呈上的一系列的‘證據’。

 韓馥也沒想到,自己的近側臣子居然會私通外人謀算自己,但在鐵證之下也是不得不信。最後暴怒將二人革職查辦,沒有殺死他們也算是看在昔日情面之上。

 兩人灰溜溜的跑出鄴城,剛好前去綁架田豐全家的暗部部隊發現,順帶就把他們連同他們的家人一起綁到了晉陽。

 當時方雲看著下首處的兩人,也在猶豫到底是殺呢?還是招降呢?畢竟他們既然心向袁紹,在袁紹未死之前,只怕都很難得到他們真正的忠誠……

 好在辛評不傻,看到方雲眼中的殺意,立刻拽著自己的弟弟辛毗宣誓效忠,甚至發下最惡毒的誓言保證忠誠。如此,方雲也不得不相信他們的說辭,交給戲志才安排。

 收買既然失敗,那麽袁紹自然要面臨韓馥的怒火,同時後續引公孫瓚南下的計劃也無法實施。但他沒想到的是,方雲幫他實施了。

 公元191年,即廣安二年三月,方雲給公孫瓚去了一封來自劉辯的詔書,任命其為冀州牧,韓馥的冀州牧身份被否認,只因為他是董卓冊封的,名不正言不順。

 同時,代郡的軍隊蠢蠢欲動,做出了攻打幽州其他州郡的準備。公孫瓚識時務的話,自然是要第一時間南下冀州搶地盤,否則就只能等著被方雲一點點的消滅掉。再說從右北平太守變成冀州牧,這樣還不懂得取舍,那麽他就活該被殺了。

 公孫瓚不傻,果然是舉族搬遷。南下冀州。但這個路上必然會先和袁紹的渤海軍相遇,到時候顯然一番龍爭虎鬥在所難免。更別說,韓馥若想保住他冀州牧的地位,殺死公孫瓚是唯一的選擇。

 同時,另外兩道詔令被發布了下來:

 任命曹操為東郡太守。提前給他一個地盤,然他若是因此就率軍離開袁紹前去當這個太守,只怕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的話,袁紹會先滅掉他。

 同時,任命劉備為陳留郡太守令其三個月內要抵達陳留,否則任命作廢。此刻劉備剛剛被公孫瓚任命為北平縣令。坐鎮中山國北平縣。一個是縣令一個是郡守,在沒有軍師的情況下劉備會如何選擇,這幾乎不需要懷疑。

 三道詔令引發了三個不同的結果:

 公孫瓚的確是第一時間南下,並且攻打下了中山國大批的土地,眼看就要吞並全境。同時。這也引起了袁紹和韓馥的敵視,兩人暫時結盟,共同對敵。

 但由於有不愉快的經驗,這個聯盟顯然非常不牢靠。而且,韓馥沒有張郃和高覽兩員大將,要對付公孫瓚也不太容易。

 曹操果然是借口在東郡立足穩妥之後,就會揮師北為主公(袁紹)攻打冀州。袁紹就衝著這‘主公’二字,頓時飄飄然。連逢紀出面諫言‘這是鳳虎歸山’的說法都否定了。

 卻不想,曹操帶著本部人馬來到東郡,果然是迅速駐扎了下來。並且穩扎穩打去收復東郡其他勢力。最後招降了東郡原本的太守橋瑁,在東郡立足了下來。目前,依然以袁紹為主,好話一大堆,甚至禮物也送去不少,把袁紹伺候得妥妥帖帖的。

 與此同時。也在想辦法,進一步擴大地盤!

 至於劉備。也是慌慌張張辭掉了北平縣令的職位,帶著義弟關羽和老鄉簡雍迅速南下。在長垣縣駐扎了下來。或許可以說,是攻下了長垣縣,並打算以此作為根據地,逐漸向陳留郡全軍擴張。

 方雲的這個安排,直接提前把劉備和曹操放在了對立面上。畢竟兩者毗鄰,想要擴張必然會開戰。到時候,也不知道誰能獲得最後的勝利,不管是誰,最終獲利者,都將是方雲。

 在這段時間內,第一支走黃河的商隊已經開始來到並州,並且完成了第一筆生意。同時,青州的造船廠已經開始建設,方雲給出了一些建造海船的建議,都是零零碎碎的知識,卻對這個時代的工匠來說,如同捅破了窗戶紙一般,使得造船技術得以突飛猛進。

 至少十支部隊,開始和天下諸侯進行接觸,把次一級的武器和防具進行出售。

 方雲還不懂得什麽土法煉鋼,但他通過典氏家族的不斷摸索,至少使得鑄造速度提升了兩倍,同時質量也有所提升,而原本淘汰下來的次級武器,自然不可能回爐,方雲做主全部賣出去換取軍資。那些已經開戰,或者即將開戰,正需要大量武器裝備的軍閥勢力,便是他最好的主顧!

 當然,在這裡有一個側重點,那就是誰更弱,就買給誰。

 甚至於,出售了十多台新改造的衝車給曹操和劉備,讓他們攻城掠地更加的輕松。而雙方也是投桃報李,查抄的各種錢財,也就陸續作為交換被商隊帶了回來。

 由於商隊一開始也沒有亮出自己的歸屬,所以這一切在諸侯眼中,不過是外地商會的自發行為,沒有任何政治目的。到他們發現這點的時候,只怕已經面臨山窮水盡的情況。

 畢竟,商隊在出售商品的同時,也在積極拉攏當地的各種工匠,許以高薪和高福利,帶著他們回到並州。隨著一次次的貿易進行,這些地方的生產力會進一步遭到破壞,到時候這些諸侯對商隊出售武器的依賴性,也會進一步提高。

 到時候,若是和並州開戰,商隊停止出售武器給他們,又會發生怎麽樣的結果?

 方雲表示,自己非常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ps:說真的,寫這一章的時候,可都想要灌灌水什麽的,比如一方勢力的反應配上一大段對白,擴張到三千字一章什麽的,這樣就可以有三章9000字了!

 雖然很想迅速描寫開戰,但下一章開始,大概會有一兩章是牽扯到內政問題的,所以仗自然是暫時打不起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