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群英三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德行的饋贈
洪荒傳說之中,有功德成聖的說法,只要創下無雙功德,那麽就可以立地成聖。

 人族三位聖皇(即伏羲、神農和軒轅),以人族氣運無上功德成為聖人。然而如今並非洪荒,至少這個世界也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麽玄乎。

 天道其實是一個系統,自方雲成就天命之相後,便可以開始凝聚功德之力。

 奈何這種對於某些異星球非常有用的能量,地球人並沒有發展出那種可以將功德之力進行轉化的科技文明,所以積蓄到一定程度,天道便無法繼續為方雲儲蓄更多的功德之力。

 水位到達了危險線的,水庫是如何處理的,自然是開閘泄洪。實際上天道的設定就是這樣,功德達到一定數值但並未轉化成其他能量的話,那麽就會在天道程序的自動運作下,將其反饋到功德之人治下。

 是故,聖明之君在位必有大治,其實很大程度與這個有關系。

 按照一般的積累速度,其實方雲不可能那麽快就可以出現這樣的饋贈。只是因為他多了一個群英系統,在這個系統的幫助他,吸收功德之力的速度是一般人的十倍以上。這就意味著,他能夠更快的達到饋贈的標準。

 不過就算如此,也是三年多才達到了這個標準。至於成就天命之相以前,則不算在內。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不可思議也好,還是天降祥瑞也罷,注定不會平凡。

 193年7月1日,在並州雁門郡馬邑縣,那是一個清晨,所有人才剛剛在睡夢之中。清醒過來,本想著洗漱之後,就開始今天的工作。卻不想一陣轟鳴聲伴隨著巨大的震動傳來。

 一開始馬邑的百姓以為是地龍經過(即地震),誰知道在有心人的查看下。才發現原來並非是地龍,而是天外隕石掉落在了馬邑縣城門外不到一百米的地方。

 縣令親自封鎖了現場,並且帶人進入中心位置查看。他雖然沒有親自見過所謂的天外隕石,但至少知道一件事:天外隕石必然會出現天外隕鐵,這可是製作神兵利器的原材料。

 神奇的是,他並沒有發現什麽所謂的天外隕石,而是不可思議的發現,在隕石坑的中心位置。出現了一對寶劍。

 這對寶劍應該是一套的雌雄雙劍,從式樣多少可以看得出,有一把略微短上一些,明顯是左手使用的,用於格擋和牽製敵人。右手那邊略長,因為主要用於承擔攻擊任務。

 這兩把寶劍,左手的那把似乎在泛著微微藍色的光芒;而右手的那把,卻似乎在散發著橘紅色的光芒。湊近一看,左手邊的那把居然能感覺到微微的寒意;而右手那把,卻可以感受到微微的暖意。

 這兩把寶劍上都有銘文。左側這把名為冰凰,右手這把名為火風。是的,這是一對雙劍。劍名便是——冰凰火鳳!

 縣令大驚,同時又大喜!這可是天外神兵,真正的天降祥瑞!其實這種神兵,若是可以他自然希望能夠昧下,但同時仔細一想,一把神兵和一個仕途比起來哪個重要?

 很顯然,他並非武將,作為文官的他自然知道如何選擇。於是,他把這對寶劍。重兵相護,送去晉陽獻給了大將軍。不多時果然被調入了郡治擔任別駕。好歹是升遷了。

 193年7月3日,上郡的定陽縣。也是一個清晨,城裡的百姓正在為一天的活計而忙碌著,卻不想城門處卻是傳來了騷動。

 好事者立刻聚集了起來,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才知道遠處一支衣衫襤褸的百姓,正在朝著這邊趕來,再有兩刻鍾左右只怕就要抵達定陽縣城門處。

 這件事自然也驚動了當地的縣令,立刻帶著警察前去查看情況。同時,通知了在邊境駐扎的方悅,詢問這些人的來歷。總的來說縣令並不算太著急,因為他知道,這些人能夠出現在這裡,必然是通過了方悅的查驗,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爾等何人,從何而來,有何目的?”縣令來到了現場,看著眼前這密密麻麻的一大群流民,雖然大聲呼喝,實際上心裡也是沒什麽底。

 “大人可是定陽縣令?我等乃是司棣地區逃難過來的百姓,白波軍肆虐鄉裡,橫征暴斂,我等好不容易才逃出生天。得知大將軍仁厚,特來投奔!”為首的長者,上前拜道。

 “你們有多少人?”定陽縣令聞言總算是安心了一些,繼續詢問到。

 “我們都是來自河東郡蒲子縣百姓,算上鄉裡的鄉親,有三十萬人此番盡數北上,蒙上蒼保佑,居然沒有一人死亡,或者來到了並州境內。也多得方將軍的救助,否則只怕老頭兒此番,也未必能夠和大人說上話了。”老者帶著幾分哭腔說到。

 “這位老人家,定陽縣不是什麽大縣,三十萬人到底還是太多了,只怕容納不下。不過既然你們來了,自然沒有拒絕你們的意思。老人家盡可放心,我且安排下去,看看定陽縣可以容納多少人,然後不足的地方,再向其他州郡求助,一定把各位安頓好了!”定陽縣縣令也是高興,畢竟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政績啊!

 這年頭什麽最值錢,那就是人口!至少,在方雲的治下就是這樣的!

 方雲的目標是是藍天大海,是地球殖民,人口不多怎麽行?故而他想盡辦法弄到人口,奈何這玩意又不是說‘’的一聲就能夠變出來的。三十萬人口,那可是一個大數目,足以讓這個縣令年底評價評上一個‘優秀’,三年後等著升遷便是。

 隨後,在各個縣的安頓下,這三十萬人好歹是安排了下來。難得裡面還有不少技能型人才,這些人才白波軍出身的楊奉等人並不是看重,所以才能夠如此輕易來到方雲領地內。

 他們的加入,顯然也會使得方雲勢力的科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更別說,裡面還有大量的青壯和女子,只要渡過了這最困難的第一年。之後人口數目必然會不斷壯大起來。

 193年7月7日,渤海郡三十多家商人捐資。擴大南皮縣的市場,南皮的繁華程度有所提升,市場規模恢復到了被毀前的二分之三。代理太守步鴛表示願意在市場門口建立一個牌坊,把所有捐資的商人的名字都寫在上面,於是皆大歡喜。

 193年7月9日,鄴城大商人來到晉陽,獻上剛剛收購上來的兵器—紫龍戟和應龍戟。按照他的說法,這是行商的路上。管事偶遇一個賣戟葬夫的妻子,看她可憐才花錢買下的。誰知道回來給他一看,這雖然不是所謂的魂器,但絕對是難得一見的好戟。

 恰好商人打算來晉陽經商,想著也在鄴城辦一份報紙,聽聞方雲是個武人,想來也喜歡收藏一些神兵利器什麽的,於是就把這把戟,當成了敲門磚送了過來。

 他的事情並不困難,只要他不要登記一些敏感的。或者不讓刊登的消息,那麽自然是不成問題。商人得到答覆,自然是高高興興的回去了。而方雲也就得到了這把紫龍戟。

 193年7月12日,方雲在街上偶遇一群胡商,說是來自大宛國。本來打算是來販馬的,奈何馬匹來的路上突然就得了病,如今已經是奄奄一息,所以打算降價處理掉。

 奈何在方雲來之前,看過這些只有一口氣的病馬,立刻就沒有了興趣。在他們看來,這些病馬殺來吃肉都怕會生病。傻子才會買下!

 方雲知道這個月是自己的幸運月,於是花錢買下了這三十多匹病馬。誰知道回到府中的路上。它們就開始慢慢恢復了過來。回到府上的時候,已經恢復正常。

 事後簡單調養了幾天。除了瘦點已經和真正的大宛汗血寶馬沒什麽區別,難得的是耐力也還不錯,不比蒙古馬差多少,這才是真正的寶馬!一般情況下,想要得到一匹都非常困難,何況三十多匹?這下可好,三十多個將領,可以更換一下坐騎了!

 對於方雲來說,也算是節省下了三十多次賞賜。若是遇到需要獎賞的情況,直接那一匹馬賞出去便是,簡單便捷!

 193年7月15日,九原百姓自發組織起來幫忙修繕城牆,城牆堅固程度得到增加。

 193年7月18日,常山國五十個商人集資二十萬貫,捐贈給朝廷。

 193年7月20日,清河國靈縣二十萬人從青州遷徙過來,已經安排定居了下來。

 193年7月25日,徐州沛郡的商人自發組織一批物資犒勞士卒,士氣獲得提升。尤其士卒那種背井離鄉的寂寞感,也得到了緩和。

 193年7月28日,右北平郡徐無縣,有兩個烏桓部落南下歸附,合計三萬人口。難得的是有青壯一萬余,每一個都是能征善戰,善於騎射的勇士。

 193年7月31日, 代郡狋氏縣有百姓獻上家傳寶物—逐月弓和逐日弓,雖然只是凡兵,卻也是難得的神兵利器。縣令大喜,將其送到了晉陽獻給了方雲。

 至此,一個月的幸運事件宣布結束……功德消耗殆盡,雖然不會因此給方雲帶來霉運,但要再次經歷吉月,則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不可。

 ps:吉月降臨,幸運事件一大堆,而且還是翻倍的!

 當然這種情況不會太多,不過幾年來一次什麽的應該不成問題。

 最後還是慣例環節: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sky1991’、‘笑看v滄桑(5888)’、‘送包子’和‘ds丶大神丶’的打賞!多謝各位的厚愛!

 感謝書友‘不折花瘦’的點讚!多謝對本書的支持!

 感謝各位訂閱和投推薦票的書友!多謝你們的厚愛和支持!繼續加油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