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群英三國》第六章 外交進行時(下)
比起揚州這邊,交州這邊就顯得容易許多。

 使者楊岩,弘農楊氏庶出子弟,外交技能LV7,辯論技能LV6,在外交部也算比較高級的存在。難得的是他允文允武身體素質不錯,否則也承受不起遠洋航行的顛簸。

 饒是這樣,來到交州也不見了半條命。喝了大半個月的髒水,吃了大半個月的乾糧只要是個人都會受不了。奈何一路過來也沒什麽可以補給的地方,也只能咬咬牙認了。

 下船之後,他在交州南海郡番禹,也就是如今的廣東廣州市所在休息了三天時間。這個時間他也不是白休息的,不斷通過漢魂組織了解交州的情況。

 同時也了解到,士燮前不久招收到了一名大將沙摩柯,這位來自五溪蠻的蠻王,幫助他擊敗了好幾個蠻人部落。這些部落的俘虜有五成歸入沙摩柯麾下,三成收編到各郡為民,其實是作為勞工使用,結果如何很難說,反正士燮表示三年服役完畢可以變成治下順民。

 最後兩成和預料的一樣,作為戰利品進行出售,主要是小孩子,還有少數不是很健壯的青壯。不健壯主要是營養不良,這個總是可以彌補回來,小孩子需要十年以上的培養才堪一用,所以不是買方喜歡購買的對象。

 不過方雲主張的是從下培養,他相信十年的培養和漢化,這些孩子會徹底變成漢人。至少,也會對大漢充滿好感。他們的下一代,將成為真正的漢人,沒有別的可能性。

 打了勝仗自然會很高興,士燮的確很高興,不僅論功行賞,而且還召開了宴席和臣子們一起飲宴。使者在第三天前來拜訪,剛好給他緩了一緩。

 “下官楊岩,見過刺史大人。”楊岩按照規矩拜見,沒有說明自己的官職。

 畢竟外交部這個名字。感覺就是直接對外的。若是對士燮說自己是外交部的,總給人一種士燮不是大漢官員的感覺,說不定會引發他的不滿。

 “楊部員不需要如此客氣,此番遠道而來。不知道有何指教?”士燮的確不知道他是什麽官職,只是到他是政府部門下面的一個部員,品級的確不如他。

 但京官和地方官本來就不是同等級的,各朝代一個低品級的京官,在高品級的地方官面前都可以扯高氣昂的。楊岩能夠保持這種謙虛態度,在士燮看來已經非常難得。

 最重要的是,這個部員來自弘農楊氏,同樣是世家出身的士燮對他有很大的好感。

 “指教自然不敢,下官前來瑾代表陛下和大將軍,前來與刺史大人商量一下交州和徐州通商事宜,同時還有雙方結盟的事情。”楊岩拱手說到。

 扯高氣昂自然不可能,不過也並不卑躬屈膝,只因為他在上任的第一天,方雲就說過:“你們在外面的一切。直接代表著朝廷的顏面。所以任何一個態度,任何一句話都要謹慎。”

 “本刺史乃是堂堂大漢刺史,哪有和大漢結盟的道理?若大將軍有用得著的地方,但說無妨。只是交州本來人丁就非常單薄,有些吩咐只怕沒辦法滿足便是。”士燮大氣凜然的說幾句話,但核心內容還是打算聽調不聽宣,繼續當他的土皇帝。

 “如今中原地區四大反賊結成聯盟,犯上作亂。陛下和大將軍已經做好了討伐他們的準備。但生怕各郡刺史受到他們的蠱惑,所以才派出我等前來查看。若是有什麽失禮的地方,還望刺史大人見諒則個。”楊岩聞言。卻是拱手致歉。

 “四大逆賊公然挑釁大漢皇權,這的確有點說不過去。奈何交州之上是荊州、益州和揚州,與四大逆賊並不接壤,本刺史想要討伐他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士燮微微的歎了口氣,說得仿佛自己就是一個天大的忠臣一般。

 “刺史的心意,陛下和大將軍自然了解。也不需要刺史如何,只需要在關鍵時刻保持中立就好。此番下官前來,主要還是協商開放通商口岸的事情,希望刺史不要拒絕才是。”楊岩這下才進入了正題。

 方雲和大臣們本身就沒有想過。士燮會有什麽用處。交州偏遠而且到處都是蠻夷,本來就沒有考慮過從他那裡獲得支援。所以結盟並不是很迫切,但開設通商口岸卻是非常關鍵,這可以讓他們更多的接觸到交州,同時能夠更快的對交州進行各種反應。

 或者某天雙方打起來了,大軍乘船南下,不日就能夠抵達交州沿岸,到時候直接在他們後方給予致命一擊,以交州的士卒戰鬥力,還有整體兵力,只怕沒有三天就要全線覆沒。

 通商的事情士燮幾乎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尤其在知道北方已經可以有長途遠洋航行的船隻之後,他就知道自己沒辦法拒絕這個要求。

 這不僅僅是方雲的需要,也是本土士人的需要。說到底交州距離中原地區太遠,大量的物資根本購買不到,那些士人哪怕是想要附庸風雅一下都沒辦法。甚至於,北方的那些新紙在當地一刀只需要三十文,在他們之裡一刀卻要三百文。無他,物以稀為貴爾。

 相信,下面的那些士人知道北方要和交州通商,偏偏他沒有答應,那麽說不得他們就會把他這個刺史給恨上。最關鍵的是,近年來經過多番打探,他了解到方雲那邊農稅在不斷的下降,但商稅卻在不斷的提高,就算是這樣,國庫收入卻是不斷的提升。

 可見,商稅應該才是政府的主要來源。以前交州的商業並不發達,商稅不如農稅,若是開設了碼頭,大量的北方商旅來到交州,說不得就能夠促使商稅的提升。有錢就意味著有糧和人手。要爭霸天下也好,還是割據一方也罷,沒有錢糧士卒,那就什麽事都不算。

 本來就是郎有情妾有意的事情,很快雙方就達成了一致,甚至簽署了同盟協議。這個協議對士燮有很大的好處,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局勢明朗的情況下,適當出並協助王師討伐逆賊。在局勢未明朗的時候,保持中立態度。

 也就是說,情況不對,那麽他不出兵也沒什麽問題。至於怎麽樣才叫做情況不對,官方解釋權在他手裡,他覺得不對勁就可以不出兵。

 雙方結盟後,若是劉表、劉繇甚至是孫策或者袁術來攻打他,方雲還會出兵支援。那麽有利的協議,他沒有任何理由不簽署。

 帶著這份協議,楊岩也算是功成身退,把禮物送上,並且在交州采買了大量的‘土特產’之後,就直接北歸。下次再過來,那也不是他了,隨著交易港口的建立,自然會有大量的商人南下交易。

 最重要的是,士燮在得了甜頭後,只怕也會加大對蠻人的征伐,然後形成一個人口販賣的產業鏈來。這也恰好可以,讓大漢對南方這一帶的控制力度,變得更加強大。

 相比揚州和交州,反而是荊州這邊的交涉最為簡單。

 漢魂組織姑且不說,在荊州的向家和馬家如今可以說都是倒向方雲的,而且還通過諸葛誕和諸葛瑾那邊搭上了遷到這裡的諸葛家,甚至通過諸葛家接觸到了龐家和黃家。

 畢竟諸葛亮的姐姐嫁給了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而他本人也和荊州黃氏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訂下了婚事。正是因為這兩個婚事,使得諸葛家能夠融入荊州而不被排斥。也正是有這層關系,使得使者在荊州簡直是如魚得水。

 此番前來荊州的是孫乾,他本身就有‘交涉’天賦,在交涉方面有著不錯的先天優勢。再加上劉磐此番也回來,是劉辯吩咐他務必促成此事的。

 身為陪侍,劉磐自然不會駁了劉辯的面子。最重要的是,劉琦的身體的確不好,需要診治一番。再說,他也不希望叔父劉表和大將軍交惡。

 通過這些荊州士族,孫乾成功和蔡氏搭上了關系,不僅是蔡瑁,還有蔡夫人。

 送出了不少的禮物之後,並承諾讓劉琮成為刺史候選人的時候,蔡瑁和蔡夫人覺得這筆買賣可以做。至於通商就更不用說了,這種促進本地經濟的好事,沒什麽拒絕的道理。

 尤其是馬匹這玩意,哪怕荊州主要的交通工具還是船,但騎兵放在哪裡都是重要的存在。奈何荊州本地深處內陸哪來的馬匹,說到底還不是依靠北方進口?奈何北方都掌握在方雲手中,若是他不肯,誰敢賣馬給他們?!

 不多時, 在蔡瑁的引薦之下,孫乾拜見了劉表。而劉表在劉磐與蔡氏的共同夾擊之下,本來態度就已經徹底軟了下來。尤其他也喜愛自己的兒子劉琦,知道他體弱多病,難得方雲和華佗願意共同出手診治,自然也沒有拒絕的道理。

 只是對劉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他在北方好好照顧劉琦。劉磐拍著胸膛表示會照顧周全,只因為他從小就由劉表撫養,與劉琦親如兄弟。

 孫乾巧舌如簧,劉表本身也要倚仗荊州世家幫他治理地方。眼看蔡氏和幾個主要的世家都勸說兩家結盟的事情,也只能服軟。

 雙方的結盟進行得非常的順利,孫乾也送上了豐厚的禮物。劉表也有屬於自己的驕傲,回送了更豐厚的禮物,隻說荊州物產豐富,這些禮物不算什麽。

 孫乾自然把廉價的讚美不斷的放在劉表身上,然後把這些價值巨大的禮物帶了回去。

 PS: 本以為劉表這裡比較難,畢竟還要把他長子帶回去當質子,沒想到卻非常簡單就達成了目的。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