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群英三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商議大改革
春節,這個時候別說打仗,諸侯就算是要開個會只怕都沒人來。

 但年初一的誰會工作?按照方雲這邊的規定,都要休假到正月十五,過了元宵節,哦,這個時候應該叫做上元節,過了這個節日之後,在正月十六才開始上班!

 這段時間,大家幾乎都懶在家裡,不怎麽出來玩,宅了十幾天后才在上元節結伴出來。

 方安和方萍也過了滿月,按照方雲現代家的慣例,就如同當初給方繼舉辦的一樣,要給兩個小屁孩舉辦滿月酒。這年頭孩子的夭折率太高,很多人認為能夠存活一個月,那就應該慶賀一番,所以有滿月酒的說法。

 方雲也舉辦了滿月酒,邀請了所有的好朋友,甚至是一些心腹屬下。另外給了他們每人一張請帖,他們要送給誰當人情,這個就不是方雲需要關心的。

 後世誰收到紅色炸彈那可在很糟糕的事情,這意味著又要掏錢了。但是在這個時代,收到請帖,尤其是下位者收到上位者的請帖,那其實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由於通訊的不良,使得上級和下級很少有接觸到的機會,故而能夠近距離和上司接觸,對於加深印象很有幫助。

 通俗的說,當領導打算提拔人的時候,他會下意識的提拔那些印象深刻的存在。至於那些不熟悉的存在,既然都不熟悉他們,自然對他們的能力就更不了解。哪怕別人說多麽多麽好,他還是覺得自己親自看到的存在比較信得過。於是乎這些人就升遷了,而那些只知道專注於自己工作,不懂得在領導面前露臉的,升遷難免就要落後一些。

 落後一點。至少不至於完全沒有機會升遷,在這個時期,在方雲的麾下。考核制度還是非常公正的。只要是真的有能力,自然不需要擔心升遷的問題。

 張寧是黃巾軍二代天公將軍。她的兒子辦滿月酒,結果那些黃巾軍的將領都合起來送了一份禮物過來,禮物不算豐厚,姑且算是一份心意。他們很知趣,沒有太奢侈,或者和別的臣子,尤其是那些世家或寒門出身的臣子爭什麽,否則的話方雲會很不高興。

 他是三代天公將軍。最不希望的,就是二代天公將軍有太強的號召力。哪怕軍隊已經進行了一次次的改革,但身處高位,由不得他疑神疑鬼。不這樣的人,往往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這種傻x可不能當。

 滿月酒很順利,順帶的方雲也確定了和劉玟的婚事,定在兩年後她十八歲那年。

 同時,在滿月酒當晚,他也是第一次見到甄洛。這一年她11歲,如同玉雕一般的可愛小女孩。明明年紀還小,但就給人一種很想疼愛一番的感覺。當然。這不是那種原始的情感,而是基於看到可愛小女孩後,一個長輩對他的喜愛和疼愛。

 說真的,想著這個11歲的小女孩居然和自己有婚約什麽的,方雲總覺得怪怪的。本來若是可以,迎娶十八歲的甄脫或者十六歲的甄道也是不錯的選擇。奈何張氏表示甄洛小時候,有道人給她算過命,說她有皇后之相,命貴不可言。

 就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甄逸和張氏都覺得,只有甄洛嫁過來。才能夠顯示甄氏的誠意。畢竟,按照一開始約定的。她是要嫁過來當平妻的。是否有機會轉正,那還說不準的!

 當時那小妞怯生生的來到自己的面前,叫自己‘夫君’的時候,真是叫人無語。但別人卻似乎並不覺得奇怪,想來也是,在這個時代,十二歲就成親的女子也不在少數。

 或許很多人都在奇怪,為什麽方雲非得等到十八歲才娶別人。好在方雲和華佗都是醫學界的權威,已經公開表示晚婚晚育可以提高孩子的存活率,減少母體的難產率。就因為這個,甄逸也不在糾結十八歲結婚的這個約定。

 至於百姓和世家到底遵不遵守的,方雲只是加大了宣傳力度,沒有要強行規定的意思。唯一嚴令禁止的,只是近親結婚這件事情,三代內的親屬不允許通婚。理由也已經給出來了,遺傳病和白癡兒童的宣傳,多少還是嚇壞了那些世家和百姓。

 過了年,第一次大朝會的時候,劉辯如同往昔一樣,來到了主位。他依然是大漢名義上的皇帝,但更多的只是過問一下國家大事,卻不參與。比起那個時刻想著脫困中興的劉協,這個劉辯更懂得‘本分’二字,乖乖的當個擺設。

 或許,這何嘗不是漢家先祖喜歡的‘無為而治’?非什麽都不做,而是把事情都交給專業的人去做,自己這個外行人就不再乾預什麽,隱隱有種君主立憲製裡君王的風范。

 在大朝會上,戲志才率先發話,內容卻是有點震撼,那就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政府機構的問題。他表示,這幾年方雲制定的那些部門,所表現出來的行政能力和機構合理性已經完全展現了出來,無一不說明這些部門的存在和劃定,使得大漢朝廷的效率提升了三倍有余。這樣的情況下,進一步深化,甚至全面推廣很有必要。

 畢竟,除了晉陽以外,其他的州郡並未改革,繼續沿用漢朝舊製,最多設置一些類似臨時部門的存在,這種不上不下的行為不可取,應該早日完成改革為上。

 郭嘉、左明、余幸、王磊和王累等主要文官表示支持;而典韋、馬騰、黃忠和張遼等武將也表示支持,同時也表示,應該對軍隊也進行深入改革。至少,在大漢的序列之中,軍隊裡面可沒有什麽參謀部的說法,更沒有工兵和政委這兩種序列。

 “深化改革的問題我非常清楚,但今年七月份就是這一屆大學生畢業的時候。甚至到時候,軍校那邊這一批的軍官也會培訓完畢。我本來打算,是在那個時候才開始改革,主要我打算設置一些新的政策,比如官吏一體化。還有公務員考試制度等。

 若是現在就改革的話,那麽我們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人手的問題。新的制度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官吏去擔任管理者。若是任由世家子弟充斥這些部門。那我們的大學生和軍官怎麽辦?還有,這樣進一步的擴大世家的權柄。也牽扯到我們對世家的控制力度問題,各位可有考慮過?”方雲就自己的想法給出回復,同時也解釋了一下自己的一些構想。

 “主公大才,所想非我等所能比擬。然則‘凡事不預則不立’,我等或許沒辦法立刻就進行深入改革,但卻可以進行討論,還有預先考慮如何改革的問題。省得到了七月份的時候,在進行改革的時候。難免手忙腳亂的。

 如今南方諸侯對我們虎視眈眈,我們一旦露出破綻,他們就會猛地撲過來咬我們一口。尤其是改革這種事情,更是容不得一絲慌亂,所以臣此刻提出改革,主要就是為了確保當真正改革的時候,不至於出現這樣的問題。”戲志才不慌不忙的解釋道。

 顯然,智力過百的這廝,早已把一切都給想到了。只是裝傻這種行為,乃是華夏上下五千年臣子以為自保的一種手段。卻是怪不得誰。說到底,一個太聰明的下屬,在封建時代來說。太叫人感覺不安全了。

 一般情況下,這樣的時候君王會安排一個對頭給他,和他鬥個你死我活什麽的。期間哪怕有點損耗也無所謂,只要兩人都能夠創造的利益,比損耗高,這就可以接受。不管如何,這樣的局面下,君王本人才可以高枕無憂。

 帝王心術,本身的精華。就在於‘平衡’二字。

 “陛下以為如何?”哪怕是做做樣子也好,方雲也要問問劉辯。

 “朕覺得很有道理。具體如何愛卿與諸位臣子商議好再做決定便是。”劉辯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找到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只需要這樣表態就好。

 “那麽具體的安排大家商議一下,部門的改革,還有職稱的安排,甚至考慮一下安排軍銜的授予。甚至於公務員的考試和人才的選拔,大家都各抒己見吧!”方雲點了點頭,回頭對臣子們宣布到。

 接下來,整個大殿難免進入了一段時間的討論之中,期間大家也根據各自的觀點給出了各種建議。不過倒有幾個人沒有發話,分別是楊彪、馬騰和韓馥三人,這三個嚴格來說分別代表著老牌世家門閥和軍閥兩大勢力,背後多少都有一批支持者和臂助。

 嚴格來說他們不需要說些什麽,改革對他們有利,畢竟會空出大量的位置。公務員考試他們也不擔心,世家的底蘊更多,世家子弟的知識面也更為廣闊。

 最重要的是,事已至此說什麽也沒什麽意義。本身他們就處於弱勢,而且也並非方雲嫡系,廢話那麽多,除了惹人厭以外什麽都得不到,還不如乖乖當個啞巴來的好些。

 經過了足足半天的討論和補充, 最終機構改革的具體安排,就這樣落實了。

 當然,正式改革是在今年七月份中旬開始,不過這個時候,已經可以開始預熱。比如加大宣傳,比如通過報刊宣布此事和針對此事進行說明什麽的……

 顯然,有段時間治下只怕要熱鬧非凡了。反正,只要不雞飛狗跳就好!

 ps:設置新的部門也有幾年了吧?兩種行政機制一起使用太麻煩了,所以改革自然拉上了議程。

 最後還是慣例環節: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和‘sky1991’的打賞!多謝兩位對本書的厚愛!

 感謝書友‘(2票)’和“長青無悔”的月票!多謝對本書的支持!

 感謝書友‘丶雨’的點讚!多謝光臨,以後多多支持哦!

 感謝各位訂閱和投推薦票的書友!多謝你們的支持和厚愛!繼續加油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